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车过观音山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9-05-04 21:44:19 字数:3039
说起陕西的饮食,卢华来了兴趣:张老师,我在亲戚家里吃了一次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馋了几天,可是回到家里,自己照样去做,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道。
德仁说:你先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卢华反问道:怎样做的?不就是和好面团,擀成面片,切成面条,煮熟捞出来,油辣子、盐醋一调就成了。
德仁说:你说得没错,大致工序就是这样。可是,面条吃着光不光,筋道不筋道,香不香,学问全在和面上。
卢华疑惑地:哎,和面有啥学问?不就是给面粉里倒点水揉成面团吗?
德仁说:看看,你倒说了个轻巧,我看问题就出在和面上。
卢华虚心的:张老师,你说说,怎样和面才符合要求?
德仁认真的:卢华,我看你这么虚心,就给你讲一讲和面的真经。你把面粉放在面盆里,端上水盆细细地往里边滴水,拿筷子不停地搅拌均匀,然后再用手去搓,去揉……
卢华插话说:停,暂停,我和面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儿。我往面粉里倒水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才用手去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德仁一针见血的:这里边的问题大了。你和成的面团看起来是个面团,要是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看,水滴是水滴,面粉是面粉,根本就没有紧密地融合起来,下到锅里面条就容易断开,吃起来也不筋道。
卢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道我做的biangbiang面吃着没嚼头。
德仁直截了当的:你这样和成的面叫伤水面,水多的地方成了稀糊糊,水少的地方还是干面面,你再费多大的劲去揉,水和面粉也不能融合均匀。
这时,一个河南的男旅客也感叹起来:咳,这位同志解开了我心里多年的疑团。我喜欢吃陕西的手工面,可是我媳妇做的面条下到锅里就成了短节节,今天总算找到了原因。我回家就让媳妇按照你说的方法去和面。
德仁咳嗽一声:别急,和面的技术我还没有讲清楚呢。如果你觉得面团有点干,就用手蘸点水洒上,直到软硬合适,揉成面团,捂上湿布让它醒着。醒上半个多钟头,再揉一揉,让它醒着。过上半个多钟头,再揉一揉,让它醒着……
卢华听得乐了:哎呀,这样揉一揉,醒一醒,恐怕面团不但醒不来,反而睡着了。
河南旅客插言:你说笑了。我明白了,一定要提前几个钟头和面,水和面粉才能更好地融合起来,这大概就是醒的作用。
卢华随声附和:我也明白了,面团醒一醒,揉一揉,揉一揉,醒一醒,肯定就越揉越均匀了。我还明白一点,你手上再有劲,和面也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一定要等一等,醒一醒。张老师,和面的技术不过如此而已。
德仁认真的:卢华,和面有个绝招我还没有讲。
卢华惊讶的:啊,和面还有绝招。
德仁说:俗话说,和硬调软,擀薄切宽,陈醋调酸,油辣子一泼,这才是地道的biangbiang面。这个“和硬调软”的功夫,就是和面的绝招。劳动人民手上有劲,一开始把面团和得很硬,醒上一会,用手蘸点水,把面团闷湿,再揉一会。过一会,在面团上湿点水,再揉均匀,如果一次没有调软,过一会湿点水,再继续揉……
卢华说:这要用多大劲呀!我知道,硬面团上洒点水,就像把水洒在石头上一样,滑不溜溜的,要揉均匀,太费劲了。
德仁总结似的:所以说,这是和面的绝招。当然,这比一次性和面要费劲多了,但是这样和出的面团它的筋道就非同一般了。
河南旅客感叹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居住陕西多年,真的不知道和面还有这么多的学问,难怪陕西的面食闻名天下。
卢华说:听说有biangbiang面这个biang字,可是太难写,你能不能写一个让大家看看。
德仁正好会写这个字,所以回答得很干脆,并且取出笔和本子,一边写,一边解释:这是陕西人造的字,在民间流行着这么一个顺口溜:
一点飞上天,
黄河两边弯;
八字大张口,
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
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
留个勾搭挂麻糖;
坐个车车走咸阳。
卢华说声好,便拿起笔在本子上学写起来……说说话话,火车过了宝鸡,往南驶去,卢华皱起眉头:前边就是秦岭,火车可怎么爬得上呀?
德仁回忆起往事,兴奋起来:说起宝成铁路的修建,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1956年,我以教师团支书的身份,参加宝成铁路参观团。当时,宝成铁路已经建成,还没有正式通车。我们从宝鸡坐上由两个火车头牵引的蒸汽机车,随工人同车前行。哎呀,就像现在这样,火车出了一座隧道,又钻进另一座隧道。工程人员说,宝成铁路共有隧道304座,桥梁1001座。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全凭人工打眼放炮,镐头挖石,手推车运输,或肩扛人抬,条件十分艰苦。遇到流沙塌方,常有工人伤亡。你看,隧道口,山坡上,常有石块垒起的坟墓……
德仁的声音沉重,大家的目光也就扫向窗外。这时,火车驶过杨家湾车站,德仁指着对面的巍巍高山:你看,这里离秦岭高处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而升高却达680米,即一千米要上升110米。必须把坡度改成一千米升高30米,火车才能能够正常通过。铁路在这里就需要迂回曲折,过了杨家湾车站,铁路以三个马蹄形和一个8字形攀上秦岭峰顶,直线距离6千米变成了27千米的路程,这就是有名的“观音山展线”。站在观音山车站,可以看见迂回曲折形成的重叠三层的铁路。今天要是运气好,火车在观音山车站停靠,我们就有机会看见“三层楼”。
德仁话音未落,火车已经停在观音山车站,播音员说这是临时停车。德仁连忙推上窗子,探头出去,卢华也探头出去,德仁指着对面山上绿树丛中隐隐约约、层层叠叠的铁路,卢华一层一层地数着,真的数了三层。卢华突然惊讶地喊道:火车,一列火车正从最高层向下边开来。
德仁说:这列火车是向观音山车站开来的,我们的车是给它让路的。
果然,在他们的注视下,对面山上的火车一会儿钻进隧道,一会儿露出身影,弯来拐去,终于一层一层地下来,开进观音山车站。这时天色渐渐地昏暗下来,火车一声长鸣,开动了。卢华沉思着:要是从秦岭的下边直接把隧道打通,那该多省事哇。
德仁说:当时修建隧道全靠人工打眼放炮、搬远山石,就是在秦岭顶部打通长度2364米的隧道,也是困难重重。要想在秦岭底部打比这长10几倍的隧道,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即就是现在,也没有条件修建这么长的隧道。
说话之间,火车迂回而上,急急忙忙地出了一个隧道,不等你看清外边景色,又急急忙忙地钻进另一个隧道,出出进进,进进出出,这时广播员告诉大家:列车上坡要三个电力机车前拉后推,现在列车正在观音山展线上迂回曲折地行驶,这真是世界铁路建设的奇迹。前边不远就是有名的青石崖车站,这个小站位于海拔1302米的秦岭北峰顶上,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线路两端都在隧道里,中央领导曾题词“秦岭之巅,共青团车站”。
就在广播员说话之间,列车飞快地从灯火辉煌的青石崖车站驶过,仍然穿行在隧道里。卢华不无遗憾的:火车要是在青石崖车站停留一下,哪怕停留一秒钟也好,让我们看看青石崖车站的名气在哪里?
德仁说:别说火车在这儿不停,就是停一会,也只能有个别车厢停在露天,大部分车厢仍然藏在隧道里。青石崖车站,地势险要,人烟稀少。冬季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铁路职工坚守在这个岗位,是需要一种精神的。
卢华赞叹的:不容易,真的不容易,他们不仅要耐得住严寒,更要耐得住寂寞。
火车仍然在进进出出地穿越隧道……一会儿,广播员说话了:火车马上就要进入2364米长的秦岭隧道,等到出了隧道便到达秦岭南峰的秦岭车站了。
说话之间,车轮碰撞铁轨的轰隆声震耳欲聋,列车已经进入秦岭隧道,等到轰隆声逐渐减小的时候,列车出了隧道,到了灯火通明的秦岭车站。
这时,列车在12‰的下坡道上沿着嘉陵江下行,他们也就朦朦胧胧睡去……正当他们睡意香甜时,列车员喊醒他们:阳平关到了。
德仁和卢华背着背包,下了火车,天色未明,他们走进站房,等候开往汉中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