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往来归一>7、领补助

7、领补助

作品名称:往来归一      作者:尔玛天空      发布时间:2022-04-29 20:34:43      字数:5225

  12、领补助
  
  变化突如其来。事情并未按照敦周预料的发展,9月20日,省里分管灾后重建的领导来到安州,组织召开全省灾后农房重建现场会,会场就设在重建工委礼堂。有关市州和省厅领导发了言,会议表扬部分县市切实为受灾群众着想,积极想方设法解决重建中的各种问题,农房重建抓得紧来得快,成效明显;批评有的地方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没有思路没有措施,不见行动,至今没有开工建设,耽误了大好时光,如何对得起受灾群众?
  “领导是做啥的?就是分析形势,把握方向,组织动员一切力量完成任务。地震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抢险救人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个别领导连当前什么是主要问题,什么是主要矛盾,还不清楚。照这个状态,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只会成为空话大话!这种不履职不尽责,心中没有群众的同志,我看不适宜再当领导……”大领导在主席台上滔滔不绝。
  会场一片死寂,列席会议的石泉干部,都在玩味体会,想像着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敦周作为会场的工作人员,坐在最后排,很想看看书记县长的表情,他们在前面,背脊笔直,一动不动,看不出蛛丝马迹。行政上说话做事都非常委婉,一般不会直来直去,在这样规模的大会上,提出如此严厉的批评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认知。敦周暗暗为两位领导担忧。要知道,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人,特别不缺领导。大领导这样批评,市委会不会重新搭建石泉班子?又会是谁来主持灾后重建大局?临阵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党政两位主要领导,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是不可多得的好搭档。谋事细致深远,脚踏实地,一心为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敦周想着,无穷无尽的悲伤弥漫开来,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县委政府立即召开会议,要求全县乡镇部门村组三级干部,暂停手上一切其他工作,全部下沉到联系的村社,三天内划定屋基,立即开工建设永久性农房。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急急忙忙拉开了序幕。敦周按照安排,起草着措辞严厉的文件,却忍不住地叹息。工作了这么多年,写了若干的类似文件。文件很好写,书记县长包县,副县级领导包乡镇,书记局长包村,办事员包户。三天划屋基,一周内动工,每天报进度,天天发通报。一周一考核,一月一评比,所有的考核评比纳入干部实绩。敦周毫不费力地写着一条又一条规定,但心中知道,好多规定根本做不到,可是只能这样写啊!要不然就是措施不具体,工作不落实,怎样向领导交待?敦周知道,这个时候想了很多点子,写得流畅欢快,一旦领导签发成了文件,自己就得为自己写下的文字买单。因为自己也得下乡去包一户农户,说服他们克服面临的重重困难,使出浑身解数,鼓足所有勇气,立即着手重建房屋。还得去协调屋基、协调砖瓦、协调水泥、协调人工,最终完成永久性农房重建任务。可不这样写又不行!只得走一步看一步。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车到山前必有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心知肚明,都知道怎样办。
  苏包镇的书记镇长识大体顾大局,体谅政府办工作任务重,在领导们身边不可能长期下乡,就将农房重建意愿强、家庭条件好、能够筹集建房资金的农户分给政府办负责联系。为了保证工作和重建两手抓两不误,办公室专门下派新提拔分管后勤的副主任,带着两名办事员,长期住在苏包镇,专门负责协助解决政府办联系农户的农房重建。敦周又一次全面负责政府办机关内的一切事务,没有精力时间去关注农房重建的具体情况,只好安排办公室一名年轻同志负责处理。每天下班前,将农房重建进度表送给县委县政府、重建工委的领导们。全县所有乡镇,每天准时将进度报过来,数据又迅速又好看,敦周边审核边发虚,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所有上报进度的人错了。太完美了!领导们把表册当了真咋办,如果不相信又咋办?每天敦周都在心里反复地询问自己,好在各级领导看着表册,笑眯眯的不发意见,敦周也就不再在心里纠结。
  “梁领导,你这个政策不公平,亏我们这些人。”如果不是何幺女来,敦周还会一直这样无牵无挂的审核签发着每天的报表,按部就班安安静静过着日子。
  “政策面前一律平等,咋个会亏你?”敦周问道:“说来听听,亏在哪里。”
  “找乡上当官的,他们说不清,都说是县上出的,要找只能找县上。”何幺女骂道:“狗眼看人低!拿县上来压人,欺负没见过世面的,以为我没胆量。哪个像你这样的好官哦,同我们普通老百姓说得到一条路上。”
  敦周笑着听何幺女抱怨,其实问题很简单,文件对农房建设有很多优惠,主要体现在几个奖励上:凡在11月上旬搬出帐篷窝棚等临时住地的,每户奖励2000元;凡在10月内开工建设永久性农房的,按人头每人奖励500元(或按户奖励2000元);凡自己平整建房屋基并开工建房的,每户补助屋基平整资金2000元。一句话,凡是按时开工建设永久性房屋,可以领取各种补助奖励6000元。
  受灾农户很高兴,都说政府做了大好事,称赞共产党是真心为人民,夸政府真正是人民的政府,很多农户都笑嘻嘻的到政府领到了现钱。何幺女很眼红,也想领这个钱。可乡上的干部告诉她,她领不到。为啥领不到?说是没有统计进表册,不属于重建对象。为啥不是领钱对象?说是不符合政策,政策就不包含何幺女。何幺女意见很大,都是石泉人,都在共产党领导下,都一样受灾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要领钱就不同了,就没有自己了?无论如何想不通,身边同她一样的人也想不通,天天去乡上闹。
  “闹来闹去,总没得结果。他们哪像你,根本不听我们讲,都是死脑筋。梁领导,不好意思,又来麻烦你。”
  “不客气。你们主要是哪些人?”
  “都是街上的,当年几大千一个人买户口农转了非,都在街上做生意。以前啥事都有我们。凡出钱出力的事都喊我们带头,捐钱助学啊,打扫卫生啊,哪里要修啥啊,凡是有用钱的地方,首先就找我们,喊我们捐钱。现在好了,一说到领钱,就没我们了,说我们是城镇户口,不是农村户口,不属于农房重建对象。”
  这也难怪。农房重建任务就是建设永久性农村住房。农村住房既指自然村落、聚集居民点住房,当然也包括场镇的住房。文件上写得很清楚,当时也曾考虑户口性质,但石泉是户口改革试点县,已经不存在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区别,所有的户口都叫居民户。哪知道乡村的同志,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开展工作。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农房建设的统计至少比实际少了三四千户。仅四个全部灭失的乡镇场镇幸存的一万多人中,就至少有一半是工商户,如果把受到损害的其他16个乡镇的工商户加上,类似的农户在4000户左右,人口会达到一万二三,大约占全县重建农户的三分之一。如果不把这一万多人纳入农房重建,就达不到全覆盖,全县的农房重建就只是部分重建,仍然完不成重建任务。敦周一边听何幺女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
  这可是一件大事,每天的报表,什么问题也没反映,什么作用也没发挥,看来一切正向着不可知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又会是个很大的遗留问题,时间一长,又会有不少的人上访,为害不浅。反过来一想,也理解基层的同志,在这种高压下,任何人都会趋利避害。少报户数,工作量少,推进快,从上到下才能完成任务。不过这只是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重建。过得了一时,过不了一世。目光不能这样短浅,还得深入下去,正视问题,不留隐患。
  “领导们很忙,不用大动干戈,向分管领导和农房办主任汇报一下,由农房办召集一次会议,你当主讲,把政策再给大家讲讲。尊重习惯,对城镇户口的也可以有另一条路,把选择权交给群众,享受农房重建就不享受城镇重建政策,只能二选一,不能骑双头马。要明确地告诉大家,截止目前,还没有城镇重建政策。至于将来有什么样的政策,也不清楚。我们自己要有底。另一种办法要注意把乡镇场镇的安置重建与县城的重建区别开来,是不是直接明确县城以下的乡镇场镇都属于农房重建?”敦周把何幺女打发走,立即找主任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任沉吟半天,决定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电话上向分管领导作了汇报。
  敦周知道,会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对政策的解释阐述,自己实际是这次会议的核心。政策出来大家对政策的理解千差万别,执行起来五花八门,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问题出在政策的界定不清楚,阐述不具体,造成可以多角度理解执行。再也不能这样下去。这次会议最好的办法是对政策逐条解释,形成问答式的条款,把能想到的所有可能都包括进去,一一给出答案,人手一册,再不怕曲解分化。敦周说干就干,立即动手起草政策问答。好在政策是自己写的,最初的想法是什么一清二楚,对各种曲解也能找到合法合规的意见,敦周工作得很顺利。写累了,停下来,揉揉眼,甩甩手,在办公室转几圈,或者到院子里走一走,看看秋季深远幽兰的天空和正在维修整治的楼房,仿佛震前机关那种规律忙碌的生活又回来了。
  按照领导安排,会议分两个阶段召开,上半天由敦周进行政策解答,回答各单位各乡镇的政策疑问。下午,分管领导和农房办领导,再对农房重建工作提出要求。敦周的政策解读非常成功,大家都说政策解读得好,解读得及时,能有力地指导工作。下半天的会议却开得一点也不顺利。领导们讲话时,下面的书记乡镇长和分管同志听得很认真,没人开小差,没人进进出出。可是要签定责任书时,大家都不那样积极踊跃,有几个乡镇甚至不愿意上台签字。
  领导很智慧,既没发脾气,也没有强求某人干什么。笑一笑宣布:“由办公室负责,把所有的责任书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齐存档,年底按照责任书的内容严格考核,按照规定从严兑现奖惩……”便把偌大的一个会议室留给了办公室主任,提着包笑眯眯的走了。
  办公室主任是主持人,左右看看,抓抓头发,笑着问各路诸侯:“兄弟伙,领导走了,敞开说,到底有啥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
  大家都是熟面孔,好多同志都曾经搭过班子共过事,不存在官大官小,更不会有抓辫子打棍子的担心,场面立即热闹起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听来听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不通,无法运输建材,需要迅速恢复乡道村道;建材飞涨,有钱也没货,需要采取特供机制;受灾群众一无所有,无钱搞建设,得出政策支持贷款;政策不能一刀切,需要多条腿走路。敦周认真听着,仔细地做着记录,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些乡镇书记乡镇长,考虑的问题实在具体,远远比自己的政策问答有深度有创意,更加有利于工作。不过,这些问题并不能由政府办来回答,政府办也没法回答。应当分别归口到职能部门,让他们提出具体的办法措施,最终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再统一下发执行。
  姜还是老的辣。主任不动声色,静静地听了半响,立即就有了办法,敲敲桌子,作了安排:“各位领导,大家回去将你们提出的问题,梳理成点,形成要点,盖上公章签上字,报给梁主任,我们立即研究办法,及时向领导汇报,争取尽快得到领导支持,加快推动工作。”会议就这样匆匆结束。敦周知道,自己加班的时间又到了。
  在前期文件的基础上,各部门齐心协力,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包括乡村道路建设方案、建材特供办法、农房重建金融支持、移民搬迁方案等。除了重建房屋,还出台了购买商品房、投亲靠友安置等支持办法。敦周将文件组合起来,印发成一本小册子,下发到各乡镇、各部门,各乡镇又翻印出来,发到各家各户。到各乡镇各村社去,总能看到家家户户都有这些文件,好多群众都在阅读。敦周忍不住感叹:“写了好多年文件,只有这个文件读的人多,发行量最大,实用性强,效果也最好。”看到自己经手的文件在群众中流传,给大家解决着实实在在的问题,心中很高兴。
  比敦周还高兴的是何幺女。她在涪城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二手房,拿着购房合同回到茅坪,就领了一万六千元重建补助,加上各种各样的奖励,总共领了两万三。房子总共八万四,自己只掏了五万多,转眼就有了房子,还变成了城里人。何幺女找人把房子重新上了粉水,换了沙发桌子等家具,新安了窗帘,趁着放元旦,扭着不放手,非要敦周去她的新房里坐一坐。敦周害怕说闲话,一直不松口。
  “你不要嫌烦。我是个直性子,认识你几个月,觉得你是个好官是个好人。你是我哥的朋友,我也不求你啥,你帮我和琪琪那么多,我们也没法报答你,就当兄弟姐妹吧,以后多走动。我们在这个世上也没啥亲戚朋友了,人都势利,我哥一走,以前来得勤的都不大走动了。找个信得过能说话的人都难,更不说真心实意帮忙的,这人活得啊,唉!”何幺女说着说着,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敦周深受感动,也就答应下来,元旦节一去,结果何琪也在,三个人在新房里转悠了半天,听何幺女讲着买房装修的故事,觉得地震正在慢慢地远去。午饭安排在外面,敦周实在不好意思让两个女人请自己吃饭,也就早早在老板那儿放了500元钱。等到吃完去结账,却惹恼了何幺女,从老板那儿要回钱,狠狠地塞进敦周怀里。
  “你看不起人!说好我请你,咋能你给钱!”
  “我好孬还有工资,你哪来的钱嘛!”敦周笑着说。
  “天生一人必有一路。只要有双手,还怕找不到钱!”
  趁着推来搡去,何琪上前结了账,把钱一一塞还给两人。两人不好意思再纠缠,也就收了场。看来小何眼中生事,机灵大度,不像有的年青人那样,对身边事漠不关心,心痛钱。敦周忍不住看了看何琪,人一旦生活安稳,一切都会变化,小何竟然有了一种平稳舒适人家的气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