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四十六章 也先退兵(下)

第四十六章 也先退兵(下)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7-20 09:41:56      字数:3933

  阿喇知院听到禀报,亲临现场,并让军卒乘马爬坡一试,只见那马未走几步就滑倒在冰上,跌得伤痕累累。阿喇仰天长叹:“天助南朝,俺取关无望了。”只是如果就此退兵,将来必被也先猜忌,如何是好。就在这时,探马禀报:“可汗大军在古北口一战,损兵万余,折损大将多员,现已退兵。”阿喇喜道:“既然可汗退兵回国,我退兵就有托词了。”于是,传令全军拔营回国。沿途又掠夺米粮、牲畜,并掳了数百名百姓,一并押往出塞。来到榆林堡,遭怀来守将郭懋、全明埋伏,夺回所掠百姓。至此,居庸关解危,罗通修表,奏报朝廷。
  于谦先后接到杜忠、罗通奏报,得知可汗、知院兵马已退,心中大喜,暗忖:也先兵败退居八宝山大营,依然操习不止,不肯撤兵,原是想等可汗、知院二路兵马会合,与我再决雌雄,可现在两路兵马已退,也先势孤力薄,为何仍然迟迟不肯退兵呢。思索一阵,突然悟到也先一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今遭惨败,必不甘心,定会困兽犹斗,拼死一搏,还得谨慎小心,严防其再生狡谋。尤其得提防其退兵之时,沿途烧杀抢掠。想到这里,于谦微微闭目养神,突然眼前一亮,已思得妙计。转身对王伟说:“王大人速去传命,令孙镗将军率五千兵马往固安一带伏兵。遣快马告知郭登,令其率军于大同城东埋伏,相机截杀。”王伟领命而去。
  却说也先在八宝山大营中,一想到此次南侵失利,损兵折将,又气又恨,又恼又羞,每日在营中时而唉声叹气,时而嚎天大哭,时而拔剑狂舞,时而拍桌怒骂,有如疯癫一般。军中诸将,都远而避之,谁也不敢招惹他,只有伯颜、大同王、喜宁几人出入帐中,禀报军情。
  这日,大同王得知哈密王率众出紫荆关,回国的消息,立即禀报也先。也先正在喝酒,听了之后,将手中酒杯摔在地上,恨恨骂道:“克捨老儿叛俺,俺回去后当起兵夺其部,砍其头,将他碎尸万段,方泄俺恨!”大同王见太师失去理智,不敢相劝,只能悄悄退出。
  也先独自在帐中生着闷气,这时伯颜进来,近前禀报说:“可汗、知院已退兵两日了!”
  也先一听,宛如遭遇雷击,两眼圆瞪,一动不动,突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伯颜大惊,连声呼叫:“王兄醒醒!王兄醒醒!”
  大同王、喜宁也匆匆奔入大帐,一齐呼喊。半晌,也先才慢慢苏醒过来,环视众人,捶胸大哭:“可汗误我!知院误我!”
  伯颜轻声劝道:“太师切莫悲伤,当速商退兵之计才是。”
  也先双目怒张,振臂狂叫道:“不得退兵!不得退兵!俺将与明军再决一战!”
  伯颜见也先气急若狂,只得耐心分析说:“当初南来之时,俺军兵马多明军一倍,大占优势。今俺军折兵过半,哈密王五万兵马不辞而别,可汗、知院二十万大军也已回国,因此目前双方力量已经发生变化,明军兵力反比俺军多了一倍。且俺军新败,士气低落,明军势头正旺,敌盛俺衰,难以抗衡,若不早作回归之计,难逃全军覆灭之厄运,还请太师三思。”
  也先泪流满面,十分沮丧地说:“俺率三十万大军南下,实指望夺取大明天下,复先祖宏业,重建大元帝国。岂料折兵十余万,损大将十余员,还有何面目再回塞外?可汗、知院岂不贻笑乎俺么?俺意已决,决不退兵中原,只有等俺挽回败局,才能考虑回塞外之事。你们快去为本王思一良策,快去快去!也让俺静静地想一想。”
  见伯颜、大同王出帐,喜宁上前一步,奴颜卑膝地说:“太师执意不退兵中原,奴婢有一计,可望挽回大局,反败为胜,而且还能拥有南朝半壁江山。”
  颓废的也先正沉湎在无比的失落里,听喜宁这么一说,有如掉在深水中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虽然分量不足,却也燃烧出一丝希望,只觉眼前一亮:“啊,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喜宁道:“大明朝廷未及一月,聚兵二十余万于京师。山西、辽东等地无兵可调。闽粤川贵等地明军,路途遥远,则不可调入。必尽调山东、南畿、浙江诸卫之军。故山东、南畿、浙江诸卫所留兵甚少,南京空虚。太师可乘明军聚集北京之机,率军南下,先取济南,次夺徐州,后攻南京。一路必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取得南京之后,太师自立为帝亦可,奉南朝故天子复位亦可,以长江为界,成南北两朝,后可徐徐统一中原。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中国历来多有建都于此。大明初建都南京,达五十余载。且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江南富庶,广阔无边,足可与北京相抗,可得半壁山河。”也先沉思一阵,微微点头,正欲应允。
  伯颜从外走进来,摇头否决道:“喜先生之计万不可行,此距南京千里之遥,沿途诸多重镇。俺军南下,一路定遭明军及百姓阻击,只怕未到长江,俺军已被击溃,恐难如愿。”说完一见喜宁还想说什么,脸色一沉说,“俺与太师有要务相商,喜先生下去吧。”
  喜宁知道这位伯颜一直对自己神情冷淡,心中对他十分畏惧,一见下了逐客令,哪里还敢耽搁,立马灰溜溜地走出大帐。
  待喜宁走远,伯颜取出一书,对也先道:“南朝宫中太监兴安遣使来会喜宁,为俺所获,搜出书信,禀报太师。”也先接过书,展开一看:
  兴安瞻拜喜公公:我等于天朝宫中,相伴十数载,弃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前公公伴驾北征之时,曾密议要事,记三忆犹。今也先果败于京师,溃不成军。然酋首犹在,公公当须再接再励,勿负重托。事谐之日,朝廷必有殊赏。事宜急就,不宜迟缓。至嘱。
  看完,也先困惑地问:“这兴安是个什么人呀?”
  伯颜答:“此人是南朝宫中太监,很得新君宠信,这封书就是给喜宁的。”
  也先沉吟道:“书中之意,是要喜宁暗中图俺。但喜先生自降顺之后,屡出奇谋,虽非全中,却见其忠心,此书莫不是南朝施的离间计?”
  伯颜说:“俺也是这么想,但是喜宁长久在南朝宫中,深受宠爱,不可不妨。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免遭其害。”
  也先说:“伯颜且莫声张此事,免得误中南朝离间计。暂且不依喜宁南取金陵之计。只是俺仍不甘就此罢休,还须在中原再寻机与之决战,有所获取,方可退兵。”
  伯颜知也先好胜争强,兵败羞愧,无颜回国,还想相劝,只见大同王又匆匆进来,禀报说:“探马揭得南朝皇帝榜谕,特来报知太师。”也先看那榜谕,只见上面写道:
  凡被虏人口有能自己设法逃回者,军免差役三年,民免徭役终身,官支全俸,各赏银一两、布二匹。有能杀达贼一级者,军民等俱与冠带,赏银五两,官升一级,一体给赏。若能杀也先,赏银五万两、金一万两,封国公太师。杀伯颜贴木儿、喜宁者,赏银二万两,金一千两,封侯。
  也先阅罢,心中惊恐,口中却道:“南朝新君欲索我头颅,竟悬赏银五万两、金一万两,且可封国公太师。但俺在万军之中,何人能得此厚赏?这不过是南朝的恐吓之计罢了。”
  大同王又说:“营中盛传南朝河南布政使王来率二十万大军入卫京师,已渡过黄河。辽东总督王翱率十万大军入卫京师,已过广宁。两处大军四五日可抵京师。”
  也先摇头说:“河南哪来的二十万大军?辽东又哪来的十万大军?一定又是南朝于谦的诡计,不足为信。”话音未落,其子火儿忽温匆匆入帐,又呈上一书:
  河南左布政使王来、都指挥使岳欣瞻拜兵部尚书、天下兵马总督于大人麾下:我等奉命召河南、湖广诸卫之军及两省备操军入卫京师。今幸得兵二十万、将三十员,克日起程,赴京击贼。二省诸卫多距数百里,延误数日,乞请恕罪。又因军情紧急,日夜兼程,惟带十日粮草。乞请兵部于京师备之。我等深恐大人焦虑见责,故遣人专书先告。
  也先反复阅看,说:“果如传言!”又沉思片刻,自言自语说,“莫非这又是南朝于谦诈谋?”于是辗转踱步,举棋不定,焦躁不安,挥手令众人退去,独自静坐思索。
  伯颜又入帐禀告说:“有一人骑着一毛驴,头戴一破帽,手持一脔肉,直撞大营,欲见太师,说有要事相告。门卒百般相阻,俺料定其必有要事相告。”
  也先十分惊奇,便传令叫那人进来。一见面似觉面熟,这才想起二年前曾随吴良、马云等出使瓦剌,充当译使的吴官童。于是问:“吴先生何以成为这种模样?”
  吴官童答:“自漠北归国,王振恐我泄露吴良擅自允婚之事,将我下狱论死。幸太师于土木俘天子,大明拥立新君,降旨大赦天下,我才得以出狱,但我老母因忧郁成疾,双目失明。我释出牢狱,一贫如洗,全凭昔日好友相助。今进县城买肉,以孝老母。一见太师大营,想起昔日羁留漠北,太师待之以礼,而我能生还,也全仗太师,心中感恩,故入营拜见。小的听说于谦又调数十万大军近几日就会入京,而且皇上榜谕:能取太师首级者,可领重奖、封伯候。因此特来告知一声,望太师有所准备。”
  也先哈哈一笑,说:“俺出则数千铁骑前呼后拥,入则数千勇士左右守卫,戒备森严,如同铁壁一般,苍蝇麻雀亦不得近,谁能刺杀了俺。”
  吴官童说:“中国武功,天下绝称。武林之人,闯荡江湖,神出鬼没,行踪无常,防不胜防。他们可是各怀绝技,潜内宫深宅,如行平道一般,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若闻皇上榜谕,必竞相赴京,争取太师等首级,以图封侯,名扬天下。太师防昼难防夜,防此难防彼,防今日难防明日,防不胜防。听说于谦身边有两位校尉,就是这种高人,你们的第一猛士秃鲁,就是死在其中的一人手里。”
  也先一听,倒抽了一口冷气,他曾听手下描述过秃鲁被杀的经过,原以为中原有什么仙魔相助,想不到竟是于谦的身边的校尉,如果那位校尉来刺杀自己,只怕身边再多的卫士也难奈其何。想到这里,也先不由得一阵阵后怕,不由自主的朝吴童官询问说:“可有什么办法避免此祸么?”
  吴童官说:“皇上榜谕刚张贴,应征之人最快也得三五天,为今之计,太师只有速离中原,北归塞外,方是上策。中国有句老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太师细想一想。”
  也先一听,击掌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吴先生这句话说得好,俺暂且先退兵回塞北再说,一旦时机成熟,再报今日之仇。”当即派人取来银两,厚赏吴童官。
  尔后,即与伯颜商量退兵之事。伯颜一直主张退兵,当即制定方案,第二日一大早,即分两路出紫荆关,拔营归西。
  当然,这些来书、榜谕、乃至吴童官之言,都是于谦所施之计,逼迫也先退兵。
  就在也先他们回塞北途中,先后遭到孙镗、郭登伏兵的袭击,再次令也先损兵折将,狼狈而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