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无奈的选择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四部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9-05-30 19:14:23 字数:3102
时间像河水似的毫不吝啬地流淌着,就在六个月里,在暑假前,德仁紧紧张张地完成了《前传》最后30章的写作任务,让走投无路的主人公变成了一个渭北农村的上门女婿。
在校报室里,他们尽情尽兴地畅谈《前传》,谁愿意说那个人物就说那个人物,谁愿意评论哪一段就评论哪一段。小王说:老师关于松涛的描写真神,神神秘秘,活灵活现,惹得老公非要跟我一块爬山,亲身体验一下松涛不可。可惜,我们爬了几次山岭,也没有听到你描写的松涛。
德仁说:哪能呢?我给你说一个地方,只要你爬上山头,就一定能听见松涛。
小王感兴趣的:什么地方啊?
德仁说:南京紫金山。
小王叹了口气:咳,还要去南京吗?老公倒愿意陪我游山逛景,不知道你说的话确实不确实?
德仁十分肯定的:千真万确。我到南京去过几次,听松涛绝对可靠。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费很大气力爬山。
小王追问着:你不是说紫金山吗?
德仁肯定的:对,没错。不过紫金山东西并列有三座山峰,中山陵建在东峰小茅山南麓,背后便是茂密的松林。登上中山陵进入松林,耳旁松涛阵阵,嗡嗡作响,从早晨吼到晚上,不管什么时候,你随时都能听到松涛。
小王埋怨的:看你啰里啰嗦的,你就说登上中山陵就能听到松涛嘛。
小牛叮嘱小王:王老师,你们听松涛的时候,最好拍了视频,录了音,带回来让我欣赏。
小王笑笑:嗨,你们小两口逛一趟南京不就行了。
小牛把脸一红:人家身体不是不大方便嘛。
德仁这才注意到小牛怀孕了......
说到江延安和路小菲的故事,小牛感慨万分:咳,就是为了路小菲的一句话,江延安偷偷地拿来了父亲私藏的《保卫延安》,正当他们翻看书本朗读的时候,被抓了现行,——江延安遭人陷害了。现在,站在玉华山上,江延安动情地高声呼喊:路小菲,我喜欢你,你听见了没有?高山给了他同样的回声。组长看江延安这样痴情,就教给他和路小菲心灵感应的法子。提前通过书信约好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江延安登上山顶,路小菲登上楼顶,喊着同样的话,这样双方就实现了心灵感应......呵呵,哈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老师,真正的心灵感应是自然而然地互相思念,隔着遥远的时空互通信息,哪像你那样地提前约定呀。
德仁微微一笑:是呀,连你这局外人都不相信,江延安哪能相信呢?所以,江延安就按照组长说的“要能热得起,还要冷得下”那样,放弃了对路小菲的强烈思念。
小王也颇有感触:组长把听松涛写进诗里,也很有趣,有情,有味,耐人咀嚼:
玉华山上听松风,
遥遥若无近有声。
今夜松涛来入梦,
窃窃私语到天明。
老师,你和松涛“窃窃私语到天明”,究竟都说什么呀?
德仁一本正经的:这是秘密,不能说,也无法说。
大家全都笑了......小牛沉思着:这就是诗的含蓄性,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充。
小王感兴趣的:小牛,你补充呀,你和老公窃窃私语到天明,究竟都说什么哇?
小牛反问一句:王老师,你和老公窃窃私语说什么?你们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呵呵......
大家笑了一通,归到正题上。小王说:老师,我觉得你的小说构思得很巧妙,需要表现什么内容,就来什么人物。你看,为了揭露大跃进、大炼钢铁、公共食堂的真相,李虎林这个人物就应运而生,嗨,不是应运而生,是应运而来。他担任了三年公社社长,并且到徐水县参观了一回,他才深有体会: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弄虚作假,虚报产量,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一直骗到中央。他不愿意弄虚作假,结果被弄来劳教了。
小牛认真的:老师,你实事求是,说明事实真相,对我们年轻人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历史就是历史,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哇。像李虎林这样的社长,也因为偷偷地买了一袋干萝卜缨子,才救了一家人的命。你写的吃萝卜缨子那段,感人至深。李虎林的老婆得了浮肿病,李虎林煮了一碗萝卜缨子,给老婆喂两大口,自己才象征性地吃一小口。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流出眼泪......张老师,你写得真感人,你就像亲眼所见似的。
德仁一脸严肃的:唉,这就是我劳教三年多,在农村生活18年的真实体验,要创作没有生活积累是不行的。当然,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农民要有感情,我说的是真实的感情,而这些是装不出来的。在我创作的时候,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竟然痛哭流涕,惹得老伴陪我淌了不少眼泪。
小牛认真的:看样子,我这人写不成小说。我心肠软,爱流眼泪;老公心肠更软,也爱流眼泪。我要是写一个悲剧,惹得一家人稀里哗啦地眼泪流个不停,那可怎么收场呀?
德仁淡淡一笑:也不会这么严重。
小王说:哎呀,你的担心太多了,写悲剧担心眼泪流个不停,写喜剧又担心笑声止不住。你干脆写悲喜剧吧,哭一哭,笑一笑,笑一笑,哭一哭,你哭老公笑,你笑老公哭,变换个花样,家里还热闹一些。
小牛笑眯眯的:王老师好一张利嘴,我不和你说了,咱们言归正传。张老师,我给你提个意见,不知道你听不听,你要是听的话,我就说;你要是不听,我就不说。
德仁说:小牛,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要是想说,我就想听;你要是不想说,我想听也没法听。
小王说:哎呀,你们俩说绕口令呢。还是我来发言吧。张老师,我觉得有些地方你写得过于浪漫,你们不像是在劳教,倒像是在游山逛景,谈情说爱,自由自在,连我都有点羡慕,恨不得早生几十年,到陕北去劳教哩。
小牛嫣然一笑:王老师,不嫌羞,你的心思以为我猜不到吗?
小王追问着:什么心思?
小牛说:你想年轻几十岁,好和组长谈情说爱呗。
小王把脸一红:我哪能有这个心思?——我看你倒有这个心思。
你有,你有......小王、小牛争吵成一团......
德仁说话了:所谓浪漫,所谓自由自在,我这样写,也是有根据的。当时组长所在的大队,是机关大队,劳教人员大多是机关单位去的,遵守纪律,没有人打架斗殴,也没有人会逃跑。他们不是犯人,处在深山野林里,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管理干部网开一面,允许家属探亲。而且有些人的身份特殊,譬如老高,他的岳父在公安厅工作,他本人没有什么错误,不过因为是彭的下级受到牵连,所以得到特殊的照顾。他的妻子、女儿一同来探亲,而且居住了几天。老高和组长的关系特别亲密,而且经过多次交谈,互相深入了解,成为忘年之交。老高曾经笑呵呵地开玩笑说:组长,我特别欣赏你这个年轻人,要不是你这个特殊身份的话,我真想把女儿送给你做媳妇。现在,女儿来了,少男少女的,竟然一见如故。回想着父亲每次来信中对组长的赞扬,现在再听着组长的情况介绍,女儿对他尊敬中又有了几分爱恋。没想到这个姑娘大胆、泼辣而且浪漫,竟然把与组长的交往当做自己的一次初恋。她明确地表示,自己是主动的,组长不必自责,离开玉华,他们的恋爱也就结束,她会忘记组长的,她会专心地上好大学的。三年的劳教,组长正处于爱情的枯竭期,现在遇到这样一个美丽活泼姑娘的爱恋,也就进行了一次浪漫的谈情说爱。你们觉得这样写,是可信还是不可信呢?
小牛嫣然一笑:可信,可信。组长知道自己的身份,何况姑娘的父母就在接待棚里,所以一开始他很拘谨,并不主动,也不想占便宜,可是在姑娘主动进攻的情况下,情况就不同了。
小王说:不管怎么说,老师笔下的组长毕竟是一个正人君子,并不是一个骗取姑娘爱情的庸俗小人。好了,撇开这种没有结果的爱情不谈,组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了上门女婿,我倒是深表同情的。
小牛说:是啊,组长和老高女儿谈情说爱,那只是一个浪漫的昙花一现的故事,而落户农村做一个上门女婿,却是关系一生幸福和前途的大事。
德仁平静地说:由于别人的陷害,组长的保留公职被说成是开除公职,关键是他的档案被销毁,现在是无据可查。他的手里只有一张户口迁移证,却无处落户,无处分粮,生活没有着落。按照农村的风俗,只要做了上门女婿,户口自然就落在女方村里。经过媒人介绍,组长相亲,男女双方也都同意,于是组长18年渭北农村生活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