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七、之四十八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七、之四十八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1-10 23:40:22      字数:4042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七
  
  这个中秋加国庆的长假我没有外出,不是因为读了李耳老人家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李耳老人家说的是不必要出去,就可以知天下,见天道,那是真正“得道”的圣贤才能做到的事情。也不是怕“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出过几次门,出去走一走也是非常企盼的,况且我们压根就不在李耳老仙要说的层面里。我没有出去的真实原因是真切地怕道路“阻且险”。因为国外正在经历一场漫长的疠疫,而中国却早已从疫情中走出,得以“独善其身”,于是趁着“双节”假日,人们竞相外出游玩,神州大地于是又恢复了往日假期时的道路交通拥堵、景点人头攒动的繁华热闹景象,我真的是怕堵在路上让人心烦呀。
  既然提到了李耳老人家的五千言第四十七章的内容,那就不妨让我们来了解分析一下,看看老人家在这一章节里到底说了什么: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共三句话,我们分开来看。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句话里的“户”为房门;“窥”是从小空隙里看;“牖”为窗户的意思。用现在话来解释这句话就是:不出房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我们许多人都听说过“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句话。当然,这里的秀才绝非一般的秀才,他一定是“得道”的优秀的智者,为什么不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事呢?因为天下的事物都是按照道的规律运行的,你把握了大道当然就可以推知天下的事理和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到这里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伙计们也可以高兴一下了,这似乎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据和佐证。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里的“其”指代外出的人。“弥”为越、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为:外出越远,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是呀,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也就是无影、无形、无声的,作为得道的圣人,道就装在你的心中,而你外出而求之身外,岂不是南辕北辙吗?你外出所见都是形而下的东西,所以,你走得越是久远,看到的具象的东西越多,你内心里的道就会越少。因为你的心被眼花缭乱的物象所占居,得到的都是一些感性的碎片化的东西,作为本源的大道岂不是失去了分量?李耳老仙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所以你走得越久远,受到的诱惑和干扰就越多,就无法专注于内在的修养,做到清心寡欲。所以说,外出就是走上了欲望的迷途,甚至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因此,今天上午当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晒外出旅游的美景和美食图片时,就毫不犹豫地在下面留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朋友旋即回复道:让阿Q精神永远胜利。这看似轻松的一个幽默,反映的思想却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这句话里的“不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不乱作为,自然天成。圣人为什么可以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呢?因为圣人是得道之人,他心里装着道,所以他不会踏上迷途;他专注于内在的修炼,做到清心寡欲,心无旁骛,所以他就可以不出行而推知事理。不窥牖而知晓天道,顺其天性,自然成功。
  对于李耳老仙这一章,有的观点认为,李耳老头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这些人总是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作为论据。不得不说,这样的认识,实际是误解了老人家,冤屈了老先生啊。
  李耳老人家是一位博学多识、大智大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不但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从来都注重自然中存在着的万事万物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他的五千言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内容,这些都表明他老人家极为重视生活实践。李耳老先生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非要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更多的时候,理性认识、间接经验等规律性的东西更值得重视。更何况是以古来就有,象帝之先的大道来驾驭现实的具体事物呢?有的观点就干脆认为,李耳老人家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这里只是强调了理性认识的作用。李耳老先生认为,在认识上纯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这里我仍然要强调,要研究李耳老先生,研究他的五千言著作,就应当从著作的全局和整体出发,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着的真实主张和观点,切不可蜻蜓点水,望文生义;更不可割裂开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盲人摸象,片面理解。同时,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历史地看待李耳老人家在春秋时期的著作。从那个历史阶段来看,要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这还不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们所能够解决的重大哲学论题;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实事求是地看到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决不能用现在的框子去框古人,给李耳老人家下套,也不能揪住某个小辫子而求全责备。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八
  
  做学问和修道是不是互相矛盾呢?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幼稚和突兀,可我突然想到了李耳老仙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也不能不对此有所思考。从字面来看,为学和为道似乎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为“日益”,就是一天天在增加,一个为“日损”,就是一天天在减少。不但在减少,而且还“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减少了又减少,一直到不妄为的境界。李耳老仙的说法究竟是怎样一个情况呢?还是让我们来细致琢磨一下老先生五千言第四十八章的原文吧。
  我们先来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上面对这句话的关键字已经做了解释。这里我们主要探求一下“为学”和“为道”的问题。做学问的过程,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积少成多,才能扩充学问的总量,增加学识的内涵,所以,作为如我辈这样的学识浅薄之人,还是很有些“为学”的必要的。《礼记·学记》中也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习,怎么能够懂得事理呢?这里李耳老先生把“为学”和“为道”似乎作为相互对立的关系列举出来,貌似反映了他对“为学”的轻视。实则不然,作为有着大智慧、大学问的哲人,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如果他是厌学的或轻视知识学问的人,那他就不可能通过他的五千言著作,建立起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大智慧是由他的大学问做支撑的。做学问是辛苦的,不然就不会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格言了。也许有的人会说,不要去做学问了,太辛苦了,每天都要精进,因为需要“日益”呀,不如修道,什么都不用做,每天只去“日损”就好了。要是有这么轻松,傻瓜才去做学问而不去修道呢,关键是你脑袋里一片空白,拿什么去损呢?你有“日损”的资格吗?你能有“日损”的智慧和境界吗?“为学”是用加法,挺苦的;“为道”是用减法,不是挺轻松吗?我的认为是“日损”的过程更苦,因为“为学”是一种积累,而“为道”则是一种修炼。假设“为学”的过程就像享用美食,当你学到了新的知识,你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你尽管享用就是了,并不会有什么痛苦;而“为道”就像要你减掉赘肉,你不但不能尽享美食,甚至还要拼命运动,忍饥挨饿,这个过程会是很痛苦的。所以,我认为真正的“为学”应该是“为道”的基础和阶梯,是“为学”的启迪,才能让你更好地“为道”,“为学”是增进知识,“为道”是提高精神境界,二者并不矛盾。真的,要是哪天谁发现了不用“为学”就可“为道”的好办法,我会是第一个去报名学习的,因为我是一个懒惰的人。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李耳老先生此处所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呢?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李耳老仙就是拿“为学”和“为道”做一个对比,来说明一个是加,一个是减的情况。也就是借此说明二者是正好相反的。“为学”指钻研学问,因年积月累,知识越来越渊博。“为道”是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等自我修炼方式,摒除偏执妄见,开阔心胸视野,以情欲自损,返璞归真。二是结合李耳老仙五千言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的叙述和本章下文的论述,此处的“学”应该是李耳老先生所鄙视的充满人为私欲的政教礼乐之学,是带着一定社会功利目的的上层人,以他们的喜怒爱憎的情欲文饰而成的,而不是反映自然之道的正常的庄重严谨的知识学问,是和“绝学无忧”里的“学”字含义相同的。因此,为这种世俗之学者,则日益多事而心不清虚,为道者就是要去除这种由个人情欲造成的伪饰。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对人为私欲,要拿出刮骨疗毒的狠心,刮了再刮,减少了再减少,最后把这些毒素都刮净了,才能达到无知无欲、清静纯朴、自然天成的境界。
  李耳老人家的落脚点还是在他的政治主张上,上面的论述,是在为他下面的政治哲学和主张做铺垫。所以,他接下来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顺应自然不妄为就能够无所不为。是呀,你的作为都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成功呢?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里的“取”是治理、摄化的意思,“无事”即无扰攘之事。“有事”指繁苛政举在骚扰民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治理国家的人,要经常以不扰攘人民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所以说,治理邦国要用“为道日损”的减法而不是“为学日益”的加法,条条框框越多,老百姓越无所适从,打破那些条条框框,顺应民心天性,在清净无为中靠感召力来治理天下,才可以无所不为。
  李耳老人家,对于你这一章,我个人的见解就说到这里了,至于有些人认为你轻视“为学”只一味强调“为道”,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以致倒向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也就只有请你老人家委屈一下了,我个人对批判你的这种观点持保留态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