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穷与富>第15章 紧张繁忙的政权建设和支前工作

第15章 紧张繁忙的政权建设和支前工作

作品名称:穷与富      作者:鑫波      发布时间:2021-03-01 15:38:08      字数:4424

  第15章紧张繁忙的政权建设和支前工作
  岷县解放后一年多的时间,经过基层党委和政府以及各位党员、政府工作人员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地共同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县委安排部署给大家的政权建设和支前两大项重点工作任务。
  大伯父向我回忆了当时紧张的建政和支前工作局面。他说:“岷县刚刚解放的时候,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几乎每天都召开支委会议,商议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的每项工作,然后再安排给党员们积极展开工作。我们严格要求每名党员都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大家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中开展建政、支前、及其他具体工作。就这样在紧张繁忙地工作中过了一年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结束了的政权建设和支前等工作”。
  他在后来撰写的回忆文章中也描述道(摘录):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前后,岷县地委、专署和岷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进入岷县县城。二十四日,岷县人民政府颁发布告,正式开始办公。从此,揭开了岷县新的历史的一页。地下党支部书记孙甲丁在二十一日下午去找岷县地委组织部长孙久德同志,接转组织关系。孙久德同志听了他的自我介绍和岷县地下党的情况后,立即亲自写信,将岷县地下党介绍给岷县县委。当天晚上,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几个支委来到县委组织部部长杨葆秀同志处,详细汇报了地下党的工作情况,并将党员名册交给他。过了两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我们全体地下党员在晚上七点,去县政府后院的一间大会议室参加会议。参加会议的除我们支部的党员外,还有另外一些同志。县委书记郭文华做了动员讲话,他提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政权和支援部队进军四川,要求每个党员都要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做好党交给自己的工作。杨葆秀同志宣读了分配名单,除少数同志暂未确定外,地下党员都分配了工作。从第二天开始,我们地下党的党员们就分别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当时,从陕北老区来的干部数量很少,地下党员和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参加,为县级机关和各区增添了一批骨千,保证了当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在这前后,肩负着解放大西南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广大指战员,浩浩荡荡、陆陆续续地进驻岷县县城和农村,一面略事休整,一面作南下解放大西南的准备工作。
  供应粮秣,动员民工,抢修公路桥梁,号召青年学生参军等,成了我们地下党同志们在短期内进行的关键工作任务。支前工作,成为摆在岷县政府和岷县人民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方面力量都被动员起来了。新参加工作的地下党员同志,满怀着兴奋和热情,积极投入了支前工作。粮站的任务辛苦而繁忙,一些党员主动要求去那里,有的还担任了站长,如南川粮站的于耀,西川十里粮站的韩农、城关粮站的谢邦基。比如十里粮站要管岷县西川及附近临潭、卓尼一带群众交粮食、草料、烧柴和供应部队一个师粮秣的任务。站里的几个同志,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接待群众和部队工作人员,一批未走,另一批又来了,有时忙的饭都顾不上吃。等送走最后一个交粮的人,吃点饭,结算完当天帐务,已是夜里十二点,睡不上几个小时,清早交粮草的群众又来敲门了。粮站的同志,就这样忙了两个多月,完成了支前任务。从岷县通往西固的邓邓桥,是去四川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队在逃往武都途中,妄图阻挡解放军南下,就把这座桥给破坏了。经过地下党支部研究,把抢修桥梁的这个任务交给了支部委员李秾同志,他立刻带着民工赶往修桥梁工地,经过夜以继日地干,如期修复了邓邓桥,为解放军进军四川开通了道路。
  六十二军在岷县期间,上级安排要动员一部分进步知识青年学生参加军干校,为部队补足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员,但由于多年来国民党军队的不良宣传和影响,一部分群众对子弟参加解放军还有顾虑。根据县委指示,地下党支部的同志积极配合六十二军政治部,在岷县中学、岷县师范、岷县农校、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宣传动员,还通过关系给学生家长做工作,动员自己的亲属带头参军。地下党员孟平、后秉德、梅生等,首先报名参军。短短十来天就有一百多名青年学生穿上军装,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地下党支部书记孙甲丁同志后来撰文回忆了那个时候工作的紧张情况,他在《一九五三剿匪支前工作的回忆》一文中描述道(摘录):岷县解放初期,岷县地委和县委就开始了紧张的巩固新生政权工作。经过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政权建设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形势一派大好。可是在一九五三年初,一贯与人民为敌的以马良为首的股匪,在国民党特务的操纵下,潜藏在岷县、夏河、临潭、卓尼等县的边缘地带大肆活动,并不时骚扰地方,使附近地区各族人民深受其害。西北军区对此股土匪骚扰事情十分重视,于年初部署了完整的剿匪计划。这次剿匪工作给岷县也安排了重要任务,由时任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孙甲丁同志,担任岷县专区民运工作大队长,并负责岷县参与的这次剿匪工作任务。由于群众的政治热情很高,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动员,不到十天时间,便完成了调动千员名额的重大任务,所需担架都是由各区乡就地分别解决配备的。动员中,各地出现了兄弟互争、子替父往、妻送夫的动人事例。
  岷县剿匪民运工作大队所有人员,于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下午从县城开始西进,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列,越城而过,受到沿途群众的夹道欢送,场面十分感人,极大地鼓舞了支前队伍的士气,也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剿匪工作的支持。
  支前大军一路行军,西出岷县县境,经临潭县到合作一带驻扎待命。两天后,根据剿匪指挥部安排,紧跟剿匪部队行军,路过阿木去乎,途经麦西、双岔等地直达唐科。又安排去郎木寺,途中要几渡卡隆果河和热鸟克赫河,翻越额儿凉山。一路行军下来,没有现成的道路,全在茫茫的草原上穿行。深邃的天空,无边无际的草原,棋盘似的沼泽、草地,如果没有藏民向导的指引,是很难行进的,不要说别的,光是渡水,也是很危险的。如卡隆果河,没有规则的河道,没有固定的渡口,流水并不湍急,但黑沉沉的水底全是淤泥,牲畜、行人一但陷入,就很难自拨。
  出征将近三个月后,完成了上级安排配合剿匪部队的任务。在我军强大剿匪部队进攻下,残匪节节溃退,企图最后挣扎,我军战士一鼓作气穷追不放,最后重重包围了敌人,一举歼敌有生力量三千多人。“擒贼先擒王”,我军战士撒开天罗地网,四下搜捕马良,一直到五月间,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洞中,活提了土匪头子马良。随后,大家凯旋而回,由郎木寺出发,经电尕寺、尼傲、代古寺,沿着白龙江,踏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一路向家乡方向返回。
  出征将近三个月,民工和带队干部们风餐露宿,顶烈日冒暴雨,历尽艰辛,剿匪工作胜利结束,这才踏上返回路程。一直到八月间,民运工作大队人们才回到家乡,前后经历五个多月。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岷县生产和建设中的骨干力量。这次剿匪配合工作,岷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排除艰险,踊跃运输粮秣,积极支援前线,其功不可灭。
  对岷县刚刚解放时的支前和建政工作,地下党员景生魁同志在后来撰写的回忆文章中描述道(摘录):岷县地下党支部在岷县刚刚解放的那个时候,全体党员们拼命地开展革命工作,因为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生活不搞“特殊化”,不搞“地富路线”,不进“商富”家门。吃饭、住宿和贫苦农民打成一片,没有粮票,先打借条(到以后征公粮时结账还清)。如三十里铺、站里、坪上三个临时粮站工作的同志,有时通宵达旦地干。交粮的群众络绎不绝,这批走了,那批又来了,天黑刚刚关门,不一会就又有人来敲门交粮。白天过手几万斤粮,晚上还要核对账目。有时候身体快支撑不住了,就用凉水洗把脸,强挣扎起来,继续干工作。三十里铺站长韩秾同志对我说过:“有时候也晕倒过,但一想这是干革命,劲头就又来了。”有些同志很辛苦,来到区上汇报工作,最愉快的就是别人的一棒莫合烟丝,这就是“奖励”。有很多老区干部带来的优良传统,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珍贵啊!特别使我感动的是:岷县人民在交粮、运粮过程中,积极性是很高的。我们每到一个村子,贫苦农民的孩子就围拢过来,喊“工作爸爸”(喊女同志“工作娘娘”)。有些老人还抚摸着我们的头说:“嗨,真像个红军娃娃,就是和过去的乡丁不一样!”我记得,有一天我们来到蒋家村清水沟一带去借粮,开始有一些人不了解情况,迟迟不动,不愿意给我们借粮,但经过我们宣传:“当年的红军回来了,红军就驻在岷县城里。”第二天全村就打“齐枪”(全村一齐上粮的意思)。
  一段时间以来,白天、晚上交送军粮的人,在洮河两岸你来我往,连续不断。白天老乡们忙农活,一到晚上,人背的、驴驮的、马载的、牛车拉的……人们打着灯笼,就像一条火龙,有些年轻人还唱岷县花儿:“红公鸡一叫天亮了,共产党号召解放了,要把粮草齐上了!”真叫人一生都不能忘怀这一切。
  我们在工作中的困难是有的,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坏人的捣乱和破坏,表现在组织担架、安排民夫的时候,有个别人思想转不过,把它和国民党时代旧社会的“抓壮丁”相比,闹着不愿走,一受坏人挑拨,就连夜逃跑了。幸好,这时候六十二军政治部民运段长艾栋同志前来协助工作,他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办法多,开了几次群众大会,才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有一次深夜,我一个人过雪底河到田家堡去组织担架队,在路上碰见个姓田的老保长,就故意刁难我,要下我身上带的枪支。可是还没等他动手,村里人就把我接到村干部家里,并且有两个年轻人自愿报名参加担架队了。
  在这繁忙的工作中,县上又不断地给我们布置新的工作任务,如搜集各村原国民党散兵窝藏的枪支;清查各村潜伏的特务、反革命分子;半夜出动到野狐桥搜捕运大烟的走私贩。一发现新情况,就在十里乡多条道路上追击,一股劲地追,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我们一边搞支前工作,一边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展开了建政工作。民选乡长,选的办法是向候选人投豆子,一颗豆子一颗心,群众都投得很认真。由于老区来的一些同志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人人都把新选的乡长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我们新选任的乡长,大多数都能为群众办好事,对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迭马乡的乡长庞希贤同志,他既是劳动能手,又是工作模范,曾受到县上的表扬。在这个时候,安排给党员们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但岷县刚刚解放并已经建立了新的人民政权,大家的心情非常舒畅愉快。有时候,我们在饭后黄昏闲暇时,还要搞一点文娱活动,区长张丕德同志拉胡琴,徐光辉同志扭秧歌,李华等同志演《兄妹开荒》,大家在一起集体学唱《东方红》、《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歌曲。这一时期,我们人人都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中高歌猛进。
  县委、县政府于一九五零年的十月二十五日召开了“第一届全县各族人民代表大会”。西川区选举的老教师何蔼如先生以“开明士绅”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县长穆为同志在《三个月工作总结报告》中肯定了支前、建政工作的成绩,他指出:“三个月以来,我们一共摧毁了二十四个乡(镇)的旧政权,一百多个保甲制度,新建了八个区政权,三十多个乡政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