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铁骨铮铮九峰魂>二、跟着姐姐去上学

二、跟着姐姐去上学

作品名称:铁骨铮铮九峰魂      作者:张良芳      发布时间:2021-05-08 08:57:15      字数:3362

  这样的生活过到六七岁,在她已经学会编织凉帽的时候,阿爸就送她到姐姐读书的敦本小学上学了。
  敦本小学就在村里,就在她家樟树下过去一点的中塘河畔浣锦桥边。敦本小学是很早以前本村乡绅们集资建造的。它有学堂田,收来的租谷能够支付一部分教师的工资和其他开支,不够的部分校董们再向在上海开店开号的老板们募捐一些来。当时冯家村的这所小学办得还算可以,所以冯家村的冯姓子弟读书不要学费,就像厦门集美村陈嘉庚办的集美小学一样。
  当时敦本小学有四五个大课堂,可以容纳两百多个学生读书,除了本族子弟之外,还可以吸收一些附近的外村孩子来读。所以在和兰在七岁时,阿爸就让她跟着姐姐去到敦本小学去读书了。如果不去读书,六七岁的女孩已经可以跟着母亲打凉帽,还能赚几个钱呢。但是阿爸的思想在当时还算开明,他觉得村里的学校读书不用出学费,宁可叫孩子少打点凉帽,少赚几个钱,还是让女儿去上学读书的好。读了书长大后能看书看报,能算账,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人的素质就大不一样了,将来嫁人,读过书的姑娘也能嫁得好一点的人家,所以阿爸让姐姐也早去上学了。
  阿爸现在让七岁的和兰也跟着姐姐一道去上学。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她去上学也很简单,阿妈自己给她做了一只布书包,给她换一件短袖斜襟新布衫,下面穿条小黑裙和脚上一双也是阿妈自己做的搭攀小布鞋,就算是新衣服了。没有像村里人家孩子上学时泻糖茶分糕饼那样热闹。开学那天就让她自己跟着姐姐到学校里去就是了。
  姐姐比她大六岁,当时姐姐已经是四年级学生了。那天,姐姐带着她走进校园,先带她到老师办公室的一年级新生报到处注册,名是姐姐早已给她报好了的。老师办公室很大,有五六个老师都在那里接受学生报到。她们进去注了册后,姐姐就带她到校园里去走走。
  和兰过去跟阿妈也常路过学校,只听见里面朗朗的读书声和孩子们在里面你叫我喊的玩耍声,却是从来没有进去过。现在自己进这所所学校来读书了,姐姐就很高兴地带着她到到整个校园走一个遍。姐姐带她来到学校的大礼堂,礼堂上横头挂着一幅长胡须穿古装的老爷爷像,姐姐说这是孔夫子像,是读书人学问最高的先师。
  礼堂里两个学生在一张长桌两头跳来跳去打乒乓球,有的学生伏在地上打玻璃弹子。走出大礼堂后面是一个明堂,见两边各有两排厢房,四个课堂。姐姐先陪她到她自己的课堂看看,课堂里摆放着一排一排的课桌椅,朝南的上横头墙上挂着长长的一块黑板,姐姐说这是她上课的课堂,你们一年级的课堂在西边第一间。和这个课堂一样。这时四个大课堂里已经有许多学生坐在那里玩笑和讲话。
  姐姐又陪她到后面的大操场看看。操场是个很大的周围长着青草中间是沙地的广场。这天天气晴朗,她们过去时见二、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在操场上滚铁环、拍皮球,还有的在奔进奔出地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她感到好热闹呀。这比坐在家里的起坐间里跟阿妈学编草帽好玩得多,有意思得多了。她过去以为上学校读书就是坐在课堂里念念书,没有想到学校里下课以后,还有那么多的活动场所可以游戏,她感到到底是到学校读书的好。不过她不想多玩,既然进学校了当一个小学生就要好好读书,阿爸说过读书要用功。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走了一遍后,姐姐送她到一年级的课堂后,她就到自己的课堂里去了。姐姐告诉她放学后,叫她不要跑,她会来带她的。
  就这样她看看同龄的小同学们也都和她一样,一起坐到课桌上坐下来读书。她感到很愉快,她终于也像姐姐一样成为一个小学生不用整天闷在家里打凉帽了。可是她一放学回家,还是看姐姐样,马上就坐下来拿起席草帮妈妈一起打凉帽。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他们家有三个姐妹,她下面还有一个很小的妹妹,只一个父亲在城里一家钱庄做事,阿爸在钱庄里是一般店员,阿爸负担太重了,帮妈妈多打些凉帽也可以多填补一些家用。现在自己和姐姐都上学了,家里只靠阿妈一个人打凉帽收入少了,所以她们放学后和礼拜天就得抓紧时间帮阿妈多打一些凉帽。
  和兰在学校里读书很用功,上课时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别的同学下课后到课堂外去“跳房子”、跳绳或拍皮球玩去了,可她仍旧坐在课堂上练习写字或做算术,而且字一笔一划写得十分端正和清楚。写毛笔字描红字薄更认真,在红字薄里她写的大字大部分被老师圈了红圈圈。国文和算术成绩都是优良,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但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市面萧条,父亲时常失业,家里经济时好时坏。当父亲失业时,单靠母亲打草帽的低微收入时生活就很困难。姐姐在敦本小学读出之后,又在石碶完小去读了两年高小。毕业以后不久,经人介绍就嫁给了一个在敦本小学教过书的鄞江桥人毛先生。过了两年,姐夫调到大碶横河公德小学去教书。不久,姐姐也跟着姐夫到横河公德小学去教书了。因为那时教书工资很低,一个月也就两百斤谷子,她们也只能自己管自己,平常也没有什么钱寄到家里来。这样和兰读到初小毕业后也就休学了。因为要到石碶小学读高小就要学费了。当时这笔学费还不少。因为她家父亲失业,单靠阿妈打点凉帽,维持平常吃饭都困难,哪有钱去交很多学费去读高小呢?
  当时的社会,虽然军阀混战,人心不稳,但自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皇朝之后,西方男女平等的自由之风已经吹进了中国。在孙中山积极倡导下,男人早割了辫子,妇女已经不缠脚了,许多知识妇女觉得自己也应该像男人一样独立自主走向社会。和兰觉得生在民国时代,自己也应该做个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女性,不想做传统女人,长大后就嫁人做个男人的附属品。为男人传宗接代,养孩子做家务,一生被圈在家庭小圈子里。她立志以后要把书读上去读到中学毕业,像姐姐那样将来能当个小学老师或是其他什么的职业妇女,能自力更生。所以她决心有机会还想再读书。可是现在阿爸失业,家里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下去的情况下,只得停学了。但是她想继续上学的心不死,她决心和阿妈一起打凉帽也要打出学费来,待攒够了学费,她还要继续她的学业。
  而这一停竟停了五年之久。五年后终于靠做凉帽攒了一笔钱够交学费的时候,这时阿爸又到钱庄去上班去了。家里日子好过一`些了,她就又和一些刚从敦本小学毕业的同学到离家十多里路的黄古林俞家福谦小学继续上高小。福谦小学是个山区小学,学费比较便宜一点。但冯家村离古林福谦小学有十五里路,就是抄小路走,也要走一个多小时。所以她和几个去福谦小学读书的同学每天早早地起来,带了饭盒去上学,中午就在学校里蒸饭吃。由于她家经济拮据,阿妈每天在饭盒里也只能给她带一点稠粥烂饭青菜咸菜,很少有鱼肉的。所以她在学校的小食堂里吃饭时常常躲开同学们自己悄悄地吃。并且很快就唏哩呼噜地吃好了。
  这时她已经十七岁了,幸而她个子不高,站在同学后面还不很突出,但当人家知道了她真实年龄后,吃惊地说,啊呀,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来读高小?人家厉害一点的已经上大学了。有人说她是小学里的大学生。和兰红着脸只当没听见。她硬是咬咬牙齿,坚持读下去,直读到高小毕业。
  高小毕业后她还想升上去读中学。当时福谦小的毕业的有几个同学,她们打算去考县立女子中学。引动了她也想继续去上中学的思想。她回去与家里商量,当时父亲就不同意,说上中学人家都是开店开号老板人家的子女,他一个钱庄小职员,一个月十几二十元的工钿,家有五口人吃饭,那里再养得起一个中学生?到宁波去读中学,这不是在家乡读小学了,要寄宿的。每天寄宿在学校里,吃饭要饭钱,住校要住宿费,礼拜天回家还要乘航船的路费,我们家里能开支得起嘛?可是和兰缠着父亲说,我每礼拜回来仍会抓紧时间做凉帽,礼拜日来回,我不乘航船自己走路,从冯家到城里,和从冯家到黄古林福谦小学差不多。礼拜一去上学时我早点走得去就是了。没有事情就不回来了。回娘家来的姐姐当时也帮她说话:“阿爸,妹妹这么想读书,就让她再读几年吧,像我只读到高小毕业,到小学教书,也只能教个一二年级,教三四年级人家就信不过你了。让妹妹再多读两年,用场就大得多了,学费不够我来帮助一点。还是让妹妹去女中考考看吧。阿妈也对和兰父亲说:“你就让她去考考看吧,考得上让她去读,考不上她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父亲感到她们都替和兰说话。叫他很为难。幸而这时他又在钱庄做事了,暂时收入比较稳定,想想她这么想读书,也就让她再去读几年吧,于是就他对她说:“这么着魔一样想读中学,我看这女子中学也不是很好考的,你考进了我就让你去读,考不进就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打凉帽。”和兰见阿爸同意了高兴得“诶”地应了一声,于是就去考县立女子中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