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席有还是“牛” 勤和家兴

席有还是“牛” 勤和家兴

作品名称: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1-12-29 18:10:39      字数:3805

  席有还是“牛”
  一个西北汉子,今年48岁,是镇原镇县马渠镇唐家塬村人。三年来,他不畏艰难,开拓创业,通过规模养牛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路,由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今天拥有40多头牛、年出栏量超过15头的养牛专业大户、镇原县武平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穷则思变,选准规模养牛路
  2018年前,他养了3头牛,种了12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恨不能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眼看着孩子就要上高中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他心里那个急呀,晚上一宿宿地睡不着,一个问号总在他脑子里转悠:我40多岁了,这种没希望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呢?眼睁睁单靠目前种养收入的那两个钱日常开销都不够,怎么供孩子上学,就更别说应付个大病小灾的了。琢磨良久,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他脑子里形成了:要响应政府号召,发展规模养牛。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他俩一合计,最后一锤定言:就走规模养牛这条路。
  义无返顾,初尝创业艰与苦
  说干就干,2018年7月,他和同村四人合伙注册了“镇原县武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把养牛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用心经营着。养牛在农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随便建圈就能养。可要把养牛当作事业来干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镇村领导得知他创业,非常支持,把能给的扶贫优惠政策都给了。亲戚朋友更是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这给他增加了不少的信心。但这并不等于说他的创业初期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更多的人给他泼的还是冷水。由于养殖风险大,村里没有几个人认为他们能把这摊活儿顶起来。邻里议论纷纷。有的说,规模养牛不比在家圈养,学问大,门外汉想搞大,难啊!说句心里话,当时这些议论传到他耳朵里,他的思想压力也很大,心里觉得没底。好在他和妻子彼此鼓励,相互搀扶,他们始终坚信:走过去,前面是片天,知难而退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信心鼓起来以后,他便到几处养牛大户那里考察,一是考察牛棚的构造,二是吸取养牛的经验。几天过去了,构建牛棚的蓝图已在他头脑形成。但正象大多数创业者一样,目标锁定了,设计成形了,资金却成了制约他们的瓶颈。有投入才会有回报,这谁都知道。可当时他们的全部积蓄只有50000元,对于他们要干的事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资金不到位许多事都没法干,他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看到他们的窘况,亲戚都伸出了救援之手,东拼西凑勉强凑足了开工资金。为了省点钱,他亲自上阵推砖拉沙,手磨起了一串串的泡,腰腿也累得挺不起来。牛棚建好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引进了新品种牛。为了稳扎稳打,他开始只购进10头母牛。
  困难重重,吹尽黄沙始见金
  “万事开头难”,创业伊始,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2019年夏天,购进的母牛经过他的精心饲养,有几头要产牛犊了。由于刚开始他不能准确推算出母牛的预产期,临产的时候他就整天呆在牛棚里。牛棚里气味难闻,蚊虫叮咬,经常弄得他头昏脑胀,饭都吃不下。终于挨到一头母牛生产了,他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但高兴没多久,另外一头母牛难产,整整一天了,最后叫来兽医也无回天术,母牛死了,牛犊也死了,看着自己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他心里那个痛呀,简直是撕心裂肺……他知道,养牛不会一夜暴富,肯定要经历一番苦难,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走下来,他也在不断地总结教训、吸取经验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牛个个长得膘肥体壮,加上又赶上了好价格,2019年,收入达70000多元。经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养牛初期对他来说,哪里都是个坎儿。在摸索中不断地尝试,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时间久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他是领悟到了,那就是:一个好的养殖户首先必须是一名好的兽医。因此,铺下身子,加强学习,提高养牛链条上的科技含量”就成了他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事情。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他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还订阅了这方面的书刊和报纸。
  回报社会,扶贫帮困奔富路
  三年来的摸爬滚打,使他深深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此他总是尽他所能地回报社会,千方百计地帮助有困难的人。他从实践中积累的养牛经验是普通家庭养殖户很难获得的,他明白一头牛对于一个普通农户意味着什么,为此只要大家有求于他,他总是有求必应,尽他所能。并且还经常免费提供药,帮助养牛户搞好卫生防疫,进村入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为此,乡亲们都非常信任他,见面都热情地称呼他为技术员。他有固定的销售网络,收购客户来他那收购时,常常会提前给他来个电话,预约一下数量,这时他总会首先想到村里的那些小养殖户,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他们联系销售,并卖上个好价钱。他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为规模养牛如果体现在一家一户上,永远不会有大的作为,如果能发展到全村、全镇,那样才会形成一个长久辉煌的产业。在他的“传、帮、带”下,目前,唐家塬村养牛发展到134户,存栏485头,年出栏量在150头以上,仅养牛业一项全村每年可收人30多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牛专业村。
  勤和家兴
  九月份的陇原大地,秋高气爽,原野一片葱绿,景色迷人,漫步走在乡村的小道上,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走近庙渠镇庙渠村寨城组30号农家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砖墙上“勤和家兴”四个大字,接着便是茂盛的冬青、五彩缤纷的鲜花和院内靠墙排放整齐的20多口酒瓮、院子中央晾晒的鲜红的辣椒……这就是庙渠村最美家庭,镇原县子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镇原县六福葡萄酒厂长常应渊的家。
  常应渊家里共有四口人,其妻张月是一名干练的农家妇女,其子常通毕业于陇东学院,现在西峰区肖金镇园林公司上班;女儿常倩,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现在北京独自创业,经营一家知识产权公司,子女各有所成。就这么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下,经过常应渊及其妻的共同努力,逐渐发展成庙渠村的小康之家,绿色文化之家。
  常应渊家现居住一㠉两层小楼,面积200平方米,日常起居全部由其妻张月一人打理。在其家中,院落及客厅、起居室排放整齐,干净卫生,给人大方舒适的感官享受,并且常应渊夫妻二人生活习惯健康,爱好字画收藏,喜欢花草培育养植,各个房间除郁郁葱葱的花草外,墙壁上到处可见镇原乃至全国名人字画,整个家庭极具文化氛围。
  常应渊同志抓住农村发展机遇,在贤内助鼓励支持下,抢抓时代机遇,利用本地当时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时机,外出学习技术,各方筹集资金,在庙渠村委和庙渠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于2016年9月首次在庙渠镇开办葡萄酒生产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对本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产业链,直至目前,葡萄酒产业仍持续良性发展,年可加工葡萄10吨,产出葡萄酒约15吨,实现了初级农产品的提质增效。2018年,在全国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常应渊一家积极投身到本村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工作当中,主动承包全村闲散山地,开始带领脱贫户集种植万寿菊,规模达到400亩,不但吸纳全村贫困户就近进行劳务输转,同时引导全村产业发展,年底,贫困户务工入土地流转收入户均达到2000元,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年,经过市场分析,面对全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增强,他家又适时创办镇原县子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当地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服务。把本地农家自产的黄花菜、杏干、核核、鸡蛋和小杂粮等特色产品统一收购,雇请当地农民工,在其妻张月的带领组织下,经过拣选、脱皮、定量包装等简单的初级加工,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在保持原有特色风味不变的基础上面向全面在网上销售,使往日毫不起眼的“土蛋蛋”变成了群众脱贫创收的新渠道。
  2020年,在全面决战决胜贫困攻坚的收官之年,常应渊一家又顺应形势变化,克服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他人合伙,共同出资200多万元,新建镇原县丰伟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肉兔养殖。筹建至今,已达到存栏5000只规模,并且已经实现收益,出栏3000多只,实现收入2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稳定务工8人。
  常应渊一家在自身发展兼顾乡亲的时候,积极参与各项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他本人也是庆阳市“大爱无疆爱心协会”成员,多次支持村级公益事业,投入资金加强对庙渠村容村貌的基础建设改造,对村级事务管理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先后捐赠支持特困学生,孤寡老人,孤儿等困难群体三次三人,出资11000元;特别是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一家人不顾安危,多次配合镇村干部,捐赠消毒产品和防疾物资,深入各个检查检测点一线慰问工作人员,共捐赠各类物资11件,价值近万元。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常应渊与妻子相敬如宾,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共同教育子女,和两名子女共同撑起了一个幸福之家。他俩经常教育子女不但要遵法守纪,遵老爱幼,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团结邻居,和睦相处,与人为善,他不但是这样教育子女的,他本人也是这样以一贯之地做的,所以其家庭未曾发生任何有违法理的事情,与邻居相处也极其融洽。其妻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一直信奉“邻里关系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所以无论是指导雇请的工人从事产品加工,还是在日常与邻居的相处中,都和颜悦色,极其诚恳与人交心交往,在乡俚之间留下了较好的口碑。
  “家和万事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也正如常应渊一家大门上镌刻的“勤和家兴”四字那样,其一家人坚守爱心、真心、诚心,辛勤创业,真诚待人,互勉互励,相互扶持,为常家的每一步跨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为社会的和谐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普通中国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