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筐小土豆
作品名称:撼世冷电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19-08-20 14:38:59 字数:3576
“所长,高副所长,能和你们聊聊吗?”子健迟疑地问。他以为两位领导在商量什么要紧事。
“当然可以,请坐。”钟祺和高远均笑脸相迎。
一室和八室就在上面六楼,与所领导同在一幢大楼内,往来十分方便;林子健往钟祺和高远的办公室跑得较多,黄汉麟那儿几乎不去;老婆舒慧单恋过黄副所长,这在所里已是公开的秘密,他实在不愿见那个总给自己带来羞辱和烦恼的情敌。
林子健其实人材也很出众,年纪和黄汉麟、高远相仿,高高的个子,面目俊朗,头发还带点自来卷。他叫钟祺一声“所长”,是心悦诚服,但叫高远和黄汉麟“副所长”就有些勉强了。他林子健也号称是“低温天王”,又是党员,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不比高黄二人差,为什么当副所长的是他们两个而不是自己,这主要是个运气问题。子健在四室和康茂廷共事较长,两人关系很好,他当四室副主任就是康茂廷推荐的;康茂廷没当上所长,也没当上书记,他自然也就当不上副所长。
钟祺笑问:“子健,你想和我们聊什么?”
林子健说:“刚才黄副所长给我打电话,说想把我这儿的韩东和另外一个女工程师调到八室去搞‘低温测试装置’,我已经答应了。你们看有没有什么不妥?”
钟祺首先表态说:“这种事情你不要问我!这么一点小事都要我管,我这个所长可就要累死了!”
高远说:“这事汉麟跟我说过,你答应他是对的。韩东比较听汉麟的话,他在你那儿反正也不干活,去八室搞‘低温测试装置’刚好能让他动起来!”
钟祺突然来了兴趣:“韩东为什么不干活?难道一室也濒临停产,没活干?”
子健苦笑着说:“哪里是没活干,是他不愿意干!”
“这就奇怪了,所里给他发着工资,他为什么不干活?”钟祺不解地问。
“赌气呗。”子健说。“上次韩东提出把他老婆调到所里来,结果没办成。他认为我没有帮他说话,一直和我闹着别扭。”
高远说:“这事在所长办公会上讨论过,但没有通过。”
“为什么没通过?”钟祺问。他显然早已把这事忘了。
高远说:“他老婆只有中专学历,不够标准。”
80所文件规定,调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配偶进所,对方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钟祺“哦”了一声,不作声了。
林子健又说:“所长,高副所长,我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和你们商量,这事必须所长作主。”
子健一脸郑重,正经八百。钟祺不敢怠慢,忙坐直身子:“你说。”
“是这样,一室这几年因为缺少资金,生产停滞不前,效益严重滑坡,每年不足十台的低温泵以及一些维修任务所赚的钱,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一个民营企业研讨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本市金仕达投资有限公司的老总,他刚好也姓金。金总对我们的低温泵很感兴趣,想和我们联合,成立一个低温实业公司。他们出资,我们出技术,一起开拓国内的低温泵市场。我感觉这对一室来说,是一个翻身的绝好机会!不知二位领导怎么看?”
高远说:“金仕达公司?我听说过,他们好像是经营餐饮酒店业的吧?”
子健说:“不光是餐饮酒店,他们还涉足房地产、装潢建材等领域,资金十分庞大!”
钟祺沉吟着说:“这个……私营企业,好像不大可信吧?”
子健忙说:“所长,金仕达是一家大公司,他们的信誉绝对没问题,我可以担保!”
高远也质疑说:“金仕达不是科技型企业,他们对低温也不懂行啊!”
子健说:“这也不是问题。技术、生产和销售上的事情由我们一室的人负责。”
钟祺想了想,说:“子健,你的这个建议是件大事,我和高远也做不了主。这样吧,你让我们先考虑几天,下星期开党政联席会讨论。”
高远和林子健走了,钟祺盯着办公桌上的两面小旗,陷入了沉思。
80所虽然是一家国防高科技研究所,但因摊子铺得较大,机构臃肿,部门重叠,冗员众多;又因为是家老所,离退休职工也很多,全所一千余人,离退休职工就占去四、五百,国拨事业费只够发他们的工资。
80所的主体是十个研究室和两个民品工厂。一室是所里最老的研究室,从事GM制冷机的研制和生产,低温泵是其主要产品。低温泵又叫低温真空泵,由GM制冷机提供冷源。二室是从一室派生出来的,从事微型斯特林制冷机及其相关产品研制开发;微型斯特林制冷机以军事用途为主,所以二室和五、六室一样,属于军品研究室。三室做氦液化器和液氮容器,四室搞金属保温瓶和高低温箱,五室做微波器件,六室做毫米波器件,七室是高温超导室,从事液氮温区的超导预研,基本上没什么收入,全靠所里养着。八室是结构工艺室,九室是仪器仪表室、十室是情报档案室,这三个室又称二线研究室,和机关后勤一样,也是吃皇粮的,产生不了任何效益。这次黄汉麟让八室做“低温测试装置”,倒是一个不俗的创举。特冷厂和空调厂就不说了,当初为了建这两个厂,贷了一千多万,号称是80所的两条生命线,就是指望他们挣钱,以民养军的,不承想事与愿违,两条生命线差不多全断了,如今反倒成了以军养民了!
除两厂以外,现在能挣钱的就只有一室、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和六室。这六个研究室分散游击,各自为战,差的像三、六室,每年的产值只有几十万,好的像一、二、四、五室,也只有一两百万,养活他们自己当然不成问题,但指望他们发展壮大,振兴80所竟是难上加难!
“唉!”钟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一筐小土豆,啥时候才能变成大西瓜啊!”
近一百年来,科技进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文明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星球,使得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人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过得安全、舒适和快乐。现代医学已经能根治绝大多数的疾病,使得人们越来越健康长寿;城市的高楼大厦像森林一般蓬勃发展,人们住得越来宽敞,越来越舒适;汽车、铁路和飞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们送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原子能反应堆给这个世界提供了大量优质清洁的能源;电话、手机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真实的“天涯若比邻”成为可能;电影、电视和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娱乐,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欢乐有趣、丰富多彩;服装及食品工业为人们提供了各式各款的时装和各种各样的食物;数控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制造出了无数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供人们使用;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机器人还将走进千家万户,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科技的力量,通天彻地,鬼斧神工。
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已达五千多年,但人类的物质文化在最近两百年中发生的变化要远甚于前五千年。十八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和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中国秦汉时期的生活方式相同。人们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房子,同样用马、驴、骡子等牲畜当陆地上的交通工具,用同样的帆和桨来推动木船,用同样的丝、麻来织布做衣服,甚至用同样的油灯来照明。
所有的变化都是从几乎同时发生在西方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农业革命,猛增的粮食产量和发达的畜牧业可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从而使人类文明成为可能。但是,农业一旦跨出了这一大步,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它再也没有做出过进一步的贡献。一直到开始于十六世纪的科学革命以及稍后发生的工业革命,人类历史才又发生了质的飞跃。
科学的根源可追溯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以及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古人们在科学的探索上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然而,科学革命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因为只有在西方,科学家,包括哲学家,才能与工匠实现联合,相互促进;正是这种科学与社会的联合,科学家与工匠的联合,才导致了科学革命的爆发。
科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通过实验和观察发展起来的,并引起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从所要讨论的全部现象中,选择出那些看起来是所有现象所共有的特性。之所以不必要逐一点查,是因为我们相信,大自然是均匀的,抽样是有代表性的。
2.通过对这些特性的主要内容进行推理,归纳出一个特定的原则。
3.从这个假设的原则出发,推导出各种可能的后果。
4.观察同样的或类似的现象,并根据经验(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则通过安排好的实验)判明真伪。
5.接受或摒弃第2步所提出的假设的原则。
所有人类社会的工匠都发明了狩猎、捕鱼、耕种、加工木头、石块、金属和制作兽皮的技术。他们通过观察和试验逐步改进自己的技术,有时使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们关注的只是技术上的实际知识,而对潜在的科学原理却无心深究。而科学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很多时间都用于思考,试图使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世界变成人的头脑所能理解的东西。只有他们才能进行称之为科学实验的上述5步系统的推理。科学家和工匠在某些时候确实曾一道工作,使复杂的历法、导航设备、古代的建筑和船舶得以产生,但后来的情况却是,直到科学革命爆发前夕,科学家和工匠,即思想家与劳动者始终是朝着相分离而不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西方的伟大成就就是使这两者结合起来,知道实际知识的工匠和了解潜在原因的科学家的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使科学和与它相关的技术,即科技,成为当今社会的支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