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大山深处感党恩 脱贫路上巧致富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大山深处感党恩 脱贫路上巧致富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作品名称: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1-12-29 18:59:17      字数:3242

  大山深处感党恩,脱贫路上巧致富
  魏丰春,男,汉族,生于1969年8月,镇原县方山乡金岔村庙沟自然村人,小学文化程度。
  魏丰春自幼生长在方山乡金岔村这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小学中途辍学后,就开始帮助父母在家里务农,从小吃苦耐劳。后来出到社会上打拼,在建筑工地打过工,在厂子当过民工,吃了不少苦头,当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1995年返乡后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家产业中,偶尔出去打个零工,补贴家用。2013年精准扶贫刚开始,魏丰春家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底子薄,家庭收入来源单一,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那时起,他利用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开始搞起了养殖。现在羊存栏已达40只,鸡存栏50只,已然成为了金岔村的养殖能手、致富能手。
  魏丰春热心村内公共活动。2018年,他凭借一贯的优秀品质和勤苦的性格,被村委会选聘为乡村保洁员。他任劳任怨,凡是村里有需要,他都能第一个带头上路下沟做好清洁工作,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闲暇时,他也牢记自己的职责,每周不定期打扫庙沟组的通村路,捡垃圾、除雪、疏通排水沟等等,一心想着为老百姓办实事。他自己的家也能随时做到干净整洁,严格落实乡党委政府的“五净一规范”要求,每当村里人去他家做客闲聊,无不夸他细致干练,不愧是一位合格的乡村保洁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庙沟组几十户人家都自觉接受了他的保洁规则,不乱扔垃圾、不在河道倾倒污水废水、门前院落干净整齐,成为了庙沟组的新风尚。
  2020年,魏丰春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在家庭养殖产业方面收益颇丰,家庭收入明显增加,达到当年脱贫标准,成功脱贫。这更加坚定了他走养殖致富的路子,在继续扩大圈舍规模的同时,进一步借鉴周边的规模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他积极宣传乡村振兴首先要求乡村美丽的思想,着力加强群众教育培训,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亲自示范带动,服务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
  一心为民的好支书
  米攀锋,男,汉族,生于1973年5月,1999年出任本村文书,200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任村委会计生副主任,2018年3月任寺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20年8月至今任寺山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任职以来,连续六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推选为“新时代十佳农民”;2019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奋进奖”,2019年9月被庆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产业致富带头人”;2019年3月被庆阳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庆阳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
  策为民谋,群众顺气
  人气顺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决策部署要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合民心、顺民意。只有高中文化的米攀锋虽然讲不出更深奥的道理,却在分析症结、总结经验教训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他认识到加强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性,针对过去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从抓学习入手,努力提高支部执行政策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村上每年订一些科技读物,提高干部群众致富意识和对政策法律的理解,支部先后建立健全《党员议事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并按照《村民自治章程》,在全乡率先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一事一议,集群众智慧定决策作部署。
  他注重“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自觉维护团结,形成抓经济促发展的合力。先后发展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党员11名,党员队伍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现在的40岁。全村涌现出了18名致富带头人,29名致富能手,36户养殖大户。如今“要想富,跟着党支部”已成为寺山村人的共识。
  事为民办,群众实惠
  米攀锋认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通过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体现出来。”近年来,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的机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在寺山村走“生态立村、产业富村、项目强村”的发展路子。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任以来,为村里做了五件好事实事。一是全力调整产业机构。他自上任以来,乡情亲们的收入增减变化,让他牵肠挂肚,自然条件恶劣,降雨量少,庄稼的收成好坏全靠天。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之初,他多方参加培训,掌握技术要点,积极宣传引导,把全膜粮食的种植耕植在群众的心窝里。二是强化基础建设。寺山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吃水靠人挑驴驮,争取小水建设项目打小电井254眼,水泥窖33眼,解决全村305户村民的吃水难题。在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组组通车,户户有路”的良好局面,全村完成修建硬化路2条11.7公里,砂石路5条25.8公里,漫水桥2座。已完成农电网改造10个自然村,动力电覆盖寺山、前梁、城山庄3个自然村76户群众,2019年完成修建油坊沟砂石路6.2公里,完成下剩自然村通动力电,全村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三是产业培育上多点开花。在解决温饱问题,粮食产业结构后,看到单一的产业结构,他急在心里,抢抓机遇,带领乡亲们建办专业合作社,以身作则,以身试险,多方筹措投资80万建成占地6670平方米养殖合作社1处,按照养殖场建设标准,分管理、草料、养殖、污染处理4个区域建设,新建2645平方米(115*23m)养殖棚舍1座,360平方米草料棚1座,办公室、防疫室等管理用房6间,化粪池1座,购置拌料机、消毒车、粉碎机、撒料机、装载机等养殖设备各1套。合作社按照“四类分类”标准,将寺山村下剩贫困户中有意愿、无能力、无条件的74户贫困户作为入股对象,采取按股分红收益的方式,将贫困村集体经济、省市县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到户产业补助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村集体经济“破白”、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目标,同时为村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后来者积累了大量的养殖经验、提供了科学的养殖技术、规范的管理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寺山村先后成立了益源鑫养牛专业合作社等养殖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5个,养殖大户36户。四是凝神聚力脱贫攻坚。寺山村人口多贫困面大,在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中,米攀锋身先士卒,坚持户户见面,家家测算,人人参与,精准识别贫困户174户675人,贫困面59.58%,面对问题和困难,他没有气馁,跑项目争项目,和双联干部促膝长谈,制定符合村情户情的帮扶措施和计划,至2020年底贫困人口下剩下剩贫困人口2户17人,贫困发生率1.5%,实现整村脱贫退出。五是广增致富门路。大力发展草畜养殖、全膜粮食、小杂粮、劳务输转四大产业,提高群众收入,全村已形成以养殖为主导产业其它特色种植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全村现有各类养殖户184户,其中养牛78户326头(贫困养殖户62户267只),养羊105户2929只(贫困养殖户83户2201只),养鹿1户28只,贫困户养殖占全村总贫困户的68%。全村紫花苜蓿面积400亩;年均种植全膜玉米2400亩,种植荞麦、谷子、绿豆、胡麻等特色小杂粮1800亩,中药材360亩,黄花菜300亩,甜高粱600亩,万寿菊530亩。这五大工程的实施,全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官为民做,群众满意
  职位不在高低,权力不在大小,为群众办事才是真的。他从抓支部成员思想政治建设入手,努力提高支部执行政策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能让党员干部学到更多的适用知识,村上每年订一些科技读物;投资0.5万元,订购了报刊杂志、法律读物等一些政策性强的法律法规、适应性强的科技资料;2010年村上安装了“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实现了无线广播定时播放、收看党的实时新闻,筹资5万元,建成村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同时支部先后建立健全《党员议事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村民自治组织法》,在全乡率先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一事一议,集群众智慧定决策作部署。同时加强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建设,通过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事,使寺山村群众怨气少了、民心顺了。
  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米攀锋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在他的倡导下,村里每年开展“献爱心助学”、“好公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评比活动,使村里的各项工作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