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万历大忽悠>第十七章:公主拜师

第十七章:公主拜师

作品名称:万历大忽悠      作者:周不通      发布时间:2022-04-15 13:41:00      字数:4211

  御花园内,风和日丽。
  神宗朱翊钧正在亭子间的大理石桌边气定神闲的品着茶,看到宋应昌和沈惟敬随太监过来,远远就招呼:“宋公、沈学士,今儿咱爷仨纯粹是喝茶聊天,二位不必拘束啊。”
  宋应昌应答:“是,听凭圣上吩咐。”
  神宗随和地招招手道:“两位就别站了,坐下说话。”
  宋应昌放下了拘谨,也朝沈惟敬挥了挥手:“沈学士,随老臣一起坐吧。”
  两人落座,沈惟敬第一次近距离的面对神宗皇帝,但见神宗帝宽额、美须眉、大口、隆准、下巴微胖,端是好相,竟看出了神。
  神宗见状,微笑着:“沈学士,是不是在看朕面相啊?”
  沈惟敬是惶恐滩头说惶恐:“小民不敢。”
  神宗笑盈盈道:“朕既然封你嘉兴沈半仙了,但说无妨。”
  沈惟敬毕恭毕敬道:“回皇上,小民要是相的不恭,望圣上恕罪。”
  神宗悠悠道:“刚才你们进来,朕就有言在先,今儿个咱爷仨纯粹喝茶聊天,你放心大胆说,朕不怪罪你。朕也好奇,民间术士是怎么给朕相的面,哈哈。”
  沈惟敬:“回禀皇上,您的面相,天生大富大贵。”
  神宗好奇的问:“这话怎解?”
  沈惟敬:“小的在民间有见过李太后画像,您的眼眉、嘴角,尤其是脸型,跟李太后无出其右,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俗话说得好,儿子像娘、金子打墙。”
  神宗点头:“这话不假,朕确实像太后。”
  沈惟敬见神宗认可,便宜放松下来,开始进入了状态:“皇上,那后面我就敞开了说啊。”
  神宗笑吟吟地答:“尽管说来,就当是给朕解闷儿。”
  沈惟敬提了提精神:“先说这面相,皇上面如满月、神采射人,相书上称之为朝霞之色,男主公候将相、女主后妃夫人,都是一等一的好相。”
  神宗有些自得:“怪不得朕的母亲做了太后、朕坐了皇位,凭的就是这面相,哈哈。”
  沈惟敬见神宗如此宽宏大量,便放开了胆:“咱再看看额头!皇上之额头方正宽厚、太阳穴有骨微隆,我们称为扶桑骨,耳上也有骨隆起,我们称为玉楼骨,都是富贵骨相。”
  宋应昌在一旁也听的入了神,不禁笑里插话:“皇上,今儿个老臣可是来着了,长见识了。”
  神宗嘴微抿,笑了笑,算是回应。
  沈惟敬继续神侃:“皇上的印堂位丰阔平正、眉际舒展,两颧略隆,相格皆美,主贵;再说眉毛高扬、正居额中,不仅有多彩毫毛,眉间还有黑子,聪贵而贤,长寿之眉!”
  神宗此刻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看来这民间学问还真不少。”
  沈惟敬轻声却清脆道:“再说说这眼,皇上双眼细长、眼黑去漆、眼神深邃、含神不漏、蕴含光润,主大贵,必长寿。”
  神宗笑精神焕发:“哈哈,说到朕心头了。”
  沈惟敬继续显摆道:“那小民接着说皇上的鼻相,皇上鼻梁山根高隆、鼻尖莹润、鼻孔不昂不露、鼻翼圆隆之相,哪怕是晚年依然有禄可得,男可得贤妻,女可得贤夫,天生富寿相。”
  神宗瞧了瞧宋应昌:“这么说朕哪怕是当下辛苦些,老来不用愁啦。”
  宋应昌附和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沈惟敬娓娓道来:“皇上嘴唇方阔有棱、口形如角弓,主官禄、衣食足,当是高官厚禄、衣食无忧。”
  这一通相面,对于沈惟敬来说,轻车熟路、脱口而出、丝毫不费力气,可把这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万岁爷给逗开心了。
  再看万岁爷的神态,正是喜不自胜。
  神宗和颜悦色道:“咱泱泱中华,真可谓博大精深,民间的三教九流,自成体系,同样也是精彩纷呈,朕今天算是...”
  神宗话还没说完,只听得银铃般的笑声从亭子后面的休息间传过来。伴着莺回燕转的笑声,一位妙龄女孩推开帘子走着碎步慢跑前来,抢了神宗的话头:“父皇,您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吧?”
  沈惟敬好奇的抬头,只见这女孩穿着一袭橙裙,裙摆绣着一朵粉色桃花,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流苏,配着一条淡绿色的玉佩,给人一种朴素无华的感觉。那浓密睫毛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楚楚动人,微长的刘海刚刚及眉,盘起半头的秀发,留下几缕青丝在耳前,紫色的耳坠若隐若现,显得可爱而不俗气,像极了小家碧玉。
  沈惟敬正纳闷皇宫里怎么会有这样的邻家姑娘。只听得女孩声如百灵自带笑,娇媚地嗔怪:“父皇,早就跟您说了吧,这沈半仙名声在外,您还不信呢,这下您也服了吧?嘻嘻。”
  神宗听得,显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哎,朕这闺女,穿着随性,不讲礼仪教数,整日疯疯癫癫的...朕能治理得了天下,就是治不了她。”
  沈惟敬听得公主驾到,赶紧站立,噗通跪下:“小民不知公主驾到,万请恕罪!”
  没想到公主却回了沈惟敬一个民间礼数,道了个万福:“沈学士快快请起,小女子荣昌见过沈半仙。”
  沈惟敬站起来赶紧再躬身施礼道:“使不得,使不得。您贵为千金。”
  神宗看在眼里,付之一笑:“沈学士,别把她当回事。她虽是朕的长女,但是人在宫里,心在外,整天都爱揣摩民间的生活习惯,合着一班宫女,把后宫整得鸡飞狗跳。这不,今天召你到御花园,也是被她所纠缠,没办法。”
  沈惟敬受宠若惊:“小民何德何能,能受长公主如此召见。”
  神宗微笑道:“朕告诉你吧,这闺女最近整天在捣鼓着学周易八卦玄学炼金术,也不知道谁传她耳朵里的,说是朕招募了一位江湖术士出使朝鲜,非要朕召来后花园当面请教。”
  沈惟敬赶紧朝公主再行礼:“请教不敢当。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长公主只管发问,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长公主喜笑颜开道:“那好,既然沈半仙答应了,那小女子我就发问了?”
  沈惟敬心悦诚服回道:“长公主请。”
  长公主嬉笑道:“嗯,我就请问你些简单的,看你能不能答上。请问,一头山羊几个脑袋?”
  神宗笑吟吟地摇着头道:“嗨,这哪是问题啊。”
  宋应昌不听也罢,一听哈哈大笑。
  沈惟敬楞是认真的答道:“一头山羊一个脑袋。”
  长公主接着问:“几条腿?”
  沈惟敬不假思索道:“四天腿。”
  长公主步步急逼:“几根毛?”
  神宗听罢,抚掌哈哈大笑。
  宋应昌在一旁哑然失笑。
  沈惟敬也噗呲笑出声:“这,这,这...”
  长公主得意洋洋地追问道:“一头山羊几根毛?请回答呀。”
  沈惟敬略加思索、小心翼翼地作答:“一身毛?”
  神宗忍俊不禁道:“哈哈,哪头山羊都是一身毛。”
  长公主恍然顿悟道:“沈半仙果真厉害,小女子领教了。”
  沈惟敬笑滋滋问:“敢问长公主怎么想到问这个?”
  长公主略显羞涩道:“不瞒你说,都是身边的宫女给我出的考题,想的我脑壳疼。没想到沈半仙轻轻松松就给打发了。”
  沈惟敬笑答:“街坊邻里的三天两头都在开这些玩笑,大多都会。”
  长公主恍然大悟道:“怪不得身边的宫女老拿这些欺负我。父皇,您就发发慈悲,放我出宫吧。我要去民间涨知识。”
  神宗满是无奈又满是怜爱道:“我说小祖宗啊,你在宫里怎么折腾都行,放你出宫,不成。”
  长公主娇嗔道:“这不成,那不成,我可不想天天的受宫女们欺负。我要涨知识,我要涨知识。”
  神宗满是无奈的表情:“行,行,涨知识简单,朕让沈学士以后多进宫教教你奇门相术,五行八卦。好吧?”
  长公主立马开心得跟个孩儿似的:“好,好!那谢谢父皇,谢谢沈师傅!”
  沈惟敬目瞪口呆:“师傅?”
  长公主俏皮道:“就是呀,父皇让你教我,当然是我师傅。师傅,请受徒儿一拜。”
  沈惟敬频频摆手,赶紧推脱道:“使不得的。师傅可不万敢当。我充其量就做个伴读随从。长公主以后有需要了解的,小民随叫随到。”
  长公主也不纠缠,倒是兴趣盎然地问道:“半仙师父,你父母怎么就让你去学这门技艺?”
  沈惟敬听罢,神情瞬间严肃了起来,幽幽道:“回公主,我那是没得选。十二岁那年遭倭寇报复,一家子都被活活烧死在祖宅,只因我在邻居玩伴家,才逃过一劫。后流浪街头,被元觉师傅收留,教的奇门相术。”
  宋尚书听罢,朝神宗施了一礼:“皇上,这件往事老臣清楚的,沈惟敬父子设计送药酒,惹恼了倭贼,遭满门报复。后来臣为宁波通商所需,办了大和文化研习社,着嘉兴知府找到他沈惟敬,破例让他参与学习深造。”
  神宗点了点头,凝思片刻,转向长公主道:“沈学士是我大明忠烈之家,以后教你,大可放心。好了,儿啊,你今天就放过沈学士吧。你暂且退下好不好?我们仨还有要事商议。”
  长公主显然是目的达成,便俏皮道:“父皇,宋尚书、沈师傅,小女子道万福,小女子告退。”
  神宗笑着摇了摇头。
  宋应昌、沈惟敬回礼。
  看着长公主远去,神宗收敛起笑容,转身对宋应昌:“爱卿,你可知道朕召你和沈学士来御花园的真正原因吗?”
  宋应昌躬身回道:“回圣上,老臣斗胆,应该是为朝鲜那边的事。”
  神宗点了点头:“正是。虽然小李将军在朝鲜打了一场胜仗,但朝鲜问题不彻底解决,始终是压在朕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宋应昌接道:“圣上,臣等惭愧,不能为圣上分忧。”
  神宗轻轻挥挥手:“宋爱卿,你为朝鲜的事情也操碎了心。朕心里有数。”
  神宗转向沈惟敬:“沈学士,朕且问问你,朝鲜何解?”
  沈惟敬显然胸有成竹:“禀皇上,朝鲜的事,主要是东瀛小国和我大明天朝两边的事儿。朝鲜李国主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臣心里有过盘算,就怕是说不到点子上。”
  神宗点了点头:“你啊,之前不在官僚体系内,没有条条框框限制,大胆说说吧。
  沈惟敬清了清嗓,语气坚定道:“皇上,解决朝鲜问题,应该有上、中、下三策。”
  神宗眼神全部转向了这位江湖术士:“好,你说来听听。”
  沈惟敬施礼道:“所谓上策,当是议和为上,双方罢兵回朝,结果是两相和好,皆大欢喜。中策是雷霆战争,大明天军压境,将倭贼赶出朝鲜半岛,赶回东瀛本岛,甚至武力强占了东瀛,结果是劳民伤财,两败俱伤。下策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结果东瀛强占了朝鲜半岛,屯兵鸭绿江,随时会因为他们野心膨胀而觊觎我大明沿海城市甚至整个疆土。”
  神宗听罢,回望了宋应昌一眼:“宋爱卿,这沈学士虽然来自民间,但是心怀天下啊。”
  宋应昌顺势道:“圣上,咱这次打了场痛快的胜仗,那只是很多因素促成的,以后再打,就两说了。沈学士分析的谈和为上,老臣认同。既然日方已经递信求和,那咱们理应借驴下坡,先谈为上。”
  神宗微微仰起头,看了看天,深深呼了口气道:“要说,朕何尝不想仿效明始祖洪武帝驰骋疆场、大战四方。只是这战端一开,又要死人又要贴银两,朕担心国库扛不住。”
  宋应昌拱手道:“圣上英明。咱且不说朝鲜战事如果久拖下去,这钱能不能花得起!先容我给您算算眼前的账。”
  神宗朝宋应昌处倾了倾身子:“爱卿,你说。”
  宋应昌:“圣上,咱购买一尊大将军炮折银八千两、李如松将军那边已拨五十尊,后面还要加拨一百尊,光大炮得多少钱?一百二十万两;还有鸟铳、火铳、火药、弹药、船舰呢?合计约一百五十万两;李家军入朝五万兵,一个月光饷银五万两、粮草两万两、军需两万两,打上半年得花多少?打一年?打两年?打三年呢?如果战端一开,火药弹丸箭矢都要继续花钱,士兵的四季战衣、治伤病的药都要花钱...”
  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账单一拉,一位是大明当家人,一位是兵部当家人,算账的鼻尖渗出汗珠,听账也是脊背发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