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二十八章 治河理狱案(上)

第二十八章 治河理狱案(上)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5-16 17:15:24      字数:3770

  这日晚上,于谦坐在书房暗暗思忖:“现今银、粮已足,百姓生计已无虑,可着手治理黄河了。只是黄河之患,由来已久,历代以来都十分重视,也投入了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只可惜仅只能在短期里取得成效,过了三五年,黄河之患又故态复萌,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之患呢。”他陷入苦苦思索之中。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黄河流经河南地段,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平面一两丈,河水的流动轨迹依据两岸的长堤来维系,一旦久雨不晴,山洪暴发,平日里温驯的河流,一下子变得疯狂起来,有如肆虐的孽龙,变得凶狠无比。它撕破约束的长链,冲溃两岸的长堤,任凭奔腾的河流泛滥成灾。大明王朝自太祖登基,历任地方官就把治理黄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只可惜治理不善,黄河之患一直不得到根治,致使黄河决口多次发生。沿河州县被淹受灾,数百万百姓深受其害。
  治理黄河,刻不容缓,只是如何治理却是心中无谱。他在房中来回走动,真希望能够触发灵感,找到根治黄河的方法。在房中苦思冥想一阵,依然茫然找不到头绪,抬头往外看去,只见月空如洗,如同白昼,一只小鸟栖息在门前大树上,忽然一阵风刮来,小鸟忽地一声,往广袤的月空飞去。于谦一愣,心中豁然开朗,自忖道:与其在家中闭门造车,莫如到实地考察,对!于是,命于康传唤院吏,连夜通知三司官吏明早一同前往黄河考察。
  于是,于谦携河南三司,或乘舟、或骑马穿行于黄河决口之处,求策问计于民间老者。一连几天的实地考察,以及当地老者指教,令他受益匪浅。
  这日登上黄河堤岸,纵目远眺,只见黄河之水,一泻万丈,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浊流宛转。此情此景令他怦然心动,突然,脑中浮现出晋代成公绥的那首《黄河赋》,忍不住朗声念道: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兮,卫迁济而遂疆。赵决流而却魏兮,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兮,何水德之难量。
  于谦声音原本就十分宏亮,此刻饱含深情读来,更是琅琅上口,声声震耳。声音刚落,李昌琪等一干官员无不齐声道好。
  孙原贞提议说:“于大人文思敏捷,才气过人,面对奔腾之黄河,何不也赋诗一首呢。”
  李昌琪接过话题,说:“不错,听说于大人在周王府一口气题百花诗百首,令两位王爷折服,故此开创了王爷捐款捐粮的先例,我等听后,心仪不已,真想开开眼界,亲眼目睹大人临场作赋的风采呀。”
  三司等一干官员也连声叫道:“于大人,就请作赋一首,令我等看看眼界吧。”
  于谦无奈,只得说道:“既然恩师和各位大人有令,焉敢不从,只是于某才疏学浅,还请诸位多多指教为感。”正说时,早有人将文房四宝拿来,于康上前将纸铺开摆好,于谦握笔在手,饱蘸墨汁,略一沉思,文思泉涌,顿时行云流水般地挥笔书就《黄河赋》:
  吾观黄河之浑浑兮,乃元气之萃蒸。浚洪源于西极兮,注天脉于沧瀛。贯后土过庞博兮,杳玄沟之晶明。过积石而左转兮,龙门呀而峻倾。薄太华而东骛兮,撼砥柱之峥嵘。入大陆而北徙兮,迷辨夫九河之故形。经两海而纪众流兮,檀浮沉之濯灵。览颓波而怀明德兮,又何莫非姒氏所经营。登昆仑商俯视兮,固仿佛其初迹,驭高风而聘望兮,遂周游其曲直。何涑流之混浊兮,始清激而湜湜。恙澹滟而徐趋兮,势沄沄而自得;从触险石以斗暴兮,巧诧雷轰而毂击。天宇扩其沅漭兮,渺上下之玄黄;雾雨霪霪而滃集兮,混邃古之洪荒。微风荡拂而涣散兮,天机组织其文章;颓猋浩而汹涌兮,百怪垂诞而簸扬;腥云浊浪以荡汩兮,恍忽颠倒夫盘航。灵曜升而赫照兮,乘正色于中央;望舒在御而下临兮,列宿涵泳其光芒。
  若乃震秉符以行令兮,百谷涛涛热其冻释;山泽沮洳以|上气兮,增滉瀁之洋溢;鱼龙乘涛以变化兮,杳莫测其所极。祝融载节以南届兮,雷雨奋达以滂沛;潢支流而股合兮,百州奔而来会。木轮囷而漂拨兮,蔽云日而淘汰;狂澜汹而啮岸兮,块土焉塞夫冲溃。霜戒严而木脱兮,少昊执矩以司秋;洲诸缅邈而石出兮,始杀湍而安流。霰雪纷其四集兮,颛顼乘坎以奋神;大块噫气而摩轧兮,流澌下而龙鳞。层冰横绝而山委兮,河伯驱石以粱泽。恙险夷而明晦兮,变朝暮与四时。飚风起而冲木兮,蟒怪骇其难推。睹圆方之一气兮,恒来往而密移。昔尼父之叹逝兮,跨百世而罕知;顾川流之有本兮,与终古以为期。启龙图而玩六一兮。悟主宰之所为。喟余心之未纯兮,感道妙之如斯。聊诵言以自明兮,庶昼夜之靡亏。
  于谦飞笔书写时,官员们都围在旁边,待于大人写完一句时,便念一句赞一声,片刻功夫,六百余字的《黄河赋》已经完成。搁下笔,谦虚地说:“仓促草就,请予赐教。”
  李昌琪俯下身仔细地读了一遍,对孙原贞说:“于大人真乃天下奇才,即席之间居然作出如此流畅和谐的好赋,真令老夫由衷佩服。”
  孙原贞点了点头,说:“于大人这首《黄河赋》的确是神来之笔,既描绘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又歌颂了黄河养育两岸人民功德,同时也从黄河的起源中,述及了黄河泛滥的祸患,并从赞扬大禹治河功绩入手,表达了根治黄河的抱负。好!真好!”
  于谦见众人兴致颇高,于是说道:“这几天通过对黄河的实地考察,各位大人都应有切身感受,多年来黄河之患,令两岸百姓受害颇深,当务之急,首在治理黄河。”
  李昌琪想了想,说:“于大人言之有理,只是治理黄河,工程浩大,耗资巨大,民力需求更大,目前钱财不足,是难奏效,而且河南颇多积案、冤案,民心不服,大人是这方面的高手,能否抽出时间整肃冤案,以安人心。”
  于谦说:“不错,目前河南积案颇多,亟须整肃,只是是有轻重缓急,黄河之患殃及河南黎民百姓,作为朝廷命官,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因此必须先治黄河,其他之事,只能缓一步了。眼下治理黄河,确有难处,诚如李大人所言,其一,工程大、耗资大;其二,民力疲惫,难以支撑;其三,多年治黄,效果不佳,民心沮丧。然而,有一弊必有一利:一则工程虽浩大,但民心所向,势在必行;二则,耗资虽大,但朝廷十分重视,既予以拨银,又能调遣军士;三则,赈灾初见效果,民心稳定,且募捐米粮尚有余粮,可支治河之用;四则,雨季已过,将进入冬季,正是治理黄河的最佳时机。关键是要制定良好的治理方案。”
  孙原贞说:“治河大计刻不容缓,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河南所积狱案,的确负面影响颇大,即便目前无暇顾及,是否可以告知于民,以安民心。”
  于谦点了点头,说:“恩师所言极是,本院即颁告示,百姓所有冤情,皆可受理,待治河之后,予以审理,秉公而断。”见大家并无意见,当即书写告示,晓示知府州县:
  河南山西巡抚、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于谦晓示河南府县及百姓周知:自赴任至此,出十条救灾渡荒之策,幸蒙宗室诸王、府州县、富豪贤达及百姓同心协力,捐贷赈济,调运米麦,饥饿者始得果腹,逃亡者始得归乡,痛疫者始得医治,鳏寡孤独者始得赡养,孤寒子弟始得教习,其效甚著。奏闻朝廷,圣意甚悦,降旨慰劳。古人云:无有远虑,必有近忧。今岁黄河泛滥,毁房冲田,致使十数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田可耕。今虽得一时温饱,后则何以生存?故本院会同三司决定于月内开始修筑黄河堤岸,以绝水患,此乃长久之计也。本院亲巡黄河,与三司共临河岸,亲督筑堤。府州县及百姓宜应同心尽力,共造利于当今,福荫万代。府县诸事,或息或缓,皆以治河为紧要之务。凡献治河良策者,本院将给予重奖。同时又闻得河南素有所积狱案,民情汹汹。府州县及百姓可一一具实申诉,本院待时予以审理,辨明是非,区分曲直,予以公断明判。兹以晓示。
  于谦令吏卒将告示分送各府县,张贴于通衢。各府县官吏及百姓观看,皆大欢喜。前来献计献策者络绎不绝。
  于谦带着于义实地勘察疏通河道的路径,同时安排于康在巡抚院收集意见。通过两相对照,于谦已拟定出一套治河方略。共为六策:
  其一,堵塞黄河决口,消除河水泛滥。黄河自孟州至陈留,千里长堤,今岁决口数十处,惟开封东鱼王口最重。决口长数百丈,祸及数十县,淹没田地数万项,为害甚烈。鱼王口应为重中之重。由开封府所属祥符等十县负此重任。
  其二,开挖附河,以分水势。黄河自高原入中原,流速缓慢,河床狭窄,水满必溢。河堤历经数代,不可改移。唯有开掘附河,方可解河床狭窄之弊。经查,唐代以前,黄河自封丘金龙口东去,过京杭运河,经山东入海。古河道堤坝虽有损坏,仍十有其六,河道虽有淤塞,仍十有其五。惟金龙口以北约二百里淤塞甚重。山东境内尚有大清河入海,此河距京杭运河仅有二百余里。且湖泊、河流甚多,易于疏通相连。待奏闻朝廷,令山东亦同时开掘。故开掘附河。以疏通金龙口至京杭运河之黄河古道最为有利。既省财力,又可灌浇两岸田地。由卫辉、彰德所属十二县及开封府所属封丘、延津等八县担当此任。
  其三,加宽黄河堤坝,以固根本。黄河千里长堤,堤基宽五丈,堤顶宽仅丈余,难束滔滔汹涌河水。故陡弯、狭窄之处,河堤基础皆加宽三丈。
  其四,堤岸遍植树木,护堤固坝。两岸各植树六行,里距载树五十。
  其五,两岸遍凿水井塘坝,渗水灌溉。井塘相间,里距一口。
  其六,堤外修筑台田,复垦土地。黄河泛滥,淹没农田数万顷,皆荒芜数年,多者荒芜数十年。凡荒芜之处,皆垦复为田,官府所有租于百姓耕种,免租一年。上述后四项,需统筹安排,凿井挖塘,掘沟筑田等所出泥土,运之以筑堤坝。由所余六府数十县担当此任。
  治河六策一推出,三司官吏无不拍手叫好,表示赞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