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的家很多爱 婚姻积极心理学>第七章 寻找之旅(1)

第七章 寻找之旅(1)

作品名称:我的家很多爱 婚姻积极心理学      作者:黄禾苗      发布时间:2020-02-08 15:36:59      字数:4528

  我开始找答案。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长得美丽可人,有很漂亮的锁骨和傲人的胸杯。她在一个两性科普论坛发了好多篇文章,写自己的性经历,告诉大家男性要尊重女性的性感受,女性要大胆地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想法,无论男女,都有在性生活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权利。大大方方、诚恳真实、细节描写美艳而不流俗,看得人脸红心跳、心驰神往。在一屏男人大声讨论尺寸、时间、体位,女人唯唯附和的地方,她像一股清流,一夜成名。
  我去看她的微博,粉丝数量以高铁般速度上升。她嬉笑怒骂、聊人生谈理想,说身边趣事写生活感悟,言语之间尽显她的性情本色。她从不避讳自己的观点,也不怕跟别人唇枪舌战,通常是对方落败。很多人在她那里第一次听到“直男癌”,头一次接触“女权”这个概念,头次听说了安全期并不安全,前列腺液都可以致孕,头一次确认了自慰无害,无须有负罪感更无须刻意回避。很多人向她咨询自己苦闷的情感和性生活,她似乎很热衷于劝别人分手,“分分分”是她的口头禅,她从不赞同为另一半牺牲女性的天性,她从不教导女性所谓三从四德,她碰到唯处女论就全力开骂。但同样,她也毫不怜悯企图用弱者姿态去迎合男性获得资源的女性,她从来要求女生要“独立、自主、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应该说她是我的引路人吧,通过她的微博我接触了更多的两性关系研究资料,有机会看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她帮我打开了一道缝,让我看见透进来的一道光,然后我顺着这条藤一直摸下去,最终找到我想要的那个“瓜”。
  女孩后来出书了,隔段时间再去看她的微博,粉丝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哺乳指导圈里最有人气最勤奋已经主编了两本书的老师的粉丝数也只有她的百分之一。我在心里感叹人们内心的关心和期许所在,谁都一样,想要更好的性更好的爱。她已经很少再写两性科普文章,她更像是一个女权主义战士,为女性权益发声。她的微博里有很多性侵害故事,还有她的态度,她认为人们应该做什么。她骂那些施暴者,也骂那些冷漠的人,她说:“我炸、我愤怒,因为我没你那么麻木。”有点像小时候班上为被欺负的女生出头的那个小大姐。
  对于家庭关系或者两性关系研究得深入的人,似乎最后都会成为一个推动女权主义的人,似乎女人和男人平等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心里面隐隐有个疑问,可是男人也不快乐啊,那些打老婆打孩子的男人也不快乐啊,女人成了男人,大家就都幸福吗?
  别人问她如何让一段恋爱关系持久,她说最重要的是两样:健康的自尊水平和自然的情感流动。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坐下来细细琢磨,好像就是这一回事。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更多,怎样是健康的自尊水平?怎样达到这种水平?怎样让情感自然地流动起来?她没有说也没有回答。
  我参加了一个防治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的志愿者组织-“白丝带志愿者”,组织人是国内著名的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方刚,他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组织里有很多执业的心理咨询师、家庭辅导师、社会工作者。方刚很了不起,我看过他主编的一本书,他提出了“赋权型性教育”,强调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增能”“赋权”的过程,让受教育者有能力决定与自身的性相关的事物,而不是规训青少年的情感与性。性教育应该是赋予青少年自主决定自己身体和性的能力与权力,而不是剥夺他们这种能力和权力。性教育“是保护而不是禁止,是给予而不是剥夺,是赋权而不是夺权”。他身体力行,在全国各地开设性教育课程,推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毫无意外地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质疑,但他始终乐观。他推动男女性别平等,同样在性权上也是平等的,我很尊敬他。
  我想这些专业人士会给我答案的。大家会分享各种案例,性侵害、家庭暴力,施暴者的残酷和受害者的隐忍,一样让人沉闷和低落。有一天,他在一个两性科普平台做公益访谈,有人问他关于夫妻之间维持性欲的问题,真性情的他呵呵一笑,大大咧咧地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就那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多换点花样,买些玩具吧。
  我看关于家庭、婚姻的心理学书,关注心理学家们的微博,不错过他们的任何一篇文章。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为的研究都会追寻到他的童年,那是至关重要的起点。不幸的童年积淀在人性里面的黑暗让人惊讶,残酷的是,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是完美的。了解得越多,越有种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恐惧。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不一样了,都能从他的现在看到过去的一些影子,原来冰山下面是一片黑暗。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要抑郁要强迫症要幽闭恐惧,是的,当我将自己埋在这边黑暗里,细细地去翻每一块石头,掀开它们,睁大眼睛不放开任何一个角落,执着地想要知道下面都有什么的时候;这片黑暗也会投射到我身上,黑暗会渐渐吞没我,我终将和它浑然一体。我没有因为探索而变得快乐,而是相反。我已经深刻地剖析和认识了自己的童年,我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有了清晰的觉察,我在这片黑暗里挣扎,扑腾着想要找到一个托脚的地方,好让我往上爬,从这片黑暗里爬出去,可是周围一片令人恐惧的幽暗湿滑。死一般的黑暗,我大声喊,只有自己的回声。跳进这片黑暗很容易,可是没有人告诉我,怎么从黑洞里爬到洞口,又怎么从洞口走到宽敞明亮的幸福。
  
  DrewManning是美国的一个健身教练,和所有健身教练一样,他每天要面对各种XXXL体形的会员,为他们量身打造减肥计划。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容易就放弃了。
  很显然,Drew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没有为肥胖发愁过,他很难体会减肥学员们的痛苦,他也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于是他做了一个非常非常大胆的决定,他要以身试法,故意把自己吃胖,然后经历一次减肥的过程。
  说干就干,他的计划是前半年放弃运动,后半年减肥。他开始放肆吃吃喝喝,想看自己会肥成什么样子。
  各种样式和口味的甜甜圈,以前看都不看一眼,现在一次吃一打;还参加美食挑战赛,仔细研究甜甜圈,发现美味吃法是要两个压在一起吃,才最好。一个人啃全家桶炸鸡,大瓶可乐一口喝到底。不到六周的时间,Drew的身形已经出现变化了,肚子上的六块肌肉不明显了,还有一圈脂肪,松松垮垮的。继续变本加厉,汉堡、薯条都要超大份,看着都齁的奶油草莓蛋糕,也要连吃两盘。到第六个月的时候,Drew似乎已经管不住自己的胃了,吃的食物全部是超大份量。腰围从34.5寸增加到48寸,体重从86KG增加到122KG,短短六个月的时间,整个人就像充了气一样,最重要的是,他脸上的笑容也少了。他从一个阳光开朗、笑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仿佛能融化冰山的L号英俊男人,变成一个臃肿、迟缓、笨重的超重男人,一个普通的XXXL号男人。
  六个月时间里,家人也看出了Drew情绪上的变化,他变得慵懒、不愿意跑动、情绪不稳定,血压、血糖和胆固醇都开始增高,医生也建议他:减肥吧!
  可是以前很容易就能做的动作,现在练起来,非常痛苦。刚开始减肥的第一周,他已经控制不住了:很容易感到饥饿、浑身酸痛、没有力气。他觉得自己到了崩溃的边缘。更郁闷的是,Drew还会忍不住偷吃,找到汉堡,就大口大口地塞起来。
  家人开始帮助他,一起做健康的食谱、杜绝垃圾食品,食物少油少盐,蛋白上面放点牛油果泥,就是一道餐;每天把各种果蔬混合,打成果汁;虽然不能再吃美味诱惑的高热量食品,Drew还是会调整心情,每天把自己的食物搭配得诱人些,色彩靓丽一点,也就是黄瓜、番茄、胡萝卜条、鸡胸肉摆得漂亮一些;每个减肥的人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瓶颈期。从33-34周、40-41周、45-46周,他的体重一周之内都没有变化,还有一周,竟然体重增加了一磅。
  “我开始沮丧,后悔自己最初做的这个愚蠢的决定。体重一直不降,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有的减肥者会最终放弃,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Drew说。
  在他还只是一个健身教练的时候,他以为他可以在半年的时间里将体重减下来,恢复到原来。但最后,不是六个月,不是半年,而是52周,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从最高体重122KG,降回了有腹肌、有胸肌的86.3KG,后来一直保持这种健康的身形,爽朗的笑容也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这个经历,让Drew变成了一位有名的健身教练,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成为了当年纽约时报评出的最佳畅销书作者。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和妻子一起经营健身网站。他说:“我不但是健身教练,还是感同身受的减肥者。”
  是的,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才知道我正在经历的是什么。当你只是一个旁观者的时候,你可以轻松地说,你可以的,加油!你一定行的,你怎么会不行呢?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做不到呢?但是对于真实地经历其中的人说,这些话进不了心里。我知道,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无法变得更好的原因有很多,都是些细碎得说不清道不明地可是真实散播在体内的小情绪小欲望小贪念小忧伤小绝望小麻木。
  哪怕你诚心诚意地脱掉鞋,蹲下身子、赤脚跳下来想要和我在一起,可是我们站的位置仍然是不一样的。让我们不一样的可能就是那点挠心挠肝地从口腔到胃对食物的热切的渴望、我们痛恨镜子里臃肿的自己,充满了对她的不满和厌恶,我们想要改变,想要变得更好。可是内心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你做不到的”,决心和信心一样,比纸还薄。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又害怕别人的眼光,于是我们宁可缩回去。正是这些,让减肥变得如此困难,而不是吃减肥餐、做运动这些事本身有多么难。是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才能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
  我在某平台看到一个情感答疑。有人问:36岁的我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男人,和妻子在生活中没有太多纠葛,也没人出轨,就是觉得不爱她了,不想和她生活,想离婚。这样的我过分吗?我有权利离婚吗?专家回答说:很过分,你没有这种权利。另一个人补充说:已经是孩子他爸的你却固执地以为“全世界皆我妈。”这段话有数万人看到。
  每次当我实在忍不住和亲近的朋友倾诉的时候,她们都会说:哎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谁家不这样?婚姻就是这样的。她们还会说:你非常幸福了好吗?你老公对你很好了,对孩子也好,你还想要什么?然后语重心长地来一句:人,要知足常乐。
  不管她们怎么说,心里都总是有一个微弱的声音:我只是想要过得更好,我值得过得更好。人难道连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你内心对于幸福、对于更好的自己的渴望没有停止,更不会消失;当你在婚姻中,发现一切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你迫切地想要改变,你去做了;但是马上你就会发现,看似安全平坦结实的地底下其实是一片泥潭,你越是想用力,你越往下沉。“怎么会这样?”你不解、迷惑,你变得烦躁、不安、恐慌;举目望去,周围没有一个人能伸出手帮你。每天仍然有很多事情发生,细碎得微不足道,可是正是它们,一点一点地啃噬你的希望,让你不受控制地继续沉下去;你深深地陷进去了,想要使劲,可是无法动弹,拔不起来也不会被彻底淹没;你就那样呆呆地站着,胳膊已经不想再扑腾了,任意志一点一滴地被抽干,消磨殆尽,心是死一般的寂静,你的心变得越来越锈钝,你越来越麻木,是啊,一代一代人都是这样过的。你决定认命了,脚站了很久,也木了,感觉不到悲也没有了喜。只有心底偶尔窜一把火苗,一下一下舔着你,给你些微的温度,告诉你还活着,曾经还有梦。
  我知道,你只是想变得更好,你只是想人生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你是否可以更加幸福,更加快乐地度过你这短暂又宝贵的生命。
  我必须要自己出发去找答案,这条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但能够照亮的,会是很多人的路。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