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山村沧桑>第二章 进山伊始

第二章 进山伊始

作品名称:山村沧桑      作者:霞中子      发布时间:2022-01-18 15:30:21      字数:4507

  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的晚上,各公一家围着火塘烤火聊家常,各公忽然叹了一口气说:“孩子们,这一年来,我们邻村闹架的事件越来越多了,你们都知道的,那些都是为了争田夺地的事儿。我们这平原,田肥水富,可谓鱼米之乡。然而自我们老祖真公到这里开发以来,已近两百年了,至今历经八代,人口已繁衍上千,成为巨族。常言道,五福之内,尚可论亲,如今相隔八代了,彼此间人情渐行渐疏,几近路人了,棍棒相向又有何见怪呢?再说了,这村里眼下已是田少人多,人均不足两亩,山上柴木将尽,长此以往,土地纠纷将越来越多,炊煮之柴都成问题了,实可堪忧啊!如今我们北边的大石山区里,有无数的峒场荒无人烟,那些地方山高林密,土地长满杂草灌木。如今那些地方,大多数山弄无人居住,有极少数的山弄,也只有一两家瑶人居住的。为父有个想法,想让你们几个兄弟,到山区里开发,各自创家立业,一人一个山弄,大有发展空间。你们意下如何?”
  众儿子听到老父如此言语,面面相视,大有不愿离家之情。老大说:“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好端端的,干么要搬呢?别人住得我们住不得?”
  各公说:“此地虽好,但人多地少,老挤在此食这点田,不是长久之计呀!”
  老二说:“人家要搬由人家搬去好了,过几年看情况怎样再说吧!”各公又道:“平原人往山里开发,那是必然的趋势,古人云,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啊!谁先去开发谁就是‘山寨之主’,后到的人就得听先到的。我们若不趁早去占领,让别人先去占领了,到那时我们再想去,就得看人家的脸色了。”
  老三听了道:“那些地方是洪荒之地,虎豹出没之所,又难保没有盗贼的打劫,我们单家独户在那儿居住,不是很危险的吗?谁敢去谁去,反正我是不敢去的!我不想去冒险,我留守祖家好了。”
  各公又道:“自古以来,那些山弄就从无人迹,连路都没有,哪个贼人敢于晚上模进山里去?他就不怕夜里进山被野兽咬死吗?要行盗,外面才有富人家,这里才有物可盗,山里有什么可偷的呢?偷几斤玉米?走那么艰难,值得吗?再说了,我给你们每人配一杆火枪、一条猎狗,你们还有什么可怕的?”
  老三又道:“要么让老四去吧!”老四还未成人,不知如何发表意见,何况他们都是长辈,再怎样都是轮不到他说话的。
  各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老了,也活不了多少年了,趁我还活着,我得做这个主,这也是为了你们的长远打算,你们得听我的。老四还年小,就让他留守祖地吧。老大、老二、老三,你们都得搬出去,到山里去开发,那里才是你们未来的天下!”
  老父亲都这样说了,儿子们哪有不听老子的,在那封建的时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老头子的话,那是绝对权威的,连他的老婆都无权违拗,何况孩子们呢?分家搬迁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过完了年,各公一家就酝酿着准备进山开发的事儿。
  父子们经过讨论,制定了搬迁的方案:
  一、选址
  1,关于位置,选择的峒场越大越好。
  2,尽量往里深入,越深入林木资源就越丰富,大树就越多,越容易建房。
  3,老大往最里,老三在最外,老二居中。
  4,先建房后搬迁,建房时就地取材,先建栖身的简易茅房,待住稳了之后再建瓦房。
  5,兄弟合力建房,一同先建老大的,老大建好了建老二的,老二建好了再建老三的,然后统一择日,同时入宅。
  6,要先进山里考察评估,选择有水源和坭土地较多的山弄,有涝患的山弄不选,然后再进行利弊分析,决定各自的迁址。
  7,最好选择已住有一两家人家的峒场,并与他们搞好关系,融入他们,抱团取暖,互相关照,做好邻居,这对安全有利。
  二、初次进山的必备物资
  1、刀具,狗,火枪。
  2,火镰,粮食,炊器,酒,衣物,蚊帐。
  3,雨帽,木工工具,桐油和灯具。
  4,蛇药,常用药品。
  三、开发程序
  1,第一年刀耕火种,往后由近及远,逐步开垦荒地。
  2,种植以玉米、红薯、黑豆、青菜为主。
  3,豢养先以鸡羊为主。养猪耗粮,养牛引贼,先不养。
  4,农具先以脚犁为主,以土埋草木叶子为肥料。
  5,安顿好后,再接家小进山。
  四、安全方面
  1,以狗防身看家。
  2,防野兽、防蛇虫。
  3,坚固篱笆,夜不出门。
  4,必备火枪火药铁沙。
  最后,老大说:“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那就尽早行动吧。明年春天,我们就进山开发。”
  各公摇摇头说:“初次进山开发,宜以秋天为佳。春天多雨,夏天太热多毒虫,冬天又太冷,这三季都不好干活。创家立业是要做大量的活儿的,而且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并不像平时居家过日子那么简单。我们就在今年秋天择日吧。”众儿子觉得父言有理,就不再说什么了。
  方案定好之后,大家就都有信心了。经过几个月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三兄弟的心中都有了底,都有了一张美好的无形的蓝图。
  春末夏初,父子四人,就开始走进巴独屯北部的山区里去,他们逐一考察那些荒无人烟的山峒。他们早出晚归,历时半个月之久。他们经过多次的进山考察,最后决定老大迁去弄良屯;老二迁去弄敢屯;老三迁去城下屯。弄良屯和弄敢屯各有一家人家先去开发了,城下屯先去的有两家。这些山弄都是先去的人起名的,其中弄良屯最远。城下屯最近也是三者之中最大的、平地最多的,就在他们祖居巴独屯的大山后面。要到弄良屯,必须经过板才、城下、歪党、弄水、弄敢、敢上、古对等七个山弄之后才能到达。到弄敢要经过四个山弄;到城下只需走过一个板才屯就到了。在考察时,他们已经对那三个即将迁入的山弄里的人家,说明了情况,将要进去与之共住的意思讲清了,已表达了与他们相互友好的意愿。那年头那山区里人烟稀少,单家独户而居甚是寂寞和胆怯,正需要有人家相伴,互相壮胆,所以各公父子的迁入,立即受到先居人家的欢迎。
  却说弄敢北面与之相邻的有个山弄,叫做吞团屯,这个吞团屯原先住着一户瑶族的人家,此屯西边山脚下,有一个地下河的天窗。这种天窗,汉语名叫“楞水洞”,壮语叫做NaenRaengz。这种楞水洞一年四季都有水,哪怕是百年一遇的大旱也是有水的。瑶人已有经验了,但凡有大水源的地方,都会招来大量外人的入侵。当初有人迁入弄敢屯时,这户瑶人就已经警惕了。瑶人还有个习惯的思维,他们不喜欢跟大族人家共住,尤其不喜欢跟壮汉人家同居一处。当初先来弄敢开发的那一户,说的是壮话,他就有所不安了,这一回又听说要有高岭的大族壮人迁来弄敢居住,估计吞团屯也要被占领了。他还听说将迁来的其实是汉人就更加不安了。他们曾听说过许多大族人家欺负瑶人的故事,他们预感到将有外面的壮汉人家迁居吞团了,所以便惴惴不安起来。这一年的春天,原住吞团的这一家瑶人,就决定搬到里面更深的山弄里去住,免得与这些外人发生冲突而自己吃亏。出于不满和怀恨的心理,这家瑶人搬迁前拆了自家的房子,并将房子拆下的红木柱子和横梁统统丢下那个楞水洞里去,使红木架住洞口,然后再填以大量的石块和泥土,将那个楞水洞堵死填平了。那瑶人心中说:来吧!来吧!叫你们来吧!我叫你们没有水食!让你们在这儿享受泉水,想得倒美!没那么便宜的事!
  清同治年间,一个孟秋的早晨,各公父子四人,带着工具、粮食和炊具,还带一只狗,一同向大山里走去。他们一边走一边砍割那些伸展到羊肠小道上来的荆棘和杂草,为的是今后行走能方便一些。他们一边走一边评论着所经过那些山弄的环境条件和其优劣特点,讨论着即将开始的劳动内容和细节。他们大约走了两小时才到达弄良屯。
  到了弄良屯,各公四众首先去拜访先来此屯开发、住在屯子北边的人家,他们送去糖烟酒肉作为入伙的礼物。那家人家都非常高兴,他们杀鸡煮饭,热情招待了这父子四人,还给那只随来的狗喂了一瓢饭,这是十分欢迎客人的表示。席间,家主问各公:“敢问老哥,你们下一步是怎么打算呢?房址选好了没有?是全都住在此屯还是分开住的呢?”各公一一回答了主家的提问,并将他们下午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也都合盘托出了。主家连声说道:“这样好!这样好!大公子从此在这里扎根,安家落业,我们就是永久的邻居了啊!”
  “对啊!对啊!从今往后我就多多仰仗阿伯关照了!”各公想不到老大也会说出这样的客套话来,于是紧接着说:“是啊!老哥!我儿没见过什么世面,以后我儿若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还望多多包涵哦!”
  “见外了!见外了!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啊!”主家也是很会说话的。
  话休絮烦,却说各公父子四人,告辞了主家,便往南边而去。南边的西山脚下是他们选择的房址。父子四人,说干就干。各公当时才五十岁上下,老当益壮,力气未减,他挥起带来的大斧,砍倒了一棵棵大树。三个儿子,一个割草刨砂整地基,然后取水,拾柴火;一个割茅砍竹编茅片、编木排;一个立柱绑梁搭棚架。他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不顾休息,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经过五六个钟头紧张的工作,一间临时的小茅棚就基本成型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就在小茅屋前燃起一堆熊熊的大火。这堆火可重要了,一是使野兽不敢靠近;二是用以照明赶夜工,做木排,以木排当门和四周之壁;三是用其火灰煨那些带来的红薯当晚餐。
  父子四人,吃了红薯之后,又烧开水解渴,然后又继续干活了。他们忙到了半夜,一间结结实的小茅屋终于建成了。然而他们也累得精疲力尽了。他们的茅棚,还特地留了一个狗洞哩。
  各公叫儿子们将干草抱进棚里来,在地皮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轶绵绵的,既隔了地气,又能有效地保暖。此时正是秋天的季节,深山里的夜晚还是很凉的,他们躺在草垫上,觉得真舒服。各公将那杆带来的火枪,上足了药粉,然后抱着它睡觉。老大在睡前命令那只狗进到棚里来,叫它伏在那个狗洞边,为他们放哨。
  父子四人一经闭眼,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他们四人太累了,个个打呼噜,鼾声雷动。那只狗很懂人性,它两眼盯着屋外远近的一切,它不敢睡着,没有发现什么大的动静它是不轻易鸣吠的,它懂得要让主人好好地睡觉,他们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早晨,天刚拂晓,那只狗便汪汪地鸣吠,将父子四人从沉睡中惊醒。他们以为出现了什么险情,原来是天亮了。父子稍事整理,吃了些简易的早餐之后,又开始了繁重的劳作。
  他们在那茅棚的旁边,另外开辟一片较大的房屋基地,他们要在那儿起一间较大的适用于正常生活的房子,昨天起的这个茅棚保留着,用做临时的栖身之所。他们又开始伐木、砍竹子、编制木排和茅片……
  他们动用所有的木工工具,又锯又锛、又劈又凿、又刨又铲。他们断木作柱,削木造梁,开孔插榫,左支右架,磊石作围,夯土为基,干的大汗淋漓,忙的不亦东乎。从此,他们早起晚睡,终日操作不止。
  他们就这样埋头苦干了十多天,在各公的指挥和指导下,一座像样的木屋就建成了,当然,它仍然是用茅片儿盖顶的,其实仍然是茅屋,那间临时的茅棚就留着以后当牲口棚使用。在这十多天里,他们也曾数次派人回过老家,取来补充的物品;还去过街上,采购急需的材料,其情节之繁琐,不须冗述了。过了数十年之后,老大的后代们才重新建起更加像样的瓦房,此是后话,在此不提。
  新房起好后,他们暂时锁起来,然后再到北头的人家叙事了一番,顺便向他们告辞。各公说,“我们又要到隔此数屯的弄敢屯,在那建造老二的新房,是因为老二将要迁居那儿的缘故,待我老二老三的新房都建好了,老大才正式来这里定居的。”主家非常敬佩他们的精神,赞叹他们的干劲。主家真诚地对他们说:“你们放心去吧!你们这儿的新房我们帮看着,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于是,各公父子四人,分别挑起生活用品和工具,离开弄良屯,转移到弄敢屯去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