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说电影以及那些有关的事情>与电影有关的那些事情

与电影有关的那些事情

作品名称:说电影以及那些有关的事情      作者:许建胜      发布时间:2012-10-07 10:47:46      字数:3950

  3、地雷战
  
  其实,真正叫人失望的还在后面。日子过了没有多久,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在我的印象中,这场运动的序幕好像就是从批判一部叫做《海瑞罢官》的电影拉开的,接着是批判“三家店”、“四家村”;然后是“破四旧”、“立四新”,抓“黑帮”,斗“牛鬼蛇神”;再后来是搞革命大串联,开批斗会,揪出隐藏在各条战线上的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我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当然不能幸免,他成了刘邓路线在我们村的一号代理人,被批斗、游街、戴高帽、挂白牌,名字被打上红叉叉,漫画像被踏上了一万只脚。一开始我很害怕,后来经历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在此期间,有两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件是有一年春节,我父亲的三个干儿子(他们是亲兄弟)结伴来家里给我父亲拜年,因为“破四旧”,所以就不磕头了,只问好。问过好之后,老大十分革命地对我父亲说:“你现在是无产阶级的罪人,从现在起不能做我们的干爹了。”我父亲连忙说:“对对,我早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可老二老三一听却不赞成,于是弟兄三个就吵了起来,后来又打成一团,互相操爷爷日奶奶的,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爷爷奶奶。最后,闹得太不像话,我父亲就说:“你们别打啦,从今以后我叫你们是干爹还不行吗?”这件事现在说起来是个笑话,可仔细想想你能笑出声来吗?另一件事是有天深夜,“兵团”的一位“司令”急呼呼地跑到我家对我父亲说:“大叔,我们那里的几个青岛客(即下乡知识青年)马上要把你拉到河边去批斗,你快躲起来吧!”我父亲说:“俺又没做对不起党和群众的事,怕什么?再说,咱们不是对他们照顾的挺好吗?”“司令”说:“大叔你别傻了,现在哪有人脑袋瓜正常?我看见他们袖筒里都藏着秤砣、擀面杖什么的,那些人可不跟你讲情面。”果然,父亲走后没多长时间,几个戴红箍的知青就杀气腾腾地破门而入,当听说目标被“红总”拉去批斗了,屋里找找也确实没有,便无可奈何地离去。当时我很不理解,“司令”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么?都是造反派,怎么还来通风报信?现在想来,那时大多数人的疯狂完全是出于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单纯动机,但在感情上他们的道德良知并没有彻底泯灭。
  还好,由于那时我们村里的民风还算淳朴,人们都比较善良,所以尽管被“千刀万剐”了无数次,其实我父亲并没有受多少皮肉之苦,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我大姐被选为红卫兵代表赴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即是最好的明证。只是大家成天忙着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今天斗争这个,明天批判那个,村里人有很长时间捞不着电影看了,估计公社放映队的队员也忙着批斗人或是被人批斗吧。
  一天晚上,也就是毛主席号召“抓革命,促生产”的最新指示传达不久,放映队又来放电影了。开演之前,造反派别出心裁的先让我父亲交代他是如何与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勾结的。我父亲就交代说:“我确实是想与他勾结来着,以便狼狈为奸。但大家知道,咱村那个破电话连打到公社去都挺费劲,所以没勾结上。至于我心里是怎么个具体情况,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大家都有好些日子没看电影了,我看还是先看电影吧”。立即有人振臂高呼:“不能让走资派耽误革命群众看电影!”于是,革命群众急忙喊了两句口号,电影就开始了。这天,放映的是一部军事教育片《地雷战》。
  《地雷战》所讲述的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地处
  抗日根据地边缘的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经常遭到日本鬼子和伪军的蚕食、扫荡。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一方面把几个村的民兵联合起来组成联防以壮大武装力量,一方面运用各种地雷特别是土造的地雷组成地雷阵封锁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鬼子汉奸的嚣张气焰。为对付“土八路”的地雷阵,鬼子特地从青岛搬来了工兵,破坏了民兵的地雷阵,攻入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使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赵家庄的民兵认真总结了教训,不断改进地雷技术,研究出使敌人的工兵无法起雷的办法。麦收季节,日伪军乘联防民兵夜间抢收麦子的机会,偷偷奔袭赵家庄,掳走一部分村民,并让他们在队伍的前边趟雷开路,妄图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带领民兵和八路军一起将计就计,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来打击敌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而且全歼进犯之敌,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故事的发生地就在距我们村不到二十公里的海阳县行村附近。因为两地相隔的不远,所以对电影里所演的那些事儿我们早就听说过,高年级的红卫兵们还专程赴海阳请民兵战斗英雄做过报告呢。据说在四十年代初时,海阳民兵并没有用地雷打击敌人的经验。直到1943年春,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的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上,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当年5月份,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五名,从而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与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如: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和赵守福等民兵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并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五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一次就炸死八名敌人;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一颗,毙伤日伪军五名……
  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但同时,地雷供应不足的问题也突出出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赵疃、栾家、夏泽等村民兵爆炸骨干们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成功研制出了用石头做地雷。5月的一天,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一次就炸死敌人十七个。当时,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村的地雷战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这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而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他们在实践中发明了许多好点子,如: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碎铜乱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等等。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遇见了“踏雷”,他们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钩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民兵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毫无规律的行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他们还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铁夹子雷”、“慢雷”、“水雷”等三十余种地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打得敌人防不胜防,四面楚歌,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赵守福、于化虎、王玉敏等也被授予“全国民兵战斗英雄“称号。
  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胶东民兵开展地雷战的英雄事迹在海阳实地拍摄了电影《地雷战》,由唐英奇、徐达、吴健海导演,白大均、董元夫、张长瑞、吴健海主演。影片故事情节非常生动紧凑、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特别是在表现民兵英雄们的勇敢、机智、不屈不挠和日寇伪军的狡诈、凶险和残暴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较好地反映了胶东农村的地方风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果要说不足,笔者认为,与精彩的故事情节相比较而言,该片在人物塑造上还略显单薄,缺乏个性,人物形象有点被淹没在生动刺激的故事情节之中了。
  久旱逢甘霖。对于两三年没有看过战斗故事片的人们来说,这部影片带来的激动和愉悦就不言而喻了。于是,就有了几乎整个村的人都跟着放映队看上十遍八遍甚至几十遍的盛况。于是,就有了“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和“不见鬼子不拉弦”等台词的广泛流传和普遍的借用。于是,就有了孩子们令人啼笑皆非的模仿,如穿上姐姐的花衣服,包上花头巾,再挎上一个篮子,模仿鬼子工兵小队长渡边化装成村妇去偷地雷的样子,屁颠屁颠地到处惹人发笑。甚至我和伙伴们还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说法试图自己制造炸药做鞭炮,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还有一次,我们也和民兵英雄们那样埋了“地雷”:我们侦察到村里的一个“四类分子”用手推车往他的“自留地”里送粪,我们就在他返回的必经之地挖了一个大坑,里面盛满水,上面再用柳树条子盖好,并铺上一层干土,伪装好了以后,几个人便躲在不远处的柞树丛后边守候。等到“四类分子”推着空车回来时,车轮一下子就陷到水坑里了。看着他那狼狈相,我们心里激动得就像是真的打了胜仗一样……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战争更是离现在达六十余年之遥。但是,无论何时,中国人民那种不屈不挠、机智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必将永存!如今,在海阳市城区内设有“地雷战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民兵英雄们的光荣事迹和各种埋雷作战方式,共设三个展厅,展出图片一百八十余幅、文物二百余件,展览共分“地雷战威力无穷”“地雷战故乡新貌”等六个部分,真实生动的再现了六十多年前海阳大地上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作为地雷战主战场的赵疃村,现存有主战场遗址及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时树立的纪念碑,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题“地雷战精神永存”的碑文;在当年抗日军民埋设地雷伏击日寇、也是拍摄电影时的主要外景地的地方,还保存着那块令敌人闻风丧胆、在电影里幻化成大地雷的“镇妖石”。这些都在向我们昭示: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