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血色枫林>第三十九章 乔家哥俩

第三十九章 乔家哥俩

作品名称:血色枫林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19-02-18 14:23:47      字数:4297

  枫林工区的各方面条件都是比较恶劣的。枫林煤矿下属有三个工区,分别有枫林工区,枫坪工区和枫山工区。其中的枫林工区是东南省会城市鼓州市最早办的一个地区级别自办的煤矿的采煤工区,枫林工区在枫林煤矿主山脉上,是地势最高的一个山岭。当时开矿之前,就发现了大量的露头煤。这种煤炭也就是地下的煤层延伸到地表的煤炭,具有开采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所以大量农村在早解放前几十年前就自发开采,形成了小煤窑。解放后为配合要枫林市区的监狱改造犯人需要,这里就由省公安厅劳改局投资,对这处小煤窑进行了简单改造,形成了一个小煤矿。煤矿的设施十分简陋,除了一些干警的住所比较好一些之外,其它的工人和犯人的住所都是草棚。
  这个由东南省的省府城市福东市的机电局在建设兵团时期投资,在枫林矿区的井田内兴办的一个归属东福市的采煤工区,也叫福东市煤矿。所生产的煤炭,几乎全运到福东市里,供福东市的电厂、化肥厂、供热供气以及各个工厂的煤锅炉都需要煤炭的单位使用。枫林工区的人员总数约有800多人,其中300来人是职工家属。正式的采煤掘进工有300多人,加上机电等食堂等后勤人员约有200多人。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生产和管理骨干,主要是第一批开矿时从东福市来的原东福市三中和八中的学生,他们都是东福市煤矿建设营的成员,后来又来了一批东福市的港尾区过来的农民协议工和一批上山下乡的闽南知青。这个工区的区长副区长和股队生产骨干大都是从樟林矿、绍武矿等省属煤矿企业抽调来的生产管理人员,这批省属矿井抽调来和管理人员,主要是采煤安全员、工区的生产副区长等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
  在七十年代初,东南省各国有煤矿都实行了军管。后成立东南省建设兵团,煤矿也并入东南生产建设兵团,统归东南建设兵团的一师,分别有四团、五团两个团,包括了东南省五个生产规模较大的矿井。这些矿井都是东南省建于1958年的最早的一批矿井,为办好这些矿井,当时的东南省燃化工业局,向中央的燃化工业部提出请求,从北方各大煤矿调来了一批计有上千人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其中又有一批从鹰厦线建设转业和退役的军人,其中有一批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其中有几个是当年建设兵团建设煤矿时期在东南省各地招募来的司机、其中甚至还有曾经在志愿军部队服役过的汽车运输兵。
  在东南省煤矿家庭和子弟中,有家庭成员下井干采掘工作或着其实运输工作的家庭很多。有的是父亲,有的是母亲,有的是孩子,但至多是两人下井。但枫林矿乔子坤一家,是全家人下井,除了父母在井下干运输工作,乔仲坤和乔子坤也在矿上干采掘工作,这的确让人难于心情轻松。人的一生之中,会有许多不同的机遇与磨难。有的机遇能决定人一生的命运,有的磨难也造成人一生的坎坷,但并非每一次你都能抓住。比如高考,乔子坤就没能抓住,也因此开始了他自己长达四十年的煤矿生涯,从此在煤矿这个艰苦的、充满悲情的人生舞台上奋斗了一生,直到退休。
  乔子坤一同到枫林矿来的计有150多个知青和煤矿子弟,但才过了五年,就只剩下不足20个人还留在矿上,最后真正留枫林煤矿干了辈子一直到退休的,也就不到五个人。
  在枫林工区,工区负责考勤的劳工员告诉乔子坤,说象乔子坤这样的高中生毕业生在整个枫林工区只有三个人,但高中生当采煤工的只有乔子坤一个人。煤矿子弟最起码也得找个技术工干,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生算是文化人了,普遍的采煤掘工人基本上都是文盲和小学生。这个信息让乔子坤十分不开心,但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生活。乔子坤到枫岭煤矿当采煤工,成为那时为数不多的有高中学历的井下采掘工。在他进入了这个艰苦的职业的时候,他的一些高中同学不太理解,觉得还是要找找关系帮助调动或调整一个好一些的工种,比如运输机电等岗位。煤矿条件艰苦,受苦受累不说,还很危险,而且收入也不高,连许多外省人吃不了干煤矿这份苦,陆续“打道回府”。
  在整个1978年到这个工区的100多人中,大部分知青返回城市,也先后有20多人因为生病和受伤等多种原因离开了煤矿,还有近10人却永远留在了枫林煤矿的枫岭工区——他们在不同时期先后在井下牺牲,死亡事故的原因也不一样。有的是在盲巷中走失,死缺氧和气体中毒;有的是在放高产中不注意安全而被采面冒顶砸死;还有的是在处理煤仓口堵煤时没绑上安全绳而坠入煤仓死亡的,还有因为在巷道中被断绳跑车撞死的等等。因此,煤矿的危险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
  作为矿山子弟,你只有面对这种危险,接受这种生活,而另无它法。就是在其它行业,也是有一些危险,比如在炸药厂,有火工品爆炸的隐患,在钢铁厂有钢水包脱落的隐患,就是当司机开车,也是有危险的。乔子坤的小学同学董建军就因798炸药厂的火工品爆炸而死亡。但煤矿危险还更多、更频繁。而且煤矿最不甚的就是井下的采掘工作的时间很长,的确太苦太累。除了井下连续工作八个小时,还有上班下班的路途还要消耗两个小时的时间,尤其是采掘工的收入又不高。
  乔子坤小的时候总是爱看课外书,却不爱看课本。初中读完,高中一年没能上,也就直接就读了高二毕业了。虽然没能考上任何学校,但母亲并没有任何责怪的话语句。高中毕业的第二年,矿里招工,乔子坤没能招上。这在全班那一届同学中,也是唯一在招工上被矿劳工科人员拉下名单的。乔子坤到枫林煤矿后,因为心情不好,平时也很少回家。
  招工后,乔子坤母亲几次提出要来枫林煤矿矿里看看,但乔子坤心里坚决不肯母亲来,主要是因为工区单身楼的生活条件太差,尤其是单身职工的宿舍都没有卫生间。尤其是到了下雨天,就完全就不能行走,职工们只好就近解决,这使整个工区的卫生空前恶劣。除了没有卫生间,而且职工家属来了也没有地方住。不少人在工作了几年之后,一些矿山子弟以及乔子坤的同班的同事和工友都先后找人找关系调整了工作,至少都能调整到运输队干一点轻松的岗位,比如开电机车等。
  但乔子坤依然干着采煤工,他心里有很多的设想和计划。在枫林工区,只有乔子坤一个人对枫林工区过去的历史比较了解。枫林工区过去最早是东南省公安厅办的一个小煤矿,主要是收监从各地来的劳改的犯人。当年乔子坤的大哥也在这个工区干过,并在井下的三采区,那时称为三号井因为成为透水失踪人员。发生这起事故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最为混乱的时候,两派人员都还在互相斗争。矿上正由军队接管,也在组织筹备建立革委会。但不久却发生了透水的事情,逐渐这事就没有什么人和部门再管了。几十年过去了,乔家的情况也早已物是人非,乔家英和妻子老郑嫂俩人早也已经先后离世。这段悲惨的历史人们已经逐渐忘却了,但极少数已经退休的1958年参加工作的矿山老人们还会记得这些事情。
  在乔家这样一个煤矿家庭中,除了父母在井下工作,还有两个孩子也分别枫林矿、樟林煤矿和苏林矿的井下干采掘工作,全家都下井,这可能在东南全省煤矿历史上也就乔家。有一年,乔子坤二哥乔仲坤在井下工伤住院,父母让乔子坤回家一趟,但乔子坤没有回去,这引起了家人的误解,认为乔子坤缺少兄弟感情,乔子坤没有辩解,乔子坤不想在父母痛苦的心口上再雪上加霜。其实恰好也是那个月,乔子坤那时也因为在枫林矿的五五O水平的通风井施工的工作面发生冒顶,当时乔子坤正在打风钻,风钻的水汽很大,震动的声音很大,这使乔子坤看不见已经出来裂缝的顶板,发生冒顶后,幸亏乔子坤个子高,第一批矸石垮下后将乔子坤打倒在风钻下,再垮下的更大块的石头把钻杆都打弯了,乔子坤全身几乎被压埋住,经同事抢救,乔子坤受伤后也在职工医院住院。乔仲坤、乔子坤兄弟在同一个时期同时受伤住院,这在煤炭企业也是罕见的。后来了解,乔仲坤发生冒顶打伤的原因竟然与乔子坤受伤的原因完全一样,真是不可思议。在福建煤炭行业,兄弟俩同个时期前后在井下同时受伤的例子几乎没有第二例。乔子坤母亲信佛,认为一定是佛祖在怜悯乔家。
  乔子坤的父母也试过找几个认识的老领导帮助,向领导说自己两个儿子都在干采掘工,其中一个已经在前几年的透水中遇难,现在还有两个在井下,连自己俩夫妻在井下干运输工,等于全家都在井下,希望能照顾一个孩子,但没有任何结果。
  看着父母到处求人,乔子坤心中感到十分惭愧,他决心自己努力,干出个名堂,要走出一条生路。他不相信自己也会同大哥乔大坤一样,会在井下丧命。乔子坤立志要在煤矿干出一番事业。
  在乔子坤参加煤矿工作的时候,乔仲坤已经当了班长。乔家两兄弟比较,乔仲坤性格更加实在,他是安分守己的人,也是勤奋用功的人。乔仲坤后来由企业送到煤校的劳模班进行两年脱产培训的。乔仲坤是红岩山矿区的联邦煤矿的掘进三队的队长,入矿20多年来,乔仲坤从一个矿山青年,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矿山子弟成长为一个采煤队长。这些年来先后被评为煤业公司公司劳模、创效标兵、集团公司劳模、三明市劳模、集团公司优秀党员等。乔仲坤认为是企业党组织培育了自己,是矿山给了乔仲坤成长和锻炼的舞台,没有矿山这方黑色的沃土,就没有乔仲坤这些优秀矿山子弟的成长。
  煤矿是个锻炼人意志的大溶炉,谁能经受住了,就能百炼成钢。煤矿井下工作的确很苦,与乔仲坤同一批来的同伴中,也有不少人吃不了苦,害怕井下工作的危险,离开了煤矿。但乔仲坤看到矿里有许多老工人、老党员在矿上干了一辈子,有的父子两代都在干煤矿,很乐业、很知足,乔仲坤不由得充满敬意。苦是可以习惯的,关键是心中对苦的感受,那就是勤劳致富就得吃苦,干苦活能体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就是值得的。基于这种想法,乔仲坤立下扎根矿山的志向。
  乔仲坤刚刚当上队长时,就遇到了大冒顶,这次冒顶,足有2层楼高,在下面用矿灯照都看不到顶。乔仲坤第一个小心翼翼爬到十来米高的顶部,看好躲避的路线,预防顶板再次跨落伤到自己,然后进行架垛盘、打撑柱等高难度支护处理,得到矿领导的高度赞扬。在这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由于乔仲坤的出色表现,年终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也是在那个时候乔仲坤写了入党申请书。
  乔仲坤想要当好班长,不仅自己要起带头作用,还要带好队伍。带好队伍靠什么?乔仲坤认为靠的是平时关心和公平公正。采煤工赚的都是血汗钱,因此,乔仲坤十分注意工资分配的公开透明,保证他们的切身利益。当工人出现困难,乔仲坤总是热心帮助。有一年,队里的一名工人妻子患病要回老家办理住院手术等手续,临行前,乔仲坤发动几个生产骨干给他捐了2500元。当时一个工人的月收入才600多元。有个四川籍职工工伤骨折住院,没人护理,乔仲坤的妻子护理了他20多天,乔仲坤还经常为他擦身洗澡、处理个人卫生,一直到他妻子从老家来医院。每年都有不少新职工来矿,这些新招职工往往只带一些路费,一到矿里就没钱了,乔仲坤不仅借给他们生活费,有时还让一些拖家带口的职工吃住家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