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三十六章 御驾亲征(下)

第三十六章 御驾亲征(下)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6-11 17:34:09      字数:3831

  从邝大人的叙述中,于谦已经了解到上朝时发生的一切情况,微微沉思一阵,于谦问:“大人,依你看这次御驾亲征,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唉——”邝埜长叹一声,说,“皇上宠信王振,而王振不过是不学无术,弄权耍奸之徒,根本不懂兵事,对瓦剌大军一无所知,偏偏自以为是,胡乱发号施令,依老夫看这个战还没打败局就已定了。”
  于谦点了点头,略一沉思,又问:“邝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邝埜十分无奈地摇了摇头说:“纵有奇谋妙策,王振这阉贼不听又有什么办法,而皇上又只听王振之言,又有什么办法,故此,老夫脑壳想破,一筹莫展,唯有鞠躬尽瘁,以死报国而已。”声音里溢满了苍凉与苦涩。
  于谦道:“大人,皇上决意亲征,定是阉贼王振暗中蛊惑所致,只要除去这个王振,那么皇上亲征之意也许就会有所改变。”
  邝埜一定眼睛里闪烁着亮光,只是很快这种光亮又已黯淡下去,十分沮丧地说:“只可惜皇上对这个王振是十分依赖,有着皇上撑腰,又如何能将他除去。”
  于谦说:“大人何不借口年岁已大,身体受不了颠簸之苦,让于某代大人随驾亲征,一旦与瓦剌交战,王振不过分倒还罢了,如果依然如此专横跋扈,于某自有除奸之计。”
  邝埜犹豫道:“名单已定,只怕难以更改。”
  于谦知道邝大人为人古板,倘若让他主动提出换人,实为不便,于是说道:“离出征还有两日,明日早朝时,必定会商议调兵事宜,届时由于某自己提出,只要皇上准奏,自有回天之力。”说完便辞回家。
  第二天上朝,英宗便问及亲征调兵事宜。邝埜奏道:“可调京营十万精兵,北直隶及山西诸卫十万兵马,随驾北征。”
  英宗脸色一沉,说:“朕亲征瓦剌,仅调二十万兵马又如何有了,不如按照太宗亲征之例,调京营五十万兵马北征。”
  邝埜大惊,说:“京师三大营不足六十万,如果抽调五十万,京师就会无兵可守了。”
  王振喝道:“皇上御驾亲征,瓦剌望风而逃,京师有无兵马,有何关系。”
  邝埜将王振如此一说,心中暗忖:倘若亲征有失,京师还能守住么,京城失陷大明的江山葬送在瓦剌人手里,那么大明之臣岂不成为亡国之臣,大明百姓就会成为亡国奴了。想到这里,邝埜倒抽一口冷气,只是慑于王振的淫威不敢再言。
  部尚书王佐奏道:“三日内启驾北征,五十万兵马粮草器械难以筹齐,须宽限三五日。”
  王振又喝道:“救兵如救火,岂可拖延时日?皇上圣命已下,户部王大人欲抗旨么否?”
  王佐暗暗长叹一声,却不敢吱声。
  吏部尚书王直奏道:“朝臣扈驾官员昨日圣上已定,中官及锦衣卫随驾,还请皇上圣裁。”
  王振道:“奴婢愿扈驾从征,他人自有斟酌。”英宗一见王先生随驾,心中高兴,满面喜色地点了点头。
  就见文渊阁学士张益出班奏道:“翰林院侍讲徐理昨日跌倒,伤势甚重,难以扈驾从征。臣愿代之,以补缺额。”英宗准奏。
  于谦立即出班奏道:“兵部尚书邝大入年事已高,臣愿代行扈驾从征,邝大人留京掌留京掌部事。乞请恩准。”
  英宗喜道:“于爱卿能够及时赶回来扈驾,朕十分欢喜,当年先帝征汉王时,于爱卿屡献奇谋,此次朕亲征瓦剌,也请爱卿再献奇谋,生擒也先。”说完哈哈大笑。
  王振一听万岁爷同意让于谦顶替邝埜扈驾从征,心中一愣,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不知为什么,自从那次被于谦当街斥责后,他一见于谦就觉得心里发怵。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瞟了于谦一眼,只见他满脸正气,目光中闪烁着一股犀利地光芒。一见到这种光芒,他就感到心虚,感到畏惧,感到心慌意乱。他想如果让于谦扈驾的话,那么这五十万大军就不能任由自己主宰了,那么这次费了老大的劲,劝得万岁御驾亲征,岂不是枉费心机了。不行,一定要想法设法阻止于谦去!想到这里,王振紧锁眉头,忽然他脸上有了笑容,他缓步来到英宗面前,轻声说道:“万岁,老奴有要事禀告。”
  英宗问:“王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
  王振说:“那个于谦不能去,如果他去,老奴就不去了。”
  英宗诧异道:“王先生这是为何,难道你与于爱卿有冤仇。”
  王振说:“无冤无仇,只是老奴不喜欢见到他。”
  英宗恍然大悟般地笑道:“我知道了,王先生上次在街上被于爱卿当街斥责,一定是心有余悸,所以一看见于爱卿心里就害怕是么。”
  王振装作心虚地点了点头。
  英宗十分理解地说:“好吧,既然王先生不喜欢于爱卿,那就还是让邝埜去吧。”
  王振闻言,朝英宗叩完头,爬起来面对朝臣大声说道:“皇上有旨,兵部尚书邝埜扈驾从征,于侍郎留守京师掌兵部事。钦此!”
  于谦听王振这么一宣布,心里一沉,对身边的邝埜轻声说:“邝大人,看来这个王振对于某十分提防,原本皇上已准奏让于某扈驾从征,可他在皇上一嘀咕,又变味了。唉,皇上亲征,有王振随侍,矫旨传命,节制军旅,必败无疑。邝大人当于军中,掣肘其奸,劝谏皇上,或驻跸居庸,或驻跸怀来,或驻跸宣府,不可轻进。”
  邝埜点头道:“于大人所言极是,老夫必尽全力而为。京中兵部诸事,还仰仗于大人妥善处之。”
  正议论着,就听太监尖着嗓门大声喊道:“散朝——”
  朝臣急忙叩头,等英宗走出后,这才走出宫门。
  邝埜与于谦两人急忙回到兵部,商量调兵遣将之事,很忙了一阵这才忙完。邝埜毕竟年岁大了,就这么忙乎一阵,就觉得头昏脑胀,只好先行回府休息。
  于谦一人坐在空荡的大堂里,沉思着朝议之事。暗忖:王振这阉贼不知天高地厚,怂恿英宗亲征,只怕大明百来年的基业就会断送在他手里,如果自己能够扈驾从征,自有对付王振之法,遗憾的是自己去不了,纵有千条妙策,也将无能为力了。只是为了大明江山,纵有千难万险,也得设法排除呀。于谦微闭双目,苦苦地思忖着。
  就在这时,听到脚步声,于谦睁眼看去,只见内阁学士曹鼐匆匆走了过来。于谦心中一喜,暗道:曹鼐素怀忠义之心,正可托付大事,连忙起身相迎。
  一阵寒暄之后,曹鼐这才坐定,说:“今日在朝中,听大人欲代邝大人扈驾从征,曹某十分欣喜,因为满朝文武中,曹某最为钦佩的就是大人了,能够对付王振奸贼者,也只有大人,只可惜皇上误信王阉,最终还是没有同意大人所奏。”
  于谦恨恨地说:“王振误国误君,实是可恨!”
  曹鼐说:“皇上御驾亲征的主意既定,也就无法再行劝谏了。因此,曹某奉旨扈驾从征,想在军中再行劝谏。于大人素以智勇双全闻名,是否有劝谏皇上的良策?”
  于谦见曹鼐心诚,心中一动,暗忖,何不顺水推舟。于是说道:“仅用言辞相谏,恐怕是徒费唇舌,无济于事。只是皇上御驾亲征,王振随侍,弄权军旅,王师之败,已成定局了。尤为令人担心的是,假如王师一战即溃,也先挥兵直趋京师,京城已是一座空城,根本无力挡其锋,倘若京城失陷,大明基业何存。”
  曹鼐听到此,心中悚然一惊,说:“若非于大人提醒,曹某还不知道目前之危境,只是为今之计,当与之奈何?”
  于谦微一沉吟,说:“要想使圣驾途返京,只有在军中再谏。于某倒是思得一计,定可使圣驾返回京城,即可避免面临的奇祸。于某今日于朝廷奏请代邝大人扈驾从征,就是准备行此之计。只可惜皇上准奏又旋即收回成命,不准于某扈驾,才使此计落空。”
  曹鼐忙问:“于大人有何妙计,曹某是否可以代行?”
  于谦道:“曹大人忠贞刚正,素恶王振,定然可以代行此计,只是风险亦大,即便此计成功,也有可能遭致杀身之祸。”
  曹鼐昂然说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岂能计较个人之生死,只要能保住大明千秋基业,保住大明百姓的安居乐业,曹某这七尺之躯,又何足挂齿。”
  于谦赞道:“壮哉!曹大人!”于是在案上用手写出“兵谏”二字。
  曹鼐茫然而问:“于大人,曹某愚钝,还请明示。”
  于谦来到曹鼐身边,附耳轻声说道:“曹大人你们随驾出关后,可密约扈驾众御史弹劾王振,令忠义之士于驾前诛死王振,力劝圣驾返京,只要王振阉宦死了,皇上失去了依靠,到那时皇上还能不急着回京么?!”
  曹鼐听完,双目放光,说:“于大此计甚妙,曹某当勉力行之。只是在武职之中,何人可托此事!”
  于谦回答:“护卫将军樊忠、都指挥佥郭登,都是忠义之士,可行大事。”
  曹鼐喜道:“舍我曹某身,劝圣驾返归,救数十万将士,死而无憾了!”这才告辞归去。
  曹鼐去后不久,又有忠勇伯蒋信来访。这位蒋信,原名把台,本是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的外甥。永乐二十二年,太宗亲征漠北,也先土干为阿鲁台忌,于是,率妻子部属降明。太宗封其为忠勇王,赐名金忠。把台也与金忠一起降明,被授予都督佥事。宣德初,赐名蒋信。正统初,封忠勇伯。蒋信虽是蒙古人,但对大明十分忠诚,曾随太宗北征屡立战功,故得封爵。瓦剌兴兵大举南下,蒋信十分气愤地说:“两国和睦相处二十多年,我们在明朝加官晋爵,安享荣华,可恨太师得无厌,又兴兵寻衅,致使两国成仇。”于是上书请兴兵抵御,愿从随征,朝廷准奏。
  蒋信深知这次亲征凶多吉少,素闻于谦足智多谋,故此特来请教。于谦也知道蒋信系忠义之人,颇识大体,十分赞赏。因此一见他来到,连忙起身,殷勤相待。
  蒋信落座之后还没开口,已是眼泪双流。于谦双手递过一杯茶,劝慰道:“蒋大人有什么话尽管说,不必悲伤。”
  蒋信端起茶喝了一口,这才稳定情绪,说:“两国一直是和睦相处,突然兵戎相见,致使两国不得安宁,故此这才悲伤。蒋信虽为异族,但是世受大明隆恩,蒙皇上封爵,每欲立功,以报圣恩。今日朝堂之上;蒋某获准扈驾北征,特来问计于大人,此行边塞,蒋某如何帮助天兵抗击瓦刺大军?”
  于谦喜道:“蒋大人如此忠肝义胆,真是大明之大幸!大人此行扈驾,当着意护卫皇上。倘若天朝王师有失,大人可投瓦剌,暗探瓦剌军情,密报朝廷,以后可在瓦剌各部周旋,极力促使两国重修于好,息兵罢戈,这样就能为大明立下奇功了!”
  蒋信沉吟一阵,已体会到于谦的深意,说:“蒋某受朝廷厚恩,本欲随驾杀贼,以身报国。今听于大人所言,茅塞顿开。蒋某当谨遵行,以不负大人重托!”说罢告辞而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