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火星农业发展规划
作品名称:太空大营救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08-01 14:46:10 字数:3213
把地球上的各种植物移植到火星上是火星居民一项日常科研工作。为了尽快在火星上形成规模化农业,尽快解决火星居民的粮食问题,火星移民委员会跟地球居民管理委员会订出规划,将地球上各种植物种子成批量运往火星,然后分发给不同经纬度的数千个居民小区,让居民们进行试种,一旦取得成功,立即在火星全球推广。
目前在火星上试种的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果类植物、嗜好作物)、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等几大类。
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燕麦、黑麦、大麦、高粱、玉米、黑玉米、黑大嫉米、豆类中的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薯类中的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还有糜子、谷子、青稞、粟、黍等主要作物。
水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除了两级地区,几乎地球上所有地区都有水稻栽培。其中以地球东半球的大中华的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据大中华考古学家们记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大中华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
最初的水稻是野生稻,后来逐渐被被驯化成为栽培稻。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遗址的先民都已适应定居的农耕生活,由此推溯以迁徙为主的种稻业的产生当为时更早。根据科学家们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已发现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稻株茎叶的遗存,尤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散处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也有发现。出土的炭化稻或稻米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区别,表明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出现。
由于中国水稻原产南方,从石器时代开始,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人民的主粮。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关于水稻品种最早的文字记录,《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宋代出现了专门记载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谱》,各地地方志中也开始大量记载水稻的地方品种,已是籼、粳、糯分明,早、中、晚稻齐全。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记述更详,尤以明代的《稻品》较为著名。历代通过自然变异、人工选择等途径,陆续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有别具香味的香稻,特别适于酿酒的糯稻,可以一年两熟或灾后补种的特别早熟品种,耐低温、旱涝和耐盐碱的品种,以及再生力特强的品种等。到了21世纪初期,大中华保存的水稻品种已经有3万多种,它们是几千年来变异选择的结果。
在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之初,大中华水稻专家袁隆平研究成功并且在全球广泛推广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成倍地提高,而且米质优良。杂交水稻是水稻栽培史上最为巨大的技术突破,袁隆平被东西方世纪一致公认为“杂交水稻之父”。
火星移民委员会生产部决定把杂交水稻作为火星上的水稻品种。小麦、燕麦、黑麦、大麦、高粱、玉米等也是地球上栽培面积很大的粮食作物,火星上也大力栽培。其他各种粮食作物也适当发展,以保证火星上粮食品种的齐全。
地球上经济作物中的油料作物以油籽、花生、芝麻、油菜、蔓青、大芥、胡麻、大麻、向日葵等为主;蔬菜作物主要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蒜、葱、胡萝卜、菜瓜、莲花菜、菊芋、刀豆、芫荽、莴笋、黄花、辣椒、黄瓜、西红柿等;果类植物有梨、苹果、桃、杏、核桃、李子、樱桃、草莓、林檎等品种,野生果类有酸梨、野杏、毛桃、苞瑙、山樱桃、沙棘、草莓等。
饲料作物如玉米、绿肥、紫云英。嗜好作物如烟草、咖啡,药用作物人参、当归、金银花等。
这些经济作物除了烟草外,其他各种作物在火星上都要有计划地栽培,以满足火星人的需要。吸烟是地球人类的癖好,但是这种癖好不利于健康,所以在火星上就不要再栽培烟草了。
工业原料作物包括棉花、麻类、蚕桑等纤维作物。另外还有人参、灵芝。贝母等药用作物,茶叶、咖啡、可可等饮料作物,甜菜、甘蔗等糖料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蛋黄果等热带作物。
在所有农作物中间,大麦是最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在地球上的种植海拔高度最高已经达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近五千米的高寒地区,所以人们把能够种植成功的最大希望放在大麦。
在地球上人们对黑色食品格外亲睐,黑玉米和黑大嫉米都是地球上著名的黑色食品。黑玉米色泽独到,营养丰富,粘香可口,最适于鲜食。黑大嫉米在古大中华历史上一直是宫庭皇帝食用的佳品,它以丰富的营养成份和珍贵的药用价值而驰名中外。经常食用可以让人青春常驻,还可治疗多种疾病,延年益寿。黑小米也是一种优质黑色食品,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且根系发达,耐干旱,适应性广。在火星上大力发展黑色食品是火星农业的一个重要目标。
火星上各项事业在飞速发展。科学家们考虑到火星的持久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想法。
第一个问题,也是能够使地球和火星都永无后顾之忧地持久发展的大问题,那就是火星的大气问题。虽然目前在地球与火星之间架设了输气管道,火星的大气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但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们也想到了隐忧。
科学家们预测,由于输气管道从地球赤道带把大量的水蒸汽输往火星,势必导致地球上总水量大幅度减少。地球上的总水量大幅度减少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大陆部分降水减少,海洋面积缩小,而且海洋逐步变浅。很明显的道理是,一样的总水量,以前是供一个地球用水,现在要把这一份水分给两个星球使用,短时间内没事,几十年、几百年内可能不会出大问题,但是时间长了,数千年过去,问题就来了。如果两个星球同时严重缺水,人类的灾难就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早作准备。要实现地球和火星都能够持久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也有科学家们把希望寄托在火星本身。如果火星的表面温度大幅度提高到地球的水平,火星也会像地球上那样出现大规模降水,如果那样,火星的大气情况也会随之变化,火星就能够完全独立养育人类,那输气管道就会成为不必要。到那时候,地球缺水的情况也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另一部分科学家提出了不同意见,根据是火星上的总水量不够。有关数据显示,如果把火星地下冰层和两极冰帽全部融化,也只能够在火星表面形成十一米的浅海。加上水蒸汽蒸发,远远不够滋养地表的生物,更难应付大规模人类休养生息。而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达四分之三,平均深度三千多米,其总水量远非火星可比。即使这样,地球上仍然还有不少地方缺水,部分地区还常常出现干旱。这样一对比,企图实现火星自身有足够的液态水供人类休养生息的想法未免显得幼稚。
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从太阳系其他行星寻找水源。根据目前积累的探测资料,木星有极为丰富的液态水,土星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天王星也有丰富的冰、氨、水,冥王星也是由岩石和冰水混合而成的,还有彗星,它的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是个“脏雪球”。这么说来,太阳系大部分行星和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卫星都有丰富的冰水资源,如果把这些冰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一个小小的火星用水应该不成问题。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综合利用的问题。
有科学家提出建立从金星到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和彗星的暖气管道,给这些行星加热从而使这些星球上的不纯净的冰层融化产生水蒸汽,然后通过水蒸汽输送管道输往火星,从根本上解决火星水源不足的问题。这个想法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于是地球太空资源委员会作出决定,首先架设金星到木星的暖气管道。架设从金星到木星的暖气管道有几个很大的优势,第一是木星距离金星只有四亿多公里,在太阳系行星间的距离也是除地球与火星以外最近的;第二是木星本身就是一个液态的星球,具有液态水的汪洋大海,这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三是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它是地球半径的十一倍,体积是地球的一千三百多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百一十八倍,这就能够为火星和地球提供无限丰富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