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江山>第七章 安石变法

第七章 安石变法

作品名称:江山      作者:卷毛狗狗      发布时间:2020-01-31 20:56:57      字数:3597

  其实,最初的时候,这道君皇帝也是有一番壮志和作为的,只是因为宠信了蔡京这个奸臣佞贼,才把个天资聪慧的徽宗皇帝给引到了歧途上,由此而葬送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你道这蔡京何许人也?有何能耐?
  原来这蔡京,字元长,系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也。
  熙宁三年,蔡京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继而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后又官至太师。
  若这个蔡京是个品行高尚者,凭其之才,大宋该是有福了。
  无奈这蔡京,虽然满肚子的锦绣文章,写得一手的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才能那是没得说的,无奈却是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奸臣佞贼。
  正应了一句话,对于没有品德者来讲,才能越大,对朝廷的损害也越大。
  初时,蔡京知开封府,正碰上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统共有六项内容,即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这些法在当时来讲,还是先进的,切中了当时的弊端,若是认真地贯彻执行,是能够实现国强民富目的的。
  但因为王安石制定的新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此受到了大官僚、大地主们的集体抵制。
  好在王安石的背后有神宗皇帝大力支持,新法在推行过程中尽管受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抵制,但因为神宗皇帝对王安石新法的坚决支持,王安石新法得以勉勉强强地陆续推行。
  话说王安石虽然意志坚强,也是为了大宋国强民富而豁出身家性命来干事情的人;无奈王安石为人性格偏执、举止暴躁、刚愎自用、好行独断,刚果有余而灵活不足,在人际沟通方面有欠缺,因此受到了保守党人的集体围攻。
  王安石在推行变法上,笃志前行、大刀阔斧,在利益集团的阻挠面前,毫不退让,但在操作上有点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简单粗暴。
  面对以司马光、苏轼为首的保守党大臣刁难,王安石也很决断,支持的就干,不支持的就给我走人。
  因此,大批的保守党人,因为反对新法的原因,被王安石上奏神宗,统统贬到外地,远离了京畿重地,由此减小了新法推行的阻力。
  对王安石的新法,朝廷上是如此,地方上的官员也是阳奉阴违,明尊暗抗,致使新法不能顺利推行。
  当时的新法,王安石若是稍微柔弱一点的话,基本上就夭折了。
  蔡京入仕一来,全没有知识分子的骨气,倒多了市侩官僚的投机。
  眼看着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青睐,但新法却在司马光、苏轼等保守党大臣阻挠下推行不开,蔡京觉得投机的时机到了。
  一日朝会,神宗皇帝召集众大臣商议新法之事。
  大殿内,众大臣又为新法的推行而争执不下。
  这时候,知开封府蔡京傲然出列,高声说道:“吾皇万岁!臣蔡京支持新法!想那丞相,为国着想,高瞻远瞩,废寝忘食,力推新法,实乃我朝之大幸!如此好的新法,焉何就推展不开?皆是既有利益者从中阻扰也。臣蔡京愿意带头推行新法,凡是推行不开的变法,均从我开封府开始,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法还能推行不开?!”
  神宗皇帝见状龙颜大悦。
  王安石也为此而欢欣鼓舞。
  由此,蔡京成为了改革派的先锋,成为了大宋官场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珠。
  在开封府蔡京的带动下,王安石新法陆续推行。
  后来,在新法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比如地方官员借助推行新法的机会,大肆敛财。
  又比如在推行青苗法的过程中,愿借者贷与之,不愿借者也强令贷钱,而且把借贷对象扩展到了城市市民。
  试想想,城市街道非是耕地,何来青苗?城市居民又不种地,何故也要贷钱与之?这岂不是借此搜刮民财嘛!
  事实上,青苗法的借贷期限不长,利息也不低,春贷秋还,本钱一千,加息三百。
  加上一些不法官员中饱私囊,把社会搞得怨声载道,把他自己倒搞了个秋高马肥,不亦乐乎!
  由于新法在制定及推行过程中均有不足,因此被保守派抓住了把柄,借此围攻王安石。
  眼看着朝野上下阻挠力量太大,民怨太深,神宗皇帝也有些犹豫,最终叫停了改革,将王安石外派任职。
  蔡京因为前期的积极,成了保守党大臣眼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旋即,神宗皇帝身体不适,没多久便殁了。
  神宗殁后,由宣仁皇太后垂帘听政。
  接任神宗皇位的乃是神宗皇帝第六子赵熙,是为宋哲宗。
  哲宗皇帝上位后,尊加宣仁太后为宣仁太皇太后。
  宣仁太皇太后姓高,名滔滔,乃英宗皇后,神宗皇帝的生母。
  神宗皇帝驾崩,继位的哲宗皇帝年仅10岁,故此由宣仁太皇太后实际秉持朝政。
  宣仁太皇太后执政期间,以“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因此启用了保守派大臣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苏轼等一班大臣,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枯更化”。
  为富民固边,宣仁太皇太后又应西夏的要求,将王安石变法期间宋已夺回西夏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悉数还给西夏。
  那宣仁太皇太后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而著名。
  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
  当时,司马光因反对神宗和王安石变法,被贬离朝廷十五年,得以腾出精力,主持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因此而名声远扬,备受推崇。
  再加上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因此很合宣仁太皇太后的心意,故此被宣仁太皇太后重新启用了起来,做了当朝宰相。
  司马光任相后,在宣仁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命令各地陆续废除所执行的王安石新法,仍然沿用旧制。
  对此,先前附庸王安石并极力推行王安石新法的人,左右为难,羞愧不安,拖拖拉拉,免不了推诿一番,不肯配合。
  几年后,司马光得疾,但因为青苗法和免役法尚未废除,因此心有不甘。
  一日,司马光由儿子扶着上朝,在言及尚未废除的新法时,不禁叹息道:“青苗、免役法不得除,我死不瞑目啊。”
  因此,司马光当朝请罢青苗、免役两法。
  满朝大臣皆无异议,只有章惇力言不可,当殿与司马光辩论起来,说差役法乃朝廷武备虚弱的原因所在,只有免役法方能提振武备,若废除了免役法,无疑是自弱其身,自毁长城。
  那章惇长得五大三粗,说起话粗声大气,全然不把德高望重的司马光放在眼里,大有藐视权威之势,直言免役法是国家根基,动弹不得。
  司马光正在重病之中,加之又是个鸿儒大师,为人温良谦恭,面对章惇咄咄逼人之势,半晌而也张不开嘴。
  见此状,直气得宣仁太皇太后大怒,当即将章惇逐出大殿,出知汝州。
  因为章惇之故,惹得宣仁太皇太后及司马光极不高兴。
  司马光的倔脾气上来了,当殿宣布,所有地方,五日内,悉数废除免役法,不得有误!
  在场的大臣闻言,皆曰不行,说时间紧怕,情势复杂,没有可行性。
  司马光见状,万分无奈。
  正在这种不堪情形下,在一片群臣的反对声中,忽然有人大吼一声:“我看行!”
  随着吼声,从班列中挺身而出一个人来,高声说道:“事行与不行,全在于做与不做。若做事,事便行;若不做事,事行也是不行!”
  众大臣闻言,皆吃了大大的一惊,定眼去看,却是知开封府的蔡京。
  这厮原本是王安石新法的坚定支持者,保守党老臣正欲贬之而后快呢,只是还没顾上,谁知这厮转即又支持废除新法来了。
  蔡京继续大义凛然地说道:“国事为上,公心为重;大臣食禄,当为国尽忠。以臣之见,只要是不利国不利民的法律,该废除就废除!丝毫不得含糊,若其他人或其他地方不废除,当由我从开封府辖内地方开始废除!”
  司马光见状大喜,以前对蔡京的不满,顿时云消雾散,以至于颤抖着病体,连声对蔡京说道:“假使人人奉法如君,有何不可?!君看行,我看也行。”
  司马光为此而深感蔡京。
  果然,蔡京在此次殿会后,雷厉风行,五日内便废除了王安石的免役法。
  那时,远贬江宁府(南京)的王安石听到新法陆续被废除,倒也没有特别在意,及闻听到废除免役法时,痛心不已,愕然失声道:“竟一变至此么?”
  复听到蔡京带头执行免役法废除之事,更是痛心,暗道:当初,蔡京是何等地明事理,在众人皆反对新法的情况下,拍着胸脯道:“凡是推行不开的变法,均从我开封府开始,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法还能推行不开?!”
  怎么现在带头废除新法的又是这个蔡京?!难道这个法不是个好法?!
  王安石因此精神上深受打击,由此陷入恍惚之中,嘴里喋喋不休地嘟囔着:“此法不能废!此法不能废啊!”
  继而病死。
  其实,蔡京之举,实乃审时度势之后的投机之举。
  那司马光乃忠厚待人,哪里晓得蔡京肚子里的弯弯绕?!哪里能识得蔡京见风使舵的高超本领?故此对蔡京还大力使用,刻意培养。
  王安石、司马光皆君子也,无奈君子从来斗不过小人,因为君子有敬畏,小人无底线也。
  司马光闻听到王安石病死,心里不由地惋惜,长叹了一声,建议“朝廷宜优加厚礼”。
  宣仁太皇太后念在王安石乃先朝大臣,追赠太傅,后人称王安石为王荆公。
  后来,哲宗皇帝成人,宣仁太皇太后撤帘归政,蔡京见哲宗皇帝执意推行新法,便又重新打起了王安石新法的旗号,继续推行已经变味,且已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敛财扰民的工具的王安石新法,却也因为贪污腐败,蝇营狗苟,为天下所不齿,最终成为断送北宋江山的乱臣贼子,自己遗臭万年不说,也累及王安石,遭逢了千年的骂名。
  此乃后话,只是当时,善于砸缸的司马光,因自己的文人特质,误用了蔡京,愣是埋下了隐患,以致于将大宋朝的江山,也给砸了个大窟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