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借鸡下蛋奔小康 科技支撑争创新

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借鸡下蛋奔小康 科技支撑争创新

作品名称:未来不是梦——写在乡村振兴之时(报告文学)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1-12-28 14:06:42      字数:4673

  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张明业,男,汉族,镇原县鸿翔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合作社位于郭原乡王沟圈村,成立于2013年12月26日,合作社入社成员128人(其中贫困户32户),成员出资总额300万元,固定资产488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合作社运行规范,2018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省级、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
  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明业所办的合作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吸纳贫困户,以资金、土地经营权入股入社及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等形式,连续3年为入股的15户贫困户分红累计达14万元,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2019年以来,在县乡村及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达180万元,利润58万元,户均分红2000元,带动社内成员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建设初期具规模
  合作社占地11亩,修建有办公区、围墙、消毒室、兽医室、厂长室、会议室、职工宿舍等,对院落进行了硬化、绿化。建有牛舍4栋(3000平方米),青贮窖25座800立方,饲料棚1栋,堆粪场200平方米,化粪池400立方米,沼气池500立方米,购进大型铡草机、粉碎机、农用三轮车等设备共计8台,并安装监控探头16个,实行网络化管理。2020年牛存栏340头,其中母牛110头,种公牛2头,年末育肥出栏160头,年产仔成活100头;另外还建有盛产期乔化苹果园40多亩,积极发展“畜-沼-果”循环农业,每年为周边果农提供沼液有机肥1000余吨,户均节约生产成本1500多元;合作社规范运营带动周边群众从事养殖100多户。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王沟圈村养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养殖产业初具规模。
  带贫做法见成效
  合作社成立以来,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依托与饲料、兽药厂家合作的优势,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
  (1)合作社充分发挥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并建立产、学、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利用自家养殖的种牛及母产实现了产量,极大的降底了养殖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化。合作社每年都组织社员外出培训及学习,让其学会饲料加工,养殖技术、市场营销、防疫等知识,提高养殖技术。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采取“托养”模式,贫困户出资由合作社低价购进肉牛,合作社负责育肥出售,并收取以定额度的托养费用,保障贫困户利益,使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两不误。
  (2)合作社每年从提取的公积金中列支充足的费用,定期免费组织成员进行各地的考察和观摩,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和养殖技术,使养殖行业在本村扎根落实,让合作社带动所有的养殖户都能发展起来。每年邀请养殖、苹果培育技术专家现场传播种、养技术,组织周边大批的农户免费学习,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和致富能力。
  (3)通过“五统一”提高养殖效益。合作社通过统一销售肉牛、统一饲料使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防疫、统一购买保险等措施,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了养殖风险。今年肉牛统一销售,同比可多卖出近400多元;同时由于统一采购,在饲料、防疫等方面又降低了一定的成本,每头牛每年可降低成本100多元。统一防疫,保障防疫及时,提高防疫密度、防疫质量。
  (4)合作社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在社内务工,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农忙时节可吸纳周边群众务零工100多人次,并且社内常年雇佣3名贫困户务工,年工资支出达16万元,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5)开展合作社内部信用及互助保险,对于入社成员,合作社统一购买苹果及牛保险,有效降低生产风险。对于有发展产业意愿且缺少资金的农户,合作社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者种牛、种子,帮助发展肉牛养殖,统一组织购销成员农产品,年末统一结算,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难、销售难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有效带动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中,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今后,合作社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吸纳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借鸡下蛋奔小康
  生于1986年12月的安乐乐,是镇原县郭原乡寺沟村前沟自然村人,初级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只能回家务农。作为在农村长大,地地道道的农村娃,他深知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但映入他眼帘的小山沟,土地贫瘠,道路崎岖,生产效益低下,发展还没有形成区域合力的状况下。同时他也明白农民要有出路,必须牢牢依靠土地,依靠党的好政策。在精准扶贫的影响下,他决心发展致富,蹚出一条致富的路。他办起了借债开磨面房,购置粉碎机,热情服务,价格优惠,年磨麦子达20多万斤,粉料30多万斤。利用手里仅有的资金,购置农用车,利用农闲时间,开着农用车给附近群众拉砖、瓦,拉石料,给相亲跑运输、方便家用。经常是没黑夜没白天的,忙忙碌碌地耕耘着,兼顾家里生产生活,照顾一家老小,没日没夜的辛苦。2017年他用精准扶贫贴息贷款购买了牛3头,开始发展养殖产业,现如今他扩建双面牛棚200多平米,养牛达22头多,大量种植玉米等饲草料,以节约养殖开支,备足养牛的饲草料之需。在勤劳中致富,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他更热爱公益事业,关心全村人的生活状况,谁家有个小忙小灾啥的,他都尽力帮忙;村上有事能使多大劲就出多大力。2020年前沟村修建村道期间,他出钱出力,先后3次赴平凉购买涵管并自费运回;修路需要群众集资时,又自愿带头;之后又自费拉土石料铺设路面,这才使得这条路尽快通车。
  科技支撑争创新诚信经营谋发展
  李占鑫,男,汉族,生于1972年6月7日,初中文化程度,系镇原县庙渠乡庙渠行政村李山自然村农民。
  坚信科技必然能够致富的我在初中毕业后先后尝试温室种菜、养兔等农业生产经营,但是由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原因难以有高的收益。2007年开始,我开始经营农作物种子门市,2013年5月与他人合资注册庆阳沐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固定资产296万元。公司地址在镇原县滨河北路金都国际名城7-1-13(公司自有商品房220平方米)。通过五年的努力,庆阳沐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100多个乡村集市建有稳定的销售网点300多个,玉米种子销售及常规农作物种子的生产销售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为保障种子纯度、增强公司生产能力,我在镇原县郭原乡唐洼村注册登记庆阳辰基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甘肃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宁县个体育种人罗盘、天水市农科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引进陇鉴108、宁麦9号、陇油12、天油10、宁亚20等农作物新优品种。租用原林业局郭原苗圃及周围群众农田地200多亩用于原种繁育及新品种试验示范,筹资修建种子加工中心一处,建设库房及生产车间700平方米,建设办公用房150平方米,购置种子加工机械设备15台(件);建立冬小麦、冬油菜、胡麻大田用种繁育基地4000多亩。
  为调整合作社产业机构,另辟增收渠道,我合作社与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在镇原县屯字镇川口、官亭、下郑3个行政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水果玉米种植基地。该公司负责提供种子、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分级包装销售。
  合作社按照上线合作公司的产品标准及技术规程严格组织生产。吸收合作社经营地村集体、群众自愿以土地流转费入股,合作社年底按投资比例分红(不低于入股资金10%保底分红,上不封顶)并一次性返还股金;吸收122户贫苦户入股资金143万元,每年分红14.3万元。种子繁育基地、水果玉米种植基地年产值1000万元,带动基地群众劳务、土地租金、种植利润等增收160万元,合作社预计收益140万元。
  心系群众一心为公
  陈明,男,汉族,1967年7月出生,镇原县武沟乡渠口村慕庄组人,初中文化程度,2007年任村委会副主任,2016年1月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暮春,镇原县武沟乡渠口村——轰轰隆隆的旋耕机、荧光闪闪的农膜、忙忙碌碌的人群,又一次构成了一幅“渠口春耕图”,“旱塬遍开致富花”的盛景将在这个夏天再次在渠口上演。花田的不远处,琉璃瓦熠熠生辉、水泥路延伸远方、油松树沐浴春光,其中的农宅整齐划一,被这里的农民幸福地称为“小康农宅”。村部门外下棋的老者说:“村里路修好了、自来水通了,还种起了万寿菊,多亏了陈明。”
  现年51岁的陈明,是党员队伍里的老同志、是村班子里的老干部、也是村民们的老朋友,自2007年担任村委会副主任以来,陈明一直为百姓的所思、所想思考着、努力着。
  胆大心细,改善设施为民谋福利
  在村工作的11年间,骑着摩托车行驶在山区的羊肠小路上,看着山里的村民牵驴驮水、架子车拉,一大半群众住在危窑里,还有群众交不起合作医疗参合金,眼巴巴地等着低保金保生活这些是陈明永远无法抹去的回忆。
  如何让村民走上通畅路、吃上安全水、种上平沃田、兜里有余钱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努力。2016年1月当上村支书后的半年间,为了多争一点项目,他一次次骑着摩托车跑乡政府、坐着班车跑县城。为了协调用地、防止群众挡工,他一次次入户协商动员,保证了项目实施。3年间,渠口这个1680的村子新修高标准农田1900亩,新修砂石路16.80公里、沥青路1.60公里,易地扶贫搬迁60户,完成危房危窑改造132户,延伸自来水管道16.50公里、自来水入户54户,新打小电井92眼、水泥胶5口,有了“致富田”和“致富路”,大面积的全膜玉米种起来了、大部分农户养起了牛羊,村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曾经的那些愿望,一个个变为现实。
  敢为人先,培育产业助农增收入
  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给农民最直接的感受是玉米价格下降了。2016年,陈明越发地体会到,要让村民增收,必须有一个好产业。恰逢乡党委、政府组织乡村干部赴宁夏孟塬乡考察万寿菊,万寿菊耐旱、高产、投资少、较小快的优点被陈明看中,在赴宁夏平罗县的加工厂考察后,陈明决定带领村民种植万寿菊。
  万事开头难,万寿菊产业在渠口村的培育也并非一帆风顺,农户因为认识不到位,种植积极性不高。除了广泛动员、算增收对比账,陈明率先示范,以200元/亩的租金流转土地70亩种植万寿菊。有了他的引领,党员、贫困户纷纷加入种植万寿菊的行列,当年全村种植万寿菊700亩,“旱塬上的致富花”让这个山村一时声名大噪,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在玉米减产甚至绝收的大旱之年,渠口村万寿菊每亩净收益仍达到了700元。陈明的花田不仅为苦难村民提供了打工增收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开创了种植万寿菊的先河,带领村民在产业富民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真情真心,化解矛盾破局促和谐
  “村里谁家有事有困难,帮忙的都少不了陈支书,他对人很真心。”村民刘炳洲说。陈明认为,村民之间应该“以和为贵”,为此,他很重视矛盾纠纷的解决,对于村里的矛盾纠纷,他总是耐心疏导,巧妙和解。文化广场、田间地头、农家宅院都是他调处纠纷的地方。为了村民刘某某堂兄弟之间的地界纠纷,陈明不嫌麻烦、不辞辛苦,多处查找档案,多次丈量调查,最终使双方心服口服、尽释前嫌。
  眼看着陈明为村民的大小纠纷积极奔走,小矛盾小纠纷,大多村民也就不再计较,相互之间也相逢一笑,村民更加看重和谐,连年来,渠口村的信访和矛盾纠纷总是全乡最少,2017年,渠口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您好,欢迎致电武沟乡渠口村,这里以万寿菊、全膜粮食、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这个赞美渠口、推介渠口的手机彩铃被越来越多的村民使用。陈明越来越成为更多村民公认的好党员、好干部,有陈明的不懈努力,相信渠口村定会越来越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