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旷古穿越>第112章孔学精要

第112章孔学精要

作品名称:旷古穿越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2-04-18 10:39:13      字数:3157

  任烛就任四界大元首,继续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盘古学习人类工程理念,与李世民共同筹备并及时举办孔学精要与孔子学院研讨会。研讨会在光明殿进行。
  要说团结,任烛堪称典范:与文更星合体,没有丝毫隔阂;给羲和当助理,既尊重羲和,又敢于担当;现在与唐太宗李世民合作,既合心,又合手。
  李世民:“当年我当政时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时日迁延,更其景仰。孔子的儒学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深广,我想必须抓住孔学精要,肯定其核心内核。”
  任烛:“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思想体系。”
  文更星:“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真诚、宽厚。”
  妇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做人的准则;待人,他总是推心置腹,待人诚恳。”
  广成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也是孔子做人的准则。文更星做到了这一点,为了使我们少犯错误,他多次教育和提醒我们,次次都是那么苦口婆心。”
  西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归绿:“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李世民:“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盘古:“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衰,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正义神左宗棠:“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智慧神诸葛亮:“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子路:“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颜回:“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子路:“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我明天就去人间做新人,志在成为价值的承担者。”
  任烛:“有志者事竟成,子路一定会成为价值的承担者。”
  子路:“谢谢大元首鼓励!”
  普天星相:“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车胤:“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王冕:“孔子重视德育。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管宁:“‘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上官婉儿:“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花木兰:“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兰陵笑笑生:“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寿闯:“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归绿:“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中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任烛:“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盘古:“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忽然,盘古把话锋转向文更星。
  盘古:“文更星,你对孔子学说熟悉吗?”
  文更星:“不熟悉。我熟悉的是社会主义道德。”
  归绿:“你能带我们去考察一个日常的普通实例吗?”
  文更星:“能,学习人类工程推进到那一步,我一定及时提供。”
  盘古:“文更星,你可不可以对孔子学说熟悉一点呢?”
  文更星:“没问题。我提议今天的与会者趁中午休息时间去全球选看几个孔子学院,让大家增加一些感性认识。”
  李世民:“我赞成文更星的提议。”
  任烛:“我也赞成文更星的提议,因为我们的许多研讨会都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在,大家就行动,以巡行代中午休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