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旷古穿越>第361章三君子明朝王恕

第361章三君子明朝王恕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12-15 14:39:44      字数:4030

  明正统十四年(1449),英宗皇帝朱祁镇征调大军,发动了自己即位以来的第四次大规模北伐。和以往三次最大的不同是,这次率领据说足足二十万精锐部队御驾亲征的明英宗被瓦剌首领也先击败,堂堂一国之君沦为了瓦剌人的阶下囚。因为明英宗兵败之地是在土木堡,这一重大历史转折便被称作“土木堡之变”。
  许多人都说,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自此之后明朝国力便江河日下,不复当年之勇。不过,其实明英宗驾崩后接替其成为新君的明宪宗就已经在尽力扭转大明王朝的颓势了。到了明孝宗在位时期,天下再度呈现出一片盛世景象,史称“弘治中兴”。缔造中兴局面的过程当中,有一人贡献很大,他是五朝元老,为官数十载始终刚正不阿,去世时家中还忽然响起雷鸣、白气弥漫,此人便是王恕。
  相比于同样活跃于弘治年间的李东阳、谢迁等名臣,王恕的知名度并不算特别高,他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家乡是位于今陕西咸阳境内的三原。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前一年,王恕考中了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负责在皇帝身边处理文书、起草诏书等事务。
  王恕性格十分刚直,因此不久后便被调到大理寺出任左评事,负责审判案件。在判案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一些不恰当之处,于是直截了当地上书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在经过朝廷一番审议后均得到了推行。通过这次上书,王恕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于是他被外派为扬州知府。担任知府期间,他曾经因为着急赈济饥荒,不等向朝廷上报便开仓放粮。此外,他重视教育,在扬州兴办了资政书院以教育士子。
  天顺四年(1460),表现出色的王恕被破格提拔为江西右布政使,到任后的他很快平定了赣州的流寇。四年后,明宪宗即位,对天下官员进行了严格考核,并罢免了河南左布政使侯臣。随后,王恕接替侯臣,成为了新任河南左布政使。没过多久浩浩荡荡的荆襄流民起义爆发,原本要为母亲守孝的王恕被紧急任命为右副都御史,奉旨平定起义。
  因为平乱有功,王恕先后升任河南巡抚、左副都御史和南京刑部右侍郎。然而,官场得意的王恕却在母亲去世不久后又收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为父守孝期满之后,王恕回到原职,又在总督疏通河道后改任南京户部左侍郎。成化十二年(1476),朝廷准备委派一位铁面无私、正直有威望的大臣前往云南镇抚,王恕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被选中之人。
  仅仅在云南待了九个月时间,王恕就获得了当地官员的敬畏,即使是世袭黔国公的沐琮都对他态度恭敬谨慎。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恕针对云南各官员存在的问题先后上疏二十次,其敢于直谏的名声震动了全天下。从云南返回后,王恕先是被派去掌管南京都察院,后又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然而,尽管在百姓当中被视为正义的化身,过于刚正不阿的王恕却成为了权贵们的眼中钉,也逐渐被明宪宗厌烦。
  终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时,明宪宗因为实在受不了王恕犯颜直谏,而干脆在批文中写上了一句王恕以太子少保之职退休。明孝宗继位之后,很快便采纳了朝中许多大臣的意见,将王恕重新起用,封为吏部尚书。由于在弘治年间通过直言进谏等方式对推动社会发展、吏治清明做出的贡献,王恕得以位列“弘治三君子”之一。
  然而,明孝宗尽管比较贤明,但终究是没能忍受住王恕的过分耿直。最开始,王恕每当谏言不被采纳便请求辞官回乡,明孝宗也往往会好言挽留,并接受其建议。但后来,由于上疏请求处置疑似构陷自己的丘濬却未能得到同意,王恕愤而请求辞官,这次明孝宗没有再阻拦。就这样,对弘治中兴起到关键作用的王恕因为建议不被采纳而弃官。
  明武宗即位之后,曾专门派官员给王恕送去羊、酒、粮食及奴仆,另外,还特别嘱咐他有想说的事情统统可以畅所欲言。据《明史》记载,正德三年(1508)四月的某一天,王恕吃得比往常稍少了一些,随后,他关上门独自待在屋中。
  不一会儿,房中突然传出了雷鸣般的声音,紧接着一股白气四处弥漫。家人进入房间后,发现王恕已经瞑目。由于刚直的个性,王恕得到了世人的敬重,得到了升迁的机会,但也因此被君主和同僚厌烦。不管如何,他的功绩都应该得到认可,其品行也非常值得尊重。
  所谓“弘治三君子”,是指明代中期的三位贤臣,他们分别是王恕、马文升和刘大夏。三人除了在政治上成就颇丰,此外在文学、诗歌等方面造诣颇深,都有多部作品和文集传世。
  王恕历仕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扬历中外四十余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辅佐孝宗朱祐樘实现“弘治中兴”,史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王恕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端毅公奏议》等作品传世。谥号“端毅”,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师。
  马文升是明朝中期名臣、诗人,历官五十六年,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有《马端肃奏议》、《约斋集》等著作传世。谥号“端肃”,加赠左柱国、太师。
  刘大夏是明朝中期名臣、诗人,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著作传世。谥号“忠宣”,追赠太保。
  刘大夏功绩不小,过失也很大。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一大壮举,更是在欧洲世界航行之前,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探险。郑和下西洋对后世影响巨大,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却被毁弃殆尽。而这位毁坏档案的“历史罪人”就是刘大夏。
  郑和合计七次出海,其中,有六次是奉朱棣之命,至于出海的目的,目前的说法有三点:(一)因朱棣是通过“政变”登基的,他需要向南洋诸国宣扬自己的威德。(二)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三)明朝手工业复苏,需要打通海外通商渠道。
  朱棣驾崩后,郑和下西洋一度被废止,直到宣德六年(1430年),南洋诸国和明朝的关系逐渐疏远,明宣宗于是让郑和再一次出海。这一年,郑和已经年过花甲,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次航行中,郑和死在了归来的途中。
  郑和去世(1431年)后,随着明朝国力式微,明朝再承担不起下西洋的庞大开支,所以,南京的造船厂逐渐被废弃,再加上倭寇盛行,明朝再未派大臣出使南洋。
  就在郑和去世后的第五年(1436年),江西九江出生了一位男孩,此人名叫刘大夏,他自幼聪明绝顶,博闻强记,6岁那年,他随父亲刘仁宅(广西按察使)进京,“三杨”之一、大学士杨溥偶然间见到刘大夏,杨溥感慨曰:“你虽然只有6岁,说不定将来你能到达我的位置。”于是,杨溥不仅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刘大夏,而且为他取名为“大夏”。“大夏”之名,从此而来。
  事实证明,杨溥果然慧眼识人,明英宗天顺三年,23岁的刘大夏乡试中取得第一,5年后,考中进士。因为刘大夏精通兵事,因此在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时期,刘大夏多次任职于兵部。明宪宗登基之初,刘大夏担任兵部侍郎。在这期间,刘大夏干了两件同样的事情:藏匿档案。
  明宪宗宠信太监汪直,并由其建立西厂。当时,东南亚的老挝正在攻打越南(时称安南),汪直为了讨好明宪宗,怂恿明宪宗出兵吞并越南。明宪宗也想开疆扩土,对汪直的建议心动不已。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曾派英国公张辅攻打越南,当时留下很多军事档案。明宪宗于是召来兵部尚书余子俊,让他把当年张辅攻打越南的军事档案调取出来,以备自己讨伐越南参考。余子俊派人查了半天,发现这份档案竟然丢了。
  原来,刘大夏听闻明宪宗要攻打越南,抢先一步把这份档案藏了起来。兵部尚书余子俊找了半天找不到,刘大夏偷偷对他说:“战争一旦开打,西南各地的百姓将苦不堪言。”余子俊听闻后,立即醒悟。最终,明宪宗未能出兵,西南百姓免遭一劫。
  可能是藏匿档案尝到了甜头,接下来,刘大夏又藏了一次,这一次藏的便是郑和下西洋的档案。
  明宪宗喜欢奇珍异宝,汪直等太监就劝明宪宗效仿当年郑和下西洋,派遣得力的太监出海寻找宝物。明宪宗听信太监之言,派人到兵部调取郑和下西洋的档案。
  这一次的“剧情”和上一次完全一致,兵部尚书项忠未找到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原因是刘大夏抢先一步将这份档案藏了起来。
  时刘大夏为郎,项尚书公忠令都吏检故牒,刘先检得,匿之。
  刘大夏为何要藏匿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呢?《殊域周咨录》记载了刘大夏当时的话:
  “三宝(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时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旧案虽有,亦当毁之以拔其根。”
  也就是说,刘大夏认为郑和下西洋需要消耗巨资,死伤万千军民,即使得到了奇珍异宝,对国家民生没有任何益处。所以,应该及时毁掉档案。
  即,刘大夏不仅藏匿了这份档案,还建议毁了这份档案,据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刘大夏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取而焚之”,彻底毁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包括当时的船只建造图、航海图、周边国家信息等。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郑和下西洋的详细档案十分宝贵,被刘大夏如此毁掉,的确太过可惜。因此,刘大夏成为了“历史罪人”。
  但是,明朝首辅杨廷和曾评价刘大夏:“大夏清修刚介,而中实坦易。”可见,刘大夏此人为人坦荡,心怀苍生。他毁掉这份档案,目的是为了彻底杜绝明朝帝王效仿前人,他是一片好心,没有掺杂任何私人利益。
  然而,笔者认为,即使刘大夏是一片好心,但他毁掉了档案,也不应该被轻易原谅。历史档案是明朝乃至后人共有的宝贵财产,刘大夏以个人的想法,私自作主销毁,实际上非常荒谬。刘大夏认为自己是一片公心,但他或许不明白,任何时候,个人看问题总有局限性,他认为的“公心”,只是一个人的看法。他以一人之见,轻易销毁全天下人的共同财产,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因此,有人说刘大夏是“历史罪人”,这个词虽然加了引号,但也不算冤枉他。
  梁启超曾感叹曰:“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但愿刘大夏之后,再无刘大夏。
  刘大夏,你的所谓“公心”,竟然毁掉了国宝!
  刘大夏,明王朝的大官呀,“弘治三君子”之一呀,竟然如此无知!
  三宝郑和下西洋,龙船威风跃苍茫。
  中华文明传开去,只愿五洲共辉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