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四十一章 总督巡边(中)

第四十一章 总督巡边(中)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6-28 16:40:16      字数:4113

  于谦忙俯身搀住,说:“于谦荐举石将军,是实为国家大计,而不是为了个人恩义。皇上登极之日,就封石将军爵位,授予守城总兵官之职,足见皇上对将军寄予重托。京师之安危,系之于将军一身了。各路入卫之军还有十日就能陆续调入,将军可先往京营查视,操练兵马。等各路军马来到,就在九门外列阵操练。石将军可总率京营,如何御敌,于某数日后即驰边塞诸关寨巡察,再行定夺。”
  石亨慷慨道:“石某当遵大人之命,效力守城,再立功劳,以不负大人荐举之恩。”
  二人就守御之事筹划了一番,石亨这才告辞离去。
  不几日各地将领奉旨日夜兼程,相继进了京。于谦连忙召集诸位将领商议守御部署,要求各位将领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见解。
  石亨作为守城总兵官,而且直接与瓦剌交过锋,对瓦剌的情况较为熟悉,因此率先发言:“瓦剌挟七十万大军,兵强马壮,其势汹汹,我军不足二十万,以弱抗强,以寡敌众,只宜固守不可强攻,以石某只见,只能坚守京师。”
  都指挥佥事杨俊忧心忡忡地说:“今瓦剌猖獗,残暴肆虐,如果让他们入关,必将侵掠到关内百姓,为百姓计,我们应当御敌于塞外,只有效法太宗故事,兴倾国之兵,北伐虏寇,以迎上皇。抑或重修九边城关,置兵扼守,遏制瓦剌入关。”
  于谦微微点头说:“杨将军忧民之心,可敬可佩,只是瓦剌入侵迫在眉睫,而修复九边城堡,至少需要半载十月,时不我待。我大明六师尽丧土木堡,目前国力空虚,兵将不足,瓦剌乘土木大胜之势,兵强马壮士气正旺,敌强我弱根本无力北伐。因此杨将军之议,暂不可从,只有容后敌我双方力量有所改变之后,方可计议。”
  新任兵部员外郎罗通说:“既然北伐及守御九边二者都不可行,但以末将之见如果固守京师,将会震动天下,骚扰京畿,亦不可行。不如在京师门户居庸关、古北口、紫荆关等处布置重兵,分兵御敌。”
  于谦听后沉思良久,说:“罗将军此议颇有商榷之处,待我巡视完关口情况后再作决定。”于谦说到这里,微一停顿,身子一正,朗声说道,“众将听令:令守城总兵官石亨、副总兵官范广、武兴统领诸将列阵皇城九门外,日夜训练兵卒;令罗通、杨俊二人率万人速往居庸关守备;令杜忠等率五千人速往古北口守备;令济南都司都指挥韩清及陈泰、孙祥前往紫荆关守备。”于谦说到这里,心想紫荆关系入京重要关口,可眼下这几位无一勇将,须速将在浙江清剿叶宗留余部的右都督孙镗调来任总兵官。于是命人快马飞驰,调孙镗速来京城报到。将此事安排后,又继续发号施令,“令广东布政使杨信民、都督吕铎、通政使谢泽前往白羊口守备。”分拨完毕后,于谦继续说道,“诸将分守各关,当相机用兵,奋力阻寇。守御大略,待本官巡察边关再议。”各将臣奉命,于当日分赴各关口就任。
  副总兵范广见于谦安排已毕,提议说:“瓦剌军以骑战为优,我朝多以步战,处于弱势。由弱转盛,唯有依靠兵器。我朝火器、战车均优于瓦剌,当令工部加紧监造,并速将火器拨发神机营,操练习用。”
  于谦一听,喜道:“范将军所言极是,就请范将军兼协柳溥掌神机营,并兼协工部监造火器、战车。”范广当即应命而去。
  于谦又亲往工部会尚书周忱,会商监造火器、战车之事。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有经世之才,浮沉刑部郎署二十余年。宣德五年,与于谦等同授侍郎之职.,巡抚江南诸府,颇有盛名。郕王即位,于谦荐为户、工二部尚书,督兵械制造与粮草筹运。周忱见于谦亲临,忙出迎见礼,说:“大人日夜部署守御军务,有何见教,遣人告知即可,何劳大驾亲临呢?”
  于谦说:“事关守御大计成败,特拜访大人,面商机务。”
  周忱问:“大人有何吩咐,但请直言无妨,老夫定当谨遵。”
  于谦说:“我天朝土木遭败,六师尽丧,良将匮乏,军势弱甚,而虏寇初胜,兵利甲锐,且多为骑旅,其势甚盛。我思索数日,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惟有二者兼得,方可取胜。”
  周忱问:“大人所言二者,是什么呢?”
  于谦说:“其一是布防无误,用兵得当,这是于谦的责任;其二是坚兵利甲,这就是周大人的职责了。”
  周忱十分有力地点头说:“老夫一定按照兵部所需,尽力而为。”
  于谦说:“周大人历来机敏多智,尤善计算,自然不会贻误大事。但是现在抵御虏寇,非比往常,倘若于城外结营,以我步旅而御虏寇骑旅,惟战车为先。于谦观我朝战车,笨重而兵少,笨则行止缓慢,少则为敌所欺,急需改之。火器是当今最利害的兵器,能够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假如聚敌而围歼之,火炮尤能显其威力,足可以一当千万,势如排山倒海。可是土木之役,我库中火器尽失,南京武库所备恐怕也不足,需急备之。于谦今日拜访大人,就是为火器、战车这两件大事。”
  周忱双眉紧蹙,说:“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改制兵车、新造火器之事,老夫心中没有底数,恐误大事,如何是好?”
  于谦说:“大人不必忧虑。土木之变,火器虽失,但兵匠犹在。岂不闻‘耕当问农,织当问婢’么?大人可邀军匠,凡易制兵器者重赏。重赏之下,必有能者。”
  周忱喜道:“就依大人之见。”周忱自知事关重大,不敢怠慢,急召工部属吏及兵仗局会商易制兵车、赶造火器。
  于谦这才告辞回署衙,嘱咐吴宁说:“诸将初议军务,各抒己见,颇有教益。罗将军所议以重兵守御京师门户,本官未知诸关详情,故未置可否。倘若可行,则京师可免兵灾,也是一件大好事。而且目前宣府、大同防务,亦未尽晓。因此本官准备请旨出京巡边,四五日即回,兵部之事就由吴大人暂管。”吴宁点头应允。
  第二天,于谦奏请巡边。景泰帝喜道:“爱卿巡边,可代朕抚慰边塞将士,传朕之命,守边御寇有功者赏,临阵弃城者斩!”并赐于谦黄罗伞、尚方宝剑。
  于谦谢恩,拜辞出宫,只带于义、梅云杰两校尉和于康等数骑飞驰离京。
  于谦一行来到燕山,由东往西从喜峰口、马兰峪关、将军石关、磨刀峪一路巡视,最后来到古北口。此处在北齐时就筑有长城,唐时曾设军,虽是土石所筑,而且又薄又矮小,但极为雄险,有“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为华北通往塞外要道。
  明太祖初,太祖命大将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燕山长城,使此处成为雄关隘口。洪武十一年,建成关城,周长四里有余,呈三角棱形,置三门,设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年升为密云后卫,设指挥使三员。置左中右前后五个卫所,设正副千户、百户三十六员,屯兵三万余人。正统六年,因征伐麓川,将军卒调往南边,只留下百余人守护。于谦想这里是京师东北门户要冲,瓦剌若遣别部入侵,必夺此关,因此令都指挥杜忠率五千军卒赶来扼守。
  杜忠一见于谦亲自来到,连忙出关迎接。杜忠禀报说:“末将来到此处后,即巡察东西边城。此关虽险,但城墙东西百里,多处塌毁,正令军卒修固。末将所虑,倘若虏寇偷攀城墙,我军甚少,恐不及御防。”
  于谦说:“兵不在多而在用,将不在勇而在谋。兵卒不足,可就地招募数千,将不足,可在行伍中选任提拔。”说着登上城头,察看地势。只见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大喜道,“果然是险峻要冲,将军可凭险据守,绝不允许虏寇近关半步,以保京师无虞!”说完又见关外一条宽阔道路,距关数里处是一个三岔口,一条路往东入密林,一条路往西也是通往密林,往北之处则是高山,一条羊肠小路自山顶弯弯曲曲而下,于是问,“远处那高山何名?三岔口处东西两路通往何处?”
  杜忠答:“此山叫小十八盘,是通往朵颜必经之路。三岔口东通黑峪关,西通白马关。”
  于谦喜道:“这地方正是用兵绝妙之处!将军可在此处建立奇功!”
  杜忠不解地问:“大人有何妙计?”
  于谦附耳如此这般地密语一番,杜忠听完,大喜道:“果然好计谋!末将一定谨遵。”
  于谦也笑道:“昔日孔明初出茅庐第一功,就是火烧博望坡。今天杜将军守御古北口,当立功于三岔口!本官在京师专候将军捷报!”二人又将守御具体方法细细讨论一番后,于谦这才告别而去。
  于谦一行离开古北口,经怀柔、昌平直奔延庆卫,至居庸关南口。居庸关素有“边城九塞,居庸其一”之称。史书记载:“北京之有居庸关,犹秦之有崤涵,蜀之有剑门。”正是京师西北门户。居庸关置于南口与北口之间长达四十里之关沟中间。南口为第一关,居庸关为第二关,其北还有三堡关,北口为八达岭,是为第四关。关之中惟居庸关最为险固。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金破辽、元破金都是从居庸关而入。
  关沟四十里,流水淙淙,奇石林立,苍松翠柏,景色迷人。于谦无心观赏北国风光,只留意险峰峭壁、关防设备。只见居庸关居于两山夹峙,一水中流,山高谷狭,果然天生绝险,顿生感慨,对于、梅两校尉说:“昔日本官赴安南巡抚,回返京师,途留南京,会刑部尚书赵羾大人其任兵部尚书时,专理塞外兵事。太宗北征,转运粮草,十数次出入居庸关。赵大人有诗集,命本官为其书序。我翻阅其诗,见有《居庸关》一首,气势不凡,所见历代之诗不可比也,,故默诵数遍,至今尚可记得。”言罢,即高声诵道:
  蜀道之难不为难,险莫险于居庸关。出关入关仅百里,千回万转羊角盘。
  天生不假五丁凿,高为峭壁低为壑。倚涧危桥独木支,悬崖怪石孤藤络。
  修蛇倒褪猿猱愁,老子欲过回青牛。山腰人家蛎粘壁,谷口寺宇鱼吞舟。
  阴溜冰凝愁马滑,碍轮石角摧车辖。云飞冥濛礼佛岩,泉声呜咽弹筝峡。
  扪萝仰面看晴空,才与青天一握通。东西日月午方见,南北车书今始同。
  念我经行凡六次,忠勤宜堕王尊志。铁鞭一挥出关来,满目田畴总平地。
  于、梅两校尉诧异地说:“时过二十多年,大人还能背诵出这么长的诗,真是神奇呀!”
  于谦笑道:“遇景生情,偶然忆起,不足为奇。”
  一行人边走边说已经来到泰安寺,正是守关将领居住之处。于谦制止卫兵传报,直趋而入,正好看见罗通、杨俊与众将商议军务,于是入内坐定,询问布防事宜。罗通禀报道:“末将赴关,即巡察关城。关城东西关口共计三十六处,可通人马的关口有七处,每处需增兵千人。可通人不可通马的关口也是七处,每处需增兵百人。末将准备遣将统兵万人,分为十营,驻扎外关隐蔽处,相机击寇。请大人明示。”
  于谦说:“罗将军素知兵机,本官无忧矣。”于是起身出寺,巡视各关口。于谦见各处兵卒正忙碌备战,心中十分高兴,然又叹道,“内长城约有千里,数百处关口,可惜我天朝兵微,不得尽守矣!”
  罗通道:“前日,末将所言固守京师之门户,今日之见,恐非良策。”
  于谦未予答话,登上北口关顶,但见关外坡陡如削,极为险峻。于谦对罗通说道:“此处山势之险,犹过居庸关。以后当将重修北口,可称为居庸外镇,那么这关口尤为险峻,可称得上固若金汤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