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五、之四十六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五、之四十六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1-08 22:37:13      字数:5742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五
  
  人活在世上,如何做人是第一等的大学问。会做人的,人生就多几分顺遂,不懂做人的,也难免多几分艰涩。无怪乎有那么多人都在慨叹做人难。因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偌大的林子,啥鸟都有,所以这局面就显得尤其不好应付。这不是让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还是真要有些个讲究,拿捏好分寸。这首先要看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人生世事。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和人生轨迹。当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定会带来不同的人生结果。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又是由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即价值观决定的。在李耳老人家的五千言第四十四章中,他谈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那就是轻名利而贵身,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最珍贵的,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切勿强求,要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唯如此,才能保持生命长久安好。接下来的这一章节,李耳老先生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我感觉这是在告诉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即我们应如何做人做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句话里的“大”做程度副词,极、最的意思,“大成”即最完满的东西;“若”即好像的意思,“缺”为缺陷、不足;“弊”为害处、毛病。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缺陷一样,它的作用却不会有弊端。你要懂得把圆满当做不圆满的样子,要把锋芒藏几分,不要过分刚强,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是太圆满了,就尽力表现出像有缺陷的样子,这就是度,把握好了这个度,就可以不产生什么弊端了。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句话里的“大盈”指最充盈的东西;“若冲”指像空虚的一样。“穷”指竭尽。最充盈的东西好像空虚的一样,它的作用却不会穷竭。你本来是很充盈丰满的,可是你不能完全显示本来面目,要显露几分空虚,你要会用“冲”,把“冲”当做调和与“大盈”关系的砝码,这样就会妙用无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最雄辩的人才好像口吃。你太挺拔正直了,那就不妨适当弯弯腰,缩缩身子。太灵巧了,平时就不妨多显示笨拙的一面。太雄辩了,千万不要到处都口若悬河,要尽量保持木讷呆滞一些的状态。
  总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你只有明白保持柔弱的一面,才符合道的要求和规律。
  这三句话里共陈述了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和若缺、若冲、若曲、若拙、若讷等五对相互对立的关键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就是,做人永远要谦虚不要骄傲。
  一是自己永远要把“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当做“若缺、若冲、若曲、若拙、若讷”,这样你在成绩、优势和能力面前才不至于自我膨胀。
  二是要擅于发现“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里边所存在的“缺、冲、曲、拙、讷”,要有追求完美和“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勇气和能力。
  三是“缺、冲、曲、拙、讷”并不能掩盖“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的本质。有时候,缺陷才能衬托出更真实的美。断臂的维纳斯、外形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的美国苹果公司的logo、许多印章边沿上的豁口等却因此而凸显了残缺的美,这就是说正是这些不完美(缺陷)承载了完美。
  四是要能够正视缺陷和不足,在“缺、冲、曲、拙、讷”上下功夫,做文章,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视野、境界和胸怀,只有不怨天尤人,不求全责备,懂得取舍,摒弃对客观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缺”中抢抓机遇,创造条件,才能成就大成、大盈,要是等到一切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干事,也许黄瓜菜也早都凉了。
  五是要懂得“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和“缺、冲、曲、拙、讷”永远都是相伴存在的,美里边永远都有不足,所以要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因“成”而沾沾自喜,不因“缺”而唉声叹气,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因此,我们看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不要被不真实的表象所迷惑,要能够透过现象认识真实的本质。
  我在这里罗列了这些,只能表达一下个人观点,正像一块臭豆腐,也许有人会喜欢,也一定有人会讨厌。当然,对于李耳老先生的“千变”哲学,不同的人因境界和角度不同,也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人期待他人更多真知灼见的分享。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是李耳老仙这一章节的结语,也应该是最纠结的一句话。纠结什么呢?一是上面的几句话都在谈人事,这结语怎么就突然谈起了自然呢?似乎和上面的几句话不搭调。二是古今许多学者没有弄清楚李耳老仙的“躁胜寒,静胜热”到底想说明什么?于是就在他的行文风格上做起了文章。很有些人就认为此处的“躁胜寒,静胜热”与老仙的“柔胜刚,静胜躁”的一贯思想不符,应改为“静胜躁,寒胜热”,我发现也的确有的本子上,一些解老的人把它改过来了。我的看法是,要真这样改了也就真的改错了。
  对于这个结语,我在这里谈谈我的一孔之见,供大家思考。
  “躁胜寒,静胜热”用现在话讲就是:动能战胜寒冷,静能战胜炎热。老子这里是想告诉你,冷了,你不必要去生火炉,热了,你也不必要送冷风。那该怎么办呢?不必大动干戈,顺应自然就好了。冷了,你就活动一下,你一动起来,不就把寒冷赶跑了吗?热了,你就保持安静,因为心静自然凉呀。这不就无为而治了吗?所以,李耳老人家最后强调:“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是天下的正常状态,你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这样那样的,只要保持清静无为就好了。
  对于“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也还有学者就躁和静和清静之间的关系解释道:躁能胜寒而不能胜热,静能胜热而不能胜寒,皆滞于一偏,而非其正,只有淡然清净而无所不胜,可以为天下正。我感觉这种理解是滞于一偏了。
  从整个章节来看,老子“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句话,就是为了对上述“五大”如何对待表明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对待上述“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问题,你不需要主动作为,你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只需要像“躁胜寒,静胜热”一样顺应自然,保持“清静无为”这一不变,一切将无为而自化。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六
  
  生活在太平盛世无疑是非常幸福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不幸的国度和不幸的人还很多。这不幸除一小部分因天灾外,绝大部分都源于人祸。而给人造成最恐怖最残忍后果的无疑就是战争。战争让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饱受摧残,甚至丧失生命。所以绝大多数人就会非常自然地厌恶战争。那么,为什么会有战争发生呢?李耳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晚期,面对君王们连年的你争我夺,称王争霸,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对这样的战争可谓厌恶至极,以至于在他的五千言著作里,多次表达了自己厌恶战争、反对战争的言论。认为那些讨伐征战的根源在于君王们(统治者)的贪欲而不知足。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李耳老先生关于战争及其起因的言论。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我们把本章节文字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先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句话里的“有道”就是合乎道,“无道”就是违背道。合乎道,政治就清明,天下就太平。违背道,政治就黑暗,天下就战乱。“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都是针对君王们来说的,治理天下合乎道,就是有道的明君,治理天下违背道,就是无道的昏君。当然,能够发动战争的也只有君王们了,一般的百姓除官逼民反外几乎没有这个能量。“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当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天下有道”就可以“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就会“戎马生于郊”。怎么将天下有、无“道”这样的大问题和“马”联系起来了呢?是因为此“马”非同一般的马,而是“走马”和“戎马”。走马是擅跑的马,这里指战马;“戎马”当然就是战马。在春秋时期的冷兵器时代,战马是征战的主要装备,除战士手中的武器外,没有再比战马更重要的了,似乎可以作为战争的代名词,所以,李耳老人家才会拿“马”说事儿。那么“却走马以粪”和“戎马生于郊”是什么含义呢?这里“却”是退还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对“粪”的理解各家就有些差别了。有的说是“耕田”,有的说是播种,有的说是肥田,有的说是粪车。但大同小异的是,都是退还战马给老百姓去进行农业生产了。“生于郊”,在城外的荒野产下小马驹。古代一般情况下,作为战马的,都是公马,叫做“牡”,母马叫做“牝”,这里李耳老仙用了“戎马生于郊”这五个字,一个“戎”字说明了是军用之物。一个“生”字足见其是用母马的事实,那就是长期的征战,公马早就死伤得不够用了,只有用“牝”上阵。一个“郊”足见战祸之惨烈,母马生小马驹都是在荒郊野外,而不得在马厩。这就是李耳老人家文字的厉害之处,简捷而准确。
  那么,上面这一部分按照我的理解整体翻译一下就是:天下政治清明太平,退还战马给农夫用来耕种。天下政治黑暗荒乱,连怀胎的母马也要被送上战场,且不得不在野外生驹。是呀,天下太平,就会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的景象。天下大乱,则会出“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的惨烈之场面。这“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产生的结果两相比较,我们就看到了李耳老人家的主张了。那就是反对春秋列国的君王们争雄称霸而发动的无休无止的掠夺和兼并战争,渴望还天下黎民一个政治清明世道太平的生活环境。
  上面的这一小节,以驱马耕田为有道社会的标志,母马在郊外的战场产仔为无道社会的标志。这两个标志生动形象而又直观。告诉我们战争对天下人和物的摧残,渴望天下有道太平。那么接下来的一节,李耳老仙就给我们揭示了引起连绵不断交战的根源。那就是:“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大的罪过就是放纵欲望,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是贪得的欲望。这就是那时候统治者们发动战争的原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列国的君王们欲望无度,贪得无厌,总是一直想得到还没有得到的,所以他们为满足欲望而去进行无休无止地征战杀伐。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战争以及由战争引发的各种祸患的原因,即是由于人的欲壑难填。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战争与祸患,李耳老人家提出了一个价值观问题,那就是“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所以知道何种程度的需求为满足的满足,是真正的合乎道的满足。“知足”就是知道何种程度的需求为满足,这既是关于满足的观念,也是说关于满足的标准。“常足”:即合乎道的满足。道的本性是自然而然。万物皆有其性,与本性的需要相一致的需求就是满足。如果人为的想法,要求太多,就是“欲得”。故老子提出的“知足之足”与“常足”的观念,实际上提出了人类需求的“度”的问题。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李耳老仙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实际上这个答案应该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可能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我的感觉应该是以个人主、客观条件限制为度,保持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以内,就像弹簧的弹性系数极限一样,在弹性系数范围之内,弹簧就能够发挥它的正常作用,一旦超出了他弹性系数的限制范围,弹簧就会失去正常的弹性,甚至发生扭曲变形或折断。李耳老人家要求从人类的内在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标准上解决人类的矛盾冲突问题,的确是一条新路径。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李耳老仙,最后我还想就别人指出的你存在的几个不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不对之处还请你老人家和各位方家、老学大咖谅解纠正。
  一是说你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有人说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政权,也有的是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这种说法里面有个常识问题就是,封建制萌芽于战国时期,成型于秦代,春秋时期地主阶级还不存在。李耳老人家说“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明显是说春秋列国统治集团发动的争霸兼并战争,是一种非正义的战争。因此,不存在要再明确区分战争性质的问题。
  二是说你认为战争是由于封建统治者不知足、贪心重所引起的,是一种唯心史观。我感觉这种指责也有些失于偏当。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战争的定义和唯物史观对战争起源的看法。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一句话,战争就是围绕政治、经济、领土等的剥夺与反剥夺,压迫与反压迫而进行的暴力争斗。为什么会出现政治、经济、领土的剥夺和压迫呢?如果从观念上和思想根源上挖掘,是不是应该是一个组织、集团,甚至国家想占领另一个组织、集团甚至国家的政治、经济、领土等资源导致的呢?那么这些是不是产生于一个组织、集团甚至国家的统治者的贪欲和不知足呢?李耳老人家是从哲学的层面和思想意识的角度,剖析了引起春秋列国统治集团上层发动战争的思想观念的根源,因此就给他戴上一顶唯心史观的帽子,不免有以偏概全的嫌疑,这似乎太沉重了一些。
  三是有人说你提出寡欲、知足,对当时当权贵族的无厌欲求是一个强烈的抗议,但对一般人来说,持有这种观点,就会把人引导到消极退缩的道路上去,就会使经济基础的发展从意识形态方面受到阻碍。李耳老人家提出的“寡欲”“知足”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是指金玉、财货、声色、世俗名利以及以兵逞强等等,目的是要免除纷争,让人向善,并没有让人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之意。他提出的“知足之足,常足也。”是让人要有一个满足的界限,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能没有节制,没有界度,所以他提出了“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才能不殆。发展社会经济,也要考虑社会的现实情况,不能急躁冒进,不能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主观冒进。因此,我们要顾及现实条件,既不故步自封,也不妄自尊大,“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永远值得我们深思!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