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LVHM,世界第一的奢侈品帝国

LVHM,世界第一的奢侈品帝国

作品名称:路易威登的中国神话      作者:zhenbai      发布时间:2012-07-15 14:04:26      字数:2972

  LVHM,世界第一的奢侈品帝国
  
  2011年3月10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榜单上,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团董事长伯纳德·阿尔诺以410亿美元的个人净资产跻身富豪榜殿军,成为法国最富有的人。
  伯纳德·阿尔诺和LV的异军突起意义非凡。尽管在前一年的榜单上,伯纳德·阿尔诺同样以第七名的排名跻身富豪之列,但在短短一年时间之内,阿尔诺的排名由第七位上升至第四位,财富增值135亿美元,这还是令人颇为意外的。如果考虑到以下事实,这个意外显然更能引人深思。
  回顾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渐行渐远,世界经济从危机的风暴中逐步走出,但仍余震未消。特别是经过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局部战争以及欧元危机的冲击之后,全球经济更是复苏缓慢。奢侈品行业对经济的晴雨最为敏感,而在经济滞缓的态势下,奢侈品业自然首当其冲。据统计,在2010年,全球的奢侈品销售虽然同比增长10%,但鉴于前两年销售额连续下跌8%至11%的惨淡事实,各大奢侈品销售巨头都不约而同地降低了市场预期,不求销售有大幅增长,但求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以求自保。
  但在这低迷的市场背后,LV却屡破坚冰,逆势而上,创造了业内一支独秀的销售业绩。
  早在2009年,相比奢侈品行业整体下跌11%的销售滑铁卢,LV的销售跌幅仅为1%。而到了2010年,熬过了漫长的冬天,LV又开始全面开花:全球销售首破200欧元、净利润首超30亿欧元,取得了销售额增长19%、利润暴增73%的傲人业绩。
  几乎于此同时,趁市场低迷之际,LV趁势收购了宝格丽,并将爱马仕的股权持有量增至20%以上,成为了除爱马仕家族之外的第二大股东。LV对宝格丽的并购与爱马仕的持股,可谓意义重大:前者是全球第三大珠宝供应商,与LV同样也是“百年名店”;而后者,众所周知,则又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高档箱包制造巨头,与LV长期割据高端手袋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与宝格丽的并购和对爱马仕增股的完成,仅仅只是LV缔造奢侈品帝国计划的一小部分。截至日前,LV公司旗下已包揽了全球60余个奢侈品牌,包括轩尼诗(Hennessy)、迪奥(Dior)、豪雅表(TAGHeuer)、纪梵希(Givenchy)、芬迪(Fendi)、娇兰(Guerlain)、高田贤三等世界著名奢侈品牌,经营领域横跨名酒、时装、皮革制品、香水、化妆品、珠宝、钟表乃至传媒等多种领域,成为了名副其实世界第一奢侈品帝国。
  路易·威登集团全称为“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HM),它由法国红酒制造巨头轩尼诗集团与路易·威登集团于1987年强强合并而成。目前,全球的奢侈品市场呈三分割据态势。LV所属的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Group,旗下包括江诗丹顿、卡地亚、登喜路等著名品牌)和巴黎春天(PPR,旗下包括古琦、宝姿等著名品牌)并为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而LV集团每年的销售额,则大约3倍于历峰集团,6倍于巴黎春天,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奢侈品帝国。
  在如此傲人的业绩背后,人们自然要问,LV的成功秘诀到底来自哪里?或者说,经过了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为什么LV仍能屹立不倒?

  LV的中国式成功
  
  LV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总结出诸如历史悠久、品牌价值深入人心、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大的营销策略等等原因。这些原因,当然可以囊括全球500强中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经验。但除了这些“共性”以外,本书更加关注的是LV的“个性”。本着这个思路出发,我们自然而然就要把眼光放回到中国。就说在中国,这个店铺数量仅占全球不到10%的中国,却给LV贡献了将近全球30%的利润。
  2010年2月18日,9点30分。对于法国巴黎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普通平淡的工作日。连日来的森森阴雨,甚至让这个平淡的日子带上了一丝令人厌倦的情绪。而位于凯旋门附近、香榭丽舍大道上的路易威登旗舰店前,却是风景这边独好。50多人的长队坚持排队在雨中,等待LV准时开门营业。尽管离营业时间还有半小时,但等待的人们情绪依然高涨。陆陆续续又有新的客人加入等待行列。队伍越来越长,而偶尔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当地人看到人头攒动的长龙阵,便只能临阵而退。
  毫无疑问,在这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路易·威登俨然成了中国人的世界。2010年2月18日这一天,对绝多数法国人来讲并没有意义,除了LV门店的营业员。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他们的印象中已越来越深,而在大洋此岸中国春节的到来,必定引引发大洋彼岸的又一波销售地震。对此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增调人手,加大门店的铺货量,开辟专门购物通道,甚至还调集了说普通话的营业员。

   LV的巴黎香榭大道旗舰店
  
  虽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面对来势汹涌的购物长龙,他们还是严阵以待,像如临大敌一般。
  十点钟整,店门准时打开,人们经过排队时的养精蓄锐,这时都一股脑儿把购物欲发泄了出来。这几个冲到北面,径直从货架上拿下几个挎包,似乎熟门熟路,是这里的常客。那几个冲到东边,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似乎不知道选什么才好,但一看到别人都在抢,便唯恐落后,于是也不管合不合适,先拿下几个再说……大概不到二十分钟,好几个货架上的包已经被风卷残云般地“洗劫”一空了。已经抢到的人,笑逐颜开;没有抢到的人,则不无失落。六层楼的旗舰店还是显得有些拥挤,人山人海,惊叹声、赞叹声、挑剔声、抱怨声不绝于耳。
  这一幕,不仅只发生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同时还发生在伦敦的Bond大街、东京的表参道、纽约第五大道、以及香港中环广场,凡是有LV的地方,就有中国“抢购党”的队伍。尽管时差不同,地点不同,但毫无疑问,在这戏剧性的“抢购”一刻,世界时钟的指针必定是指向中国的。
  根据贝恩公司的统计,2010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总额大约为137亿美元(不包括游艇、汽车、豪宅等大件奢侈品)。而据高盛的最新调查显示,从2008年开始,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高盛预计,在未来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在未来5年内,中国具有奢侈品消费意愿的人数,将从现在的4000万人上升到1.6亿人。
  如果将137亿美元的奢侈品消费蛋糕细分下来,LV无疑占了很大一块。那么这块蛋糕究竟是多大呢?
  据LV年度财报显示,2010年,LVHM集团在全球的销售额为203亿欧元,兑换成美元约为294亿美元,而在这294亿美元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3成,约合88亿美元,超过了奢侈品的发源地欧洲所占的19%份额和美国的23%份额。
  可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这块大蛋糕中,LV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中国消费者对伯纳德·阿尔诺跻身世界首富的殿军宝座,无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贝恩统计的137亿美元的消费总额,仅仅是发生中国境内的奢侈品消费,由于外币汇率持续走低以及进口奢侈品的高税率等原因,踏出国门的中国人更喜欢在境外消费。据统计,中国奢侈品的境内消费总额,比之境外消费,所占的比例还不到一半。所以,中国人在境外排长龙抢LV的现象,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业内另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中,前三名分别是路易·威登、香奈儿和古驰,LV以48%的提及率占据第一。
  由此可见,在中国,LV实已深入人心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