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亮剑苍穹>第二章 群策群力 土法构建保暖房

第二章 群策群力 土法构建保暖房

作品名称:亮剑苍穹      作者:王志江      发布时间:2020-12-23 20:48:36      字数:3416

  下午全连统一擦拭保养武器。炮二班擦拭保养完火炮后回到帐篷里开始擦拭轻武器。大家一边擦拭一边议论明天这窝棚怎么个搭法。班长赵金根一边擦着冲锋枪一边静静地听着战士们的议论。副班长李继友说:“这窝棚的大小得能住上一个班。全班住在一起便于生活也好管理。”一炮手刘志宁说:“我们老家看秋的窝棚睡两个人正好,睡三个人就挤得慌。我们班8个人,这么大的窝棚可不好搭。”
  王金堂不紧不慢地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营房我们都盖过了,一个大点的窝棚就能难住了!”
  大家见“知识分子”开口了,就异口同声地说:“知识分子,你快说说,怎么个盖法?”
  王金堂是炮二班的四炮手,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差,为了让弟弟和妹妹也能上学,高中只上了一年半就辍学回家务农。他是全连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连里一些文化程度低和文盲战友来了家信和写回信都来找王金堂帮忙,他有求必应,非常热情。有的战友和女朋友闹矛盾也请他出主意。在他的帮助下,使两三个战友与闹矛盾的女朋友言归于好,成了眷属。
  王金堂说:“我们老家看秋的窝棚是用玉米秸子搭的,但玉米秸子太短,支撑的跨度小,所以只能顺着窝棚睡两三个人。要能睡下七八个人,我们可以改用高粱秸子搭,跨度至少可以达到两米,人横向睡,边上还可以留下四五十厘米的进出道。”
  三炮手李庆和说:“不行,高粱秸子搭的窝棚跨度是大了,但是太高,抗不住西北风刮。”“那好解决,我们可以在窝棚的两头和中间用竹竿或者木棍做支撑吗。”王金堂胸有成竹地说。
  六炮手陈大勇说:“我估计高粱秸子搭的窝棚没有玉米秸子搭的窝棚暖和。”赵金根说:“这也好办,我们可以在高粱秸子外面再加一层玉米秸子嘛。”战士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个搭建窝棚的方案初步形成。
  赵班长最后说:“今天我们先议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好主意,明天在搭的过程中还可以提出来,边搭边改进。”他转向王金堂说,“老王,你晚饭前估算一下各种材料大概需要多少?晚饭后我向连里去汇报,请连里帮助我们到李家庄协调解决。”
  第二天上午,连里让司务长陪同副班长李继友带领4名战士到李家庄联系购买了两大车高粱秸子和玉米秸子,在供销社买了一些麻绳,又向老乡家借了几根长木棍。班长赵金根在无名高地的向阳坡上,选了搭建窝棚的具体位置。他思索了片刻便用十字镐在地上划出了将要搭建窝棚的平面轮廓:南北长8.5米,东西宽3米。随后他征求大家的意见:“怎么样?”大家说“差不多。”“那好,我们先挖出一个平面来。”
  于是全班一起动手开始挖起来,不大功夫就挖好了一个平面,北端挖下去的深度1.3米,南端的深度不到半米。平面挖好后,赵班长对全班战士进行了分工,有的用木棍搭架子,有的理顺高粱秸子杆,有的将高粱秸杆绑成小捆,有的负责往架子上码放固定秸秆,有的负责在码放好的高粱秸子杆上再绑上一层玉米秸子。最后将挖出的土又回填到窝棚的边沿四周,不仅稳固了窝棚,还可以挡风。不到两个小时一个高约2米,宽约2.3米的窝棚就搭好了。
  二班的战士们围着窝棚转了两圈,欣赏自己新建的“宿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赵班长说:“咱们把剩下的玉米秸子垫在窝棚里,副班长你再带几个战士去打些干草来铺到上面,下午我们就可以把背包搬过来,晚上就开始睡在窝棚里了。”说完他向连指挥所的帐篷走去,准备向副连长汇报搭建窝棚的情况,副连长挥挥手说:“你甭说了,百闻不如一见,走,咱们去看看!”
  副班长李继友,看见副连长来看窝棚,迅速集合好队伍,大声地向副连长报告:“副连长同志,二班窝棚搭建完毕,正在休息,请您指示。”副连长示意他们解散休息。刘副连长先围绕窝棚转了一圈,而后又进到里面看了看,双手抓住棚杆,用力来回摇晃了几下。回头对赵金根说:“不错!不错!”然后他向通信员交待,“找两个温度计来,一个给二班,一个给四班,让他们晚上分别测量一下温度,明天早上作个对比。”
  第三天早饭后,全连班以上干部集合在二班窝棚前召开现场会。刘副连长说:“二班昨天晚上就睡在他们刚搭好窝棚里,窝棚里的最低温度是5度,四班帐篷里的最低温度是2度。很明显窝棚的保温效果要好于帐蓬。现在解散,大家里里外外看一看,有什么改进意见都提出来。”
  王指导员补充说:“大家对二班搭的窝棚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畅所欲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把窝棚搭的更好,解决在阵地过冬的问题,使大家住得又暖和又舒适。”
  各位班长边看边互相议论着。
  一班长张大富说:“经过两个班的试验可以证实窝棚要比单帐篷保温性能好。应该感谢二班的同志们。不过,我觉得全班人由里往外横排着睡,不便于紧急行动,边上留的过道也窄了些,窝棚边上的高度又低,进出时要低头弯腰,很不方便。我建议再搭大一些,人员改成头朝里,脚朝外顺排着睡,这样出入更方便迅速。”
  三班长王法魁说:“现在野外的最低气温刚零下2度,如果气温再下降,窝棚里的温度还能不能保持在5度以上吗?再说了如果整个冬天让战士们都睡在地铺上身体也受不了。”
  四班长钱世福说:“气温再下降可以生炉子取暖,但是二班现在这个窝棚太小没有留出生炉子的位置。”
  指挥班长刘玉祥说:“恐怕就是留下生炉子的地方也不行,高粱秸子、玉米秸子都是易燃物,生火太不安全了。”
  最后,王指导员归纳大家意见说:“好,由于时间关系,现场会就开到这里。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二班同志们的努力,他们的窝棚给了我们启发,提供了如何在阵地过冬的思路。我要到营部参加一个会议,下面由刘副连长组织大家研究一下,尽快拿出搭建窝棚的最佳方案来,现在一天比一天冷,老让战士们睡在单帐篷里不是个长久之法呀!”
  指导员走后,刘副连长组织各班班长认真研究,反复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一个搭建半地下式窝棚的方案。
  经过三天多的奋战,全连4个炮班、指挥班、司机班、连部和炊事班全部住进了新盖的半地下式的窝棚里,二连战士们还给它起了个雅号叫“战地暖房”。
  
  师长王青发率领工作组正在检查所属各营连进入阵地后的战备工作,走了几个连队向他反映问题最多的就是请上级尽快配发棉帐篷,他正在为这事犯愁。听一营营长贺振强说二连已经住进了自己盖的“战地营房”,又暖和又舒适,他很感兴趣。于是,在营长贺振强的陪同下驱车奔二连阵地。
  王师长等人快到二连阵地所在的无名高地时,见二连正在阵地上训练,王师长示意司机将车直接开到高地南面二连的“战地暖房”区,不要打扰他们的训练。王师长等人下车后向“营区”走去,只见一个战士抱肘跑过来,距众人七八步远时,立正报告:“首长同志,一营二连正在阵地上训练,请首长指示,连值日员叶长水。”贺营长说:“这是王师长,来视察你们连的‘战地暖房’。”叶长水又向师长敬了一个军礼:“欢迎师长批评指导!”
  王师长等人来到无名高地向阳坡的坡脚下,只见7个半地下式的窝棚分3排矗立在向阳坡上,每排各有两个窝棚,第一排和第二排的4个窝棚比较大,最后一排的三个窝棚小一些。在三排窝棚中间修了一条通向炮阵地的土路。贺营长向王师长介绍说:“最前面的4个大窝棚是炮班的,最后三个是司机班、指挥班和连部的。厕所在‘营区’的左前方100多米处。炊事班的窝棚和火房设在‘营区’西南方的一条小河边上,距离‘营区’不到100米。”
  王师长称赞说:“这个‘营区’位置选择得当,背风向阳,布局也合理。不知‘房子’盖的如何?走,咱们到每个‘房子’里瞧瞧。”
  王师长等人先来到第一排右边的窝棚前,先在窝棚的周围看了看,而后进到窝棚里。贺营长说:“这是炮二班的窝棚,共住10人,除了二班的8名炮手外还有2名测距机手。”这窝棚东西长9米、南北宽约4米,北边挖进地面深一米五,又将挖出的土在北沿上用干打垒的方法打成厚五十厘米高一米的围墙,加上坑深正好是两米五,南面挖下深度1米,加上高一米八的围墙总高两米八,在南围墙留有窗户和门。两侧的围墙呈南高北低,窝棚顶上担了四根檩条,然后铺上荆笆和玉米秸子,再在上面压上厚厚的夯土,最后,将窝棚顶上用石灰和泥抹成光面。窝棚里北半部预留了高六十厘米宽两米的土台,上面铺上麦秸和干草,是战士们的“床铺”。南面窗台上涂上白灰,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脸盆牙具。在门口左侧盘了一个带火墙的炉子。
  王师长一边看一边点头称赞:“最聪明、最能干的还是咱们的战士啊!在阵地上过冬的难题他们给解决了。”说着他又伸手在土炕上摸了摸说,“不过,整个冬天让战士们睡在这土炕上不行,太潮湿了。”
  第二天上午,师后勤部在二连召开了现场会,向全炮群介绍推广了他们的“阵地暖房”。王师长指示后勤部尽快解决战士们睡觉的铺板和搭建“阵地暖房”的材料和经费问题。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