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山村沧桑>第五十二章 居才心事

第五十二章 居才心事

作品名称:山村沧桑      作者:霞中子      发布时间:2022-10-01 20:21:19      字数:3696

  再说四五十年前,十一世祖亥公的后裔十五世元琴、元良一同来到吞团“外谷”开发之时,好端端的两家都有各自的土地和房屋,日子也过得不错。然而才过了十几年,他们就先后被强盗打劫,家财被洗劫一空,还把他们的房子烧个干净。没办法,元良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到吞团东北角的大岩洞居住;元琴只好带着妻子和儿子居才,重回祖地吞耨屯,投靠大哥元祥居住。后来元琴就在吞耨屯另起一间简陋的土坯房,自家独立过日子。只因吞耨屯土地太少,屯里人口却又偏多,没有发展空间。到了居才这一代,他早有迁离吞耨屯的想法。
  元集公过世了,留下一座空房,这个消息传到了居才的耳朵里,他便有再迁吞团的想法。
  这一天,居才到歪挡屯找到京鸾说:“吞团集公的那房子,你打算怎么处理呢?是拆掉还是卖掉呢?”
  京鸾道:“我打算拆掉卖材料,因为不会有人去那儿买房续居的。”
  居才道:“我正为此事而来,你拆了多可惜啊!我想买下来,迁去吞团居住,毕竟我跟我父亲数十年前就在那儿住的,都住惯了,如今还很怀念那里。况且,我的房族兄弟居安一直住在那儿,我再去那儿居住,早晚也有个相帮的。”
  “可是如今那房子不像样了,没有家具,三面通风,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怎么住得人呢?”京鸾道。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居才觉得很意外,于是问,“原来不是好端端的吗?怎么就变成这样子了呢?”
  “原来你不知道的,说来话长,”京鸾道,“集公过世后两个月,他的房子就变成那样子了。原以为住在那里的人家都是我们同宗共祖的房族兄弟,有他们在那不会有什么顾虑,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周围村屯的贼人就在他们眼皮下偷个干净了,他们竟然不发觉呢?”
  居才听了叹道:“这真是太可惜了呀!什么贼人如此大胆!”
  京鸾道:“你我也都是极为相熟的人,我就真心实意地跟你说话,你若真心要买,我带你到现场看过后,我们再商量价格如何?”
  “那是当然的,买卖嘛,总是要先看看货的。”居才道,“那我们约个时间吧,不过快一点才好。”
  过了两天,京鸾和居才就一同到吞团屯去,现场评估了集公遗屋的价值。这个只剩下空架子的房屋,最终以500元成交。
  1958年春天,居才就与妻子黄月凤,迁居吞团的集公遗屋,从此,他们就成了吞团人,直至终生。此时,夫妇俩都四十四五岁了,还没有子女,他们都预感到此生恐怕是与子女无缘了。
  居才是个诚实善良的庄稼汉,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坚韧顽强的意志。他迁居吞团之后,凭着自己的双手和一身力气,每到农闲时间就上山伐木砍竹,运回来修整房子。他把木条排成一片捆扎结实,充当四周的围壁;他破竹削篾,编制竹笪竹筚以为屏风。为使破屋尽快恢复居住生活的功能,居才可谓筚路褴褛、坚辛劳作。经两三个月的努力修整,那破屋终于变成既牢固又实用的住房了。
  居才夫妇是非常勤劳能干的,他们定居吞团后,把原来集公丢荒多年的灌木丛生、蒿草蓬勃的院子重新开垦,并种上芭蕉、石榴、蕃桃、黄皮果、桃李柑橙等果树,又种上各种瓜豆青菜。把个园子变成花果之园,春天来时,花香鸟语,五彩缤纷,令人十分羡慕。
  居才夫妇不光种什么成什么,而且养什么成什么。他们养的猪羊长得快、长得好,从未发过瘟的。屯里人说,这对夫妇因为没有子女,所以上天就特别照顾他们,让他们造什么就成什么。
  当地人家有一种传统的理念:只要多多积德行善,就会多子多福多寿的。居才当然也知道这个说法,他还听说过“八十翁翁生玉华”的故事,他想,我现在还不到五十岁,只要多多积德行善,也许上天怜悯,会让我生一个孩子也未可知。居才秉持着这个信念,常常行善做好事,他修桥补路,在路人休息处加种榕树,帮老人小孩挑担子等等,周围村屯都知道他是个善良的人。他开荒种果,是想吸引屯中的小孩常到他的园子中摘果玩乐,好让菩萨知道他是非常喜爱孩子的。
  居才自从进入四十岁时就开始了行善修为的历程,可他直到五十岁,老天爷也没有给他送上一男半女,但他也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他行善之心不改。他哪里知道,那些“八十翁翁生玉华”的老故事是发生在旧社会的,能生出“玉华”来的都是年轻的小老婆而不是超过育龄的妇女。
  1958年冬天,居安与爱珍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庆宋。这一年的吞团屯的人口是6户20人。虽然去年元集公去世,少了1户1人,但去年桂旺生了第二个女孩媚林;京道生了第二个男孩朝生。年初居才和月凤又从吞耨屯迁入了吞团屯。依1959年初的统计,吞团屯的户口具体情况是:第1户元纪公、吴月英、美金共3人;第2户桂旺、黄月英、媚光、媚林共4人;第3户桂元公,爱莲奶共2人;第4户京道、唐亚兰、朝科、朝生共4人;第5户居安、居安母、爱珍、景色、庆宋共5人;第6户居才、月凤共2人。若以“吞团小队”论则是7户22人,因为黄俊文和刘金荣是在弄敢屯居住的。
  自从居安生了庆宋之后,居才公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好像他的精神和干劲陡生了几倍。他的表现为什么出现如此的突变呢?这还得从他的宗支说起:
  居才、居安都是“亥公”的后裔,他们都是十六世的。他们的高祖父是同一个人即十三世的“朝公”。十一世“亥公”生五子,其中第五子“光公”生“定公”和“朝公”;“朝公”生“石公”和“显公”;“显公”生元良;元良生居安。“石公”生四子即元祥、元仁、元珠、元琴。元琴是居才的父亲。而元珠与元仁数十年前就迁去很远的“永顺”居住,数十年来都没有他们的音信。元祥、元琴坚守祖地吞耨屯(后改称弄庙屯),元祥生两子,长名居康、次名居三;元琴只生居才1个。居康、居三年龄都比居才小,他们都是居才的堂弟。
  也是由于家庭过于贫困的原因,居康结婚才几天妻子就逃回娘家永不复归,他也无力再娶,单身至老。居三时年三十五了,也尚未成家。时到1958年,居才四十五岁,其妻四十四岁。这时居才已经明白,超过育龄的妇女是不会再生孩子的。那他们“朝公”这一支系的香火继承就成问题了。眼见得“朝公”就要断绝香火了,却喜居安生了一子庆宋,香火继承又有了一线希望,这怎么不使他喜形于色、快不可言呢?
  从此,居才视这个隔了五代的侄儿当作掌上明珠一样,他每次挑柴火上街卖,以换点卖油盐的钱,但是他总忘不了再买几两猪肉回来并送到居安家,嘱他们夫妇煮给侄儿吃。居才他自己都舍不得给自家买一些肉呢。屯里人都说,“居才居安真个是两个父亲共一个儿子哩!”
  居才这样做时间一久,就被他妻子月凤发现了。她埋怨他道:“你爱侄儿胜过爱你自己,你难道不知道,我们与他都分开五代了。将来他长大了,还认不认你这位隔了五代的伯父呢?你何苦如此地自作多情。我们两三个月才吃一次肉,如今我一搬重物就眼冒金星,这是油水不足的缘故。什么时候你也给我买些肉吃啊,你自己顶得住,可我身体差些,顶不住啊!我太馋肉了。”
  居才道:“别说那么多了,以后我也买点儿肉咱们吃吧。”
  月凤道:“你可真笨,居康、居三才是与你最亲近的,他们俩是你的真堂弟哩。”
  “这我比你知道的,可是他们都没出息,都没有老婆,孩子从哪里来呢?”居才道,“倘若他们有孩子,我也天天买肉给他们孩子吃。”
  “你可别说他们没出息,人家不说你没出息就算好了。你有我这老婆在此,半辈子都过去了,为什么都生不出一男半女呢?”月凤道。
  居才无语,半天说不出话来。月凤又道:“你那两个堂弟住的房子太简陋了,有谁愿意嫁给这么穷的人家呢?依我之见,你把居三接过来跟我们做一家,然后共同把房子再整好一点,然后再为他找个媳妇,生个一男半女,好接我们家的香火,这不比共同抚养远房的侄儿强得多吗?”
  居才听了月凤的话,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对她道:“多亏你想出这么好的点子来,那就这么办好了。有你的支持,此事必成。”
  居才为了实施这个事,思来想去,夜不安眠。他把继承“石公”支系香火唯一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居三身上了。他决定要去吞耨屯一趟,把他的想法对居康居三兄弟说说,看他们意见如何。他知道那居康是个直来直去的憨厚人,他从来就没有什么小心眼。倒是那个居三性格与他哥哥完全不同,他有一股拗劲儿,好抬杠子,你说东他偏说西,不受人言,不知利害。居才担心的是那居三“好心当作驴肝肺”,到头来他是出力不讨好,自讨没趣。
  这一天早上,居才正要去吞耨屯找居康居三谈这个事儿,却被月凤拉住了,月凤道:“先不急着办这个事啊!”
  居才觉得意外和不解,因问道:“为啥呢?是改变主意了?”
  “不是啊!你不见今年下半年一点雨都没下,水田的晚稻才收四成,旱地的晚玉米和饭豆颗粒无收,红薯藤都长不了哪有红薯呢?我们米仓里的那点粮食只怕一开春就吃光了,眼看着就缺四个月的粮食才能等到明年的夏收,要是明年春季再不下雨,我看世人都得饿死何况我们呢?在这样灾荒的年代,各家就只能‘听天由命’、‘自求多福’了。家中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口,度饥荒就多一份困难,所以这事就先放一放,待度过灾年饥荒之后,再说吧。”
  居才听如此说,正中下怀。他从小到大都与泥土打交道,种地半辈子了,难道他不了解农情、看不到危机吗?他只是想,若不听老婆那些具足道德和正义的话,就显得我见识短、甚至不够正直和善良,而我的秉性绝对不是这样的。如今老婆这样建议,我正好顺水推舟。于是他说:“那好吧!先不叫他来也好,真叫他来,又不能保证他吃饱饭,虽说在哪儿都一样挨饿,可他这人也会对我们有怨言的。”
  月凤点头称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