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军人妻子>第11章:创业

第11章:创业

作品名称:军人妻子      作者:大器晚成      发布时间:2020-01-29 14:48:26      字数:3698

  张兰妮饶有兴趣地跟苏伟和牛强讲起了她带领四个随军家属建酱油房时候的经历:
  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俊山刚上小学一年级,俊水三岁多,上托儿所,俊红才一岁多。幸亏有婆婆帮她接送照看孩子,她才决定出去干点活,多挣点钱补贴家用。
  那个时候,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三个孩子,飞行员的津贴加飞行补助要比一般干部的收入多一些,家庭生活状况也要好一些。随军前有工作的飞行员家属,随军后基本上被安排到军人服务社或驻地学校,医院以及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去上班啦。而像张兰妮这样从农村随军来部队的飞行员家属们只能在家照顾孩子,伺候家庭。自从婆婆留在部队后,家里多了一张嘴,她跟婆婆加上三个孩子五人吃老头子一个人的津贴,真是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她决定必须出去工作多挣点钱补贴家用,没有别的办法。
  她刚随军来部队的时候,这个军用机场刚建成不久,丈夫他们这些飞行员也刚刚从别的机场移防到这里来不久。部队的后勤保障有困难。加之部队驻地离县城几十公里,附近都是农村,很少有工矿企业,所以商业供应网点比较少。部队驻地的公社所在地,只有一个农村合作社,里面的物资供应匮乏。那时候,部队食堂吃酱油都要派车到县城去拉。军人服务社从附近农村合作社进的酱油,品质不好,味道不纯正,家属们都反映做出来的菜不香且有异味。一些家属,宁愿乘部队班车去县城买酱油,也不去服务社买这些低档酱油。看准这一点后,张兰妮就琢磨着能不能在酱油上下下功夫,用她们闲赋的双手为部队官兵和家属做点好酱油,这样一来,既满足了部队官兵和家属们对酱油的需求,也能安置自己,如果这事情成功了,就能解决部队官兵和家属们吃酱油的问题,也能给她们自己增添一些收入。于是,她就跟其他四个也是从农村随军来的,同样没有工作的随军家属商议这件事,得到了她们的支持并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白手起家,建酱油房,生产优质酱油。
  最后,在她们丈夫们和部队党委的支持下,张兰妮带领这四个随军家属,利用那个废弃的养鸡场的院子和那排破旧的平房建起了酱油房。回想起来,那可是艰难的白手起家啊。一开始,她们五个家属把家里省吃俭用的钱凑起来,添置了酿制酱油的家什。然后,她跟另外一个家属去县城酱油厂去学习制作酱油的技术。就这样,她们的酱油房开张了,而且酿造出了优质的酱油。
  从此以后,部队官兵和家属们就吃上了她们制作的优质酱油。她们做的酱油因为色泽纯正,味道醇香,质量好而受到了部队官兵和随军家属的一致好评。
  在酿造酱油成功后,她们又外出学习了米醋的生产技术,而且不久也生产出了优质的米醋。
  创立酱油房的成功,不但为部队官兵和家属们提供了优质的酱油和米醋,而且也安置了她们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从而改善了家庭生活。为随军家属做出了榜样。
  就连附近的工矿企业和公社机关以及附近村庄的农民们也都闻声到她们酱油房来买酱油和米醋。从此,她们做的酱油和米醋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啦。
  在酱油房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扩大经营,多安置一些闲赋在家的随军家属,作为领头人的张兰妮又琢磨着办起了酱菜作坊,她们专门从农村购置来上好的芥菜疙瘩,靑萝卜,红萝卜,黄瓜,辣椒,雪里红等各种原材料,腌制出各种风味的酱菜品种来,也得到了部队官兵和家属们的一致好评。
  这样一来,两个作坊共安置了十几个随军家属。她们的功绩受到师党委和场站党委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她们继续创业,并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随后几年,她们又陆续成立了面条房,豆腐坊,冰糕房,前年又成立了面包糕点房。
  张兰妮一边抽着烟,一边兴致极高地回忆她们创业的历史。她对苏伟和牛强说:“开始,我们刚酿好酱油的时候,各连队食堂和军人服务社都不相信我们做的酱油好吃。我们就添置了一辆毛驴车,五个家属轮流给各个连队食堂和军人服务社送我们生产的酱油,先免费让他们试用品尝。结果,没出几天他们就来告诉我们,吃了我们酿造的酱油,官兵们和家属们一致好评,说味道纯正,做出来的菜好吃。这样一来,我们的销路就打开了,我们也就开始挣钱了。”
  “张阿姨,那时候你们赶着小驴车去给各个连队食堂送酱油,一定很好玩吧。”牛强笑着问。
  “我们五个随军家属那时候可出尽风头啦,全师官兵家属没有不知道我们这五个做酱油的家属娘们的。”张兰妮兴奋地说,“那时候,有调皮的炊事员给我们起了外号,叫我们驴车驾驶员;还把我们的驴车叫军用驴吉普;更有一个地勤灶炊事班的天津兵,趁我们卸酱油的时候不注意,用红油漆在我们的驴车后挡板上写上一串车牌号:LJP-001……哈哈……想想那个时候,虽然很苦,也很有意思,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头儿。”
  “张阿姨,你们太伟大了!”苏伟向张兰妮竖起了大拇指,发自内心的敬佩。
  “张阿姨,我想想,你们那时候赶着小驴车一定很风光,一路上吁吁,驾驾地叫喊着……那驴能听话吗?”牛强兴奋地说。
  “开始也不听使唤,慢慢地喂它们好草料,帮它们洗洗澡,挠挠痒痒……它们也就温顺听话多啦。”张兰妮笑着说。
  “现在咱们食品厂官兵十几个人,随军家属三四十个人,有五六个生产作坊,所生产的副食品基本满足了整个航空师官兵和家属们的需要,这一切都是你们五着个创业阿姨们的功劳啊!”苏伟再一次感慨地赞许道。
  “是啊张阿姨,你们太伟大啦!”牛强也学着苏伟的样子,竖起了大拇指。
  “啥功劳啊,啥伟大啊!那时候就是家庭困难,缺钱,为让孩子们生活好一些,多挣点钱而已。”张兰妮笑着摇摇头说。
  接下来,张兰英告诉俩人,她在食品厂的各个作坊都干过。做酱油和米醋就不用说了,她是行家里手,当初她是到县城酱油厂学徒的家属之一,后来她又自己去学习的米醋酿造技术。而且,腌咸菜,压面条,做豆腐,做冰糕,她都样样精通。由于在豆腐坊工作时,她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厂领导就照顾她进了面包糕点房工作。
  苏伟和牛强走了以后。张兰妮督促看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女儿俊红赶紧关了电视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俊红说:“我看完这一集就去睡觉。”
  “不行,快九点了,明天你还能起来吗?”张兰妮说。
  “妈,我肯定能起来啊!”俊红保证说。
  “能起来也不行,你是学生,整天看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不影响学习啊?明年还考不考大学啦?”张兰妮说着起身去给女儿关了电视。
  女儿噘着嘴看了她一眼,离开客厅进了自己房间,然后使劲把门关上,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要是平时,苏伟和牛强不来家里玩,她八点就会催促女儿关了电视去睡觉。
  她给自己沏上一杯茶,慢慢品着茶,抽着烟。她还没有从刚才跟两个战士讲述的她们创业经历的兴奋中解脱出来,她的思绪依然沉浸在那段往事里:
  听说她们开始做酱油后,一天晚上,邻居赵慧到她家不解且惊讶地问道:“嫂子,听说你们要在大院北山坡上那个破养鸡场里做酱油?”
  张兰妮平静地说:“是啊,我们已经开始准备了,这几天在清理养鸡场的卫生,打扫房间,购置做酱油的物品,让营房股的工人师傅帮助修理门窗,建个发酵池。然后,我们再去县城酱油厂学学他们的技术。”
  “听说你们是自己凑钱办这个酱油房的?干嘛不让部队出点资金呢?反正你们是为部队官兵和家属吃酱油着想的。”
  “我们先自己出钱办起来再说吧。”
  “另外我感觉,作为飞行员家属,你去带头做酱油,好说不好听,你不怕别人笑话你啊?”
  “笑话啥啊?我又不偷不抢,凭自己的双手挣钱有啥不好听的?飞行员家属怎么啦?不跟别的家属一个样都是人啊?关键是,孩子奶奶在这,加上我跟三个孩子,善祥的津贴和补助我们不够花,总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啊!我不出去干点活挣点钱怎么行啊?你说是不是赵慧?”
  “是这个道理,但是,你可以要求去军人服务社上班啊,飞行员家属优先照顾。”
  “我又没文化,不认识几个字,更不会打算盘,不会记账,不像你们这些识文断字的娘们,到哪都行。我到那里能干啥?”张兰妮说,心里后悔当年上识字班的时候,没好好学习认字。
  “卖东西又不用多少文化,也不用识多少字,别给人找错钱就行啊!”赵慧说。
  “反正我不想去,俺大老粗干点粗拉活就行啊!”张兰妮说。
  徐慧无奈地看她一眼,回了家。
  张兰妮知道赵慧来劝她是好心,可是,好心不能当饭吃啊!她家不能跟赵慧家比,两家老头子虽然都是飞行员,津贴加飞行补贴差不多,可是赵慧娘家有钱,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挣钱多,时不时还给他们寄钱来花。赵慧自从随军到部队后,就在部队子弟学校当了几年教师,后来部队子弟学校解散并入驻地学校后,她就一直待在家里带孩子。而她家就不行啦,娘家指望不上,婆家不但指望不上,这不婆婆又来了部队,给他们增添负担,你说这种情况,她能闲在家里吗?她必须去干点活,挣钱补贴家用。
  好在现在好了,她已经转正成正式大集体工人啦,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将来还能退休拿退休金。善祥牺牲后,部队给了些补偿金,她一直留着准备将来给俊水娶媳妇用。未成年的女儿俊红现在每月有他爸爸牺牲后发的抚恤金。这样,女儿的抚恤金加上她的工资,她们娘儿俩的生活还是可以保障的,比起她们创业办酱油房的那个时候来宽裕多了。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张兰妮喝了口茶水,掐灭烟蒂,站起身来,走进女儿的房间,女儿俊红正在写字台前看课本,她说:“红儿,别看了,明天你还能起来上学吗?刚才你不看电视,看看书多好,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快洗洗睡吧。”
  说完,她回到自己的房间,站在挂在墙上的丈夫善祥和儿子俊山的遗像跟前,久久地注视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