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十四章 厉斥朱高煦(上)

第十四章 厉斥朱高煦(上)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4-03 18:21:19      字数:3302

  枚青的运气不错,进京师没多久,就找到了张府,而且见到了英国公张辅。能够这么顺利达到目的,全赖金银之力。钱能通神,钱还驭使鬼推磨呢,何况只是见一个人,虽说贵为公爵爷,可是看门人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为枚青提供了见到张辅的机会。
  钱虽然魅力无穷,可有时却又显得无能为力。比如这个张辅,对钱财富贵就表现了十分的漠然,甚至还有些冷酷。就因为张辅的冷酷,枚青手中的金银黯然失色,枚青也因此被押入了大牢,结束了他位极人臣,首席大臣的梦。
  尽管有枚青这样的人证,宣德帝还是不想承认二皇叔谋反的事实。好在没有多久,这个疑问就被彻底排除。
  朱高煦的宣言,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很快就传到了京师,而且立马就落到了宣德帝的手里。正在上朝的宣德帝看完这篇所谓的宣言,这才长叹一声说:“汉王果然反叛,真是国家不幸,宗社不幸啊。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恩宠汉王,汉王又系皇叔,宗室之争,错纵复杂,福祸未卜,故大家都不敢说什么,只有等宣德帝圣裁了。
  宣德帝虽然既不愿意同室操戈,对自己的皇叔动手,因此平时尽量忍让,甚至对汉王明显的忤逆之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姑息纵容,不过忍让是有限度的,姑息也得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不能够危及自己的政权,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而汉王的举动太过为了,竟然想起兵造反,而且还想以太宗爷自比,哼,简直是自不量力,你朱高煦能比得过太宗爷么,即便你能比上,真可不是那个文弱书生的建文帝,你想造反,我就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宣德帝抬起龙目从诸位大臣的脸上扫描一遍后,却发现一个个仿佛变成进了曹营的徐庶,都是一言不发的,就是平日敢于直言的几位大臣,好像吃了哑药,都不吭声了。
  宣德帝一怔,心里骂道:“这班臣子们,平日拿俸禄时,一个个都是气壮如牛的,可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变得胆小如鼠的,一个汉王就把你们吓成这样。”宣德帝虽然嘴里没有骂出来,可是两道怒目却把心里的话表现出来了,尤其是几位老臣更是心知肚明,因此,等宣德帝的再次目光望向天花板的时候,那些老臣们知道必须发言了。
  大明的老牌军事家英国公张辅站起来发言了:“以臣之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汉王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敢兴兵造反,那可不能轻饶了他,恳请皇上调兵遣将,速平叛乱。”
  宣德帝听到这里,心里一宽,脸上露出笑容,说:“英国公所奏,甚合朕意,朕命阳武侯薛禄率十万官军,速赴乐安平叛。”对付汉王叛乱,宣德帝早有腹案,自从看了于谦汇报汉王有异谋的奏章后,就一直考虑如何应对汉王谋反,他想了想,那位汉王曾经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对付他如果是泛泛之辈,无异于送肉上砧板,思来想去,才觉得只有这位薛禄能够与之抗衡。其原因有两点:一,薛禄曾是汉王的部下,对朱高煦的作战方法了如指掌,知彼知己自然有了胜算的把握;二,薛禄曾跟太宗爷参加了“靖难之役”,是一位难得的智勇双全的猛将,屡立奇功。由他领兵平叛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此决定让他领兵讨伐汉王。
  但是,宣德帝料错了,当薛禄听说让他带兵对付汉王的时候,心里一阵颤抖,脸色大变,汉王的勇猛,他有着深切体会,而且还有着谈虎色变的恐怖。只是皇上下旨,他是无法抗拒的,只得无奈地走上前,跪伏阶下,说:“臣领旨。”虽然勉强应承了皇上指令,可心里却在发虚,声音里也明显表现出底气的不足。
  宣德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薛禄的一举一动,早已一目了然,心里一惊,暗道:“这薛禄怎么啦,是畏惧汉王勇猛,还是与汉王有染,看来点的这个将有些欠考虑。”不过到底是圣明之君,其智慧超出常人多多,心中有事,却面不改色,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好,今天这事就议到这里,兵部赶快将出兵计报来,散朝。”
  宣德帝对贴身太监王瑾吩咐道:“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进来。”然后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御书房。在宽敞的房间里面他踱着稳健的龙步,一步一步地丈量着房子里的尺码,这是他思维地习惯,下肢的运动,有利于激活大脑的细胞,虽然他并不懂得这个二十世纪才发现的原理,可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却有着这种深切体验。
  一步、两步、三步,思绪里有如永定河的水,不停地翻腾着细浪。汉王曾跟太宗爷打天下,而且的确是一员能征惯战大将,而且朝廷中有不少人曾经是他的部下,包括今天点将的薛禄,也许就因为当过汉王的部下,所以才不敢与其相抗。
  仅仅只是害怕么,如果仅仅只是害怕,倒还好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这些人与汉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勾搭上了,来个里应外合,那么可就危险了。想到这里,宣德帝惊出一身冷汗,防人之心不可无,是得警惕警惕再警惕。
  宣德帝的脑子飞速地运转着,脚下的步子也走得越来越快,当他完成了八百八十八步的历程后,终于有了主意。于是,他大声地喊道:“王瑾!”
  “奴才在!”作为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他完全知道,皇上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太阳,只要有太阳的光辉照耀,他的生命就会无比灿烂。因此,他这个奴才知道应如何呵护和守候着自己的太阳。
  当皇上在房中来回踱步的时候,王瑾老老实实守在门边。连眼睛也不敢眨一下,多年太监的生活,磨练出那种非同寻常的韧力与耐性,况且对于这位宣德爷,他是最熟悉不过的了,皇上还是皇太孙时,便与他朝夕相伴,不仅交情颇深,而且性格也摸得很透,知道这位爷的思维是跳跃性的,因此,变数十分大,果然他贴在门上,刚想合合眼,就听到了宣德爷喊声。仿佛注入了一针吗啡,王瑾的精神一下子振奋抖擞了,随着“奴才在”的声落,人已跪倒在宣德帝的跟前。
  “去,快去将金英叫来。”看着王瑾的身影灵猫般地消失,宣德帝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对于王瑾的忠肝义胆,倒是毋庸置疑,只是用人如用器,不可混淆,王瑾只适合在身边跑跑腿,可是让他与大臣打交道,就如用擀面杖吹火,根本对不上路。
  不一会,金英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宣德帝跟前,嘴里的气还没有喘匀,宣德帝就将一张纸条,扔给了他,他双手捧着那张纸,就如捧着一个琉璃娃娃,十分谨慎地退着走了出去。
  金英走出门,这才拿起那张纸看了一眼,心中一愣,虽说满腹疑问,可他不敢耽搁,牵出宫中的大宛良马,飞也似地驰出了皇宫。
  当月亮隐入云中,夜色沉浸在人们的睡梦中时,几位大臣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自己的府第,来到了皇宫,进入了御书房,这些大臣们也是满腹地狐疑,毕竟皇上夤夜召见还是第一次,到底是为了什么。
  尤其是几位老臣,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人们只看见跟在皇帝身后的威风,可又有谁想到,与皇上共事,就如将脑袋提在手里,稍一不留意,手一松,那脑袋就骨碌碌地滚得远远的了。而这些老臣们,饱经风雨,受尽了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困扰,因此脑部的神经特别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哪怕是树上掉下一片叶子,也得掂量半天,故而,对于今晚的进宫,就拥有了无数的担忧了。
  太子少傅杨荣素有智多星之称,抬眼扫视了在座的几个人:英国公张辅、太子少师蹇义、太子少傅杨士奇、太子少保夏原吉,咦,怎么还有监察御史于谦呢,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皇上信得过的人。于是,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一半,他想皇上叫这些人过来,一定是有重大问题相商的,但是是什么事呢。
  他抬眼看了看身旁的杨士奇,他知道这位老兄的心思慎密,一定能够揣摩出皇上的意图,便用询问的目光盯了他一眼,想从他的眼神中探求一些什么,谁知道这家伙居然闭目养神,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个老狐狸,杨荣忍不住在心里骂道,可心中也就笃定多了。
  "这个老东西口风太紧了,只怕很难问出什么,还是另外找个人问问吧。"杨荣闲不住,又将目光投向英国公张辅,正待开口相询,就听金英尖着嗓门喊道:“皇上驾到。”
  里面的人,顿时忽地一下,全部矮了一截,原来都跪在了地上。
  “各位爱卿,这不是在朝廷,快平身坐下。”此刻的宣德帝没有了在龙座上的那种威严,反倒凭添了几分亲情,令这些大臣们体味了受宠若惊。
  见大家已经安坐下来,宣德帝面带忧色地说:“各位爱卿,夤夜叫你们是有要事相商,今日临朝商议平叛之事时,朝中文武官员神色各异,尤其是朕命薛禄率军征讨汉王,他却神色大变,似乎极度畏惧。朕想汉王专横跋扈数十年,暗中起事蓄谋已久,朝廷中难免没有汉王留下的耳目,如果我们的出兵计划,被汉王探知,毫无疑问这个仗不用打就已经输了,朕可输不起,因此只有晚上宣爱卿入宫,面议平叛之事,诸位爱卿,大可畅所欲言,有何妙计良策,快快奏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