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老油坊>第一八三章 文杼的难题

第一八三章 文杼的难题

作品名称:老油坊      作者:老诌      发布时间:2022-12-21 06:19:21      字数:3086

  自打大首长走了,二先生盼着文桐那边传来好消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听到什么动静,文桐没有动静,文杼却回来了,上次文杼诈败,投靠了五十一军,几个年头过去,不到一百里的距离,文杼竟然一直没有回来过。这次回来,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二先生心里想。
  果然让他猜中了,文杼一见面,就让家里准备一点粮食,说自己的五百弟兄快要绝粮了,他回来想想办法。
  你小子倒是滋润,自己没法了,回来想办法,我们在家里,天天吃树叶的时候,找过哪个想办法?二先生有些恼怒,但是,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法呢!以前,他知道经常吃不上饭的是文桐的队伍,八路的日子苦,政府不给饷、不给粮,头上戴一样的帽子,待遇却不一样。怎么现在国民党自己的队伍也吃不上了?
  一问才知道,五十一军已经撤离沂蒙山区,大部撤往安徽,小部分撤到苏北,文杼一个营不愿意南撤,自己偷偷留了下来,这里是自己的家乡,不在这里打鬼子,干嘛非要舍近求远?文杼知道,五十一军撤到安徽,一是为了休整,这几年和吴化文的伪军打得厉害,队伍消耗很大,急需修整,还有一个说法,是因为日本人快不行了,国防部统一部署,五十一军南撤,为下一步做准备。做什么准备文杼不去想,他也不懂,军人嘛,打仗就是天职,政治是政治家的事,只要是打鬼子,在哪里还不一个样?他嘴里是这样说,其实,还有一个苦衷说不出口,自从当年文桐写信,他带着队伍加入五十一军,心想终于当上正规军了,可以一展宏图,可是,人家自始至终没拿他当自己人,待遇不说了,武器发放、军饷、粮草,每次都缺斤少两。这些也不计较,可自己来的时候是个营长,从荣子桓部就当了营长,到了这里,几年下来,还是营长,身边的同僚都升到团长、旅长,他还在原地不动,这让文杼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自认为在军事能力上不输于二哥,更不输于文耿大哥,现在,二哥当着团级的司令,文耿大哥也当了团长,自己还是一个营长,让他觉得有些失落,这一次,五十一军南撤,他找了长官,说愿意留下来打游击,一则为五十一军下一步再回来作准备,二则,不能让五十一军多年的心血浪费,打下的地牌白白交到共产党手里。长官对文杼的建议不感兴趣,五十一军几万人马,多一个营少一个营无关紧要,也就同意了文杼的请求。
  队伍是留下了,给养却没了下文,五十一军都撤了,谁还会为你一个营单独发放给养?文杼真正感觉到绝望,开始想得太简单了,认为有枪就有一切,现在看看,自己五百兄弟,就像一下子断奶的孩子。他想来想去,先回来看看,能不能从家里筹借一点,他记得以前二哥的队伍遇到青黄不接,经常来家里打秋风。
  要说起来,二先生这一两年日子略微好一点,再不要顿顿吃树叶,四媳妇经营有方,油坊还算可以,宏俊遵守约定,给二先生一家五五分成,地里收成也不错,春天收土豆,然后种上玉米,收了玉米,紧接着种上一茬大白菜,等下了大雪,把白菜砍了,埋到窖子里,一直吃到春天。孩子们能吃饱了,脸色也好了许多,让二先生很是欣慰,感叹四媳妇是个会算计、能过日子的能人,又想一想文杓,同一天和文杼娶了媳妇,现在连个尸首都找不着,媳妇也像断线的风筝,没了影子。
  日子过得下去,二先生心里不焦,可眼下,还有一事让他觉得非办不可。文朴的婚事不能等了,上次来的那个许老先生又来了,主要任务就是催婚。原来,老先生是个刻板的人,回到女方家里,把二先生的义举一顿好夸,并巧妙地把他和永功进行了比较,把文朴和文逸进行了比较,说二先生一辈子光明磊落不说,还仁义过人,整个家族、整个三河口都对他佩服有加,当年和大先生一起义葬吕先生,日本人来了,给队伍上送粮送钱,相反地,永功却投靠了李世营,名声实在不好。
  女方也是老实忠厚之家,虽说凑巧和李家沾着拐弯抹角的亲戚,对李世营当汉奸终归是不大看好,听许老先生一阵讲说,自然闺女的婚事更倾向于二先生家的文朴。其实,女方还有一事不好意思言明,自己闺女虽说识文解字,身上却有一痼疾,就是胳肢窝里有一股难闻的气息,所以对男方不敢有过多要求,穷点也没关系,填房也行,总之,婚后,不能让闺女因为这个毛病受了委屈,听说二先生仁义,他家文朴又人如其名,朴实厚道,这门亲事也就定下了。
  这番许老先生来催婚,二先生不敢怠慢,想着好好办一办,也冲冲这几年家里的灾气。筹备喜事,还是四媳妇想办法,把粉条卖了一车,换回来五六袋子白面,又买了一些蔬菜,去三河口称了十斤猪肉,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这年头,喜事办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一般家庭不敢想像的了,想当年一天给文杓、文杼娶了两房媳妇,那时候的日子真是风光,现在想也不敢想了。
  日子定在初六,这是二先生自己卜的日子,没了吕先生,二先生也就将就着了,初六,就求个六六大顺吧。
  喜事还没办,文杼就上门了,筹借一点粮食,这哪是一点粮食?五百人吃饭,就算是二先生一家砸锅卖铁也管不起呀!?
  文杼早已看到门后的那五六袋面,兄弟们好久没有吃过白面了,要是带回去,能解决一点问题。
  一提这事,二先生立马摇头,这是给文朴娶亲的白面,你带走了,我拿什么招待女方客人?本村乡邻有来贺喜的,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离开吧?这不是待客之道。
  “爹,都是你的儿子,二哥要粮食,你从不反对,我要一点就不行吗?二哥是打鬼子,我也是,为什么厚此薄彼?难道我不为咱固家增光?”文杼脖子上的血管都快挣开了,眼睛红红的,动了感情。
  二先生坚持不松口:“儿子都一样,我可不敢厚一个薄一个,你们都是军爷,我谁也惹不起,这里有五袋面,我作主,你带走三袋,好歹给我留一点,让文朴娶亲的时候,来的客人能吃一顿饱饭,哪怕半饱也行,你要都带走,我是死活不同意。文杼,你不是一张口,五百人,一人一口,我也管不起。你是政府军,怎么不找政府,倒是跑到家里难为我呢?”
  爷俩因为这五六袋面陷入了僵局,文杼对爹的小气是有情绪的,当年二哥需要粮食,你套着牛车,把粮食装了棺材里,冒着杀头的危险,都敢去送,现在,自己要几袋子面粉,竟然不舍得了?
  儿子是一样的儿子,境况却已经不同,二先生头摇得如拨浪鼓,文朴媳妇难产而死,自己有心给他娶一房媳妇,一直没有好的时机,现在,许家主动上门,自己说什么也得给文朴把婚事办了。
  公公不同意,文杼有情绪,让四媳妇杜氏为了难,她也知道眼下日子难过,文朴急着娶亲,女方催得紧,可是,自己男人的事也是大事,五百多人的队伍,没有粮食不行。四媳妇愁眉不展,家里没有那么多粮食支撑文杼一个营的消耗,她晚上陪着文杼叹息,脑子却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
  “家里不是前几年,家境宽裕的时候,给你千斤很简单,就是万斤也可能,当年,李森不是明抢了咱的粮食吗?现在,地越来越少,总共不到三十亩,孩子们都大了,饭量大增,自己收点粮食,除了油钱没有火钱,哪有富余的呢?再说,咱不以种粮为主,春天种土豆,冬天种白菜。”
  “我知道,可是,我不能眼睁睁让这五百号人散了。”文杼还是一肚子气,他一心打游击,不能游击打不成,自己一个营长也当不成,以后见了二哥,那可真没了面子。
  “五百人,指望给老五娶媳妇的这几袋面,还不够你们一个营塞牙缝的呢。肯定不行,得另想办法。”杜氏道。
  文杼揽过媳妇,知道她脑子灵活,让她帮着想办法:“说吧,怎么办?让我抢,让我偷都行。”
  这话提醒了杜氏,她拍拍文杼:“抢?偷?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你想呀,二哥打了多少年游击,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人家的粮食从哪里来,我听说,大多是夺了日本人的,伪军二鬼子的,你们……”
  聪明人不用多说,自己拿定主意打游击,二哥那套多少也得学一点,自己老是标榜自己正规军,现在好,正规军混不上吃的,只好学学人家土八路了。文杼高兴起来:“他奶奶的,咱也抢,不行就去抢鬼子的,抢伪军的。是个办法,我明天去三河口转转,看看他们的粮食藏在哪,就是偷也得偷一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