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生计>40.李夫人登门请做衣 林阿毛吴女通款曲

40.李夫人登门请做衣 林阿毛吴女通款曲

作品名称:生计      作者:程介平      发布时间:2022-10-19 10:50:45      字数:3344

  父子两人靠着兜里的三百铜板,风餐露宿,一路向南。逃难的路上灾民有时成群结队,有时零零落落,从北往南见不到尾,树木几无树皮,都被灾民啃光了。有救济施粥的,一碗粥抵三日饿,遇上大户人家施舍,方可吃上一顿白饭。
  不知走了多少日,来到淮河边,淮河流域虽无蝗灾,却遭受战祸、水灾,一样的灾荒。过了淮河渐有起色,及至长江以南,几无灾年景象。不知又走了多少时日,他们来到江南广福,靠兜里仅剩的一块铜板在西街买下一间猪棚茅屋,这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行乞生活。张无衣在厚德府讨得短工,帮牛老四打下手,得以喘息养家。阿毛拜镇上一位老裁缝学手艺,吃了几年萝卜干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手艺比他师傅还精良,便自立山门,一把尺子一把剪刀,替人做衣裳谋生。起先全靠走街串巷给别人缝缝补补讨生活,后来都知道广福镇上有个小裁缝阿毛,手艺精良,长衫短褂,旗袍洋装,无所不会,做成的衣裳合身得体,且价格公道,因此十里八乡都来找他做衣裳。广福乃天泽福地,日子相对好过,做衣裳的人也多,阿毛父子俩生活渐趋安稳。
  这天,阿毛早起开了门,街上走来两位不速之客,阿毛一看,是厚德府的李夫人和仆人吴妈,阿毛连忙请进屋。家中仅有一张凳子一张床,阿毛搓着手为难,只好请李夫人坐自己的板凳,吴妈却没凳子可坐,矗立一旁。李夫人没有坐下,站着说:“阿毛师傅名声在外,妇人不请自来,因我家儿子捎来上海宝大祥的面料两匹,妇人看着喜欢,但须劳烦阿毛师傅抬脚,上门量身定做衣服。”
  原来,“一街两坊”开工,李善仁即和夫人商议,这是李家一件大事,待一年半载竣工以后,广福要操办宴席庆贺,沈老板夫妇、张老先生、村长、乡佐及前师爷、孔目等要人,乃至剃头师傅、收生婆、媒婆,打过招面、有过交情的都要请来,一为庆贺儿子有出息,二为答谢邻里同乡、偿还人情。李夫人说:“此举甚好,届时一定要请张老先生他女儿一同出席,海儿也要回来,让两个孩儿对面相亲,看对眼了,事情就好办。”李善仁说:“如此便好。我这里正要去张家走动,张老先生面前探个口风,若张家姑娘已有相好,此事便罢,或者张家不中意海儿,此事也罢。”夫人点头称是。
  祥海得知自己造房工程才开工,家人就要庆贺落成,心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自己的父母尤其如此,毕竟自己多年没回乡下,父母趁此机会光耀一番,也是常理。便不去管它,任由父母操办,哪里想到父母是急着为他相亲。他早把李善仁说过待到他房子完工那天,便要他回乡娶妻的话忘的干干净净。那天,祥海亲至花衣街码头接了一船沙石,归途路过宝大祥,见新上市的布匹甚是好看,便给母亲扯下四五匹艳色绸缎棉麻,托沈家船工带往广福,要给母亲做几件新款衣裳,又给父亲觅到一柄英伦司的克。李善仁大为开心,自此扔了龙头拐,柱起司的克,成了广福镇上的“老克勒”。李夫人收获布匹,喜出望外,感慨祥海长大懂事了,心里高兴。早知西街裁缝阿毛手艺精良,比镇上老裁缝更胜一筹,便欲约请阿毛做衣裳。考虑到自己一个妇人家到阿毛家量身有诸多不便,阿毛家茅草店铺条件也差,因此先来打个招呼排个号,请他上门做活。本来她可以叫张无衣回家对阿毛说一声,或者吴妈过来关照一声即可,然阿毛师傅不是闲人,又是自家府上帮工的养子,这样叫人做生活就像是衙门来传人,不够礼貌,亦不够尊重。李夫人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妇人家在添置衣裳梳妆打扮一事上,是最郑重其事不肯有些许差池的,因此亲自走过十字桥来到阿毛家,也是借机到街上闲逛。阿毛见李夫人亲临茅屋,到底是大户人家夫人,气质高贵,说话一团和气,连忙道:“蒙夫人恩惠,肯下顾茅屋,茅屋徒增光彩,何烦扰之有!”便与李夫人约了三日后,他将手头生活结束,即去府上做工。李夫人大喜,即刻告辞。张无衣回家听说李夫人亲自上门来请阿毛做衣裳,万分高兴,叮嘱阿毛,厚德府是广福大户人家,夫人亲自来请,那是天大的面子,凡事须尽心尽力,不可有些许差池。阿毛点头应允。
  三日过后,阿毛收拾起针线家什,一早就由张无衣领着来到厚德府,牛老四将阿毛领进厅堂,见过李夫人。李夫人叫牛老四捧出布匹,何止两匹,丝绸、锦缎、棉麻和香云纱各式布料四五匹,都是上好的面料,要尽面料做几套合身旗袍。阿毛不免啧啧夸赞,给夫人量了尺寸,夸夫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穿旗袍一定好看。李夫人听了心花怒放,询问阿毛贵庚多少、家中除了养父还有什么人在。阿毛答道,他辛亥年生,今年虚岁十六,养母已逝,和养父从凤阳逃难来到广福。对于自己的身世,不甚明了,养父告诉他,他是革命军遗腹子,生母怀有身孕时遭清廷鹰爪追杀,在土地庙生下他后去世,幸好遇上养父母收养才得以苟延至今。如今养母已经去世,家里只有他和养父相依为命。夫人听了阿毛叙述,心生怜悯,吩咐吴妈在后厢房辟一间干净小屋,给阿毛安心做生活,又留了一个心,记下他生辰八字,待他做完衣裳,要替他说亲。
  不出十天,阿毛做好一套香云纱旗袍,李夫人叫来吴妈和吴妈女儿看她试衣。吴妈早先未进李家做奶妈时,就有两个女儿,第二个女儿刚刚生下不久的某个夜晚,屋后传来婴儿啼哭声,吴妈跑到屋后一看,见墙角下有一只红巾包袱,婴儿哭声就是从包袱中传出来的。送婴儿的妇人还没走,是个村妇模样的俊俏小妇人,小妇人见被吴妈看见,马上拱了拱手说:“后会有期!”吴妈正要叫住她,小妇人却转身就走,她健步如飞,像是走惯山路的,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夜色中。吴妈心中埋怨小妇人,把孩子送人眼睛也不睁睁开,送到一贫如洗的她家,怕孩子没苦吃不是?送婴儿的妇人大概是听见了她屋里有婴孩啼哭声才将孩子送到她屋檐下,以为有现成奶水给孩子添一张嘴不至于饿死,却不知吴妈去年已有一女,今年又生下一个女儿刚刚出月,再要收留这个弃婴,她就要同时抚养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中一贫如洗,她如何负担得起!吴妈心里埋怨,也不得不遵从天意抚养弃婴做了小女儿。听闻李家大院的李员外新娶了小妾李小娘子,马上要生育,她便来到李家做奶妈。虽是老天眷顾,她奶水充足,但也不足以填满四张嗷嗷待哺的嘴巴。吴妈早早给自家两个女儿断了奶,欲一心一意哺乳捡来的小女儿和李老爷的孩子。谁知李家小娘子产后奶水充足,根本用不到她的奶水,李夫人见她手脚勤快,不用做奶妈便留下她做佣人。吴妈尽心尽力帮扶李家,不想李家遭遇变故,她来不及回家看一眼就随李家摇橹木船来到了广福。其间为招录外甥回过家,见三个女儿过得好好的,也不再担忧,专致在李家大院帮厨。三个女儿长大后都早早嫁了人,这个捡来的小女儿年前刚嫁了丈夫,丈夫上山打柴不慎跌落悬崖死了,走投无路之下,来到上海投奔吴妈。李夫人问起这个女儿的来历,吴妈无法解释家里怎么会有同年出生的两个女儿,因夜拾婴儿和清兵追杀义和团林黑儿发生在同一天,外界都说这个小女儿就是林黑儿之女,吴妈也就默认了。李夫人见她女儿也是个苦命人,便将她留在李家和吴妈做伴,多一个人吃饭多一双筷而已。此时,吴女见李夫人穿上新做的旗袍,柔软的布料恰到好处地包裹着身躯,把徐娘半老的李夫人衬托得凹凸有致,高贵气派,心中羡慕之极,口称李夫人是天生穿旗袍的身架,身段本来就好,穿上旗袍腰身细腿儿长,气派高贵,无人能比。李夫人见吴女如此会说话,赢得李夫人欢心,便对吴女另眼看待。
  阿毛在厚德府做工,一住半年有余,给李夫人做了五套旗袍、春夏秋冬四季衣衫都做了一遍。李夫人见阿毛手艺精良,人忠厚老实,便有意将吴女说配给阿毛。将此意和吴妈一说,吴妈正卧病在床,听李夫人一说,举一百双手赞成,毛病也好了,替女儿做主,一口应允。李夫人见吴妈赞同,就将意思说与张无衣,张无衣感激不尽,磕头跪谢,回家与阿毛说知,称阿毛鸿运高照,时来运转了。他哪里知道,在阿毛进出厚德府之间,吴女见阿毛忠厚老实,便心生欢喜,平日里无事便往后厢小屋与阿毛说话,与阿毛暗送秋波。阿毛年纪轻轻,怎禁吴女挤眉弄眼,一来二去,两人做成好事。阿毛做工的小屋,原是个背静的库房,平日除了牛老四端水端饭来,李夫人察看做工进程偶有进出外,平时一概无人来到,吴女一得空就去小屋与阿毛欢会,将所有人都蒙在鼓里。吴女胆大,又兼新寡情炽,一日三回,些些离不开阿毛,半夜也要偷偷从吴妈房里溜出来和阿毛幽会。阿毛因此做工不再卖力,日日磨洋工,为要和吴女厮守。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李夫人的面料都做完了,眼看无法再在厚德府磨蹭,阿毛也是徒生烦恼。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