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新思路走出致富新门路 村医巧变引路人

新思路走出致富新门路 村医巧变引路人

作品名称: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1-12-28 22:13:15      字数:3640

  新思路走出致富新门路
  走进位于枣林村城门组的镇原县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后,我看到这样的一幕:很多进进出出的老人、妇女携带着大小不一的编织袋,在宽阔的厂房里秤检,在他们的脸上没有汗水浸湿的痕迹,有的是喜悦得到神情,这一道别样的风景,正是枣林村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李爱军“扶贫车间”的务工场景。“工作岗位设家门,务工持家两不误”,李爱军用实际行动帮助那些因故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在顾家的同时稳定增收。
  今年56岁的李爱军,自担任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书记以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以实际行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个人曾多次被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作者,在群众中树立了较好的形象。
  聚力优势,示范引领
  2016年4月枣林村党员人数已达到成立党总支要求,枣林村在上报申请镇党委成立枣林村党总支部的同时,成立了枣林村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支部共有党员12名,其中正式党员11名。党支部成立之初办公地点设在枣林村部,因为是一个专业合作社联合支部,在村部办公很不方便。因此,为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4月,作为党支部书记的李爱军自动提出,将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搬到镇原县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经汇报枣林村党总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商议,报经太平镇党委同意后将支部活动阵地搬迁至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
  作为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为了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李爱军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县关于产业扶贫相关政策,以凝聚“两新”组织核心战斗力、夯实“两新”组织党建基础、优化提升组织结构、带动合作社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凝聚各方力量,促进生产经营”为主题,积极学习考察,借鉴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三链”建设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李爱军的带领下枣林村从最初的3家专业合作社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5家。今年3月在得知精准扶贫需要专业合作社带贫帮助贫困户增收时,他积极和镇政府协商,在充分了解带贫相关政策后,成立“扶贫车间”主动承担带贫任务;在自己承担带贫任务的同时,他还积极动员鼓励其他合作社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在李爱军同志的积极动员和真情感化下,枣林村15家专业合作社中有8家承接了面上带贫任务,共带贫78户。
  在党支部建设中,李爱军同志不断探索创新党员管理机制,以“提供一个场所,营造一种氛围,创新一种机制”的方式鼓励所有党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在支部中组织开展以党的领导进组织、党的思想进组织、党的宗旨进组织、党的温暖进组织、党的形象进组织为内容的“五进”活动。在日常生产劳动之余,发动支部党员在节庆期间参与“送温暖”活动,累计为周边35户困难群众帮办实事、宣传各类惠农强农政策57次。
  发掘资源,建强堡垒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李爱军同志认真学习各级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要求,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抓手,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突破口,探索推行“党支部+”模式,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建设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党支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大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带贫引贫力度。
  为优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功能,他依托鹏涛茂源专业合作社建成“两新”组织党支部标准化党建办公室2间,配备办公设施,完成内部活动设施、学习设备、业务资料规范化设置。
  “只有转变发展思路,强化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带动贫困户增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李爱军常对支部党员说的话也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多次赴西峰、宁县等周边县区参观学习,参加市、县各级专题培训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学习先进经验、典型做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书记牵头、支部引领、产业带贫”的党建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党支部引领群众致富、助推产业发展的能力。
  思路理念的落实还要行动支撑,李爱军组织支部党员从基础抓起,扎实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支委会和党员大会,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各级关于产业扶贫相关政策,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民主评议,不断凝聚班子的整体合力。
  为激发支部党员争先创优劲头,在党组织内和各合作社之间营造浓厚的争创氛围。李爱军组织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宣传栏、网络、标语暨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各合作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好人好事。利用支部院内的宣传厨窗,开辟员工争创心得体会专栏,各合作社自发组织,宣传他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创新思维,既调动了全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营造氛围、融会贯通、深入人心的效果。
  探索模式,创新帮扶
  李爱军同志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带领支部以促进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重点,增加村集体收入、转变产业助推精准脱贫为目的,以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通过“三带三增”活动,努力实现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的提升,农民群众收入的增加。他在多方考察学习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建办了镇原县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以杏核脱皮及炭化料加工为主,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杏胡更是出口意大利、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合作社年生产10个月,日用工40人左右,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工资支出50万元以上。
  2020年,按照精准脱贫精神,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务工这一突出问题,李爱军同志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经过充分考察和协商探讨,结合合作社自身运行机制,按照“企业搭台、群众参与、走进车间、脱贫致富”的思路,给合作社注入扶贫理念,建立带贫机制,将合作社转型成为“扶贫车间”。“扶贫车间”为周边生活困难但因故不能外出务工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并承接了30户贫困群众带贫任务,“扶贫车间”与30名贫困群众签定了长期用工协议,劳动报酬采用计量制,按每人每天70元,每月正常务工20天,可收入1400元。年终车间根据员工全年工资总额发放奖励工资,年工资总额达到3000-5000元奖励3%;5000-10000元奖励4%;10000元以上奖励5%。同时合作社根据效益,逢年过节给车间员工发放日用品、毛毯、月饼等生活用品,通过就业劳动,年人均工资收入可达到15000元左右,可有效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李爱军同志在总结鹏涛茂源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向村上乃至全镇各类合作社推广,并不断完善就业扶贫机制,为全镇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村医巧变引路人
  在太平镇柳咀村,有这样一户普通农户家庭,户主是44岁的李登民,家里现有5口人,其母亲74岁,患有慢性关节炎等老年病,行动不便,需长年用药,儿子19岁,在屯字中学高三念书,女儿21岁,在贵州毕节医学中等专科学校念书,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家庭年支出大概在4万元左右。
  李登民中专毕业后,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就业机会,选择返乡在村上开诊所当了村医。这样,一方面方便照顾家里,勉强解决家里生计;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发挥他的热心肠,帮助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患了急诊的村民。虽然,入不敷出,但是他能帮助邻里邻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他却很开心。这样一坚持就是10多年。
  可是,这么多年,他清清楚楚地看到,虽然能解决一些村民的困难,但是不能彻底地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他思来想去,还是群众的经济收入太困难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边行医看病,边到周边县区考察了解。他发现发展特色产业可以给群众带来较好的收入,尤其是苹果和中药材是一个能赚钱的产业。于是,2014年,他在上城村流转土地200多亩,申请成立了镇原县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植矮化苹果和中药材。2016年申请办起了村上电商示范点,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苹果,每年销售额都超过10万元左右。
  虽然他家庭条件大大地得到了改观,但是他每天还是闷闷不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样子,心里总是在想,不能我一个人一家子富起来吧。邻里邻居也看到了这两年他家庭条件的变化。
  “机会来了。农村“三变”改革在我县我镇我村试点了。”他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每个人说着。说干就干,他挨家挨户宣传“三变”政策和利好。争取到群众的支持和响应后,他第一时间找村“两委”班子商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加之县委、县政府对特色产业的利好政策,镇村两级组织的大力支持,积极在柳咀村探索“331+”模式,很快形成了“三变”+特色种植发展模式。通过他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170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栽植矮化苹果220多亩,集中连片栽植万寿菊500亩,2020年农户每年分红可达400多万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