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流行歌曲有关的记忆
作品名称:与流行歌曲有关的记忆 作者:许建胜 发布时间:2012-09-08 19:57:39 字数:3779
0、前奏
2008年初秋的一个周日午后,我和几位朋友正坐在上岛咖啡厅的某个桌边悠悠自得地品着那种闻着有异样香味而看起来又类似于涮锅水的液体。突然,一首熟悉而又久违了的旋律在耳边潺潺流淌、蜿蜒回旋,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欲翻寻那些深埋在心灵深处的陈年往事的冲动。我立即在大脑的屏幕上进行快速搜索,无奈配置太低,大约过了足足有十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十分钟,才想起这首歌的名字叫《春光美》,好象演唱者是香港歌手张德谰,我可能是在1986年的春节晚会上听她演唱的这首歌曲,当然是通过电视而不是现场。歌词的大意是: 我们在回忆 说着那冬天 在冬天的山巅 露出春的生机 我们的故事 说着那春天 在春天的好时光 留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慢慢说着过去 微风吹走冬的寒意 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神奇 啊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多好啊!在春天里回忆冬天,两个季节、两种声音、两个世界;在冬天里憧憬春天,潮来潮往、你来我去、沉沉浮浮。音乐就是这么美妙,歌声就是这么神奇。也许一首并不十分起眼的小曲子,就能引来你无尽的遐思冥想,就能勾起你沉睡多年的旧梦遗事。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歌曲的演唱者,听歌时的环境、心情,以及当时与此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等等。从这一意义来讲,每首歌都将烙上一个特殊的印记,或时代的、社会的,或团队的、个体的,或虚无的、情感的,或具象的、物质的。因此,就某一首歌曲来说,也许其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它身上却往往又承载着太大的意义。像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才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流行歌坛亦步履艰难而又轰轰烈烈地走过了自己的三十年。对于我们这些与之同行的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传统或前卫、或脚踏实地或虚头把脑的芸芸众生而言,一首歌代表的就是一个时代、一个年份,一首歌代表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念想,时间虽然似流水般悠然远去不付回流,但只需一首短歌、一段旋律、一句词语,便会在流水中打捞起许许多多具体而鲜活的情景,令我们回味无穷、感慨万千。从这一角度来讲,是历史造就了流行歌曲,而流行歌曲又让我们在怀旧中感受着历史。在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在这举国同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时,在这即将迎来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之际,不妨就让我们踏着时间的脚步、和着音律的节拍、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再次侧耳聆听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歌声,怀念那些曾经抚慰我们心灵的歌者,并追寻那些曾经与此有关的记忆……
改革开放之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内地并没有流行歌曲,起码对于跟我一样孤陋寡闻的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脑子里还没有流行歌曲的概念。但是,没有概念中的流行歌曲并不代表没有现实中流行的歌曲,实际上,那时有些歌曲不仅流行而且还十分的流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那首脍炙人口的《东方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时代,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到处都回荡着庄严雄浑的《东方红》乐曲,人人都会高歌《东方红》。每天清晨,当太阳还没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我们公社的广播站就在《东方红》的歌声中开始一天的播音;在电影银幕上,只要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影出现,就一定会伴随着《东方红》那熟悉的旋律;无论是哪一级组织的大小集会,第一项议程必定是全体高唱《东方红》;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遨游时播放的也是《东方红》的乐曲。我上学后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东方红》;我也是通过学唱《东方红》而学会识简谱的;就连在我初中升高中考试时,一道重要的语文试题就是默写《东方红》歌词及标点符号。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咳呀 他是人民大救星…… 这是一首源自于陕北民歌改编、由一位陕北农民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之所以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为流行并于六七十年代达到颠峰,除了某些人为的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在于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在于亿万人民对毛主席深厚的感情。毛泽东,一个湖南农民的儿子,凭借其深邃的思想、超群的智慧和盖世的胆略,直接参与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的军队,并带领广大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四万万同胞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使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他爱民、亲民、为民,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为百姓深受血吸虫其害而夜不能寐,为到处莺歌燕舞而欢欣鼓舞;他不怕鬼、不信神、不畏强权,在波涛激浪中胜似闲庭信步,在书房里或游泳池边会见总统、首相、国王。他是一个伟大的的思想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创造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从红军时期的四渡赤水,到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再到解放战争中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史上留下了经典的范例;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赞赏孙悟空的造反精神,主张“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在其中”,坚信“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他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其《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无不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其挥就的诗篇气势磅礴、恢弘壮丽,既“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又“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他用他的思想、他的智慧、他的胆略,和他的同志们一道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毛泽东时代,离开这个时代愈远,就愈发显现出他的伟大、他的气度非凡、他的光彩照人,与他相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切名流政要都黯然失色,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还给我们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遗产,以至于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在政治上仍高举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在生活中仍有意无意地说着他说过的话,做着他要求办的事。据说,在世界各地、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学习他的著作、研究他的思想、借鉴他的经验。对于这样一位伟人,受到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亿万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歌颂就毫不为怪了。
在那个时代,除了《东方红》之外其他流行的歌曲还有很多,诸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有个金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等,其主题大都是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伟大的祖国。其实,对于我等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五十岁左右的那代人来说,当时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中,毛主席、共产党、祖国三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毛主席就代表共产党,也代表我们祖国,在一部电影中金日成不就对朝鲜人民说过“祖国就是你们的母亲,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么,所以,儿女崇拜父母、歌颂父母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在当时流行的歌曲中也有歌颂儿女的,歌颂毛主席、共产党和祖国的优秀儿女——那些时代的英雄们。“革命熔炉火最红,毛泽东时代出英雄”,向秀丽、焦裕禄、欧阳海、刘英俊、王杰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和他们的英雄事迹,都曾经感动和激励着我们,成为那个年代无数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就有了广为传唱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雷锋是沈阳军区某部一名普通的战士,其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立足平凡的工作岗位、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在有限的生命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出一种伟大的精神——雷锋精神,周恩来总理曾把这种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同志用他年轻的生命完美的诠释了这种精神:他热爱祖国、热爱党,“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属于党和人民的, “对敌人要狠,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他是一个实干家,总是把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从而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成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象征。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全国上下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毫不利己、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尊老爱幼、艰苦朴素等在神州大地上蔚然成风。那时虽然我们都是刚上小学的小皮孩,但同学们都主动打扫教室的环境卫生、帮助孤寡老人抬水扫院子、帮助同学补习功课、理发等,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好事又不留下姓名;村里的大人们更是生活中互帮互助,劳动中争先恐后,救火防涝奋不顾身,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团结祥和、互助互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景象,连小朋友都知道“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