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那泪水>第三章 托媒

第三章 托媒

作品名称:那泪水      作者:相思      发布时间:2021-11-18 14:29:49      字数:3090

  时间过得飞快,阿英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可几拨媒人来说媒,那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嫌弃对方相貌平平、家境不好的时候,对方也嫌弃阿英太泼辣、任性、刁蛮,结婚后家庭关系会搞不和睦。再加上陈旧的“门当户对”的婚嫁思想,一时间之内,阿英便成了大龄女。
  山里的姑娘,一般不足二十岁就出阁嫁人了。若已二十五六岁,还没定亲嫁人,那便招来一些乡间的流言蜚语。刘全和老伴柳梅心里也十分着急,多方托人说媒,争取把这个“烫手山芋”早点给扔出去,免得她成天在家调皮捣蛋,如蜜蜂一般,嗡嗡地疯癫,弄得自己耳根不清净。
  那天,刘全在地坝翻晒玉米棒子,见赶集回来路过的李婶,似乎像见到救星似的,拿着手中的蓝竹耙子,便迎了过去,乐呵呵地打趣说:“李婶呀,你又是替谁家说媒回来啦!”
  李婶,满嘴说话如剥豆角,能说会道,时常给山里的年轻人牵线搭桥。她目光敏锐,善于察言观色,瞧人比较准,一般经过她撮合的男女青年,结婚的成功率都比较的大。她几乎是山里的红娘专业户,人送外号“月老”。
  “哪儿还有那么多的媒可说哟,赶集场,赶集场才回来。”李婶背着背筐,斜靠着地坝边的石坡坎,稍稍平缓了一下气息回答道。李婶心里当然知道,刘全这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心里想要说啥,故意不搭那话茬,看你刘全怎么办。
  “山里适龄青年那么多,没个能入你月老法眼的?”刘全故意引导着李婶。
  “老了,老了,现在眼睛不好使了。”李婶仍然不搭话茬,反而弄了弄背筐,摆出欲想走的姿势。
  “这大热天的,去家里喝口水再走嘛。”刘全伸手过去端李婶背上的背筐,扭头朝家里大声嘟囔,“阿英娘,李婶来了。”
  “我家里还有事呢。”李婶言不由衷地放开背筐,跟在老刘的后面。
  一听到刘全的喊声,系着围裙的柳梅,笑呵呵地迎了出来,满脸喜悦地说:“稀客呀稀客!李婶快进屋坐。”
  “李婶好。”听到说话声的阿英,歇房屋(注:卧室)迎了出来。
  “你看老刘这整的,我……”李婶显得有些难为情,并向阿英头以示还礼。
  “你去给李婶烧点开水,泡点茶喝。”刘全向老伴暗使了一个眼神,柳梅心领神会而去。
  “爹,水瓶里不是还有新鲜开水吗?”阿英疑惑不解。
  “去去去,给你娘搭把手。”刘全说罢,便放下手中端着的背筐,招呼李婶进屋坐。
  李婶正要迈步跨进门槛,不料,大黄狗也正从里面跳出来,一头撞在她抬起的脚踝上。脚一颤,心里一惊,一脚踉跄后退,差点摔倒,她便借机调侃说:“你们家门槛太高了,又加上一条大黄狗,我怎么跨得进去嘛!”
  “李婶你真幽默,不是门槛高,只是你月老的脚不愿抬罢了。你看看,我们家那大黄狗都着急了吧。”刘全端来一把木凳椅,递给李婶,更加打趣地说,“高门槛迎高人嘛!”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继续闲聊着。
  一会工夫,柳梅娘俩就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阴米荷包蛋来。阿英双手捧碗递给李婶说:“李婶,你尝一尝。”
  阴米,即糯米经过蒸煮,再晒干加工而成的米。山里条件较差的家庭,一般都没有,因糯米的产量低,没人愿播种,但营养价值高,物以稀为贵。即使有,也是家里来重要的客人后,才把阴米和鸡蛋一起搭配煮来吃,以显示对客人的重视与尊重。
  “你俩这是唱的哪一出呢?我……”李婶深感诧异,忙从木凳椅上站起来,半推半就地接过碗,瞧着阴米粥里起伏的荷包蛋,十分愧疚地说,“喝点水就行,你们也太客气了,整得我……”
  “李婶,你就别客气了,赶了一天的集场,肚皮也该饿了,你就将就一下,趁热吃点,先垫垫肚皮。”刘全也接过老伴递过来的盛装阴米荷包蛋的碗,竭力地劝说着李婶。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婶又坐下,乐呵呵地说,“你们也吃点。”她一说完,面带微笑地低下头,呼呼地吃起来。
  “李婶,这是我们家阿英的厨艺,味道感觉如何?你见多识广,就给俺闺女提个意见呗。”柳梅含沙射影,努力向说媒的事靠。
  “娘,你……”阿英羞涩地低下头。
  “嗯,不错,两个荷包蛋,圆嫩而不破,甜嘴暖心。”李婶端着盛阴米荷包蛋的碗,上下打量着阿英,心里也暗自嘀咕着:我若再不捅破那层窗户纸,就显示自己为人不厚道了。于是便问,“闺女现在有如意的目标没?”
  “还没呢。”柳梅急忙抢过话茬,端了一把木凳椅子过来,紧挨着李婶坐下,高兴地说,“还望李婶你这个月老给撮合一个呢。”
  “这,我得好好想想。”李婶松开夹荷包蛋的筷子,满脑子里搜索着合适的人选,喃喃自语说,“谁能配上俺闺女呢……”
  “汪,汪汪。”大黄狗摇头摆尾在门外边晃来晃去,不愿离开,似乎也想加入到讨论之中来。
  “走,走,走,别在这里晃来晃去的。”阿英迈出门槛领走了大黄狗。
  “嗯,有了。”李婶看着阿英和大黄狗离开的背影,心里恍然大悟。因为,阿英使坏大黄狗调戏阿牛的事,整个山里早已传开,人人啼笑皆非。
  “谁?”刘全夫妻俩异口同声地问道。
  “山里的卖货郎——阿牛呀!”李婶心里终于筛选出一个人来,如释负重般,坐直了腰板,紧紧地松了一口气。
  “他呀!”刘全夫妻俩同时惊叹,面面相觑无语。
  “咋哪?”李婶惊愕,甚是疑惑不解。
  “阿牛人倒是不错,只是……”刘全脸色有些凝重,欲言又止。
  其实,刘全纠结的事,全山里人都知道:阿牛的爹牛望是一个被爹娘遗弃的孤儿,就连生辰八字都不是真实的。那是饥荒年时,牛太爷去赶集场,听见路边有婴儿的啼哭声,便走过去扒开草丛,抱起孩子,四处询问是谁家的,直到傍晚十分,都没人来认领。
  有人建议牛太爷说:“孩子一到你怀里,他就停止了哭泣,还向你嘟嘴微笑。这说明他与你有缘,你就抱回家抚养起吧,多一小孩只多一张嘴而已。”牛太爷实在没办法,只好抱回家,挑选了一个日子作为他的生日,取名牛望,希望其长大后能找到自己的爹娘。
  牛望长大后,与翠云结婚,生了四个孩子,老大女儿阿芬,老二阿牛,老三哑巴阿东,老四哑巴阿来。阿东与阿来,山里人私下讽刺是一对双喇叭,吹着喇叭帮父亲找爹娘。
  “你是担心血脉来历不明,不能与刘家门当户对吧?”李婶直接挑明老刘的心结。
  “也不全是……”刘全若有所思。
  “老刘呀,这都新社会了。不是那民国、清王朝那些时期了,还讲究什么狗屁的传统血脉、门当户对哟。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平头老百姓的婚姻讲求的是什么?生儿育女,会过日子,过日子。”李婶顺手把空碗递给刘婶,情绪十分激动地说,“他爹牛望,连自己的亲爹娘是谁都不知道,不照样地结婚生孩子,并把四个孩子都抚养成人了。”
  “不是还生了一双喇叭(哑巴)嘛!”柳梅垂头低语道。
  “喇叭?”李婶眉头紧锁,眼珠旋转个不停,随即拉住刘婶的手,深情地说,“喇叭好呀!”
  “啊?”柳梅震惊,一脸的苍白。
  “柳婶,你想想看,两个喇叭能有机会结婚不?”李婶凝视着柳梅分析说。
  “不能。”柳梅脱口而出。
  “能干活不?”李婶又问。
  “听说阿来是石匠,阿东是篾匠,两技术活还都不错。”柳梅的语气十分的肯定。
  “石匠、篾匠的手艺活能赚钱不?”李婶趁热又追问。
  “目前没什么,以后应该还可以。”刘全一旁插话道。
  “这不就得了嘛。”李婶两手一摊。
  “怎么啦?”柳梅仍感疑惑。
  “柳婶,你再想想看,一家仨儿子,两儿子能干活,又没机会结婚,他们累死累活地干,最终是帮谁干了?”李婶伸出手指头,不断地演变数字三二一,详细地分析说,“若阿英嫁过去,是家里唯一的儿媳妇,公爹公婆谁还不心疼她?家里谁还不看她的脸色行事?全家的财政大权不就落在她……”
  “说的也是哈。”刘全听得似懂非懂。
  “女人啊,若在家里没地位,也挺煎熬的。”柳梅噙满泪花,似乎深有感触地说,“老刘,你说是吗?”
  “能幸福就行,能幸福就行。”刘全惬意地低下头。
  “这就对了嘛,婚姻啊,只要两夫妻幸福就行。”李婶站起身来说,“你俩给个准话,阿牛他?”
  “阿牛在哪?”阿英领着大黄狗刚好到门口,傻乎乎地惊问。
  屋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李婶、刘全、柳梅仨人大眼瞪小眼,不是你看看我,就是我看看你。顷刻之间,三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