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梁师傅传艺用真心 韦寻石无意落假泪
作品名称:在开门办学的日子里 作者:霞中子 发布时间:2020-05-14 09:50:22 字数:4664
经过全厂大突击加班加点,一连奋战了整整15天,生产进度突飞猛进,厂领导估计,到了年底,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宣布,恢复正常上班,晚上不再加班了。
话说自从学员下厂实习的当初,厂领导就作了指示:一位师傅带一位学员,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许变换。这相当于责任落实到人,既方便教学与管理,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可谓是卓有成效的办法了。
却说寻石那个学习小组被安排在“机加工车间”,带他的是一位三十四五岁的姓梁的师傅。梁师傅是开牛头刨床的,又是本车间的副主任。这位梁师傅长的很帅气,他面阔脸方,浓眉大眼,和蔼慈善的面庞,开朗敦厚面容,俨然标准的工人阶级形像。寻石觉得,他有点像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又有些像进驻民院数理化系的“工宣队”田俊龙师傅。他与这两人的形像相似,而且年龄也都相当。寻石在民院时就对田俊龙师傅极有印像,到了宾阳这个车间又遇上与田师傅相像的梁师傅,所以一下子就相处得很融洽,一点儿陌生感都没有,就好像已经相识好长时间了一般。
寻石虽然这时已经20岁了,但由于一年前他都还住在大石山区的农村里,世面见得很少,所以显得有些幼稚和孩子气。平心而论,在这个班级里,像寻石一样的情况,还有相当不少的一部分同学。寻石最大的优点是诚实、善良、守信、重感情、重义气;富于感恩报恩之心;能吃苦耐劳;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寻石的弱点是怕羞、爱面子;遇事太认真;害怕批评;太重感情、“受宠若惊”;自尊心极强、隐藏着一股小脾气;有时还爱表现一些小聪明。他与梁师傅接触的当初,他决心与梁师傅搞好关系,争取从他那里学到一些真本事。
梁师傅接纳了寻石这个特殊的“学徒”,一开始就发觉这个小“徒弟”善良诚实得可爱,天真幼稚得可以。梁师傅从与他初次接触时的表情和初次谈话中看得出来,寻石是诚心要跟他搞好关系的,说白了就是有意要吹棒和夸讲师傅,以博取师傅的欢心。你看他在与他的谈话中,他净找那些溢美之词来讨好师傅。
梁师傅认为,寻石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讨好自己,这没有什么错,这本身没有恶意,不能当作那种谄媚来看待的。他认为这是年轻人阅历太浅的缘故;他认为这也就是年轻人直率、没有城府、没有世故、没有圆滑的优点。
梁师傅还发现这寻石还相当缺乏说话艺术和社交礼仪方面的修养,不知道什么话当讲不当讲;不知道什么事当问不当问;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当用什么词。还发现寻石有时说话还存在用词不当的情况呢。
比如说,寻石问:“梁师傅,您贵姓?”这还用问吗?都“梁师傅”地叫了还“您贵姓”地问!可笑不?比如说,寻石问,“梁师傅,您爱人在哪单位上班呢?”作为徒弟,你称师父的配偶是不能用“爱人”的,而宜用“夫人”、“师母”之类称谓;“爱人”只适用于同辈之间。况且,作为学生,问及老师的私事总是不大相宜的,你又不是查户口的。再说了,如果师父的妻子是个农民,没有单位上班,那不是让师父难为情吗?
还有,寻石问:“梁师傅,宾阳街上有多少人呢?”梁师傅反问道:“你是问宾阳所有的街道居民呢还是问芦圩的呢?”寻石答道:“哦,我是问芦圩的。”梁师傅道:“芦圩街道居民有多少我还真的不清楚,也没留意过这方面的资料。”你看,你看!这芦圩街道居民有多少跟学习“牛头刨”有关吗?向一个成天搞技术的工人问一个与他无关的问题,他若不知道,不是让他难堪吗?问这些无关的问题,难道没有“没话找话”和无聊之嫌吗?
还有,寻石问:“梁师傅,您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呢?”梁师傅红着脸道:“我没上过大学啊!我文化水平很低的,我只初中毕业。”寻石听如此说,一时语塞了。你看看,尴尬了没有,你问这,会使对方误会你在炫耀你是大学生的呢!你这不是给对方来个“下马威”的吗?
一天,寻石在与梁师傅聊天的当中,其中有三句话所用的成语是很不恰当的:“梁师傅,你真是爱厂如家呀!对厂里的推优工作你是耿耿于怀的呀!”“梁师傅,你一心扑在车间上,你对车间的技术革新真是处心积虑啊!”“梁师傅,你非常关心车间的生产进度,那真是坐卧不安啊!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梁师傅听了这些话,自然有些不顺耳,好在他没有那么小心眼,他知道寻石那些话只是用词不当,是绝对没有什么歹意的。秉性敦厚宽宏的梁师傅,也没有对寻石的用词不当给予指出或纠正,他很给寻石留面子的。
梁师傅见寻石天资聪敏,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都很强,于是将“牛头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技能给寻石作了极为详尽的解说。这寻石是一点即通,很快就全面掌握了。于是他带寻石的第三天,他就放手让寻石独立操作“牛头刨”了,而别的同学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因为加工一个零件,如果有“几个丝”(几丝米)的误差,这个零件就算是报废了。而梁师傅却把寻石当作出了师的徒弟一样看待,让寻石独立操作刨床,加工零件。寻石为了感谢师傅对他的格外关照和信任,用了许多成语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所用的那些成语似乎恰当但实际不恰当,天知道梁师傅有没有辨析这些成语的能力。梁师傅只知道不管寻石怎么说,那都是赞美他的,绝无半点贬他的意思。梁师傅知道寻石对他是百分之百的感激,也禁不住对他动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在各方面的处理上都给寻石以格外关照的表示。
总的来说,寻石的这些缺点都是他资历浅、见识少的原因。这也不能全怪他呢,这年头的青年们,都是在文革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学识功底大抵是一样的。
像寻石这样的社会知识肤浅的同学,在班里还有不少哩。比如他的老乡同学彭克权。在进入车间实习的第一天,带彭克权的师傅问他:“你高姓?”那彭克权不知道师傅在说什么,只好凭着猜测应道:“是啊!我确很高兴,我能来到这里学习,当然很高兴的啦!”那师傅知道他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也不好再问了,便顺水推舟说:“只是我们厂的条件差,各方面照顾不周,请多多包涵。”这位彭克权同学,听着听着就有些懵了,他也只能凭着猜测应道:“大锅放面煮和大灶上煮粥,以及蒸的包子都是有些咸的,但没关系,我们都吃得惯的。”那位傅只好不再对他说那些客套的话了。
却说寻石跟梁师傅学习了五六天之后,梁师傅被寻石的虚心和诚实所打动,被寻石的虚心好学、勤思好问的品质和精神所折服,竟然与他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简直把他当成亲弟弟一般看待了。寻石每天在与他在一起上班,都觉得开心和快乐。寻石与梁师傅聊得很投合,什么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士农工商、书画琴棋等等都聊到了,这样十多天过去之后,几乎就要出现话题危机了,这师徒俩就开始没话找话说了。
相比于寻石,其他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总是与师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举首投足都显得拘拘束束的。这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的师傅都没有让他们独立操作过。他们的配合很难实现谐调,很难达到师徒合一的程度。每天上班,他们的师傅埋头专注机件加工,很少交谈,很少对视探讨。而作为“学徒”角色的同学,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师傅操作。就连帮帮师傅递递工具、搬搬材料工件的机会都很少。这就出现了一个忙的要命,一个闲得要死的尴尬局面。师傅忙于完成任务,徒弟站在一旁闲观,既不能插手,又不得离开,双方都觉得很难为情。
寻石之所以十分感激梁师傅,是因为他不知从什么渠道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因为梁师傅经常放手让他操作,这无疑使梁师傅的进度受到影响,所以梁师傅常利用寻石他们午休的时间去加班,将损失的进度补回来。他这么做,却一点儿都不让寻石知道的。
却说物理74级在这里开门办学已经超过一个半月了,按原计划再过两天这次的开门办学就结束了,就要回到学校去上课。厂领导与本班级开门办领导小组商议了收尾的工作安排。计划举行四个重要活动:一是组织一场篮球友谊赛;二是搞一台厂校联欢晚会;三是让民院师生参观全厂所有的车间(因为有些车间由于专业的原因,是没有安排接受开门办学任务的);四是安排告别聚餐。
在离厂的前一天,厂领导组织参观本厂的活动。副厂长亲自带领和讲解。这一参观队伍长长的,有50多人,大都是民院的师生,还有本厂各车间的主任跟随着。他们首先参观了“厂史展览室”、“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文化室”,然后进入厂房参观锅炉车间、木模车间、翻沙车间和铸造车间等等。
厂领导组织参观活动的另一个目的,是给民院师生趁此机会向全厂工人道道别,让全厂工人都知道民院的师生明天就要回去了,同时也让全厂工人都能见到民院来此开门办学的全体师生,让他们都有“一面之交”和比较深的印像,以增进单位之间的“革命友谊”。如若不然,工厂中的许多工人同志就不了解本次开门办学的情况,来时不知,去时不明,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这又怎么体现全体工人都关心教育革命呢?又怎么体现全体师生与工人阶级打成一片呢?作为工厂的领导,若不安排一些相关活动、不加以宣传、不采取适当措施的话,那是领导的失误,那是领导的责任。
说也真巧,在参观的队伍中,跟在寻石后面的就是带他学习一个多月的梁师傅。寻石想,明天就要回去了,对师傅说些什么好?用什么词儿才能充分表达对师傅的感恩之情呢?寻石一边走一边思索良久,总找不到既恰当又有份量的词语来。他的沉默似乎太久了些,自己的师傅紧随身后,怎能久不吭声呢?自知这样对师傅不尊敬不说,还极容易引起师傅的误会,还以为对他有什么意见呢?寻石想到此,便回头一下,待梁师傅靠近了便拉了一下他的手与他并排走,同时对他说:“师父,明天我们就要回去了!”
“哦,我听说了!”梁师傅说,“不知你们几点出发的。”
“我也不太清楚。”寻石说,“师父啊!您若有机会去南宁,就顺便到我们民院去玩玩哦!”
“好的,会有机会的。”梁师傅刚说完,队伍就要穿过一条甬道,行走的通道变窄了,寻石与师傅就不能并排着走了。梁师傅说,“你在前面走吧;我如果出差到南宁,如果你还没毕业的话,我一定去找你的。”寻石正要再说些什么,突然一阵北风吹来,甬道顶上堆放的煤粉从铁丝网的孔隙里落下一把来,有一粒煤粉不偏不倚,准准地落进了寻石的眼睛里。寻石突然觉得眼睛一下子又辣又痛起来,他本能地立即用手背去揉眼,谁知这一揉就更厉害了,弄得眼睛更辣更痛更痒,引起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
寻石的揉眼流泪被走在他身后的梁师傅看见了,他误会寻石因为明天要离开他而伤心落泪,这是寻石最不愿意师傅这样误会的。梁师傅对他说:“寻石,别这样,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再见的。”寻石听到这一句,正好触动到他所难堪所羞耻的心事了。他立即解释说:“我挨灰尘掉进眼睛里去了。”梁师傅听了更以为寻石是为了掩饰他的动情而这样说的,于是又说:“我知道,我知道的,这当然是灰尘迷了眼的,这不要紧的;我也是觉得你们这些学员真好,为我们厂贡献了不少力量,你们明天就回去了,我也有点舍不得呢;一个多月来,大家都很熟悉了,都习惯了,你们一回去,我们倒有些不习惯了呢。”
寻石听如此说,知道这梁师傅还真的误会了,虽然他嘴上认可了寻石“灰尘进眼”的解释,但他后面所说的,显然是加深了误会了。
寻石是个性格刚强的人,他是不轻易流泪的,他历来认为男人流泪是很没面子的事儿。在这个厂里开门办学,与工人师傅“并肩战斗”了一个多月,就算产生了再深的“阶级感情”和结下了再厚的“革命友谊”,也不至于就这样泪落纷纷的啊!然而这该死的煤灰,在这节骨眼上使他出丑了。
寻石为什么如此觉得尴尬呢?因为他最怕师傅误会他虚伪和做作;最怕师傅误会他故意将灰尘弄到眼睛里去骗取他的感情;最怕师傅误会他会弄小伎俩、不诚实。虚伪和做作是寻石历来最讨厌、最反感的;诚实是寻石视为和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
就因为这个事,寻石难过了一天,在参观的过程中,他虽然耳闻目睹了好多新鲜事物,但这“入沙揉眼”这事儿始终纠结在心中,使他对啥都不感兴趣了。当天晚上的加菜聚餐,他也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