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旷古穿越>第291章穿越清明上河图

第291章穿越清明上河图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10-07 07:59:35      字数:5482

  学习人类工程双管齐下。在学习、研究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史的同时,宇宙高层还分阶段组织旅游考察团,穿越时空,到各朝各代去实地学习、考察;旅游是表象,学习、考察是是实质。
  这次,唐宋旅游考察团正在向《清明上河图》挺进。伏羲、女娲、观世音三人追赶上来。三人走到任烛面前,恭敬施礼。
  伏羲:“任烛,我们三人申请加入旅游考察团,你同意吗?”
  任烛:“用不着申请。不是我不邀请你们,而是你们有更重要的工作。我头次建议你把八卦图再做深入研究,想个办法实现通俗化,然后让文更星传播到人间去,以推动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女娲须照料你的生活,使你尽快成功,若能如此,善莫大焉。其实,我对你们十分倚重,更十分依恋,我一有空,就会来看望你们的。你们的初心,不就是为人类增长智慧、掌握规律、使人类发展、进步吗?工作有分工不同,但是目标是一样的。智慧、智力上下高低各不同,你能发现八卦规律、创建八卦图,我们都没有那个能耐,你就多辛苦一点,你说行不行?”
  伏羲:“行。”
  盘古:“四界保证你的清茶松花供应,任务已落实到文更星头上,你看好不好?”
  伏羲:“好。”
  任烛:“我还是那句话,我一有空,就会来看望你们的。若有可能,我还会邀请两位大圣一起来看望你们。”
  伏羲:“好。我一定不忘初心,完成你的重托。”
  任烛与伏羲、女娲次第握手。伏羲、女娲恋恋不舍地离去。
  任烛:“观世音菩萨,你是个万古扬名的慈善专家,这次我们穿越北宋东京,那里的慈善工作,我们旅游考察团顺便就作了。我想,现在哪里更需要慈善工作,你比我们更清楚。你想想,孰轻孰重,你拿个主意,我听你的。”
  观世音:“那我还是去西天吧!”
  任烛与观世音握别。
  《清明上河图》卷轴。多双手轻轻打开此图。
  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骆驼队,远远的从东北方一直向汴京城走来、五匹毛驴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
  (屏幕画外音)目的地快要到了,从驮工熟练的驾驭着驮队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马帮了。
  旅游考察团开始行动。盘古把任烛一邀,与大部分人附身于老马帮。孙悟空与四人附身于毛驴队。归绿与一些人附身于骆驼队。
  盘古:﹙灵犀传音﹚“《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任烛:﹙灵犀传音﹚“这个我知道,我几次欣赏过《清明上河图》,不过,穿越清明上河图,今天是第一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如今人间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都是值得一看的。”
  盘古:“确实这样,善哉善哉!”
  汴京。小桥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树蔸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几只羊,羊圈旁边似乎是鸡鸭圈,仿佛圈里饲养了很大一群鸡鸭。
  汴京。汴河上空。
  智慧神诸葛亮:“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竟然有如此发达的农业和养殖业!”
  任烛:“我们是否研究一下鸦雀窝,看看有何寓意?”
  智慧神诸葛亮:“是十室九空,还是雅雀无声?”
  任烛:“两者都有可能。”
  孙悟空:“此话怎讲?”
  任烛:“孙大圣有所不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内容表面是太平盛世,但是太平盛世不太平,张择端老先生实际上画的是盛世危图。虽然北宋是经济盛世,但因为内忧外患,盛世之危已是显而易见。十室九空之空,不是产品不多,而是北宋朝廷对外进贡、对内高压,苛政猛于虎,赋税沉重,老百姓实际收人有限。高压之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于是只能鸦雀无声。”
  孙悟空:“这下我才懂了。张择端先生不错不错!”
  汴京。
  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徐徐的从北边拐过来,后面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前面一乘轿子应是新娘坐的,因为轿子的外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
  汴京。接亲队伍上空。
  羲和顾问:“因为轿子的外面都用各种草木花卉装饰着,此可谓‘花轿’;花轿一词即新娘出嫁时乘坐的交通工具,这交通工具就来源此民风民俗吧。”
  孙悟空:“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贵有鱼(余)。”
  任烛:“说不准是鱼肉乡民呢。”
  智慧神诸葛亮:“从朱元璋时期开始,清明扫墓开始盛行。因此单凭清明二字,就说这只队伍是扫墓归来是不妥的,应是接亲娶妻活动的队伍。”
  汴京。一茶馆及周边情景。
  茶馆边的一家农舍饲养着两头牛,虽然就在附近发生了一件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两头牛却无动于衷,它们还是悠哉游哉地反刍着,远处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农夫正在为禾苗浇水施肥。
  南边一家两口出行,雇佣了两头牲口及驮夫,还有一个脚夫挑着他俩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东南方向走去。
  茶馆前街道正对面一个酒店,由于不经营早点所以才迟迟的撑起招揽顾客的旗幡。
  码头上,货主正在清点要发某地的货物,码头工人正在把运来的货物堆码起来。
  酒店与茶馆之间的街道中间,有一个人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
  再过去又是几家店铺字号,又是一条大道伸向远方并有行人骡马行走。
  汴京。茶馆上空。
  盘古:“再看过来的画面已是农业与商贸的接合部,酒店开在散装货运码头,生意自然很兴隆,只是客人正在忙生意,还不到吃饭喝酒的时间,你看码头上清点要、堆码,准备根据运货地点远近,适时安排装卸,正所谓是先上船后起坡。另一条船也正在卸货,在这一、二百年树龄的大树枝叶缝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帆桅及绳索,也应是六、七十吨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酒店与茶馆之间的街道中间,有一个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可能要他测算一下什么事情,是婚姻、家庭还是生意,算卦先生听到来了生意,轻快的脚步可见他的喜悦之情。往街里边看过去,一家包点店的人与一位挑担买卖人正在谈事情,仿佛能听到他们在对话,明天还点什么油盐酱醋之类东西和什么时候结账之类话语。”
  任烛:“这位打卦算命的先生,可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妲己:“他既算凡人的命,也算北宋王朝的命。”
  孙悟空:“如果真是这样,算命的先生就是张择端了。”
  归绿:“孙大圣有很大进步。”
  汴京。汴梁大道及周边情景。
  再过去几家店铺就是主干道汴梁大道了,主干道两边车水马龙、店铺林立,都围着这风水宝地的货码头与货运栈了。四周街道四通八达,南边紧靠深水港湾,有好几艘船只停泊在港湾里依次装卸货物,一条靠码头的船正在卸货,几个码头工人正把像装有粮食之类的麻袋扛下船,船舱里有人正在翻仓与上货。
  紧靠货栈码头停泊着待卸货与装货的船舶,等船老大上船后就吃饭开船,货栈前面的船老大刚结完账正要上船,半路中正巧遇见了一个熟人,心中记挂着赶路行船,但又不能怠慢了熟人或朋友,在急切中与之寒暄家常,最后抱拳行礼告辞。
  汴京。汴梁大道上空。
  智慧神诸葛亮:“这座货运栈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船舱里似乎能听到船仓里传出给人把货物麻袋上肩的劳动号子声。整个画面都诠释了经济繁荣的表象。船老大这时脚步早己转向,急奔船上去的样子己昭然若现。”
  商纣王:“船老大忙忙碌碌,劳动者忙忙碌碌,说明他们谋生不易。”
  任烛:“商纣王能有如此见解,说明你在统一中原和东夷时,注意了解民情,这是很重要的。”
  羲和顾问:“要想了解民情,就要考察学习、调查研究。”
  归绿:“盘古开了考察学习、调查研究的先河。”
  盘古:“归绿是考察学习、调查研究的发明人、推动者,任烛是考察学习、调查研究的忠实践行者,是领头羊。”
  任烛:“向两位大圣学习。”
  汴京。虹桥码头及周边情景。
  汴河两岸人口稠密,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
  横跨汴河上的是虹桥。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
  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
  码头的主航道中一条货船逆水而上,船右舷上面的水手们都在严密注视、时刻应对,避免与停泊的船只发生碰撞。船头前面一艘停泊在码头的大船,左舷已出来一位水手,时刻注意行船的动向,准备排除船只之间的碰撞。行进中的船只似乎要泊岸了,该船的“头纤”(拉纤队伍的第一位纤夫)己回过身来招呼伙伴们收纤。
  河道上游,一艘船上有八位橹工摇橹,可见水流的速度是很快的,一位舵手严密注视着前进方向的水情与船情。前面一艘客船正忙着靠岸,这儿是客运码头,客船上有二十多人在紧张地工作,船顶的几位船工正在收帆放桅,有的船工正在接收从虹桥上抛下的缆绳,准备把客船牵引到码头,再拴牢在岸上的栓船柱石上,以增加客船的稳定性。左舷上的水手用船篙把船撑向码头,以增加向码头靠近的动力;船头有两位水手,一面把船向右撑,一面扭头注意码头,用以使客船对正码头调整撑船力度;另一位船工手拿撑篙,右手向前挥动、指挥码头的船工接应,看来他应是此客船的水手长了。码头上还有不少人向客船上招呼,他们是迎接自己家人或亲朋好友的,有的还上了虹桥,借虹桥的高度招呼,以便早点见到亲人,旁边一只小一点的客船上也有人挥手呼喊。
  虹桥码头上,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有的摆地摊,有的卖食品,还有一家卖刀剪、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他们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到桥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
  上游不远处已有几艘船依次泊在岸边,主航道中有两艘船在航行,橹工的汴河号子与纤工的汴河号子两首和声合唱,回响在空中,渐渐远去。
  一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端坐两条游船,在上面饮酒唱茶,欣赏汴河的风景。
  汴京。虹桥码头上空。
  羲和带唐太宗、长孙皇后到来。
  任烛:“顾问,你的工作太繁忙了,你就回去吧!”
  任烛与羲和握别。
  任烛:“太宗皇帝,好些了没有?”
  唐太宗:“好些了,好些了,看到你就更好了!”
  任烛:“长孙皇后,你就和太宗皇帝跟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吧!
  唐太宗、长孙皇后:谢谢任烛的亲切关照!谢谢两位大圣的亲切关照!”
  任烛、归绿、盘古:“欢迎,欢迎!”
  任烛、归绿、盘古一起鼓掌,众一齐鼓掌。
  任烛:“大家开始研究、讨论吧!”
  智慧神诸葛亮:“小一点的客船上有人挥手呼喊。挥手呼喊,那是在招揽生意,呼唤需要到分河航道码头的客人,可以想见当时汴河流域的交通多么发达,水旱各路构成了很大的客运货运交通网络。”
  宋太祖:“智慧神诸葛亮不愧是一国总理,工作之全面、具体,了了可见。”
  任烛:“宋太祖眼光高远,智慧神诸葛亮一直是我倚重之人,是我的左膀右臂。”
  归绿:“一个宏观,一个微观。珠联璧合;”
  盘古:“一位元首,一位宰相,山高水长。”
  曹操拍手:“两位大圣,硬是绝妙之对。”
  宋太祖:“我附议。”
  智慧神诸葛亮:“刚才大家看了客船。这客船体形宽大,稳定性能相当良好,船工各司其职,工作相当熟练,动作非常协调,看来是一帮素质非常高的船工,舱体与舱面有封闭与阻隔,并有舱门便于客人出进,船没停稳之前舱门决不打开,安全措施相当严谨,可以断定是一艘安全性能良好的长途客船。”
  任烛:“汴河是北宋时期国家重要的漕运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朝廷相当重视。”
  宋太祖:“木质拱桥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名副其实,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秦始皇:“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虹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从桥的结构来看也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可能汴河水流很急,河床中不利于修建桥墩,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榫合,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链固杵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河木料受力均匀。”
  智慧神诸葛亮:“试想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把这么大的木料横架在河道上,建筑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是多么的气壮山河。在桥边有牢固的护拦,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使工程的使用性能与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境界。在江河行船,安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宋太祖:“虹桥是两岸的咽喉要道,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由于过往行人多而人气旺盛。桥下一艘船逆流而上,似乎要去泊船,船头的船工正在试探河道深浅,因为在桥头的河床里一般要放置一些大石头,以免流水冲刷桥头坡岸,防止发生垮塌,所以在此位置移船要特别小心谨慎,以免搁浅损坏船只。”
  汉武帝:“这些人文的场景与秀丽的河山形成了一副美丽风俗画面,所以是一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要找寻的好地方,在对岸的河湾缓冲区,商人不失时机地安置了两条游船,让他们在上面饮酒唱茶,欣赏汴河的风景。”
  任烛:“这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与忙忙碌碌的劳动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劳动者忙忙碌碌而十室九空,达官贵人高高在上而具有一切、主宰一切。”
  盘古:“只有中华崛起的时代,才改变了这不公平的历史。”
  归绿:“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确实如此。”
  唐太宗、汉武帝:“任烛,带我们到21世纪的赤县神州看看去吧!”
  商纣王、秦始皇:“带我们去吧!”
  成吉思汗、曹操、宋太祖:“我附议。”
  众:“我们都要去!”
  任烛:“带大家去,我和正义神、智慧神诸葛亮、羲和顾问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时间呢,带我们穿越了清明上河图行动总结会开完第二天,立即成行,承诺人说话算话。”
  众:“好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