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军人妻子>第146章: 进京

第146章: 进京

作品名称:军人妻子      作者:大器晚成      发布时间:2022-07-03 14:36:33      字数:3313

  转眼到了秋天。立秋后,天气依然闷热,晚上才稍微凉爽一些。
  部队撤编的工作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飞行团全部空、地勤人员已经全部移防到了青岛的机场,并在那里开始了紧张的飞行训练任务。
  师部直属机关也正在有条不紊地陆续往青岛搬迁;场站部队的撤编工作也在有序地进行,被宣布转业的干部和复员的战士也都开始陆续离开了部队;等到年底,青岛营区那边的家属楼建好后,飞行团的随军家属和烈属们就能陆续搬家到青岛居住了。
  这时候,张兰妮给北京的徐慧去了封信,说了部队撤编的事和她准备回老家沂蒙山的事。徐慧给她回信,劝她千万不能回老家沂蒙山,一定要跟着部队去青岛。最后徐慧让她中秋节的时候去北京玩玩,她很想她啦。张兰妮回信说,她也想她了,说一定去北京看望他和良佩兄弟。
  自从决定去一趟北京后,她就跟对门湘秀莲商量,希望她跟她一块北京看望徐慧,顺便逛逛北京。湘秀莲爽快地答应了。她俩都没去过北京,对北京这座伟大神奇的城市充满了向往。
  这天晚饭后,张兰妮去了湘秀莲家,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去湘秀莲家玩会再回家睡觉。
  吃过晚饭的湘秀莲正坐在沙发上看12英寸的日本东芝牌黑白电视里播放的电视节目。
  “嫂子,吃饭了?”湘秀莲给张兰妮沏了杯茶问道。
  “刚吃了。”张兰妮笑着说,“一搁下饭碗,我就想来你家玩玩,自己在家没意思。”
  “让你也买台电视看吧,你就不舍得花钱买。”湘秀莲笑着说,“有个电视看多好啊,啥节目都有,就连我们湖南的花鼓戏都有啊!”
  “我不愿意看电视,嫌乱的慌,不如我自己抽支烟,喝点茶水舒坦、自在。”张兰妮说,“俺俊水来了好几回信说要给我买台电视机,我说啥也没让他买。”
  “那你上次在俺家看吕剧《李二嫂改嫁》,咋看上瘾了呢?还说不愿意看电视呢。”湘秀莲笑着说。
  “吕剧我爱看,别的节目我就嫌闹得慌啦。”张兰妮笑着说,“再演吕剧的时候,你就赶紧到家里去叫我。”
  “行啊嫂子,再演吕剧的时候,我一定到家里叫你。”湘秀莲说。
  张兰妮兴奋地说:“我以前在收音机里听过的吕剧《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王小赶脚》《墙头记》等,都很好听,这些剧目,要是能在电视上看到就更好了。”
  “你放心嫂子,到时候演这些戏的时候,我一定去喊你。”湘秀莲说,“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湖南人,就是喜欢看花鼓戏;你们山东人呢就喜欢看吕剧;咱们驻地的老百姓呢,他们就喜欢听《河北梆子》。我可听不惯《河北梆子》那种扯着嗓子喊的唱调。”
  “我也听不惯《河北梆子》,哪有俺老家的《吕剧》好听啊!”张兰妮说,“你们湖南的《花鼓戏》俺也听不惯。”
  “是啊嫂子,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家乡的戏剧,因为这些戏剧都是用家乡方言演唱的,听起来蛮亲切的,所以就喜欢听,而且百听不厌。”湘秀莲说,“人家徐老师在的时候,她也喜欢听她们家乡的《京剧》。”
  “妹子,咱可说好了,中秋节的时候,咱俩一块去北京看望徐老师。”张兰妮提醒说。
  “既然说好了,我一定跟你去。”湘秀莲说,“要是过去,我哪也不会去的。现在,我觉得自己开朗多了,喜欢接触人了,更喜欢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啦。”
  “我和你的性子就不一样,我就喜欢热闹,喜欢到处玩,到处看看,更喜欢接触人。”张兰妮笑着说,“这可能跟我从小没人管有关吧,从小就养成了野性子。”
  “嫂子,我喜欢你这样性格的人,敢说敢干,心直口快,为人热心肠。”湘秀莲说,“我不会忘记,是你劝我跟你演出‘老两口学毛选’这个节目后,才让我从自我封闭中走了出来……”
  “那时候,你整天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我就寻思着,这也不是个事啊,别憋出毛病来。所以,我就想法子让你走出来。”张兰妮淡然一笑说。
  “还是多亏了你啊嫂子,要不是你,还不知道我现在成啥样子啦?”湘秀莲感慨地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兰妮说,“我总寻思着,咱们这些随军家属,能从五湖四海聚在一起,这算是一种缘分,更何况孩子的爸爸们还都是开飞机的飞行员呢。所以,咱们就应该像亲姐妹那样相处,相互帮衬着。”
  “所以说嫂子,我就不希望你回沂蒙山,就希望你也能跟着我一起去青岛,那样咱俩就能一直在一起啦,有你在身边作伴,我心里才踏实啊!”湘秀莲说。
  张兰妮笑笑,没说什么,在她心里,回老家沂蒙山是一种强烈的愿望,因为那里埋着自己最亲的四个亲人,她忘不了他们,更割舍不下他们。
  湘秀莲把话题转到了去北京的事情上,她笑着问张兰妮:“嫂子,我觉得咱们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应该穿的体面些,别给咱随军家属丢了脸啊!”
  “照你这么说,咱们是不是要做身新衣裳穿着去啊?”张兰妮问道。
  “是啊!咱不能就穿平时穿的衣服去首都北京啊,那多寒酸,多丢人现眼啊!”湘秀莲说。
  “那咱就每人买块布料,做身新衣裳呗,咱们毕竟是军人妻子啊!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决不能丢人现眼。”张兰妮说。
  “嫂子,除了做身新衣裳,我觉得咱们是不是也烫烫头发?”湘秀莲试探地问。
  “烫头发?就像徐老师那样,把好好的头发烫成个鸡窝?”张兰妮惊讶地说。
  “当时徐老师烫头发的时候,咱们航空师还没几个随军家属烫头发呢,现在烫头发的家属就多了。”湘秀莲说。
  “你烫了头发好看,我这土包子,要是烫了头发,还不让人笑话死啊?”张兰妮自我解嘲地笑着摇头。
  “看你说的嫂子,你烫了头发一样好看。”湘秀莲说。
  “俺长得就像个农村人,难看。穿啥衣裳都不好看,烫啥头发也不好看。而妹子你呢,虽然也生在农村,但看上去,就跟徐老师那样的城里人一样好看,所以,你穿啥衣裳,烫啥头发都好看。”张兰妮说。
  “人是衣装,马是鞍装,嫂子,你烫了头发也一定好看。”湘秀莲笑着说。
  “到时候,你先烫了头发,我看看再说吧。”张兰妮说,“妹子,你说咱俩去北京看望徐老师,带点啥好呢?这地方也没啥好特产呀!”
  “给她带点咱们生产的月饼就行啊!”湘秀莲说。
  “人家大城市还稀罕咱这小作坊制作的月饼啊?”张兰妮摇头说。
  “咱这小作坊制作的月饼,是供应部队官兵的,货真价实,没掺一点假啊。”湘秀莲说。
  “也是啊!”张兰妮点点头,“那咱就给她带点咱们作坊生产的月饼吧。”
  张兰妮又坐了会,就回家去了。
  转眼一个多月就过去了。离中秋节越来越近了,张兰妮和湘秀莲去县城百货商店每人买了一身布料,并在县城的一家上海人开的裁缝店,给俩人一人做了一身上海最流行的适合中年妇女穿着的新款时装。
  湘秀莲最终也没说服张兰妮跟她一起烫头发,她只好自己烫了个短发。配上新作的衣裳,她自己站在穿衣镜跟前,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心里美滋滋的。
  张兰妮穿上那身新衣裳后,敲门来到湘秀莲家,笑着说:“妹子,你看看,我穿上这身新衣裳,感觉浑身绷的难受,都有点不会走路啦。”
  “这不挺好看嘛嫂子,你来照照镜子,看看多时髦啊!”湘秀莲把张兰妮拉到穿衣镜跟前说,“这不比你整天上班穿的那身工作服好看多了。嫂子,你看看,你穿上这身新衣裳,整个人年轻了十几岁呢。”
  “你还别说妹子,我穿上这身新衣裳,还真显得不老气了。”张兰妮看着自己在穿衣镜里面的自己,笑着说,“这样去北京见徐老师,她就不笑话俺了。跟她挨门住着的时候,她没少笑话俺,说俺没身好衣裳,除了工作服就是工作服,哪有点军人妻子的模样啊?活脱一个农村妇女。每次她笑话俺,我就说,俺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出身,要文化没文化,要模样没模样,哪赶上你这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啊!又有文化,又有模样。”
  “人家徐老师就是有文化有气质,咱们这些从农村随军出来的妇女,说啥也赶不上人家。”湘秀莲笑着说。
  俩人又说笑了一会儿,张兰妮又到穿衣镜跟前看了看穿着新衣裳的自己,然后满意地回家去了。
  1985年中秋节前两天,张兰妮和湘秀莲拿着十斤自己作坊生产的月饼,穿着新作的衣裳,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在火车上,湘秀莲笑着在张兰妮耳边说:“嫂子,咱俩到了北京,要少说话,少东张西望的,更不能大惊小怪的,别跟《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让北京人笑话咱没见过世面,给咱军人妻子丢脸。”
  “妹子,你说的对,到了北京,我就闭上嘴,啥也不说。”张兰妮笑着点点头。
  “那不成哑巴啦?”湘秀莲笑了,“徐老师领着咱逛北京的时候,咱少说话,不是不说话。”
  “到时候,徐老师领着咱逛北京的时候,咱先去毛主席纪念堂看看。”张兰妮说,“然后在天安门广场照张相,留个永久的纪念。”
  “嫂子,你跟我的想法一样。”湘秀莲说。
  “那咱姐妹俩想到一块了。”张兰妮欣慰地笑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