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一片丹心照大明>第十章 微服暗访(上)

第十章 微服暗访(上)

作品名称:一片丹心照大明      作者:阿圣      发布时间:2022-03-26 17:22:12      字数:4562

  于谦被赐同进士出身,未被授予实职,只在翰林院安了一个虚职,常常读读诗书,偶尔也作几句文辞。日子倒是过得十分清闲。不过这清闲时间对于谦来说,倒是十分金贵,毕竟这翰林院都是文士汇集之处,相互一起研读经书,吟诗作赋,倒也有所提高。
  不过,这种悠闲的日子,却给他的内心带来深深地郁闷。他参加科考,是想为百姓谋幸福,为国家做贡献,自己学得满腹经纶,也是想为百姓、为国家一展所学。可是陷在这翰林院里,自己就如书案上的花瓶,仅仅只是一种摆设而已,丝毫起不了半点实际的作用。早知如此,他还不如学那高得旸,远离官场,忘情于山水之乐中。
  他想时光易逝,自己可不能就这么闲散消沉下去,应当充分利用现在的机会都学点实用的知识。他想大学士杨士奇、周述、李浚官等老师,不仅学识渊博,为人正直,而且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这么好的老师在眼前,岂能放过学习的机会。
  于是他常常利用闲暇之际,登门拜访,上门请教,虚心向老前辈学习从政的经验,探讨对国事的看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于谦的虚心好学,以及他看问题所具有的真知灼见,令杨士奇十分欣赏。看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年轻的他,也是才华横溢,却因科考的舞弊成风,让他失去了正常竞争的机会,他只有依靠授徒谋生。朝廷修书,他因学行出众,以布衣身份进入翰林院,是永乐皇帝的赏识,才有机会步入政坛,坎坷曲折的官场历程,使他很为于谦抱屈,真想帮帮这位年轻人。
  开始他对永乐皇帝屈待于谦很不理解,虽然,他知道这位皇上不喜欢听逆耳之言,但是一旦了解到对方的耿耿忠心后,也还是能够纳谏的。他看过于谦的那篇策论,虽然其中不乏抨击时弊,锋芒太露的语句,但是大明取士历来就有以不尚虚文,欲得忠鲠之士为用的规定。于谦虽然犯忌,但不失为忠鲠之士,为什么弃而不用呢。
  一次与皇上闲谈,无意中谈到了于谦,皇上说:“这小子是个人才,但须多加磨砺,方能成大器,过早冒尖只会有害无益。”杨士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有意委屈于谦,是含有深意呀。杨士奇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于是,他安心地等待着皇上对于谦的重用。只是这一等竟等了两年,杨士奇心里有些着急,国家已是多事之秋,缺乏的正是年富力强的人才,可于谦这位国器却被闲置不用,真是一种浪费呀。
  他想皇上也许是贵人多忘事,已将于谦这个人抛之脑后了,自己得找个机会提示一下皇上,早日启用于谦。
  但此事不能性急,只有等待机会,终于,机会来了。
  永乐二十一年春,北方战火又起,边防频频告急:“鞑靼骑兵数万,屡屡侵扰我境,杀烧抢掠,无恶不足。”永乐皇帝闻报,龙颜大怒,立即下旨,欲再次御驾亲征。
  永乐大帝自夺得天下以来,为了平息北方骚乱,遏制元朝余孽的兴风作浪,死灰复燃,曾三度御驾亲征,这才打下了元人的嚣张气焰,取得了暂时的安宁。元蒙后裔的三分而裂,内部纷争,给大明带来相对的稳定期,只是这种依靠别人施舍的安定又能维持多久?!
  随着内部纷争的缓和,平静带给元人后裔的是心中更大的躁动。鞑靼人本就十分强悍,颇有乃祖成吉思汗的遗风,具有游牧民族来如风、去如电的优良传统,他们喜欢那种打打杀杀的生活,厌恶平平淡淡的宁静,曾经统治中原的辉煌有如浓郁的奶酪,总是让他们回忆起那种余味无穷的芬芳,依依不舍,念念难忘。只要有一丝希望,就愿意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哪怕是得不偿失,也想满足一下心中的欲望,何况,进入中原掠夺一番,不仅能够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可以得到丰厚物质的享受,何乐而不为。于是,这些纵马横行的骑士们,宛如吸毒的瘾君子,到中原掠夺上了瘾,开始只是几十百把个亡命之徒,在边境上,疯抢一阵,立即逃遁。可一次次的轻易得手,滋长了他们的欲望,而且贪欲就如雨后的春笋,见风而长,起始还只是小打小闹,继而便是成千上万人大规模的侵略了。
  大明的边防军一直躺在皇帝御驾亲征的赫赫声威中睡大觉,以为元朝余孽,早成强弩之末,秋后蚂蚱,蹦不了几下,成不了气候,更不敢捋大明之虎须,因而疏于防范。当鞑靼小股兵马,一掠而去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不过是一班穷极了的土匪,弄了一点财物,就能满足,也不放在心上,及至大规模的骑兵入侵,这才慌了手脚。这群拿着朝廷高俸禄的大人老爷们,眼见外寇入侵,不是急急地组织力量对入侵者予以抵抗、打击,而是慌慌张张地向皇上禀报,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大明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为了引起皇上大人的高度重视,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无限夸大鞑靼骚扰的严重性。
  坐在龙椅上的永乐大帝,乃马上天子,天生是一位战争的爱好者,他的一生无不于战争息息相关。他的皇位来自于靖难之役,就是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才强梁的从亲侄儿手中夺了过来,他至高无上的威望,也是来自于一次次御驾北征。
  打仗似乎也如鸦片,有着令人着迷上瘾的功能。永乐大帝安坐在北京富丽堂皇,威严气派的奉天殿里,虽然天天补充着百臣臣拜,万民敬仰的精神营养,享受着锦衣美食,山珍海味的物质生活,可他常常无意中感觉到有一股淡淡的忧愁灾缠绕着自己,而且挥之不去。
  无疑,皇帝的权力是无与伦比的,他可以在有形的物质空间里,实现心中任何一个梦,哪怕是十分荒唐的梦,比如骇人听闻的“瓜蔓案”,就是这位大帝在兽性大发时酿成的。可是在无形的世界里,他却无能为力,尤其是他内心的空虚,纵然富有四海,拥有无上的权力也无能为力。比如他内心的空虚,皇宫里的灵丹妙药也无法医治,尽管在内心里充满着苦恼,可是为了维护帝皇的崇高,他只能强颜作笑,将空虚埋葬在心底。
  当接到边塞上报,鞑靼人入侵,永乐大帝竟莫名奇妙地感到了一阵快感,而就在这时,他明白了自己的病症,都是悠闲惹的祸,他竟然不顾自己已年过花甲的高龄,居然在此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而且当他用金口玉牙将心中的念头,用圣旨的形式表达出来后,他感到一阵轻松,甚至还拥有了孩子玩官兵抓强盗游戏时的那种激动和兴奋。
  于是他亲自调兵遣将,发号施令,当一支支调兵令箭从他手上甩出,一支支军队按照他的指令集结的时候,他的脸上有如朝阳溢满阳光,他仿佛自己年轻了几十岁,又回到了叱咤疆场的岁月。
  只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北边的烽烟再起,南边又燃起了战火。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起驾亲征的时候,又一份十万火急传到了手里。却是广东边陲的急报:“交趾贼首黎利纠集十余万人揭竿叛乱,一月之内,攻陷城池数十座,其势汹汹,难以阻挡。”
  永乐大帝看到这里,大吃一惊,手中的奏报几乎跌落在地,他强行将心中的张皇压住,以保护貌似强大的体面,他用膝盖紧紧地抵住书案,才支撑着孱弱的身体没有倒下,他心里暗暗叹道: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当年驰骋疆场,威风八面的大帝,今天怎么如此不堪一击呢。曾经大海搏巨浪,岂畏小溪起微波。自我精神的安抚,有如镇静剂使他摆脱了恐怖的纠缠,理智重新占据了头脑。
  他微闭双目,用眼前的虚空换取大脑的宁静。静下来的思绪,驱走了衰老的阴影,短暂的休憩,他感到活力回归体内,超人的睿智,又重新在他的思维里找到了位置。
  他想:自登基以来,曾连年对安南用兵,最多动用了八十万大军,才保证了十年的安宁。四年前虽发生过黎利叛乱,可当天兵一到,即刻溃败,为何不到三年,又聚集了十余万人呢?他觉得其中定有蹊跷。可将疑问的目光投向兵部的官员时,回答他的是两眼茫然的摇摇头。“废物,真他妈的是废物。”永乐大帝在心里恨恨地骂道。可在表面上,依然表现出宽容和大度,他挥了挥手,让对方下去。与其面对无用的官吏,不如还眼睛一个清静。
  只是眼睛是清静了,可心思更重了。这群无用的东西,只会拿俸禄,不会做人事。这怪谁呢,满朝文武官员,都是出自自己之手,因此,追根溯源,其责任还是自己,真是空养了一大群没用的东西。
  “唉——”一声无奈地长叹,却触发灵感,他的眼前闪过一个人影,哦,杨士奇。想到这个人他浑身一震,黯淡的目光里,闪烁出一道灿烂。就如品尝美味的橄榄,只有在咀嚼的过程中,才能享受到那种滋味。
  杨士奇并非科班出生,是从征集的文人中选拔出来的。他品行端正,足智多谋,由翰林院进入内阁,成为值得自己十分信赖的大臣之一。他想处理安南的事,也许只有杨士奇才能给自己出出主意。于是立即下令宣杨士奇进宫。
  杨士奇来到皇宫,嘴里还在喘着粗气,皇帝急诏他岂敢怠慢,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办事,就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又岂敢掉以轻心。
  眼看就要见到皇上了,他这才放慢脚步,调匀呼吸,他可不能给皇上忙乱慌张的印象,处事稳重,从容不迫,这可是自己的金字招牌,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这招牌不能砸。
  永乐大帝在宫殿里来回地走动着,偌大的宫殿里,被浓缩成几十步距离,他总是不停地追寻着走过的脚印。当一眼看到匆匆而来的杨士奇后,宛如一缕轻风,吹散了头上的阴霾。“杨爱卿,快来!”
  皇上的热情,免除了杨士奇顶礼膜拜的繁文缛节。赐茶赐座,一系列的殊荣,接踵而至,让杨士奇品味了受宠若惊。当然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可能掉下馅饼。至高无上的皇上,突然表现出过度地热情,一定是有所需求。
  果然,永乐大帝开口了:“杨爱卿,看看这份奏报,听听你的看法。”仿佛老师给学生出题,皇上到底是圣人,向人讨教,也散发出高高在上的傲气。
  双手捧起皇上扔过来的奏报,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一眼就将上面的内容,印入脑海,大脑迅速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很快就已得出结论,尔后再经过思考,想到了应对之法。尽管已经胸有成竹,他依然作出了沉思状,饱读诗书的他,又岂能忘怀杨修被杀的典故。
  作为高高在上皇上,当然有着独特的个性,平庸愚笨的人固然不受欢迎,可聪明过头的人,也同样容易遭到猜忌。皇上欣赏的是那种将聪明的内核裹在忠厚的外衣里,也就是大智若愚的人物。作为圣人的皇上,怎么能容忍下面的人,比自己聪明太多了呢。皇上之所以叫自己来,肯定是遇到了难解之谜,既然天之轿子的皇上都一时无法破解,区区一个小臣又怎能轻易找到答案呢。当然,答案必须找到,但是必须是在皇上的启发下,殚诚毕虑想出来,那才叫做合适,因此,他必须沉住气,只能等着皇上的启示,才能发言。
  “杨爱卿,看完了么?”皇上开口了。
  “启禀皇上,微臣看完了。”杨士奇答得颤栗。
  “你不觉得这份奏报中,有些蹊跷么?”皇上启示说。
  “禀皇上,微臣确有所疑。”顺着皇上递出的杆子往上爬。
  “疑在何处,快讲!”皇上催道。
  “是这样的,虽说安南素不稳定,反叛朝廷,可自从十年前圣上亲征后,安南已经平静了多年,四年前黎利聚众数万人造反,大军一到,反军一触即溃,黎利逃去外邦异国,安南从此恢复宁静,可仅仅只有几年时间,黎利又如何回来组成了十余万的反军呢,我看其中必有蹊跷,也许有着隐情。”杨士奇在讲述的过程中,暗暗地观察皇上的神色,只见皇上面呈喜色,频频点头,知道合上了皇上的思路,因此放胆说下去。
  “爱卿言之有理,可有应对良策?”皇上终于抛出了议题的主旨。
  “启禀圣上,微臣以为,虽有隐情,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可用双管齐下之计。”杨士奇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
  “何谓双管齐下,爱卿快快奏来。”皇上第一次放下了矜持,有些失态地催促道。
  “即剿抚兼行。其一,可从湖广川贵调集几万大军,速赴安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万一反叛是实,即可进行剿灭,平息叛乱。其二,黄尚书镇守安南,广施仁政,素服民心,应无大碍,只要速派一智谋之臣,深入安南,了解实情,察明真相,授以权柄,临机处置,安抚民心,使得百姓深感圣上之恩,民心所向,叛贼将不攻自破,正所谓不费一兵一卒,促使安南得到长治久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