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大明抗倭英雄传>第42章 抗倭英雄谢志望

第42章 抗倭英雄谢志望

作品名称:大明抗倭英雄传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2-02-11 11:25:29      字数:4983

  上一章正说到,谢志望率领500名乡兵配合俞大猷与浙江海道副使李文进和都指挥佥事刘恩至共同打击倭寇,在临山卫城一战中立下大功。谢志望,字见甫,号道渊,余姚泗门人。监生。是明代内阁大学士谢迁的长玄孙,浙东地区的抗倭英雄。
  朝廷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在北起辽东、南至广东的万里海疆设置备倭行都司、卫所、巡检司,修城筑寨,共建有58卫、89所。当时余姚境内有临山卫、三山所,是洪武二十年由信国公汤和率众所筑。汤和还在临山卫东、西设置了三个关隘,泗门隘是其中之一。又在临山卫周围设置了9个烽堠,泗门大古塘上的烽堠,有兵丁5名,还有报晨鸡、报警犬各1只,遇紧急情况就白天烧烟晚上点火,以随时报警。
  志望所处的嘉靖年间,正是明代倭患最严重的时期。当时胡宗宪任余姚县令,看到倭寇日益猖獗,考虑到泗门地处杭州湾南岸,是余姚西北的咽喉之地,于是在大古塘后修筑泗门堡,作为谢志望训练乡兵的场所。后绍兴知府梅守德把泗门堡迁建至大古塘南。
  梅守德,字纯甫,号宛溪,人称宛溪先生,宣城人。嘉靖二十年进士。登弟后授给事中,出任浙江台州推官、户部主事等职务,因不巴结严嵩被调到地方,出任绍兴知府。梅守德11岁就以“神童”而著称乡里,深受宁国府知府胡东皋器重。嘉靖十七年,梅守德考取举人。由于当年直隶乡试试题触犯了嘉靖皇帝的忌讳,所以该科举人一律不准参加会试。直到嘉靖二十年才在大臣的建议下准予复试,于是梅守德顺利考取当年进士。嘉靖二十一年,梅守德被授予浙江台州府推官。他精明强干,办事果决,审案速度极快,早上升堂,不待中午就已结案,因而被当地群众誉为“盐梅”。又因他清正廉明,抑强扶弱,时有“清香唯有一枝梅”的民谣。从而深得巡按御史舒汀的器重,不久就被提拔为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嘉靖二十七年升任吏科给事中,次年,又升户科右给事中。嘉靖二十九年,梅守德出任浙江绍兴府知府。当时浙江沿海倭患严重,军备废弛,梅守德一到任,就整顿防务,征集粮草,修缮城墙,准备战船,并在沿海各战略要地驻守重兵,使倭寇无机可乘,倭患得到大大的缓解。
  李伯生接任余姚县令后,为防备倭寇从杭州湾登陆南犯,带领民众沿着大古塘旧河道,开凿新河,还在泗门堡立胡宗宪像,立碑以记胡宗宪的功德。嘉靖三十二年三月,倭寇侵入昌国县境内的普陀山,这普陀山乃是大明沿海一佛门圣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观音菩萨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据佛教传说,唐大中年间有一天竺国高僧人来到这座山上,亲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故称此地为观音显圣地。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的说法,因此把这座山叫着普陀山。唐朝咸通四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船行驶到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于是认为观音不肯东渡,最后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名和尚,史称“震旦第一佛国”。自北宋以后,普陀山观音信仰盛行,寺院不断增多,僧众云集。在元代《补陀洛迦山传》中提到宝陀寺、潮音洞、善财洞、盘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几处。至南宋绍兴元年将普陀山佛教各宗归于禅宗。元朝和明朝相继兴建寺院。正是因为普陀山是佛门圣地,众多的寺院里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和珍贵文物,所以招致倭寇的掠夺。
  却说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继高得到倭寇入侵普陀山的报告,立即率领部队赶往普陀山。侯继高字龙泉。祖籍南直隶盱眙,后因在金山卫任职而成为金山卫人。侯继高于嘉靖二十七年袭祖职金山卫指挥同知。这一天,侯继高得到斥候报告,说有大股倭寇在普陀山的寺院里抢掠宝物。侯继高听了报告大吃一惊,这普陀山可是佛门圣地,山上寺院林立,如果倭寇在那里大肆抢掠,将会对那里的珍贵文物造成巨大损失,于是侯继高立即召集部队,与松江守御中所副千户袁珠一起率领部队赶往普陀山。
  侯继高与袁珠率领部队赶到普陀山,把山上的寺院都搜索了一遍,可是没有发现倭寇。据寺院的和尚们说,最近一段时间,在枸杞与嵊山两个岛上都发现倭寇活动,但是没有发现倭寇的固定住址。侯继高分析,在普陀山周围布列着大大小小的岛屿,这些岛屿常常是倭寇的藏身之地。倭寇凭借这些岛屿不断变化藏身的地方,寻找机会就到陆地上抢掠一番后又退到这些岛屿上大吃大喝。
  侯继高找不到目标,于是率领部队返回到金山卫。这一天,官兵在镇海大营休整,侯继高在家里思索着剿灭倭寇的计策。忽然看到夫人备了香烛要去拜菩萨,侯继高问:
  “夫人,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月半,你去哪里拜菩萨?”
  夫人说:“老爷常去普陀山拜佛,我想今天就去求求南海观世音,保佑老爷早日旗开得胜,剿灭倭寇。”
  侯继高听了,不由心头一亮,当即就想出一条声东击西的妙计。第二天,侯继高一边派出探子到各个岛上去侦察倭寇的动静,一边自己乘坐官船,带着夫人和大批亲随,敲锣打鼓地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在普陀山一连住了5天,又是吟诗又是题词,逍遥自在,像没事人一般。
  倭寇得知侯继高在普陀山闲住,便想乘机出来活动。倭寇头目大内武夫说:“既然侯继高在普陀山,我们就离他远一些,到嵊山、泗礁去闹它个天翻地覆!”大内武夫这么一说,倭寇们立即行动,撑着快船往嵊泗洋面窜去。侯继高派出的探子很快将倭寇的去向报到普陀山。侯继高连夜率领官兵悄悄来到嵊泗。这天,倭寇齐集嵊山,在岛上杀鸡宰羊大吃大喝。明军赶到嵊山岛旁边的枸杞岛,随时准备出击。两岛之间只隔一道海峡,风向好的话,木帆船只须半个时辰就可到达。虽然倭寇就在眼前,但在这紧要关头,侯继高非常镇静。他知道,官兵一暴露目标,倭寇就会在眼底下逃掉。
  当天晚上,侯继高请来几位老渔民,向他们打听嵊山岛的地形情况。正说着,忽听得船桅上的鳌鱼旗呼猎猎响起来。一位老渔民说:“这回倭寇要倒霉了!”侯继高连忙探问原委,老渔民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原来嵊山岛有两个可停泊船只的海湾,一个叫箱子岙,一个叫泗洲塘。箱子岙朝西北,泗洲塘朝东南。所以船只到嵊山辟风,总是东南风泊箱子岙,西北风泊泗洲塘。现在风向转了,刮起了猛南风,而倭寇的船都在泗洲塘,如不及时转移,肯定要发生危险。侯继高听老渔民这样一说,心下暗自庆幸。连忙集中战船,带了硫磺、硝石等火器,朝泗洲塘猛扑过来。倭寇头领喝得醉醺醺的回船头,发现风向转了,连忙命倭寇起锚打桨,将船队转移。由于船多,又是逆风,一时调不转头来。正忙乱间,忽听得海面上响起一阵喊杀声,一团团火球直朝船上射来。火趁风势迅速蔓延。倭寇的船队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又是风,又是浪,又是火,三路夹攻,倭寇的那些船呀,后船撞前船,前船撞礁岩,大船碰小船,小船撞舢舨,全像无头苍蝇一样,冒着火乱碰乱撞。不一会,船只全部烧毁沉到海底,倭寇全军覆没。第二天,风过天晴,侯继高在枸杞岛上犒赏将士,乘兴登上了五里碑,豪兴大发,写下了“山海奇观”四个大字。
  倭寇在普陀山受到沉重打击,被杀近三百人。于是残余倭寇图谋报复。到了三月,倭寇头目萧显率领400人,先在上海的南汇、川沙等地抢掠,然后转移到嘉定、太仓等地,所过之处都遭受了烧杀抢掠,惨不忍睹。著名抗倭将领、都指挥卢镗前去剿灭,萧显被杀。
  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倭寇百余人在上虞沥海所登陆,突犯会稽高埠,在家闲居的御史钱鲸来不及躲避,被倭寇杀死于蛏浦。谢志望得到消息后,迅速率领乡兵从余姚赶到会稽。在蛏浦、东关、白洋等地,他手提长剑列于阵前指挥,500乡勇各持刀、枪、戈、矛等武器,按阵法向前厮杀。会稽当地的百姓,本来都已经四散逃难,看到谢志望带兵前来,也在远处敲锣击鼓、呐喊助阵,还在沟渠后、山林里摇动上百杆大纛旗,造成千军万马迎战的浩大声势。倭寇哪见过这样的阵势,丢下几十具尸体,向杭州方向溃退。
  十月三十日,倭寇又从乐清县歧头登岸,流劫于黄岩、仙居、宁海等地。海道檄余姚方士杜文明与慈溪县主薄毕清统兵抵抗。就在当年的四月,杜文明之子省祭官杜槐刚刚战死。杜文明怀着对倭寇的刻骨仇恨,强忍丧子之痛,与毕清率军赶赴抗倭前线。行至枫树岭,与倭寇遭遇,杜槐因年老力衰,与毕清一同战死。
  当时谢志望正在曹娥江白米堰与倭寇血战,听说杜槐等战死,倭寇将从奉化进犯四明山,便马不停蹄带领乡兵赶到梁弄。他考虑到斤岭是上虞、余姚的咽喉要道,便驻兵斤岭上,选择有利地形,修筑防御工事。这时,兵道檄指挥张佑来斤岭防守。谢志望与张佑约定,官兵守岭中,谢志望的乡兵守岭左,共同夹击倭寇。时值严冬,天寒地冻,雨雪交加,谢志望率兵在斤岭守候了3天3夜,衣不卸甲,剑不离身,严阵以待。
  到了十一月初一凌晨,狡猾的倭寇二百多人趁天黑来偷袭斤岭。见正面有官兵把守,硬攻不利,便偷偷地从小路摸上山岭来。天蒙蒙亮时,正遭遇谢志望巡哨。因为山高岭窄,谢志望来不及摆开阵式,两军便大战起来。倭寇都是些亡命之徒,天性剽悍嗜杀,他们所持的长刀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共六尺五寸,加上倭寇又善于跳跃,向前一跳就有一丈余。而当时谢志望乡兵所使用的兵器都是短兵器,所谓短不接长,虽然乡兵大多是遭倭患而家破人亡的青壮年农民,他们怀着国仇家恨奋力厮杀,可是往往还没靠近倭寇,反被倭寇杀死。倭寇的弓箭也很厉害,他们用的都是劲弓重箭,不轻发,发必中人,中者必死。而乡兵所持的都是软弓轻箭,倭寇被击中后,不但不会死,他们还拍拍屁股来侮辱乡兵。尽管乡兵人数占优势,但是因为武器不如人,从卯时战到申时,一整天的战斗,死伤很大。
  在这紧急关头,张佑却按兵不动。他本来就为得功而来,哪里想到会遇到如此激烈的血战,早吓破了胆,蜷缩在山谷里,不敢出战。而倭寇却一队一队前来增援。谢志望见事如此,只得决一死战。他身先士卒,奋力冲入敌群,连杀三个倭寇。可惜他已几天几夜不曾合眼,加上雪天路滑,不慎跌到在冰崖边。倭寇蜂拥而来,乱刀将谢志望砍死。谢志望被害时年仅28岁,临死还犹呼"杀贼、杀贼"。跟随谢志望的谢氏家仆草地蛮、车三、长三、沈阳、永勒等十余人,看到主人被害,一时愤急,大砍大杀倭寇,直至全部战死。
  倭寇趁胜越过斤岭,到梁弄烧杀抢掠。二更时分,倭寇夜宿在仙桥楼上。参将卢镗从奉化翻斤岭追到梁弄,驻兵在街边楼上,和倭寇只隔一条狭窄的小街,难以摆开战场,决定放火烧楼。倭寇见势不利,用计将金银财物从楼上掷下,诱使官兵争财。趁纷乱中,倭寇冲出楼房,到处放火,大肆掩杀,巷战十分激烈,使梁弄成为一片废墟。四更时分,倭寇只剩二十余人,向上虞方向逃窜,渡过曹娥江进入会稽县。
  余姚诸生胡梦雷及堂兄胡应龙、胡操六等率乡兵百余人,穷追倭寇至东关。倭寇在路边设下伏兵,佯装败退,引胡梦雷等进入埋伏圈,再合而围之。胡梦雷在手刃数名倭寇后战死,胡应龙、胡操六等百余人也一同战死。后会稽县典史吴成器督众前来,这伙倭寇才被剿灭。
  事后,分守道许东望把谢志望等英烈事迹上报朝廷。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十五日,嘉靖皇帝下旨褒奖谢志望等人。颁给谢志望的敕曰:
  “士禀天地之正气而临难不避,奋身抗敌,虽一死未足以成事,凛然忠义足嘉也。非朝廷隆褒恤之典,抑何劝哉?尔监生谢志望,今尚宝司卿敏行之子,故大学士迁之玄孙也。蜚声胄学,克绍家闻,自许孤忠,每怀报国。值岛夷入寇,东南乡邑屡遭惨毒,虽无职守之寄,而忠愤感激,誓不与生。督率义兵,首先拒贼,力遂疲于血战,身遽甘于乱手。有古烈丈夫之风,不其伟与。联用嘉悼,特赠尔承直郎太仆寺寺丞,有司立祠恤家。於戏,挺身赴难愧彼前,却遗烈余勇,虽死犹生,尚奋扬尔威相师殄逆,以纾未毕之志,歆予旌宠,永慰忠魂。”
  朝廷还在绍兴新建伯祠西立褒忠祠,祭祀死难于倭患的绍兴府知事何常明、余姚监生谢志望、庠生胡梦雷等四人。当地百姓也为谢志望塑像,柱对曰:“一生忠赤山河见,千载精神日月光。”
  被时人誉为"文宗"的南京礼部尚书恪孙升听说了谢志望的事迹,欣然动笔为他撰传。孙升的二兄、时任尚宝丞的孙墀,也作《悼谢生志望》诗一首:
  “书生猛投笔,剿贼勇提兵。报主惟恂义,捐躯不为名。孤忠新庙祀,太傅旧家声。我为纲常哭,临风百感生。”
  谢志望妻陶氏,是会稽陶谐(字世和,官至兵部侍郎,谥庄敏)的孙女。谢志望遇难时,陶氏才27岁,几次欲要从死,想到有遗孤要抚养,隐忍十余年,无一日没有泪痕,最后悲哀过度而死,敕赠安人。谢志望的儿子名谢秉忠,号阳堂。谢志望战死后,朝廷特许谢秉忠入太学读书,后历官通州判官、六安州同知,诰授奉训大夫。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