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旷古穿越>第277章包河藕千古传颂

第277章包河藕千古传颂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09-23 07:32:24      字数:4549

  北宋初年,仁宗即位时,执意要将安徽的巢湖赏赐给包拯,包拯不受。
  仁宗遂欲强将合肥的一段护城河,即今包河赏赐给包拯,此下包拯不便推托,只好领受。可河内有藕,藕能卖钱,此与包拯忌财拒贪风范相悖,然而又不能不让河长藕,这如何是好?经反复思忖,包拯终于想到一两全之法。一日,包拯手书四言,大意言:“此河之藕不能卖,只能供医当药材。言喻后人切记牢,休以河藕换钱财。”说也怪,自那以后,包河藕日渐丝少,且食之清淡无味,唯独作药用却为上品。如此,包河藕无丝(私)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佳话,包河藕也成了合肥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产。
  清末启蒙思想家宋衡(1862~1910)曾写过一首诗名叫《游香花墩谒包孝肃祠》赞扬包河藕,诗云“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阴。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正是包公的正直和无私精神,故民间有包河藕无丝(无私)之说。
  相传九百多年前在包拯出生地安徽省肥东县古小包村(今解集乡小李蛮村),包拯快出生时,其母照常去附近的凤凰山(现名柴山)砍草。一天,包母感到肚痛,自知快要临产,急忙回家,哪知每走几步,肚子就痛一阵,每痛一次,就要蹲下一会。大约走了一里,痛了13次,蹲了13次。并且在蹲过的地方冒出包墩。这就是当地地名“一里十三包”的由来。如今安徽省肥东县解集乡(今肥东县包公镇)的包墩尚在。
  每年栀子花开,正是黄鳝、鳖鱼旺市,人们到肥东常听到一句口头禅:“箭杆黄鳝马蹄鳖”。黄鳝像箭杆,并不粗;鳖像马蹄,并不肥大。为什么拿它作为美味标准呢?这里有一段清官包拯的故事。
  包拯入朝为官时,宋朝已行贿成风,只要入朝为官的,对皇上都要有点孝敬。可包公是“膝盖头穿袜子——不是那一角(脚)”啊。仁宗等急了,便向包公伸手说:“包卿,入朝要善待皇上,你可晓得?”包公说;“我晓得。善待皇上,就是要为国尽力,替民分忧,而今边防——”仁宗听包公的话不上“正题”,便打断他的话说:“朕是问,你的家乡可有什么好吃的?有,就给朕进贡一点。”包公听了,心里一惊。当时,正是边境吃紧;北面有金人挑衅,西面有西夏入侵。包公心中翻过来滚过去的事,就是如何多买马匹,多置弓箭,以便加强边防,防止异族入侵。便顺口奏道:“陛下,臣家乡靠近巢湖,要论味美,就数箭杆黄鳝马蹄鳖了。”仁宗听了,很高兴说:“那好啊,你给朕进贡吧!”
  散朝后,包公回到家中,就吩咐家人包兴返乡买办。买的黄鳝,比手指还细,就象箭杆;买的鳖,只有茶杯口大,翻过来,就活象马蹄。早朝时,包公呈上箭杆黄鳝马蹄鳖。仁宗一见,很不高兴,寒着脸说:“包拯,你搞的啥名堂?朕的御厨里两斤重以上肥美的鳝鳖甚多,朕看不出这些小东西有啥好处?”包公跪下奏道:“陛下,你和臣想的不是一条道,自然看不出名堂。陛下问我什么好吃时,我正想着边防吃紧,戍边的将士要的是‘弓箭足,马匹多’,我一急,就说出了‘箭杆黄鳝马蹄鳖’。我也知道,这些不够斤两的鳝鳖,不如大的肥美,我这是欺君。但我想奏明圣上,边防吃紧,我们在朝的,上至君主文武百官,下至黎明百姓,不可能‘紧吃’!只要圣上多想边防,多置弓箭,多买马匹,西夏和金人就不敢小视我们。只要边防安定了,国泰民安,细鳝小鳖,圣上也会吃得喷香可口。”一席话说得仁宗醒悟了。他说:“包卿的用心,朕明白,治国应多想边防、百姓,不应净想着吃喝,朕赦你无罪。”
  说也怪,大概因为是清官讲的,箭杆黄鳝马蹄鳖的味道就是不差。
  根据包拯家乡的传说:有一天,仁宗让小黄门领着,悄悄地来到包府,不让门官通报,径自进了门。进门后就听到里面传出“呼噜呼噜”的响声,仁宗感到奇怪,便向响声的地方走去。进屋一看,原是包拯的夫人董氏,带了两个丫环在磨磨,磨子下面隆起一圈黄乎乎的粉末。董氏一见仁宗,赶紧跪下接驾。仁宗坐下说:“免了,免了”。接着便问,“你磨的啥?”“焦面。”“磨这干啥?”“让包府尹私访时带着路上充饥。”仁宗听了,点点头又问:“这是怎么制的?”于是,董氏便将焦面制作的由来向仁宗禀奏。
  焦面是把大麦炒焦磨成的。第一个制焦面的人,是包公大嫂。原来,包公是包家的老罕儿子,母亲生他不久,便死了。包公大嫂淳朴善良,便把襁褓中的包公抱到自己儿子的摇篮里,一齐抚养。包公二嫂势利刁钻,看着这吃奶的小叔子,至少要吃十几年白饭,就吵着要分家。大嫂不怕吃亏,也就答应了。这样,大嫂的日子,就更艰苦了。到了包公能上学时,大嫂勒紧裤带,又让叔侄两人一齐上学。由于塾馆在集上,中午不能回家吃饭,要是有钱,在集上饭馆搭一顿,也就没话说了,可是拿不出。大嫂为此伤透脑筋。公公对贤惠的长媳,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便把留给他吊(酿)酒的大麦拿出来,交给大媳妇说:“我不喝酒了,这大麦给你,你想想点子,做点什么,给老汉、孙子带着上学。”大嫂接了大麦,想呀想,终于想出炒焦磨粉,让包公叔侄带着,搞点开水拌拌,既方便,又抵饿。
  后来,包公为了私访方便,就让妻子董氏学会做焦面。董氏心疼包拯,还炒了点芝麻放进去,比大嫂做的焦面又讲究了些。仁宗听了,很受感动,吃了一口,还可以;吃第二口,便不咋的了。因为皇帝毕竟是吃香的,喝辣的,味口吃高了。但他却感动地说:“包卿为社稷用心如此良苦,诚朝廷之良臣也!”
  由于这样,焦面在包公的故乡——安徽肥东县流传下来了。这种制作简单,携带方便的焦面,后经日益加工,越做越好。拌上糖,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了。
  包拯出任开封知府虽然只有一年多,但经过民间上千年的演绎和《三侠五义》的文学加工,“开封有个包青天”、“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些都成为让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开封人民为纪念包公重建开封府。开封府位于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游览区。作为主题景区,开封府坚持动静结合、雅俗共赏、历史与演义相映成趣的经营理念。在开封府,您除了能看到大批珍贵史料及有关逸事的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操练”以及戏剧、宋宫歌舞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使您能真切的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的真正含义。
  传说当年黄河发大水淹没了开封府衙,包公的阴阳镜落入水中,形成今天的包公湖,开封至今还流传着“死包公铡了活知府”的包公湖故事。包公湖是河南省开封市城内湖,位于宋朝古城墙内,处于古城的西南角。整个湖泊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像一个斜躺的葫芦,中部偏西有跨越该湖的南北路——迎宾路,西南为包公湖南路。湖泊周围有包公祠、延庆观等名胜古迹。
  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开封包公祠是为纪念包拯而恢复重建的。
  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侧为灵石苑,由石雕、水榭构成,典雅别致。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
  开封的老百姓纪念包公,在开封府旁修建了一座包公祠。当时,开封府署内有一块题名碑,凡是在开封府任过府尹的,姓名都刻在碑上,只有“包拯”两个字被后人抚摸最多,以致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指痕。这块石碑仍然保存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包拯”两字已模糊难辨。
  开封包公祠毁于明代末年,当时明军为阻挡李自成进攻,扒开了黄河大堤,大水把开封府署和包公祠都冲毁了。大水过后,只在包公祠遗址上留下一个小水潭,被称为“包府坑”。
  庐州城南的一段护城河,传说包拯小时候经常在这条河边玩耍,家乡人民为纪念包公把这条河取名叫“包河”。人们在包河里种藕养鱼,包河里的藕,脆嫩无丝(私);包河里的鲫鱼,背呈黑色(铁),象征包拯一生的“铁面无私”。
  包河有一个沙洲,名“香花墩”,传说是包拯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墩上的建筑群即是“包公祠”。明弘治年间,知府宋鉴在墩上建包公书院,让包公后裔在此处读书。到嘉靖时,书院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
  包公祠的迎面正厅是包公享堂。堂中的包拯端坐塑像,造型生动逼真,双目炯炯,慑人魂魄。塑像旁是一副对联:“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在包公像前,陈列着传说中包公生前处决犯人的三具铜铡。
  廉泉位于包公祠东,是花亭里的一口水井。井沿是黑褐色的青石,石壁内侧,是一道道被井绳勒得极深的纹道。传说廉泉有一种特别神奇的地方,就是会因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味道。普通老百姓喝了会解渴;清官喝下去,清冽可口,甘醇香甜;但是如果贪官喝下去,必定苦湿难咽,像有芒刺封喉。
  肇庆古称端州,包拯曾任过知州。由于他为官清廉,人品端正,离开任所时两袖清风,当地的老百姓十分怀念他。北宋熙宁年间,即包拯去世后的第六年,肇庆修建包公祠,引来成千上万人朝拜。四百多年后,由于祠堂年久失修,当地人又集资在城西重建一座包公祠,该祠历代都有维修,故一直保存完好,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二零零零年三月重建,巍峨壮观,是肇庆的旅游热点之一。
  砚洲包公楼位于肇庆市(古称端州郡)羚羊峡下西江河中心的砚洲岛之东。距离肇庆市十多公里。自古相传,在砚洲乃当年(北宋庆历三年)包公在端州为官。奉诏回京时坐船途经羚羊峡口,骤被狂风恶浪困阻。包公心思为官清正,为何离去之时江河不平,查问原因,原来是随从收了当地人临别送赠的一方端砚。包公便把此方端砚抛下江中,时即风平浪静。后来那方端砚竟化成沙洲,称为“砚洲”。故此,民间流传着“包公掷砚成洲”的典故。
  包拯去世后,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包拯病逝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一九七三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一九八五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包拯集》,又名《包孝肃公奏议》,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27册,是研究包公和宋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九百多年来,历朝都有翻刻本出版行世,深受后世研究者的重视。不过,《包拯集》并不是包公生前亲自编撰的,而是在包拯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搜集整理加以印行。
  这本论文集几乎囊括了包拯一生中所有的奏折、陈表和各种各样的建议、意见,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包拯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阅世态度,尤其他关于反对增加农民负担和精兵简政的建议,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
  包公故事的丰富,在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谁为天下百姓秉持公平公正,他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名声就会万古千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