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难忘的记忆>第二章:32、33

第二章:32、33

作品名称:难忘的记忆      作者:梦想王西庆      发布时间:2020-06-08 08:55:55      字数:6610

  32、来到新的工厂
   
  1963年下半年,我已经上了初中,自父亲原先的工厂关门以后,父亲又调到一个新的工厂,我家从此又搬到新的工厂里去,父亲在这个厂子里仍然是担任着厂长,另外还兼任着书记。
  这里的环境也是很好的,北面有条河流,上面有解放后修建的不到百米长的大桥。父亲工厂的中间被桥的南端、南北公路所隔断,分成东西两个地方,河再往南端三百多米远有一个东西走向、五十多米高的土山,解放后,人民政府在修新马路时把山打通了,它与新桥相连,成了一条直线,去平定、昔阳不用解放前再绕父亲工厂的旧土马路行走了。
  在新桥的旁边,还有一座被废弃了的旧的桥梁,它是紧靠着新桥的东南面,要小很多,这座桥梁就是在解放前日伪时期修建的,由于多年河道改道,如今已不在主河道上了。它现在已到了父亲的厂区内。从这个旧桥路面往东南方向去,我们还能够看到连接过去日伪时期、修建的土马路依然还在,虽然上面长满了草。它是斜着插入工厂东南方向有好几百米远距离,然后绕过南面的土山,出了工厂的围墙,就往南、往平定、昔阳方向奔去。
  当年抗战时,这条旧的土马路,和连接它北面五十多米长的旧桥、是日寇的重要交通线。它的桥下,有八个桥洞,现已经成了父亲工厂的临时家属宿舍和仓库。就是这座钢筋水泥桥,在当时它见证了在抗战时期,日寇从桥上经过的情景。也就是这座旧桥梁,日军从阳泉大本营出来以后,向南可以支援昔阳,和顺,辽县(今左权县)等地的日军,为消灭八路军,围剿太行山根据地的人们,在当时应该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放多少年,它的周边山上还残留有被八路军炸毁的碉堡。
  在进入厂内的这条土马路,宽有10米左右,因它连接着北面旧桥,又要和南面的土山对接,所以它的地形要高一点,路面进入了厂区后,虽然成了下坡趋势,但土马路往厂区内延伸,还是要高出厂区两米左右。工厂和我的家,就座落在这个旧的马路北面不远的排房里。
  这个厂叫高压电瓷厂,也是刚建设没有几年的工厂,原先不知道是从哪里搬过来的,公私合营以前听说是天津一个资本家开的,它的厂房建得很有规律;成“韭”字形,中间是八米宽的过道,左右两边分别是三排不到百米长的排房,排房的后面(北面)便是工厂的车间。
  总的来说,车间、宿舍、办公室建设的很集中,设计的还很完美。过了前排房子和小马路,南面二百多米宽便是一个很大面积的工厂绿化带,再往南就是前面说到的五十多米高、东西走向长一千多米的大山,它横挡在工厂的南面。尽管绿化带中间隔有一条近两米高,几百米长被废弃过去的旧马路,但在它的两边景色还是很美的。
  这里不仅有很多高大的参天大树,在靠近主马路的旁边,和旧土路成夹角,还有一个二百平米左右的水潭,最深时有一米多深,水潭周边长了一些水生植物,很像是甘肃敦煌的月牙湖,旁边还种有工厂的果树和菜地。
  要是站在旧土路上面的高处看去,这里工厂的风景尽收眼底,工人们休息之余还可以在其中或站在旧土马路上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陶冶一下情操。在绿化带中央还有一个直径十多米长、四五米深的水池,会游泳的人们夏天还可以下去游泳。咋看上去这里真像是世外桃源,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有工厂,这里曾经就是我的乐园。
  在我的乐园里,被废弃的土马路上面,以及在它的护坡上,如今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因为路面很平展,丝毫也不影响人们在上面行走。虽然它在厂区内总长超过了几百多米,高出地面两米左右,但它还是被风景区的大树,果木树,菜地,花草所环绕、包围,丝毫也不会影响到这里的美观,这里美好的环境,僻静的地理位置,把整个厂区,家属和职工宿舍,都包围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平时了我一个人曾经在这里军训、投弹、射击和学习文化知识,使我在这里愉快的度过了三四年美好的青少年时代。
  这个工厂当时它只有一百多名工人,人多的时候应该有五百人左右。因为这是在困难时期,工厂被精简了。向这样的工厂全国还没有几家,父亲刚调来以后,一些人还闲话不断,说什么父亲那么大的官,到这里来那不是来养老吗?但对于父亲不管一些人怎么说,他却不那样认为。既然上面把你派到这里来,就应该有上面的想法,将来国家经济好转了工厂还是会扩大的,但作为一名干部,应该是能上能下才对,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
  父亲为党工作多年,他要是从1935年真正的算起来,待遇上应该是老红军,他的军衔还应该再高才对,可父亲他从不计较这些,他也从不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包括孩子们的就业、参军、提干等问题。后来,我听他的战友们说过;他们那些军人在1955年授军衔时,有好多军人都向下压了一两级。他还从来都没有向上级伸过手,甚至于我在单位办公室呆了多年,他还是积极鼓励我下来学点技术为好。
  这个工厂应该说,当时还是国家的重点企业,在国家困难时期,有好多大的工厂都关门了,因国家将来要实现电气化,离不了这个厂生产出来的电器产品,所以它当时没有被关门,只不过生产规模要小的多了。就全国来说,像这个工厂当时中国就没有几家,听说在1959年以前还有过苏联专家,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工厂的车间是阳泉市最大的,大小汽车要达到几十部,火车能够直接开到厂子里来,然后把产品直接装运走。但是在1959年以后,苏联人背信弃义,撕毁了合同,把专家都撤走,连图纸也都拿走了。
  当时,过了横穿工厂的公路,在工厂西面一大片草地下还平放有百十来根,用混凝土浇筑的、二十多米长的水泥柱。这些水泥柱子在地下已经放置了好几年,是当时准备建造大型车间用的,如今它的周边都长满了野草,到处是一片荒凉。我当时一个人还在那个野地方学习,一边学俄语,一边还在那里饶有兴趣地抓蚂蚱玩,对于地下闲置的这么多水泥柱还有点儿纳闷。
  因为这里远离市区,一些工人为了方便,在厂区排房的南面风景区内、旧马路旁边空地上种了不少的蔬菜,有西红柿,向日葵和玉米等,父母亲也和我在一起,开了其中一小块儿菜地。记得我们在南面的山坡下,在旧土路旁翻地的时候,竟挖出了许多的尸骨,我当时还以为是人的骨头,可把我吓坏了,觉得很害怕。
  你看看我当时是什么胆量呀!想一想父亲他们当年在抗战时期打鬼子的经历,想想他多次经历过战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什么死人没有见过呀!我还是应该好好的向父亲学习才对。
  当时父亲走过来看了一眼,说是大牲口的骨头,那不是人的骨头,肯定了以后,我的心才放了下来。后来我们又挖出来一大堆,我过后回想,这里以前一定是住过什么军队,看样子还打过仗,要不然,怎么会留下那么多牲口的骨头呢?部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杀死自己的战马来吃肉的。最后,我们都把这些骨头堆一块儿烧掉埋了,父亲说这是很好的肥料。
  母亲在这地里栽种了不少的蔬菜,有番茄,黄瓜等,也有是舅舅从四川寄来的南方菜籽。我们种上以后长得特别好,枝叶又肥又大,供我们吃了好长时间。多少年后,我们家都已经不在这里居住,但这里的家属们,老邻居,还在养种着母亲给他们传留下来的南方菜,听说这个菜叶子发红,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经常吃这种蔬菜的人,能长寿,能活大岁数。
  多少年后,我们家已经搬到城里去住了,她们依然还在这里种这种蔬菜,后来,听说那些老邻居们果然都活了很大的岁数。
  
  33、挖红薯听讲英雄故事
  
  
  在秋收季节,山西的天气逐渐转凉了,在这个时候,父亲工厂的工人们享受到了丰收的成果,不仅仅自己丰收了玉米和蔬菜。而且下班后,他们各自拿着铁锨,相跟着去远处的深山之中,到农村公社的红薯地里,深挖人家社员已经收过的红薯。
  我有时看到他们回来的时候,肩上背着挖到的一大袋红薯。当然,也有挖得少的,我很羡慕他们。我也特别喜欢吃红薯,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因为我们南方人天生就爱吃甜食的。在当时那个时代,市场上是很少有白糖卖的,只有供应小孩牛奶时,国家才供应一点点白糖,当别人给我们小孩子们水果糖时,我们是十分珍惜的,所以在当时我们小孩子们都特别爱吃红薯。
  我一个人也很想前去挖红薯,但想了想又不愿意去,因为那些公社的红薯地在山上,太远了,路又不好走,那挖地的活儿又是卖力气的活儿,自行车也根本上不了山,即便是挖到红薯我一个人也不好背回来。
  于是,我在休息的时候,特意叫上父亲让他陪我一块儿去。父亲当然也愿意进山里头走一走,呼吸一下深山里的空气。
  那个时候,当地农村吃大锅饭,社员们在地里收红薯的时候,他们追求进度,省力气,而不去仔细的深挖。这使得一些红薯白白地遗漏在大片土地里,让我们这伙工人们占了“便宜”。有的挖到红薯后拿回家里,让老婆孩子们足足能够吃上好长时间。当然了,这伙工人们同样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于是,在一天下午,我带着铁锨,和父亲来到了山上,来到了公社挖过的红薯地里。我们到来以后,我就看到一些工人,还有城市来的人们很多,他们早早地就来到这里,脱了外衣,汗流浃背的用铁锨,一点点的往地里深挖着红薯。当然,还有像我一样的中学生。我看到,当他们挖到一个红薯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红薯尾巴,或者是半截的红薯,看得出来,他们都会偷偷地发笑,发自内心的喜悦,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因为在当时,国家供应的一个月副食根本就不够吃,粮食就不用说了,甚至粮店拿红薯和山药蛋来当替代品,一斤粮食给对换五斤红薯和山药蛋,那时食油才供应三两。所以,在当时,红薯替代粮食是小孩子们都知道的,大人小孩都愿意吃。不过,那些挖红薯的人们,把人家公社好端端的一块儿平整土地,竟给挖出了“七沟八梁一面坡”。我想,日后农村社员看到后,肯定会骂这些挖红薯的人们。
  我看到一些人们,很卖力气的深挖着,他们挖了好大一片红薯地,再看看地下他们那鼓鼓的面口袋,就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我拿起了铁锨,也仿照那些人们一排排地挨个去挖,但挖了没几下后,我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一会儿身体就出汗了,而父亲似乎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抽着香烟和一些挖红薯的熟人聊起天来。这就使得我更加的着急,越是着急,越使我很长时间也挖不出一个红薯来。父亲看着我累得满头是汗,于是就笑了。看来这挖红薯,也是技术活儿,也是体力活儿,而且还能锻炼了身体。不过,天知道这些红薯藏在地下什么地方?要是有像探雷的工具就好了,不用到处去挖。
  父亲这时走过来给我说;这一块土地你看那高低不平的,人们已经不知道深翻了多少次了,哪还能挖出来红薯?天也不早了,想挖,等以后来了换个地方再挖。这时候,时间确实是不早了,因为太阳已经偏西,我看到那些挖到红薯的人们,已经开始陆续的收工了,他们肩膀上背着挖到的红薯,拿着铁锨开始下山,有些工厂的熟人经过我们跟前的时候,跟父亲打着招呼,有的人甚至还笑着,看着我挤了一下小小的眼睛,似乎有一种打了大仗,凯旋而归的感觉,给我难堪。我看着那些一个个远去的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下次来,我一定也要挖到很多很多的红薯,给你看看。
  这时,有一个公社的老大爷拿着工具,来到我们旁边的一块儿地里,整修被人们已经挖成“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土地,父亲马上和那个老大爷聊起天来。老大爷刚开始看着我们,觉得很惊奇,似乎想说着什么,在他的眼里,看着我们这一老一少的,俩人还都是穿着土八路的黄衣服,不免心里有点奇怪,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父亲递给他一只当时国家给他特供的高级香烟,和他拉起了家常;问一天工分是多少,一个工分是多少钱,在哪里住,多大岁数了,老大爷都做了回答。我看见他们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都说起知心话来。我也就不挖了。
  “唉!歇歇吧!”
  听那老大爷说;当年在抗战时,他就是支前模范,给八路军抬过担架,运送过公粮,日寇当年在这一代活动的情况,怎么祸害欺压老百姓,他都记忆忧新。他一边整理着土地,一边跟父亲在书说着过去抗战时期的故事。他那驼背的身影,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和那张长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上,就知道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了多少的磨难。
  和父亲说完话后,他抽完香烟,两只手拿着工具,继续用力地修整着土地。
  他把高出地面的泥土,用铁锨一点点填埋到梯田的台阶边、被大雨冲泄过很深的大坑中去,他在填埋的过程中,我突然看见他在大坑的边缘上,竟意外的翻出来一些好大的红薯,这使我和那老大爷十分的惊奇。
  老大爷弯下腰来仔细的看了看,显然他是不曾想到的,他从地下捡起来一个大一点的(红薯),在他的铁锨把上刮了刮上面的泥土,看了一眼,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扔到了我的脚下,而后又捡起来另外几个又都扔到了我的脚下。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让父亲和我很受感动。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但他继续还在坑的边缘上往下挖土,想竟快把大坑一点点的填满。
  这时,这时真的是奇迹出现了,那个大爷在大坑周边往下填土的过程中,竟又意外地翻出来很多很多的红薯,看样子足足有二三十斤,老大爷看了看地下的一堆红薯,我不知道他,下来的动作更使我感动,他竟然一个都没有要,全部都摔给了我们。
  当时高兴得我脸上流着汗水,歪戴着军帽,简直就要跳起来,看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那些农村公社的社员们,他们只顾图快,为多挣工分,结果把下雨时、大水冲过的水坑边缘上的地方给遗漏掉了。我蹲下身来,把红薯小心翼翼的往口袋里装去,生怕把红薯皮磕破了不好保存,还都是些大个的。想一想,我要是挖到这么多的红薯,那我要付出多大的劳动。而今天,我们还是十分走运的,得来这么多的红薯,这不能不让我和父亲高兴。其中有一个红薯,我用手点了点重量,竟有好几斤重,而且长的都开花(裂)了,这应该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大红薯,这些红薯让我足足的装了大半个面口袋,回去以后,也足足够我们吃上好几天了。
  这时,我看见父亲也很高兴,他从口袋里掏出来刚打开口的高级香烟,连同那盒子全部递给了那个老大爷。一开始,老大爷不肯要,但父亲还是硬塞到他的手里。老大爷手中拿着香烟盒,仔细地看着盒子上面的品牌文字,取出来一支香烟,似乎想再抽一根。父亲赶忙递过去烟头让他对火,可是,老大爷摆了摆手,回绝了。而是把那一支香烟放在鼻子上,仔细地闻了又闻,然后小心的搁在自己的耳朵后面,而那盒香烟,也放到了自己口袋里继续干活。休息片刻后,父亲继续和他聊着话题。
  他们谈到了解放前的一些事情,谈到了抗战时期的情况,当他们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来时,就来了精神。
  的确,像我们这一代和新中国前后出生的人来说,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兵荒马乱,没有亲身体验过,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更不会体验到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前所发生的那些人和事。
  老大爷说起在抗战时期,这一带曾经出了个八路军的抗日英雄,叫赵亨德,大爷问父亲知道不知道,父说知道。想一想,这些大事情父亲怎么能不知道呢?再说当时部队对赵亨德的业绩还曾经通报表扬过。
  那还是在1945年的时候,赵亨德带着几百名八路军战士,在山西寿阳一带袭击日寇。他们扒上日本人的火车,亲自抓住日本天皇的外甥和他的孩子,并且打死和俘虏了很多的日本人。·····对于那次战役父亲是最清楚的,尽管他们的部队当时没有参加。
  赵亨德的神勇在这次战斗之前早已经传开。据史料记载,1938年,他第一次上战场时,就在龙门战斗中亲自从日本鬼子手里夺得一挺歪把子机枪。由于他在战斗中机智灵活,作战勇敢,战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当上班长。1939年,赵亨德被提任副连长。在黑水河战斗中,他由于指挥得当荣获一等奖。在榆次黄彩伏击战斗中,赵亨德掩护受阻部队和伤员安全转移,受到团通令嘉奖。
  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持续一个月的、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打响后,赵亨德所在部队,新十旅二十八团,向平定狼峪、寿阳张净两个相邻日军据点同时发起进攻。因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凭险死守顽抗,日军把伤兵和尸体筑成工事,企图坚守待援。在这紧要关头,赵亨德率领全连战士,果断改变了攻击路线,经过三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两处守敌,为破击战打开了缺口,扫清了向纵深发展的障碍……。
  那一次袭击胜利后,太行军区还通令表扬和嘉奖过赵亨德同志,以及作战的有功人员。给英雄赵亨德记大功一个,后来只可惜,在1947年解放平定县城时,身为付团长兼参谋长的赵亨德同志,亲自率三个连的战士战斗在前线,他身先士卒,在指挥部队攻取敌人据点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二十五岁。
  那个老大爷继续跟父亲说着过去,他们的年龄相仿,他们所经历的人和事要很多,所以,我看得出来他们说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来,总是来了精神。
  我静静地听着,结合我看过的一些打仗的影片,联想当年的一个个战斗的场景,心里不由自主地对英雄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我知道,这儿的山山水水,都曾留下过他们战斗过的痕迹,都曾回荡着他们的呼喊声。他们为了人民而不惜生命去战斗的信念和斗志,也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