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风簾翠幕柳耆卿>第五十一章 波涌岳阳

第五十一章 波涌岳阳

作品名称:风簾翠幕柳耆卿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2-01-13 13:01:15      字数:3775

  二
  岳阳古称巴陵,以在岳山之南,所谓“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而得名岳阳。
  江水拍打着堤岸,浪花飞溅,见岳阳楼兀峙大江之浒,远见层楼高耸于雉堞之表,凡往来客舟必经于此。
  想到幼年读杜工部《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柳永临轩怀古,叹息杜甫真是诗圣也。只有这样的诗人才有目空千古的气慨,才能写出横绝世间的大作。老杜此作,可谓古今没有第二篇。可想他未下笔时,该是怎样的心胸抱负,及至落笔时定是不假思索一泻千里了。
  他又想到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只有这两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堪堪匹敌杜甫的诗。
  每想到凭高远眺,旷阔无涯之状,为之神往。柳永遂弃舟登岸,欣然登楼。
  画槛迂回,榱櫨丹碧,是日,适烟雨迷离,凭栏四顾,凡渔舟之出没,浦树之萧疏,俱在有无想像间;而远山之缥缈,更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水墨丹青也。柳永不由想铺纸泼墨描摹写生,又想到许久没动笔了,便也作罢。
  登楼观赏岳阳楼四宝: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竦篆额,号称“天下四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出,便像惊雷一样炸响,一时间洛阳纸贵,影响到多少有操守的文人志士争相学习。柳永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正因此,来到岳阳,感觉似曾早就来过这里,一点儿也不陌生。
  想到苏舜钦被革职为民寓居苏州,滕子京也贬赴苏州,人事变迁,世事难料,由不得他不感慨万千。
  望浩瀚长江滚滚东去,方知范仲淹之伟大胸襟抱负,是男儿就当如此,真乃大宋国朝第一名臣。范仲淹虽未到过岳阳,却逼真形象的写出此地山川形势、壮丽景色,这才真正是大手笔。
  想到范公自幼清贫,青年时食粥读书,得志后依然食不重肉,现今还有谁如范公那样严于律己、洁身自好?“自惜羽毛清,廻立风尘上。展翼凌云端,一鸣天地响。”故只有范公才能写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醒世名言。吾与范公亦师亦友,论官职相去天壤,但范公教诲之情意终身不忘。
  
  三
  柳永在粉壁上浏览游人题词,见一首诗,笔迹纤弱潦草,看墨迹似是新近题写的,应是女人所写,细看之下才知是首回文诗:
  娥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曦。
  倒过来念是:
  曦草露如郎倖薄,乱花风似妾情多。
  归鸿见处弹珠泪,语燕闻时敛翠娥。
  柳永登岳阳楼,一是为观名楼盛景,二是来赴他与翠娥的长安之约。此时见翠娥将自己名字嵌入诗中,心知翠娥没有爽约,已然来过岳阳楼。
  他在楼外茶摊坐了半日,未见到翠娥,心中有些许惆怅。他知道自己晚了几日,是自己负约,见天色已晚,再不犹豫,便提笔在粉墙上写下一首《轮台子》词: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衬遥天,掩
  映断续,半空残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
  甚处一声羌笛。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
  痕添色。感行客。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
  久沈消息。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
  愁听得。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
  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翠
  蛾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利名
  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
  (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六十
  里;干名利禄:求名求利求禄。干,干进。)
  柳永下得楼来,回望岳阳楼,见那如将军兜鍪一样的楼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忽然觉得这景致是那样的熟悉,似乎自己曾经来过这里。但他肯定自己今生这是第一次登岳阳楼。
  再细想想恍然大悟,原来官泗州时,虽然在任时间较短,但泗州南门留给他的印象还比较深。泗州城有五座城门,其中南门最是巍峨壮观,当地人都说是仿岳阳楼而建。
  过了两日,岳阳楼上仍未见到翠娥,心中有些焦躁,便又留词一首,词牌《佳人醉》: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
  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
  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
  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
  寐。渐晓雕阑独倚。
  (金波银汉:月光、银河;轩砌:屋室前
  的台阶;凝睇:注目而视。睇音弟,斜视之貌。)
  原来在柳永到岳阳的第二天,翠娥就见到了柳永的题词,她却不忙着现身,偏要小小地折磨他一下,以示对他晚到几天的惩罚。待到见到柳永的这首《佳人醉》,翠娥再也沉不住气,大庭广众之下就投入柳永的怀抱。
  翠娥是她的艺名,姓杨名天霞,外表娴雅随和,内里却是火辣辣的。
  柳永在岳阳休整一个多月,又已是深秋时节,必须回朝交卸差事了。每日与翠娥厮磨,探君山、下洞庭、吊唁屈原,与这个脱离乐籍从良的少妇夫唱妇随,别有一番情趣。
  柳永彻底的放松了心情,再不纠结大半生中遭遇的恩恩怨怨,写下的词也多了舒缓、淡泊的气息,慢词长调、新创词牌越来越多。
  南方景致就是与汴京不同,处处透出温柔细腻,拿翠娥的庭院来说,粉墙内外竹影婆娑,小溪穿墙入户,院内院外景色连成一片,在院内临轩而坐,墙外的景色是借来为主人准备的;在外面山坡上小坐,院落掩映于竹林松柏之中,又是为游人准备的美景。
  柳永心情畅快,为翠娥写下了《夜半乐》词一首:
  艳阳天气,烟细风暖,芳郊澄朗闲凝伫。
  渐妆点亭台,参差佳树。舞腰困力,垂杨绿映,
  浅桃秾李夭夭,嫩红无数。度绮燕、流莺斗双
  语。翠娥南陌簇簇,蹑影红阴,缓移娇步。
  抬粉面、韶容花光相妒。绛绡袖举。云鬟风颤,
  半遮檀口含羞,背人偷顾。竞斗草、金钗笑争
  赌。对此嘉景,顿觉消凝,惹成愁绪。念解
  佩、轻盈在何处。忍良时、孤负少年等闲度。
  空望极、回道斜阳暮。叹浪萍风梗知何去。
  (夭夭:姣好貌;斗双语:相对互语。斗,
  犹对也;檀口:朱唇;浪萍风梗:指行踪不定。)
  
  四
  临别前两日,翠娥有些感伤,总是问今后还会相见否?柳永也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他心里想今生恐怕再无机会来岳阳,而翠娥也许在他走后不久就为人妇,他能怎么说,又能说什么?他只能无奈的反复吟诵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柳永对翠娥道:“我与你在三地相遇,我们心心相印,就将这段佳话埋在心底,永久的思念它,好吗?”
  翠娥幽幽地道:“岂不叫我从今往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柳永无言,除了跟着叹息,又能怎样。
  次日天刚蒙蒙亮,翠娥送柳永到洞庭湖边,柳永留下一首《采莲令》词,动情地唱与翠娥。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
  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
  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
  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
  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轧轧:象声词,指开门的声音;争忍:
  唐宋时期俗语,怎忍、何忍;脉脉:相视含情
  的样子。)
  艄公在喊:“客官登船喽!”
  柳永在船家的催促声中登上大船,与翠娥分别的这一幕,让他想起十年前汴河别离的场景。
  因为他对情爱的真心,因此每次的别离都会深深的触动他的心弦,故此他的词中经常出现“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这样凄绝清婉的名句,读来催人泪下。
  世事沧桑,山河巨变,他的人生走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他的情感依然故我。
  他用情虽不专一却很投入。他不是单纯为玩弄女性、发泄欲望而到处寻花问柳、移情别恋,他自诩是她们的知心人、保护者、爱戴者,甚或是崇拜者。他平等对待这些人世间的弱者,他真心的认为他和她们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他的这种思想让他与以往的各类嫖客有了本质的区别。
  但是他在她们身上的感情投入越是深入真挚,这让他越是痛苦,每当离别之时便难分难舍,经常深陷在情感的漩涡里不能自拔。正因为他的这种超前意识、思想,远远得不到同时代人的认同,他为自身招来的是无穷无尽的骂名、指责、攻讦。
  这里刚然放下,虫虫那俏丽身影又浮上心头,想她一定经常到汴河口登楼远望,辨识来往的舟楫,一次次的失望和沮丧。
  其实,柳永的心头又岂止是翠娥、虫虫占据着呀,谁知道还有哪个女人,还有多少呢?
  柳永乘船离开岳阳,已是归心似箭,沿途景物渐渐熟悉,只作得几首词,最得意是下面这首《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
  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
  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
  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
  愁。
  (红衰翠减:形容花木凋零;颙望:抬头
  凝望。颙音y0ng,二声,仰望。)
  这首《八声甘州》给人一种大气铺排的感觉,“渐”本是个虚字,但恰恰是这个虚字,把“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个连句带出来,一句比一句令人心中凄怆,又加深了前面潇潇暮雨那肃杀的气氛。下面的“红衰翠减”句,用“衰”、“减”二字非常生动的刻画出季节的变化,用字非常凝练、奇特。
  再有这个“颙”字,作“仰慕”、“盼望”解,极少有人用到,甚至读不出来。但用在此处,就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佳人登楼远眺的内心世界,这位佳人企盼的肯定是她无比敬仰又非常爱恋的情人,如果仅仅用“妆楼远眺”等词汇,便表达不出她的敬慕之情,也就流于一般的对思念的描绘了。
  此词一经问世,比他还先到了汴京,并轰动京城。皇上得意的对臣子们道:“柳爱卿若无西北之行,不亲自到边关看看,不去体察一下边塞的士兵生活,他哪里能写出这豪放的《八声甘州》?从他选的词牌,到词的内容,都有脱出词历来婉约局限的束缚,进一步开拓了词的领域和境界,难能可贵啊!朕果真没有看错柳爱卿,此词于高深处、清劲处、沉雄处,体会入微处,皆非他人屐齿所能到。慢词于宋,始蔚为大国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