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木偶人46――52
作品名称:我们都是木偶人 作者:藏獒鼠 发布时间:2019-06-27 11:08:54 字数:18956
四十六
馨儿成为了高三准毕业生。
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教学楼前悬挂起考试倒计时牌。每过一天,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就减少一个。许多同学走到教室楼下,看到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不由得心中一紧,加快了到教室学习的步伐。
已经高三了,馨儿的成绩还是停留在中下水平。老师说,馨儿至多能勉强考个三本。馨儿内心其实还停留在初中是优秀学生的时间段,她一时有点不能接受。到了高三,进入冲刺阶段,连班里最差的学生都开始努力,馨儿也不例外,虽然“死到临头”,还是要挣扎一下。
学校的晚自习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全体同学都要上第一段晚自习,然后住校生上第二段晚自习,走读生随意。馨儿本来是只上第一段晚自习的,但是,母亲觉得她在家里是浪费时间,便让她到学校去上第二段晚自习。第二段晚自习通常是没有老师的,都是高中生了,老师不会一天到晚的盯着学生。
以前上晚自习的时候,馨儿总是无心学习,课本摊开来放在桌子上,她却看不进去一个字。同学们都在埋头做奋笔疾书,只有她还在东张西望,一会儿观察一下这个同学的表情,一会儿看看那个同学在做什么。有时,她会发会儿呆;有时,她会偷偷的给以前的好友写写信;有时实在没有事情做,她甚至从家里拿来一把剪刀,晚自习时抓过披散着的头发,仔细的寻找着头发上的分叉,小心的剪去。馨儿的头发很长,头发上的分叉自然就很多,她总也剪不完。她只想消磨时间,磨到十一点,她便可以回家睡觉了。她这样一天天的消磨着,她多么希望时间过得快些,她的心已经飘到了高考之后了。
可是现在是高三了,不学也得学。到了高三,课程基本结束了,文科老师给大家订了一本文综模拟卷,让大家适应高考的综合考试。馨儿拿出综合卷,决定认真的做一做。
老师对同学们说:“大家马上就要高考了,所以为了高考考得更好,同学们做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翻课本,自己去做,因为高考时是不可能开卷的。”前些日子,馨儿已经把文科的课本背过两遍,于是她把课本塞进抽屉,决定不去碰它们,她也想检验一下,自己背的效果怎么样。
原以为文科只要记得就会做,可文科根本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历史题大多都是阅读材料作答题,要求同学们要理解材料,根据材料和题目来选答案。这些材料大多是古文,文字生涩,馨儿常常读得半懂不懂,总是把主要意思理解错。再看答案,四个选项能找出直接错误的极少,大多数所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馨儿常常不知道要选什么,她觉得四个选项中有两三个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所以改错时,十个题她往往只能做对几个,这让她很沮丧。
已经是高三了,馨儿已经没有退路,于是她又开始一套又一套的做试卷了。每天晚自习,她都拿出作业来不停的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她就到书店里买。每当做完一本作业,她就把作业摞起来,放到床头柜上,然后第二天再一头钻进学校的书店去买书。床头柜上的书越摞越高,看上去就像一座歪歪斜斜的,即将倒塌的大楼。馨儿就把它们中的一部分拿下来,在旁边再放成一摞。
一摞一摞的书整齐的排列着,就像一幢幢“高楼”立在床前。看着这些“高楼”,馨儿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踏实感。馨儿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些书,每天回家,她都要把它们整理一遍,她好像是有些强迫症似的;一会儿把这一摞横着放,一会儿,觉得不满意,她又把书竖起来了,一会儿她把这些书摆在这边,一会儿她又把它们抱到别处了。
那个曾经喜欢做作业的馨儿似乎是又回来了。每天,馨儿都拼命的做作业,只为赶快做完,然后为那些“高楼”新增一层高度。有时看着那些“高楼”,馨儿竟会会心的笑起来。然后,她便会跑到书店买新书,一进书店,她就会兴奋起来,她挑选着教辅,从这本看到那本,好像恨不得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都抱回家里一样。她选择的教辅大多是又厚又重的,好为自己的“大楼”多添些分量,有时,即使是买了和以前买过的大同小异的书,她也不在意。每搬回来一些书,她的心里就多了一些快感。
馨儿开始不停地做作业,连下课的那点儿时间,她也不放过。每当有同学问她:“你的爱好是什么?”馨儿便会回答:“做作业。”同学便嬉笑着说:“可馨儿啊,你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怎么会有这么畸形的爱好?”同学们都惊讶于馨儿的刻苦,“哈哈,可馨儿的小宇宙要爆发啦”同学打趣到。同学们纷纷称她为“学霸”。
老师和家长也发现了馨儿的变化,纷纷表扬她:“你的努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馨儿终于醒悟了,知道自主学习了。一分耕垠,一分收获。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一个心仪的大学。宝贝,加油。”
馨儿很享受老师同学的表扬,于是她更加卖力的——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努力,以获得心里的满足。久而久之,她的书房里摆满了书,她回家看着满屋子的书,满意的笑了,一瞬间,她觉得自己仿佛成了优秀的学生。她满意地对自己说:“馨儿,你做了那么作业,高考一定会考得很好吧!”
馨儿做了很多作业,但是成绩的提高并不大。老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可馨儿已经很努力了啊。”于是,馨儿自己也认为命运太不公平,明明自己努力了,却没有结果。可是,很多时候,她根本不在意做作业的效果,她只满足于把它们做完,就像玩游戏一样,只是获得心理的满足罢了,这样的自欺欺人实在可笑。
有一天,馨儿去补习英语,老师对她说:“可馨儿,你应该多用点心学习。”
馨儿不解地问老师:“老师,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因为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作业,有时一天不停的做,可以做大半本练习册,老师们都说我是个刻苦的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我还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
老师回答说:“你做那么多作业并非是因为你真的爱学习,而是因为你想用你做好的那一本作业去讨好你的家长和老师,获得他们的赞美,并不是你真的想去认真完成它,所以你得不到好成绩。我们每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都是为了去取悦别人,而我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是取悦我们自己。”
馨儿听得当时就愣住了,回到家,她慢慢想老师的话。难道我做作业真的就只是为了老师的表扬吗?难道我真的如此缺乏别人的认可吗?不是的!一定不是的!馨儿极力的否认。老师的话虽然是真理,可是太一针见血,馨儿一时完全接受不了别人眼里这样虚伪的自己。她委屈的哭了,从此,她恨死这个老师了。
四十七
自从那次英语补课以后,馨儿好像被别人揭露了自己的老底一样,彻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上,老师在上面讲课,同学们都在一边专心的听讲,一边认真的做着笔记,有时,他们还会随着老师讲课的步伐,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回应。一开始,馨儿还会努力的听课,想尽力把那些题听懂。可是她欠下的知识太多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单凭几天的努力是无法赶上的,一口吃不了胖子,馨儿已经被同学们落下好远了。每次听数学课,对于馨儿来说就如同听天书,常常是上一步她还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就已经讲到下一步了。于是,馨儿索性放弃了,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就破罐子破摔了吧。
此后,数学课变成了馨儿的“休眠课”,只要数学老师一讲课,她便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为了防止被老师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她都要睁开眼看一看讲台和手表。有时,她觉得自己已经睡了好一会儿,却还不见打铃,她只好盯着手表上的指针,百无聊赖地看它们一圈一圈的转。她多么希望时间可以过得快一些,快点下课,让她不再受此煎熬。
馨儿感觉到自己已经极度的厌学了,虽然快要高考了,她却一点也不着急:“考到哪里算哪里吧。”她常常这样想。她已经不再像初中时期那样对大学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了,那些年幼时期的理想,她的初心,早已在岁月中消失殆尽了。
馨儿的母亲是希望女儿考出省的。馨儿家所在的小城偏僻落后,连三四线城市都算不上,所以此地常常被戏称为“边陲小城”。母亲常常对女儿说:“我们常常自以为我们生活在城市,但是和北京上海比起来,我们这里就是农村,这里真是太落后了,恐怕全国的城市都比这里好。在北京上海那些发达的地方,连晚上都是热闹的,到处五光十色,简直就是‘不夜城’,那里的人每天晚上的生活多么丰富啊,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你就不要留在这儿当‘家乡宝’了,眼界放开一些,争取到那些地方生活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应该向着更高水平的生活迈进。”
“我记得我们老师以前说过,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二线城市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以后,国家会把发展的重点放到三四线小城市上。我觉得我们的小城也挺好的,风景那么优美,又没有多少污染,很多大城市的人都很向往这样亲近自然的生活,还跑来我们这里度假呢!为什么非要到大城市去呢?”
“哎,你总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我们这些小城市,比起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落后了五十年!我们只能看现有的发展,然后去现在就很发达的地方,怎么能等以后呢?很多人都说北京,上海是天堂一样的地方,你的目光为什么就那么短浅呢?”
“北京现在污染那么严重,电视上随时都在报道北京的雾霾状况,人们出门都要戴口罩了,每年得呼吸道疾病的人那么多,怎么可能是宜居的地方呢?在北京那些地方,哪里还见得到蓝天白云?再说北京的冬天,气温零下几十度,冻都要冻死了,哪里像我们这儿气候舒适。”
“我问过一个北京人,人家说,在北京,家家都装有暖气,冬天在家里热乎着呢,他在家里的时候热的只能穿衬衫。”
“可是,如果每天都只是待在家里的话,在哪里不是一样的呢?”
“可是上海总是好的吧,气候也还不错,又是全国的经济中心,那里多么繁华啊。再说上海地处平原,空气湿润,那里的女孩子皮肤又白又嫩,可漂亮了。哪里像我们这儿,紫外线那么强,一个个黑不溜秋的,皮肤很粗糙。我告诉你啊,我们单位有一个同事的女儿去上海念书,回来时我见过,人家在上海养得白白嫩嫩的,可漂亮了。听说她找了个上海本地人,就要结婚了,多好啊。”
人们很容易对自己生活不满足,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羡慕小城市的宁静,而生活在小城市的人却又渴望大城市的繁荣。
母亲总是对馨儿说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多么好,她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小城的卑微,她依赖于家乡而生存,却又是如此之看不起养育她几十年的小城。她好像觉得外省人放屁都是香的一样,所以极力想让女儿脱离小城。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轻人怀揣梦想,渴望飞向更旷阔的天空。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座偏僻落后的小城,可是真的到了外面才发现,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落叶归根,他们最终还是要飞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就像在苍穹展翅高飞的雄鹰,终究还是要飞回自己的鸟巢一样。
曾经的馨儿也优秀过,也有过锋芒毕露的时光,曾经她是多么孤傲啊,她也认为自己是不属于小城的,她应该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家人常常说“现在辛苦些,以后就能得到更长久,更多的幸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它好像是天边的月亮,高高的悬挂着,馨儿走啊,走啊,感觉它仿佛就在眼前,却怎么也够不到。这样的幸福,是虚无飘渺的,它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馨儿的表哥快要结婚了。表哥和他的女朋友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高中时期就在一起了,一直走到现在,就要步入婚礼的殿堂了。虽然已经算“老夫老妻”了,可他们的感情依旧很好,时不时还要秀一下恩爱。一对金童玉女,如胶似漆,真是羡煞旁人。曾经的馨儿对感情方面的事很不屑——如今的世界,大家都在鼓吹:“感情不靠谱,拼事业才是王道”、“只有你的努力和汗水才不会辜负你”。以前她也奉这些话为真理,而如今,经历了很多事,馨儿不再这么认为了。曾经,她问表哥:”我如此努力,为了获得更优秀的成绩,我只是想得到同学们羡慕的,钦佩的目光。可是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呢?”
哥哥回答说:“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生活,而不是为了活在他人的目光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注意你究竟怎样。”
馨儿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一直以来,母亲总是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然而,我们每个人对外展现的总是最美好的一面,于是我们只看见了他人的光芒,却看不到他们的不堪。就如同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认为她是女神,自己远远比不过她。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她素颜时的样子。
父母还是整天都在吵架。人们常说:家是幸福,温馨的港湾。但馨儿却没有感觉到幸福,她感觉到的只有压抑和痛苦。难道一个人很成功,但她的家庭不和谐,她就一定会幸福吗?我们每个人赤条条的来到这世上,又将赤条条的离开,我们带不走名誉和金钱,能带走的只有回忆罢了。那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的有生之年多一些美丽的回忆呢?她忽然地很羡慕她的哥哥嫂嫂了,她想:以后的生活,不求多少名利,只要能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不也是很好吗?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生活得幸福,快乐,然而现在都不幸福,又何谈将来的幸福呢?
馨儿已经完全不在意成绩了,她觉得每天开心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于是她便不再如初中时期那样拼命了,她觉得那样真的没意思,她只想考一个普通的大学,然后过平淡幸福的生活。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投地,于是从小就逼迫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告诉孩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凡事都争强好胜,才能找到立足之地。然而可笑的是,越是从小就被灌输“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思想的孩子,长大之后越是渴望平淡的生活。或许他们在同龄人中过早地“鹤立鸡群”了,他们已经厌倦了不平凡。于是,母亲越是想让女儿变得出众,馨儿越是不努力,她是如此的渴望平庸。
四十八
距高考越来越近了。李诗筠的爱情却并没有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反对而中断,反而更加甜蜜了。人们都说在重重阻力下生存的爱情反而会更加坚固,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夫妻可以共同患难,却不能有福共享的原因。
每当下课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待在教室里背文综,可李诗筠却和男友手牵手的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聊天。有时,他们不知是谁说了一个笑话,两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爽朗的笑声连教室里的同学都能听见。
到了高三,班主任来教室里视察的次数更频繁了。于是,便撞见李诗筠和男友在一起的情景。老师批评了他们,说:“这里是高三毕业班的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希望你们注意形象!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哪有时间分心谈恋爱,希望你们把你们的感情就此冻结起来,高考后再继续。以后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
老师又对李诗筠说:“李诗筠,本来你的成绩还是不错的,稍微努力一下,你是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你不要放纵自己。”
李诗筠现在很是鄙视只会学习的人了,她甚至有些鄙视当年的自己。一个人如果只会按照父母,老师的意愿去生活,有什么意思呢?生活本该是新鲜,刺激,美好的。她觉得自己以前白活了,她甚至有些看不起以前的自己了。老师当然阻挡不了李诗筠的爱情。李诗筠的教室在四楼,从此之后,每节课下课,李诗筠便拉着男友的手直奔三楼。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他们照样卿卿我我。再也没有人来指责他们的爱情了,他们感到很自由。
为了让女儿学得更好,让她在课后对没掌握的知识点查缺补漏,李母为女儿报了很多补课班。从初中以来,李母一直都在找家教给女儿“开小灶”。她总是说:“会学习的人,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精神粮食的饿汉一样,老师所教的那点知识是远远‘喂’不饱他们的,所以他们要在课后继续开小灶补充营养。”李母生怕女儿落后,所以几乎每门课都给女儿开小灶。
对于补课,李诗筠本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补课占用了她大量的休息时间,这就意味着每天晚上做作业会做到更晚。可是现在,李诗筠不那么反感补课了,反而还有点庆幸母亲给自己报了如此多的补习班。每到补课的时候,便是她与男友的约会时间。他们常常在补课的老师家门口偷偷相遇,在夜色的掩盖中,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手拉手地约会了。
有一次英语补习课,男友又来到补课老师家的院子里等待李诗筠。李诗筠到院子里的时候,距离补课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了。对于热恋中的人来说,在一起的半个小时确实是太短暂了,他们不停地说着甜言蜜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诗筠和男友还很依依不舍。这时,李诗筠看见一同补课的一个同学正要走进老师家的单元门口,便叫住她说:“同学,我想麻烦你帮我请个假,这次补课,我就不去了吧。”
同学看到李诗筠挽着一个男孩,立刻心领神会,于是答应了李诗筠的请求。从此,李诗筠去上补习班的次数渐渐少了。然而每次补课的时候,李诗筠都是一路哼着小曲,一蹦一跳地去“补课”。李母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还以为临近高考,李诗筠突然醒悟了。
星期一升旗仪式后,校长对全体同学说:“同学们都处于青春期阶段,对异性的好感增强,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也快要成年了,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现在还处于高中阶段,认识的人很少,眼界也不开阔,所以总把好感当作爱情。等到我们考上了名牌大学,甚至功成名就之后,会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人,于是我们便会对曾经的选择后悔,便会见异思迁。所以当下,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让我们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前程,遇到更好的人。”
校长的话是为那些早恋的同学敲警钟。班主任例会的时候,校长让班主任放学的时候悄悄到学校的小花园里突击检查。S中的教学楼旁边有一个小花园,每年春夏,小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远远望去,一片姹紫嫣红。微风吹过,送来阵阵清香,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翻翻起舞。这样美丽的花园正是小情侣们幽会的最佳场所。每到放学的时候,一对对甜蜜的身影在花团锦簇中若隐若现。
这里也是李诗筠和男友经常约会的地方。下午放学,吃过晚饭,离晚自习还有一个小时。老师下午上课的时候说过,晚自习进行文综考试。到了高三,各种模拟考越来越频繁,教室里的气氛也一天天的压抑起来。李诗筠对男友说:“晚上我们要考试,不如我们今天吃完饭到小花园里‘放松’一下。”于是,吃完饭以后,李诗筠便和男友手牵手来到小花园。
傍晚时分,绚丽的夕阳染红了半边天,橘色的阳光温柔的洒在他们的身上,远远看去,他们的身上似乎闪着淡淡的光芒。花开得更艳丽了,小鸟在树枝上唱着歌,四周都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这一切多么美好啊。男友情不自禁地慢慢向李诗筠靠去,他终于按耐不住青春的萌动,一把将李诗筠搂在怀中。李诗筠惊呆了,她重来没和一个男生如此接近过,她轻轻地挣扎了几下,很快,惊吓被甜蜜所冲倒,她顺势倒在了男友的怀里。
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停止了,男孩就这样静静地抱着李诗筠,好像总也抱不够似的,周围的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也许是太甜蜜了,他们丝毫没有注意到危险正在接近。
这天,李诗筠的班主任早早的来到学校,决定到小花园里散散步,一来可以欣赏满园春色,二来可以了解了解同学们的早恋情况。老师走啊走,她也沉醉于花园的美景,她想,以后要多来这儿转转,想不到学校里的花园这么美,自己每天看见,却熟视无睹。她正走着,突然看见前面有两个熟悉的背影依偎在一起,她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李诗筠和那个男孩子。老师原本美丽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已经快高考了,他们还不听劝告,老师真是又急又气。她一个箭步跑到他们跟前说:“你们到底在干嘛?这里是学习的地方,不是相亲的地方,你们不要玷污知识的殿堂。给我把家长叫来。”再看那一对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幸福,只剩下呆滞和惊恐。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我妈妈不会轻易放过我的。”李诗筠急得直跺脚。他们俩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个解决办法。李诗筠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让母亲到学校来一趟。李母得知女儿的事后非常气愤,她伸手打了女儿一个耳光:“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成天搂搂抱抱,净干些见不得人的事,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怪不得成绩只能在中上水平,原来整天不想着学习,在干别的事。你以前可是中考状元啊,我还指望着你能成为高考状元,你说说你,多丢人啊!”
为了看住女儿,李母决定豁出去了。她写了一封“关于停薪留职的申请书”递给领导。领导看了很是惊讶:“干的好好的工作,为什么要停止呢?现在那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单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万一到时候公司招了新人,你再回来,就不好给你安排位置了。”
“哎,领导,我就是明白现在普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才申请的。我就一个女儿,我不想让她落到那种地步,所以我想陪读。现在的小孩自律能力太差了,我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前程。做父母的也只能这样了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领导被她的母爱所感动,便批准了她的请求。
为了更好地监督李诗筠,李母决定在S中旁边租一间房子,方便李诗筠上学。S中位于市中心,这儿有好几个名校,许多家长都到这里租房,所以房租也很贵。但李母不在乎,只要女儿的成绩好,还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呢?于是,每天放学,李诗筠都到离学校很近的出租房里去了。
李母知道自己的女儿的美貌是很有魅力的,李诗筠天生丽质,这不怪李诗筠。人们都说人是三分看长相,七分靠打扮。再漂亮的一个人,如果打扮得邋里邋遢,也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于是,李母决定在女儿的衣着方面做文章。李诗筠长得好看,李母偏偏不让她好看,她要用丑陋的衣服把李诗筠的美丽隐藏起来。于是,李诗筠每次买衣服的时候,母亲都要跟着她,而且挑衣服的时候,她自己挑的不算,李母总是捡着宽大,色彩黯淡的衣服挑。卖衣服的人说:“你怎么挑的衣服,这件衣服根本不适合你女儿,这样一穿,你女儿看上去老了十岁。”李母虽不说什么,但心中窃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售货员越是说难看,李母就越要买。
每次出门之前,李诗筠的衣着搭配都是出自李母之手。李母就像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一样,每天为女儿的服装搭配操心。怎样搭配最不惹人注意,她就怎样搭配,她要保护好女儿的美丽。李诗筠已经17岁了,可是她的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内衣内裤穿什么样的颜色都由母亲指挥。每天早上,李母早早起床,把自己选好的衣服放在女儿枕边,以便女儿穿戴。
李母把她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女儿的培养当中,为了女儿,不论让她做出怎样的牺牲她都愿意。她觉得女儿就是她生命的延续,不好好教育,怎么对得起这个生命呢。可是对于母亲的苦心,李诗筠却无动于衷。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却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谁说青年人的人生一定比中年人的更精彩和重要呢?
在这样的严格监视下,李诗筠和男友终于断了来往。表面上他们是没有联系了,但心却是在一起的。李母只能看住她的人,却看不住她的心。上课时,趁老师不注意,他们还会偷偷眉目传情。尽管李母付出了很多,李诗筠的成绩依旧是在中上游徘徊。
四十九
自从李诗筠家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李诗筠上学变得方便起来。租住的房子离学校只有五分钟的距离,因此,每天早上,别人早早起床,摸黑赶路来上学的时候,她还在梦中遨游。李母常常打趣道:“李诗筠啊,你现在真像住在教室里一样,每天快要上课的时候,老师叫你起床啦,你才用醒来。”虽然没有李母说的那么夸张,但是租房子确实为李诗筠节约了不少休息和学习时间。少了路上的奔波,李诗筠也就不那么劳累了。高三很辛苦,就是有一分精力,也不能浪费在和学习无关的事上。
于是,每天早晨,离上课时间只有二十分钟了,李诗筠才起床,她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抓一袋饼干,然后便匆匆忙忙地赶往学校。
李诗筠所租住的房子距学校很近,就在学校对面,唯一的不方便就是中间隔了一条宽阔的马路。这条马路位于城市的主干道上,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川流不息。而且大家都忙着赶时间上班,那些车辆根本不注意路上的行人,总是把刹车一脚踩到底。有时,站在路边,无数的车辆“嗖嗖”地从行人面前飞驰而过,让路上的行人心惊胆战。
这天早上,李诗筠醒来,头天晚上作业很多,加上母亲在一旁监督她复习到很晚,她觉得很累,两片眼皮好像粘在一起,怎么也睁不开。她本来想再睡一会儿,可是当她睁开朦胧的睡眼,拿过闹钟一看,不由得一下子惊醒了——离上课只有十分钟了。就要迟到了,迟到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高中生大多都已经不会再犯这些中小学生长犯的低级错误了。想到全班同学都在专心进行早读的时候,自己要站在教室门口大喊一声“报告”,全班同学的目光都会集中到自己身上;而且还有可能会遭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批评,李诗筠觉得这样很丢脸。于是她拿出比平时快一倍的速度,三下五除二洗漱完,抓起书包奔向学校。
马路上的车比平时更多了,有送孩子上学的车辆在路边停下来,于是原本拥挤的马路显得更加拥堵。现在是快迟到的走读生撞上了快迟到的“住校生”,大家都在赶时间,谁也不让谁。李诗筠走到马路中间,一辆接一辆的车从李诗筠身边飞驰而过,她能感受到车辆行驶所掀起的一阵阵风拍打在她身上。排着长队的车辆在马路上行驶,好像总也行驶不完,这样如何才能到达马路对面呢?
李诗筠有些着急,她几次想从车辆之间的狭小的缝隙里穿过,可是司机们偏不让她过,只要她稍有动作,就大按喇叭,尖锐的喇叭声把李诗筠吓得缩了回去。这时候,预备铃声打响了,李诗筠有些慌了,她想,等面前的车一过,无论如何也要窜过去。终于,小汽车渐渐的少了,李诗筠松了口气,她一心想着如何飞快地跑到对面,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一辆小型摩托车正向她驶来。她刚抬起脚要跑,摩托车主一下子没掌握她的行动就撞了上去,幸好摩托车的速度不快,只是和她的身体“亲吻”了一下。
摩托车主是个心地还不算坏的中年男子,看到自己撞倒了一个小姑娘,他没有立即逃走,而是从车上下来,把李诗筠搀扶起来;关心地问:“小姑娘,你没事吧?伤到哪里没有?”
李诗筠挣扎着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感觉自己并无大碍。她看了一眼手表——离上课只有两分钟了,说不定任课老师已经在班级里陪着同学们早读。李诗筠一下子觉得身上不疼了,连忙一边摆手,一边跑,嘴里还大声喊着:“我没事,没事,我要去上课了。”等摩托司机回过神来,李诗筠早已没了踪影。
李诗筠赶到教室的时候,上课铃刚刚打响,她几乎是踏着铃声走进教室的。英语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在埋头读课文,教室里有些嘈杂。老师看见了满头大汗的李诗筠,便对她说:“李诗筠,下次来早一些,不要踏着铃声来,这样算迟到了。每天早起一些不行吗?”李诗筠红着脸回到座位上,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她拿起课本卖力的读起来。这时的李诗筠脸红心跳,她没感觉到身体的疼痛。
早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大多都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住校的同学准备到食堂吃早点。突然,一个同学惊叫了一下,她拍了拍李诗筠说:“李诗筠,你……你的衣服上怎么有血迹?”李诗筠吃了一惊,连忙回头。这一看,她自己也吓了一跳——背后腰部的位置,血已经浸透了衣服蔓延开来。旁边的一个同学连忙扶着李诗筠到医务室包扎伤口。
中午回到家,李诗筠和母亲说了早上发生的事,李母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为什么不抓住他,让他赔偿你一些损失费呢?要是撞出问题了怎么办?你怎么能轻易放走他呢?”
李诗筠说:“我记得以前在我小时候,老师确实是教过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保护自己,这些道理我知道;可是当时预备铃声已经响了,我大脑里只想到了不能迟到,不然便要被批评,还要扣分,所以我就没在意自己身体的事,只是想怎么才能快点到教室。”
我们都说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毕竟他们还没有成熟,父母把他们庇护得太好了,于是他们还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风风雨雨。然而,如今是一个讲究个人权利的时代,当我们还只是一个小学生,抑或是初中生的时候,“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未成年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等知识便被写进我们的教材。记得初中做政治作业的时候,考试的时候,这个知识点常常被作为题目,让我们来作答。那时候,老师常常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答题的格子纸写满。我们答了一遍又一遍,在试卷上得了很高的分数。然而,在生活的答卷上,我们给出的答案竟然是如此不堪。
并不是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不懂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不会保护自己,我们只是迫于某种外界的压力而不敢保护自己。我们怕迟到被老师家长责怪,因为家长常常说“大人迟到不会怎样,最多就是给领导临时请个假罢了,孩子听课却是不能耽误的”。在我们的思想观念里,学习是第一位的,成绩至上,我们把它看得甚至高于生命,于是,我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但真的遇上事了却又不作为;我们认为成绩高于一切,于是中高考前后,总有考得不如意的人选择结束生命,这真是莫大的悲哀。
五十
学校里,第一段晚自习和第二段晚自习之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许多同学都会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运动。每天,下了第一段晚自习,馨儿都要沿着跑道走几圈,以缓解内心的压抑。自从有了蓝筱这个朋友,馨儿每次到操场上散步的时候,便会叫上蓝筱,两个人边走边说说心里话。
可馨儿常常说起她痛苦的童年生活,在她的记忆里,童年时的她几乎如犯人一般被囚禁在家里,整天都做着堆积如山的,永远都做不完的作业。“我是没有童年的。”馨儿常常说。
“我原以为你们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想有什么物质上的东西,几乎都能得到满足,比起我们来说不知幸福多少倍。我以前挺羡慕你的,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如意啊!你的童年可以说是有些悲惨的,远没有我的童年快乐。”于是蓝筱开始讲她的童年。
家庭环境的清贫丝毫没有影响她童年的快乐。乡村的孩子虽然没有昂贵、精致的玩具,但他们有更好的环境供他们玩耍,大自然就是他们最好的玩具。每天放学,几个同学跳到河里抓鱼,或是在山坡上采野花,或是捡几个小石头玩“丢石头”的游戏;蓝筱讲他们在水沟里行走的时候如何防止蚂蟥上身,在田地里行走的时候遇到蛇的时候如何脱离险境……馨儿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事情她都没有经历过,她每天看到的只有小山一样的作业和书房窗外那一片狭小的天空。
馨儿有些好奇地问:“蓝筱,难道你的家长从小就不关心你的成绩怎么样吗?”
蓝筱说:“我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字都认识得很少,因此他们也没有要求我考试要考多少分。我的试卷如果不是我主动拿给他们看,他们是从来不过问的。”
“你没人督促,还能考上S中,真不错!你是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所以成绩很好吗?”馨儿眼里所有农村孩子都很勤奋。
“哪有,我小学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家长从不过问学习,我也没这些意识,小学都是玩过来的。上了初中,初一的时候还是玩的时间多,不过我在我们班成绩并不差,后来老师鼓励我,我也渐渐明白要努力学习,才考上S中的。”
“那每次父母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都和你交流些什么呢?”
“我父母给我打电话一般都是关心我的身体,问我有没有生病,身体状况怎么样、心情怎么样之类的。”
“难道他们就不会问你最近考试没有?考得怎么样吗?”
“不会的。”
馨儿很不解,她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与家长之间有那么大的区别。在她的印象中,家长除了会问“最近有没有考试?考了几分?排名第几?第一名是谁”,就不会再问其他的了。这样的问题,母亲时不时挂在嘴边。有一次,馨儿不满地说:“难道你除了关心成绩以外就不会关心关心其他方面吗?”
母亲不以为然地说:“作为一个学生家长,不关心她孩子的成绩,还能关心什么呢?”
馨儿无话可说。她一直生活在学生、家长、老师,为了成绩和排名全民疯狂的时代,她以为所有的人都认为成绩是至高无上的。而今,有朋友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不关心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成绩只是身外之物。
“馨儿,说实话,以前我很羡慕你,以为你生活得很优越,很幸福,至少比我们幸福很多。可现在,我真的很同情你,你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其实你是很坚强的。”蓝筱很真诚地说
馨儿甚至是有些嫉妒蓝筱了:蓝筱童年过得很快乐,小学和初中时远没有自己那么努力,也没有自己生活得那么痛苦,她居然“轻而易举”的考上了S中;而自己为了学习如此痛苦,为什么考S中对于自己来说就那么艰难呢?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一种不公平。虽然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到了高中时期,蓝筱的父母能给她真正的精神上的支持,而自己却只能得到不尽的负能量。
“为什么上帝要让我生活得如此痛苦呢?”馨儿常常想。在痛苦和压抑中,馨儿开始厌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她常常说:“我很透了这个世界!”每天她的内心都很压抑,她常常怀有恨,却不知道如何发泄出来。
在压抑的环境中,馨儿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了,她仿佛觉得全世界的人都要以她为敌似的。于是,她把自己孤立起来。快高考了,这些天,馨儿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教室里做题,谁也不理,就连平时与她关系不错的蓝筱也疏远了。
蓝筱觉出了馨儿的不对劲,就主动和她说话,可她仍是带理不理的。繁重的学业,高考的压力使她已经无暇顾及友谊,她心里憋着气想:“我都辛苦了那么久,只有一个多月了,我要好好努力,打败他们,不到最后一分钟就不知道谁笑到最后。”
蓝筱不知道馨儿为什么变了,她想小小的“捉弄”一下馨儿,来缓和她们的关系。女孩子之间往往会因为一两句不经意的话怀恨在心,也会因为一个玩笑和解。
馨儿坐的位置靠着墙,每次出来进去,总是要蓝筱起身让开。于是,这天课间操的时候,蓝筱决定利用她有利的地理位置捉弄一下馨儿。做完课间操,蓝筱一路小跑,进入教室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她是最早回来了。然后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不一会儿,班里的同学陆陆续续的回来了,馨儿也随着人流走进教室。馨儿来到了蓝筱身边说:“蓝筱,请让一下,我要进去。”蓝筱似乎是被凳子钉住了,她并不起身,只是笑嘻嘻地望着馨儿。
馨儿不知道蓝筱今天倒什么鬼,往常只要馨儿一站到她旁边,她便会让开了。
“我要进去拿课本背一下古文,老师说了下午要默写的,你快让一下。”馨儿有些不耐烦了。
蓝筱还是一动不动。
高考的压力,对于自己很烂的成绩的无奈,以及对蓝筱的嫉妒和对周围的事物无端的怨恨使馨儿几乎要爆发:“马上就要高考了,你到底是要怎么样!是不是我这几天冷落了你,你故意要这样做?你耽误我的学习,我恨你!你这样做很没有家教懂吗?”
事实蓝筱根本没想过这样做会被馨儿上升到“耽误学习”的高度。蓝筱还是太不了解馨儿了,尽管她学习很烂,却还是没有改变她极度厌恶学习中被打扰的习惯。如果馨儿在学习的时候,别人千万不能打扰她,和她开玩笑,否则一向温柔的馨儿有可能会“火山爆发”。在高考的“高压锅”下,馨儿也过度敏感了,别人稍有冒犯,她便以为别人要蓄意打扰她复习,让她高考失败。
馨儿的母亲从小就教育她,“在考试面前,每个人都是敌人,每个人都希望其他人出状况。尤其是比较优秀的人,假如他出了意外,别人一定会窃喜,因为这样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事后,蓝筱给馨儿写了一张纸条:“馨儿,其实我只是想和你开个玩笑,并没有其他意思,如果冒犯了你,请你原谅。我们还是好朋友,对吗?我讲个笑话给你听好吗?开心一点啦。”蓝筱把纸条递给馨儿,馨儿只是随意的瞟了一眼,就塞进抽屉了。蓝筱心凉了,她觉得馨儿变了。
下午上课前,蓝筱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纸条,是馨儿写的:“蓝筱,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在高考的战场上,我们不是朋友,我们是竞争对手,所以你是我的敌人。我现在只想怎么把你们打败,其他的事和我无关。”
五十一
高三模拟考结束了。馨儿的成绩虽说进步了几名,但总体来说,依旧没有什么起色。
回家以后,馨儿面无表情的把成绩单递给母亲,母亲看了看说:“马上就要高考了,你看看你的成绩,恐怕本科都上不了。李诗筠倒是可能考上好大学,你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上名牌大学了。人家可是要去北京上海的,而你只能窝在这座小城了。”
怎么又是李诗筠?馨儿很不高兴地说:“她早恋被老师请家长来喝茶!有什么了不起,再说她只是中上水平,能考上哪里还不一定呢。”
“人家早恋是因为人家长得漂亮,成绩也不错,有魅力才会让人喜欢。你这样无才无貌的人有人追吗?”
馨儿有些嫉妒李诗筠了,从小到大,母亲总是把她和李诗筠比,总是说她如何的不如李诗筠。是啊,李诗筠有美貌,有爱情,有才华,有成绩,自己有什么呢?可是李诗筠真的比自己勤奋吗?恐怕也不见得。凭什么李诗筠轻而易举就能得到那么多,而自己努力了半天,还是什么都没有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想起李诗筠曾经对自己如此冷漠,轻视的态度,馨儿突然的很恨她。强烈的妒火燃烧着馨儿,此后,每天在学校里见到李诗筠,馨儿总是想上前去一把掐死她。“高考路上,李诗筠也像上次一样被车撞了才好,最好撞成个半残废!”馨儿无数次邪恶地想。
“对这个世界微笑,愿我们内心的善良不因生活的折磨,时间的流逝日益削减。”馨儿曾经这样说。然而在高压中,她的善良已经渐渐的消磨了。她本是一个思想极端的人,也许有多善良,就有多邪恶。
有一天,馨儿来到教学楼下,她抬头看了看光荣榜。S中在教学楼下设了两块光荣榜,一块上面写着文科前三十名的学生的名字,一块写着理科前一百名的同学的名字。这些人,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虽说不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但一定能考上985大学。馨儿想,这些人我应该都不认识。但出于好奇,她还是一个一个名字细细的看了。突然,她看到了一个名字:宋如歌。她以为自己眼睛花了,便揉了揉眼睛,可是,没错,“宋如歌”三个字赫然立在光荣榜上。
馨儿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宋如歌幼儿园的时候算算术经常不会做,常常放学的时候她还没有做好,她的父亲来看着她做作业,急得脸都憋红了。小学的时候,她数学常常不及格,往往只能考馨儿的一半分数多点;初中的时候,馨儿在名校C中,而她却在比较差的巴中上学,而且她父母也不太督促她,她一直学得很快乐,远没有馨儿痛苦,可是为什么她现在居然考到了年级前几名,而且还是理科?难道有同名同姓的人吗?
下课的时候,馨儿去了理科优班,她叫住了门口的一个同学说:“我找一下宋如歌。”不一会儿,宋如歌出来了,她看见了馨儿,惊喜得叫了出来:“哇,馨儿,原来你也在S中啊,我们都好久没有联系了!”说着便想上来拥抱一下馨儿。
馨儿躲了一下:“你考了年级前一百?恭喜你了。你是如何赶上来的呢?可以介绍一下经验吗?”馨儿有点言不由衷。
“我啊,我也不知道,我父母一直都不太强调成绩,也没有逼迫我学习,我一直都在很宽松的环境里。也许是因为我童年,少年过得很快乐,也玩够了,现在长大了,我倒是慢慢喜欢学习了,慢慢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习成绩就越来好了。”
“难道你父母从来不要求你考多少吗?也从来不把你和别人做比较?”
“是啊,而且我初中时谈恋爱,我也和父母说了,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我自己掌握分寸,他们相信我会自己处理好的。他们一直都很鼓励我,说我是个很聪明很优秀的孩子,所以我也就更加努力了。”
馨儿觉得自己很抑郁了,凭什么别人如此“轻易”得到的东西,诸如成绩、友谊、爱情,而自己却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在“高压锅”中,她的内心越来越扭曲,她有时想自杀,有时她又极度想杀人。她仿佛被魔鬼附身了,什么善良,温柔统统消失了,她甚至想象得到戳杀的快感。
放学的时候,馨儿没有立即回家,她去了C中。C中仿佛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很多次馨儿受伤的时候,都会扑到她的怀抱里疗伤。馨儿是如此的怀念过去,有时放学后,她都要绕很远的路去C中走一走,然后在回家。有人说:“我们怀念过去,并不是因为过去多么快乐,而是因为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总是把痛苦删去,只留下美好的回忆。”虽然馨儿的初中生活并不幸福,但她还是很想念C中,尤其是C中那些给予她鼓励的老师。
馨儿来到C中的时候,C中已经放学了,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走出校门。馨儿定定地看着他们背着书包远去的背影,多么像当年的自己啊!一瞬间她仿佛又回到了初中生涯。
馨儿顺着校园慢慢地走着。她来到教学楼下的橱窗边,橱窗里张贴的是优秀教师的照片以及她们的简介。馨儿顺着照片一一看过去,目光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停留下来。那张照片上的,是馨儿最喜爱老师。这是曾经给予她近乎母爱的老师,是她日思夜想的老师;而今,她与老师的距离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泪眼朦胧中,馨儿似乎看见老师在对她露出慈爱的笑容。馨儿在心里默默地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没有成为您期望的优秀学生,我没有想到我高中居然变成这样。虽然我很放纵自己,可是我并不快乐,这样的结果,我也无能为力。以前初中的时候,我很压抑,是您给了我鼓励和希望,可是现在您没有在我身边,一个没有爱的生命是枯萎的,于是我渐渐地堕落了,您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依旧笑着,没有说话。
馨儿又说:“老师,我记得我的家人常常对我说,只要我现在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找到一个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到时候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以前常常严重睡眠不足,而我母亲却几乎整天都处于休眠状态,我很羡慕她。她说我们小孩因为有前途,所以没有资本休息,只有好好学习,找到国家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等工作,就可以松懈下来。上班很轻松,即使迟到早退也没有人回责怪你,因为工资是国家发的,不是私人发的。而如果学得不好,进了私营企业,老板便会剥削你,不但工资少,而且即使你上厕所,老板也会不高兴。难道我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偷懒么?难道高考真的这么重要,考得好可以一劳永逸么?”
同学们大多数都走了,校园里变得有些空荡荡的。馨儿在教学楼下徘徊,她盯着以前老师办公室的门,她多么希望能“偶遇”到老师啊,哪怕只是对视一笑也好。然而她又是多么害怕遇到老师。如果老师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她还会像以前那样对自己微笑么?她还会像以前那样给予自己鼓励和赞美么?馨儿心里没底,她明白她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优秀而乖巧的馨儿了。相见不如怀念,一瞬间,她的内心充满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馨儿是矛盾的,曾经,她是多么憎恨C中。C中繁重的作业和激烈的竞争把她折磨得几乎快要窒息,然而,她又是多么热爱C中,C中老师的敬业以及对她的关爱和鼓励使她终身难忘,C中亦如一位母亲,她深深地依恋着她,流连忘返。她生命中最美丽最黑暗的时光,都与C中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她无法述说她对于C中那种复杂的感情。有时,馨儿觉得C中教学方式的苛刻和压迫使自己性格扭曲和压抑,榨干了自己对学习的兴趣,使自己高中时期无法热爱学习;有时,馨儿又觉得自己离不开C中部分老师的爱,没有她们的鼓励,她不知道自己如何熬过漫长的学习生涯,没有她们的爱,她就不可能如此努力学习,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馨儿也说不清C中究竟是毁了她还是成就了她,她不知道自己该爱还是该恨。
五十二
馨儿越来越抑郁了,每天,她都很烦躁。母亲看出来馨儿情绪不佳,整天无所事事,不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馨儿母亲听说市里有一位专门帮助青少年疏导不良情绪的心理医生,便决定让女儿去看一看。她想,女儿一定是有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怎么都学不好。于是便对女儿说:“馨儿,我感觉你最近情绪不佳,我帮你找了一位心理医生,这个周六我们去看一看吧。如果内心深处的压抑不发泄出来,就会无心向学。”
馨儿本想说,我没有心理问题。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周六的早上,母亲陪着馨儿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室位于C中附近的一个小区内部,医生就住在那里。到了心理咨询室,医生让馨儿单独进入一间房间,做了心理测试。
医生问馨儿:“你最近情绪怎样?不怕,想到哪里说哪里。”
馨儿说:“我也说不清,初中时总是因为考得不够好而极度想自杀,高中时期又很厌学,很压抑,有时很嫉妒别的成绩好的同学,恨不得杀了他们。”
过了一会儿,医生出来了,他向馨儿母亲了解了一些馨儿的情况,并对馨儿母亲说:“根据刚才的测试和我的了解,可馨儿应该有比较严重的抑郁倾向,她应该做进一步的调整;如果以后她每个星期都来的话,高考之前,我们负责帮她把心态调整好。”
馨儿母亲问:“到你们这儿来治疗的价格怎么样呢?”
心理医生拿出了价格表,馨儿母亲看了看说:“不可以优惠了吗?”
“不可以了。”医生干脆地说。
如今,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据说,抑郁症已经成为了继癌症之后的又一大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因为抑郁而自杀或是杀人的人数逐年上升,并且长期居高不下。如今的心理医生也渐渐受欢迎起来,因此,心理医生的报酬也越来越高。看一次心理医生的费用,不亚于一次补课费用。
馨儿母亲犹豫了一下,说:“我回家再考虑考虑。”
回家的时候,她们遇到了馨儿母亲的同事小张。打过招呼,小张客套地问:“你们今天去哪啊?”中国人就是这样,从来不忌讳“打探”别人的隐私。
馨儿母亲连忙说:“去逛街呀。”她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女儿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求助心理医生这件事上,中国人远远没有外国人那么容易接受。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只有整天疯疯癫癫,神志不清的人才会看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就意味着精神不正常。于是,即使他们心理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态,他们都不愿求助心理医生,他们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他们坚决不承认自己的病态。于是往往酿造了许多悲剧。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有各种心理疾病,我们应该敢于面对事实,并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不要讳疾忌医。
过了几天,馨儿母亲对女儿说:“馨儿,那个心理医生那里我们就不去了,反正也没什么意思,还要收那么高的费用,调整心理的话自己也可以调节啊。可是学习上的事,有时单靠自己是不行的。我看旁边有一家补课机构,里面基本上都是一对一辅导,应该效果不错,你还是去补课吧,去看心理医生的费用也够你补几次课了。”
C中旁边新开了一家辅导机构,学生每补一次课都要一两百元,其中,补课机构要收很高的中介费;可是为了孩子的成绩,家长们舍得下血本,所以补课机构里每天都人满为患。甚至有的老板向学校老师请假,不惜重金把孩子直接送到补课机构进行一对一辅导,不再到学校上课。近年来,国家严厉打击在校老师在课外设立补课班的行为。一是因为老师的补课班的收入没有上税,二是因为这样做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然而,没有收费较少的大型补课班,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补课机构学习,他们要负担很高的中介费。因此,家长们的负担反而加重了。
虽然看心理医生的钱仅仅是补课费用的零头,但馨儿母亲依旧愿意把钱用于补课上。她不管补课的效果怎么样,在她看来,只要钱到了、人到了,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有个心理安慰,至少能做的自己都做了。不求什么结果,但求无愧于心,馨儿母亲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
“人们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一次大的考验,无数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我为你做的这一切就是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前途,学与不学就是你的事了,我已经尽力,将来如果你考的大学很差,生活没有李诗筠那么好,也怪不了我。”馨儿母亲告诫女儿。
为了让馨儿的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高考要考的所有课程,馨儿母亲都报了补课班。然而这样盲目的补课是治标不治本的,馨儿能学进去的东西却很有限。因为内心的抑郁和烦躁,很多时候,她都不能静心学习。不能说她没有一点进步,但那样的进步,远不及她为了补课所付出的费用。可是馨儿母亲愿意这样,她认为上心理课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补课,不论有没有效果都不计较。
终于等到了高考,馨儿觉得一阵轻松,此刻,馨儿完全没有其他同学的紧张。她想:终于快要解脱了,以前自己以为这一天很遥远,没想到转眼酒近在眼前。馨儿在心中默念:“让最后的这两天快些过去吧!”
对于高考,馨儿不太在乎,所以在别人眼中“决定一生命运”的两天,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度过了。
高考完了的那天下午,馨儿没有立即回家,她找到了以前理科班的同学的宿舍,大家都一边热火朝天地对着高考的答案,一边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馨儿对其中一个女孩说:“我以前本来是想学理科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学了文科。可是我记得我初中时很喜欢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我觉得很有趣。你能把你的高中理科课本给我吗?我回去想研究研究。”
同学答应了馨儿的请求,于是回家的时候,馨儿手里多了一袋沉甸甸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