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九、之五十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九、之五十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1-13 21:50:12      字数:4824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九
  
  这个下午,西边窗子透过来的阳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在我几案摊开的书页上。我低下头望着李耳老人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章句,就下意识地想起如何才能做一个这样大公无私的人来。当然,要是能够达到李耳老人家的要求,这人无疑就是一个纯粹、伟大、高尚的人。是呀,老人家是为圣人立的做人准则,一般的人精神境界怎么能够达到呢?不过从提升个人修养的角度,我们还是应该对李耳老人家五千言著作的这一章节认真琢磨一番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开宗明义是对“圣人”提出的要求。在先秦,圣人一词非儒家专有,它有许多含义,一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专指孔子;三指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四称皇后、皇太后;五泛称佛、菩萨等得道者;六指对有异术的仙道、方士等的尊称;七指清酒的别称,亦指酒之清者。我们来看“圣”的繁体字为“聖”,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以表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那么本章里所指圣人是什么含义呢?李耳老先生所说的圣人是指开明的统治者,即对君主的尊称。一个开明的统治者一是要“常无心”。“常无心”不是要他们不长心眼,当傻瓜,而是要求他们要永远不能有自己的私心和意愿;二是要“以百姓心为心”。也就是说要以百姓的意愿为意愿,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顺民心,解民意,这就是一种以民为主的政治主张和体现。这样的统治者要成为百姓意愿的化身,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开明的统治者对己“常无心”才能做到“以百姓心为心”。所以,中国的先哲都强调治国必先修身的理念,统治者要做到“常无心”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或者叫修炼,要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不然,要做到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那是何等的不易呀,这就叫“打铁必先自身硬”,自己百炼成钢了,才能够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以我的理解,这里的“善者”为善良的人,也就是好人;“不善者”为不善良的人,也就是孬人。“善之”为善待他。“德善”,有的人认为“德”通“得”是得到善良的意思,我个人认为是以善为德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我以善为德。我们一般的人能做到善善恶恶,爱憎分明就是很了不起的,如果能对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做到无差别以善良对待,如果没有高境界的涵养,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而“圣人”为什么可以做到呢?因为他可以把善良作为德行的要求。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句话和上一句话的结构模式一样。两句话只有一个主题词不同,上一句的主题词为“善”,这一句的主题词为“信”。“信者”为诚实的人,“不信者”为不诚实的人,“信之”为以诚实对待他。“德信”,很多人把它解释为“德”通“得”,可以得到诚信,我的理解仍然是以“信”为“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诚实的人,我用诚实对待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用诚实对待他;我以信为德。也就是说,不管诚实和不诚实的人,我都能无差别地以诚实对待,因为我以诚实作为德行的要求。
  这两句话说明了应该怎样才能“以百姓心为心”。一是要用一颗平等无差别的善心来善待“善”和“不善”的所有百姓,二是要用一颗平等无差别的诚实之心来诚实对待“信”与“不信”的所有百姓。开明的统治者必须具有这种宽宏大量的博爱胸怀,要靠这种自我“善”和“信”的道德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天下百姓皆能向善、向信。其实,不单单是古“圣人”,作为两千多年以后的我们,善和信仍然是我们立德修身的根本要求。一个作恶多端、坑蒙诈骗的人,是会被人们所唾弃的。所以,刘备临终前在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其实,不仅仅是李耳老人家的道家讲“善”和“信”,儒家和释家等都提倡“善”和“信”,因为这是做人必须坚守的根本。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里的“在天下”是坐天下的意思。“歙歙(xī)”一般人都认为是收敛、谨慎的意思,而我却认为是一种无偏执的状态。“为天下”是治理天下的意思。“浑”一般人都认为是混沌、纯朴的意思,而我则认为是全、都的意思。“百姓皆注其耳目”,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见仁见智了。有几种解释,不妨列在这里,以供老粉们研究参考。一种说法是: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欲望;一种说法是:老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不管别人的闲事;还有一种说法是:老百姓的愿望都被圣人看在眼里听到耳里。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最后这种解释。“圣人皆孩子”这句话也有三种解释:其一:圣人则要使他们回到孩童般纯真的状态;其二:圣人的心灵都纯朴得像孩子一样;其三:圣人都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我本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解释。那么,按照我的拙见,这整句话就可以解释为:圣人坐天下,无任何偏执,治理天下全心全意。百姓的意愿都看在眼里听到耳里,圣人都把他们当做孩子一样看待。
  你看,李耳老先生勾勒出一个多么完美的“圣人(统治者)”形象呀。他无自己的私心(无我),把百姓的意愿当做自己的意愿,他以“善”和“信”为德,无差别地对待善和不善、信和不信的百姓,他对天下百姓公允对待而无任何偏执,治理天下全心全意,把百姓的愿望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李耳老人家勾勒出的圣人图象,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那个春秋时期国君争霸、民不聊生的现实,只能让老人家痛心疾首,这也许是他虚构这样一个圣人“乌托邦”的企盼和渴望吧?
  
  我眼里的老子之五十
  
  恩格斯有句名言,“生就意味着死”。也就是说从出生开始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生命的历程会越长越好,甚至追求永生;以至于在中国的古代,一些社会上层人士甚至帝王,为了长生不老,竟炼起仙丹,中国古代的皇帝就干脆让臣民们把自己称作“万岁”,即便是贫苦的下层人也遵从“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理念,宁肯在苦难中挣扎,也不愿早早离开人世。从古至今,健康长寿,可以说是人人的渴望和追求,从吃、穿、住、行,娱乐、锻炼等各个方面,无不充分体现。就当下而言,这种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尤为突出。在吃饭上,大家讲究要吃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在穿戴上讲究舒适对皮肤无危害,在居住上盖房购房讲究采光通透环境好,房子装修、买家具等要求用料无甲醛等危害物质,在交通上有的人开始放下轿车换骑行,或者干脆“安步当车”,在娱乐、锻炼上,各种大舞台、广场舞比比皆是。可以说人们在健康长寿上花的心思、下的功夫不可谓不令人赞叹。这样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健康长寿呢?答案显然也不是尽如人意。那么,健康长寿有没有真谛呢?我们来读一读李耳老仙的五千言第五十章,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一章有两个段落,我们就分段落来解读,首先解读第一段。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先来弄明白这段话里的几个关键词句。”这段中,“出生入死”:出,出现于世上,也就是生。入,入于地下,也就是死。对这句话学者们有不同解释:一说人离开生路,就走进死路;一说人始于生而终于死;一说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坟墓就是死。我赞同最后一说。“生之徒”:徒,属,类。生之徒,一种解释说“徒”通"途",指活着的途径;另一种解释说属于长寿一类的人。我赞同后者。“十有三”:十分中占三分,即十分之三。“死之徒”:属于夭折一类的人。“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人本来可以得生,但是却走向了死路。“生生之厚”:为追求长生而过分地享受,奉养过厚。那么这段话可以解释为:人出于世而生,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其实这一生一死说起来就这么简单。来到世上就是生,进入地下的坟墓就是死。可这个过程充满了降生的喜和死去的悲,然而喜和悲都是人间的,对于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尽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生死是自然现象,然而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人长寿,有的人夭亡,有的人病痛残疾半生不死。李耳老仙根据他那个时代的生死情况,做了一个统计,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动之于死地”即自己作死的占十分之三。那么剩下的十分之一是什么情况呢?据我推测,我国先秦时期,一般采取十分位的分数法,李耳老仙“十有三”的分法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三个三分之一就是一个整数即十分之十了。
  这三个三分之一又是什么情况呢?按照我们现在的推测,第一种能长寿的是自己不嘚瑟,自然而然活下来的;第二种夭亡的大概率是死于天灾人祸的;第三种“人之生,动之于死地”的,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是什么缘故呢?是自己太把自己生命当回事了,整天对自己善待厚养,过分享受,照现在来说,整天鸡鸭鱼肉、生猛海鲜,时间一长吃出了三高,以至于脑梗塞、脑溢血或心脏病,这种情况还能好好活着吗?夜夜笙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般的享受折腾,能不损命折寿吗?善待、爱惜、享受过头了也就等于不爱惜了,这是自己嘚瑟出来的“死地”。这种“生生之厚”其实是一种主观的“有为”,是没有顺应自然,甚至违背了自然而造成的恶果。
  那么,到底该如何养生呢?接下来李耳老仙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段话里的“摄生者”指养生之道,即保养自己。“兕”:音si,属于犀牛类的动物。“入军不被甲兵”指战争中不被杀伤。“无死地”指没有致死的地方,也有人说是没有进入死亡范围。这一段话可翻译为: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在他身上无处用角,猛虎在他身上无处用爪,刀枪在他身上无处动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不陷入死亡的境地。
  这段话里的犀牛、猛虎、兵器显然都是对“摄生者”有着生命侵蚀危害的东西。这里李耳老仙是把这些东西比喻为人们的“欲物”,善于摄生的人,知道这些如猛兽、兵器般的欲望之物能够侵蚀伤害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在生活中不去招惹他,触碰它。李耳老仙说的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的含义是,他知道如何行路,走什么地方不会遇到它们,也就是说懂得主动避开存在危险的境地。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李耳老仙的意思是说他不去掠夺、攻击他人,他人就不会和他兵戎相见,没有兵戎相见,当然就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所以,凶猛的犀牛、老虎,锋利的刀枪对他都无可奈何。怎么能够这样呢?李耳老人家总结了五个字:“以其无死地”。是因为人家摄生的境界高,能够不为欲望所诱,清净寡欲,因随自然,虽身处险境而能不入死地,所以能够长生。
  李耳老人家生逢春秋诸侯争霸之乱世,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生命安全随时随地受到威胁,所以他主张不要靠争战、掠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法来养护自己,而要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别人也找不到对你下手的机会,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们寿命短促的人为因素。老聃先生本章文字旨在对人们进行劝诫,希望人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清静质朴、顺应自然。
  一句中国古话说得好:“不作死就不会死”,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