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血色枫林>第四章 追悼大会

第四章 追悼大会

作品名称:血色枫林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19-02-12 21:08:11      字数:4098

  这次,枫林矿上的党委书记郭忠海,决定用新的技术,利用照像馆的照片放大的技术,用遇难者工作证的人头像照片进行翻拍放大。在七十年代,这可是一项高难度的专业技术。这只能与县政府的办公室联系,请了县里的照像馆的技术人员来,他们带来洗放设备和不少显影定影药品以及专用的像纸,为遇难矿工翻拍成可供开追悼会用的遗像。那时用的都是黑白图片,因为是照片,虽然已经放到24寸一张的巨大尺寸肖像,但放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边仍然显得很小,但也只能如此了。这六名矿工中,有两名是参加江厦线铁路建设后退役安置的军人,因此工作证都还没有统一的格式,他们只能从档案资料中将军人登记册中的图片拍了下来,他们戴着军帽。开追悼会那天,遇难者家属坐在第一排,人人都戴着黑纱和白布。台上坐着的是参加会议的团部一个讲山东话的李副团长。两边是肃穆的两大列的十几个花圈,花圈是家属们用了几天时间加班加点手工制作出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纸花倾注着矿区人们的哀思。
  在发言中,发言的矿领导们也几次讲不下去,那怕是军人。俱乐部中参加追悼会的有大几百人,都是不当班的矿工们和看热闹的孩子们,整个工人俱乐部一片哭声震天。出殡的时候由矿工工友们八人一抬,但只有三付棺椁,棺椁也是普通的松林板临时做的,连油漆都还没有干,因为井下还有三人没有找到,他们还在井下。工人们将他们的棺椁抬到了卡车上,运到事先选好的公路边的一处山坡上,卸下后从一条小路抬到墓地,用黄土将放进土坑的棺椁掩埋了,花圈也是就地马上烧掉。因为没有墓碑,只是用了很厚的采煤板插在幕前,临时写了死者的姓名以及生卒牺牲的时间,竖在墓头上。工友们向几个工亡职工家属承诺,等正式的墓碑弄好后,他们会重新派人将墓碑安装固定在这里。后来东南省一师兵团部有一份关于关闭三号井的命令下来,矿上就此封闭了3号井。
  矿工在井下发生事故受伤或者死亡这件事,虽然在煤矿是经常发生的,乔子坤和贾志雄两个小学男生始终就是不相信这件事。乔子坤特别不相信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家里,发生在自己敬爱的大哥头上。还在读五年级的时候,乔子坤就敢带着一帮小毛孩不带手电、也没有戴矿帽,就从樟林煤矿的五号井公区的井下335巷道水平摸着管路,从井下走几公里,爬上山,把同学从四号井510的通风井出口带出来。当乔子坤他们这些毛孩子从一个黑黝黝的风井口走出时,已经把老师和家长们吓得晕了过去。
  小学的老师们把乔子坤和贾志雄带到办公室询问原因的时候,几个老师们听得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几个女老师甚至哭出了声。原来乔子坤和贾志雄不相信矿上的说法,近几个月来,他们俩都在做着下井的准备,他俩希望有一天能在井下能突然遇到他们的父亲和大哥,不找到他们,他俩不甘心。
  贾志雄和乔子坤两人都因为自己亲人的死,思想和精神受到了严重打击,他们都不想再读书了。但乔子坤的父母坚持孩子不能停学,她坚持要乔子坤至少读完初中。五年级刚过不久,矿里就先安排贾志雄参加了工作,干了机电队的学徒工。工作比较简单,也就是在井口的机电车间为各队修理弄坏和纯口的斧子。但这种属于机修工的工作同学们还是很羡幕,毕竟这是工亡子弟和军人子弟才会受到照顾到的工作。贾志雄在这个矿井的机电车间干了几年的学徒工,因为收入太低,几次向他母亲提出来,想去下井换个掘进工干,这样收入会高一点,但贾志雄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发誓说饿死都不能再下井。
  当年的乔家与贾家是邻居,他们都在矿部机关的住宅区,也是属于在矿区有一定地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家庭。老贾嫂名叫林英,她人很漂亮端庄。那时老贾嫂林英也才三十多岁,她身材很好,高挑个子,皮肤白里透红的,尤其体质很好,一条长长的大瓣子和虽然辅育了两个孩却依然丰挺的一对巨大的乳房,一直在矿上成为这一带居住的单身采煤工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颇形象地称她为“矿帽奶”,可见她的美乳之硕大,魅力之无穷,以致当年老贾可以不当连长也坚持要娶她。
  贾志雄的母亲林英,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在老贾井下遇难后没几年,母亲林英只好改嫁了,带着小儿子走了,林英不愿意留在这个曾经令她伤心的矿井,但她离开之前还是流着泪反复交待贾志雄要好好照顾好妹妹。
  贾志雄和妹妹都不想离开矿山,贾志雄的大妹妹当年已经是初小毕业的学生了,男孩贾志雄的倔强使他不愿意跟着母亲到继父的新家去,妹妹也不愿意给母亲增派麻烦。十多年后贾志雄到了要娶亲的年龄,在一批老同事的帮助下,娶了一个闽南女人当妻子。他不久就去了闽南,因为他参与闽南沿海的走私。他主要做布匹、电子新产品等多种生意,不久就发家了,又回到煤矿当起了包工头,挣了不少钱,这是后话了。
  两个都已十多岁的乔仲坤和乔子坤两兄弟以及贾志雄兄妹都不愿意离开矿井,这些孩子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就是自己父亲和大哥还在矿井深处,他们肯定会有回到地面的一天。
  乔子坤的心思重一些。周六放假的时候,这小哥几个就常常会到井口长时间地望着工人们下井回到地面上来,矿工中的年长者,会用黑黑的手摸着这小哥仨的头,叹息一阵子。“这是画家的孩子、这是贾连长家的孩子。”而下井的工人们,有的是因为井下的工作地点远,要自己带干粮点心上班的工人,往往会有人拿出干粮袋中的馒头或地瓜饼等食品分给他们哥仨,“快乘热吃了罢。”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回一名送饭到井下的老工人,走到上山井口时,放下挑子,然后直接打开几个饭盒,从中抓了几块还热乎乎的猪肉片往兄弟仨的嘴里塞着。一讲到这几个经常在井口还妄想等爸爸和哥哥出井的孩子们,不少矿山的家属们都会流下同情的眼泪。
  虽然矿区中学校的老师们建议乔子坤和贾志雄还是应该继续把书读下去,但乔子坤和贾志雄都也没有心思读书了,这样贾志雄几乎就是半工半读在“混”着。建设兵团时期,各个连队的食堂都用着不同的饭菜票,因为领不到粮票,也没有办法去换成学校食堂的饭菜票。当哥的贾志雄就只好拿着家里的购粮本,自己去粮店称米,每次先用矿上给的一点抚恤金,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活费,将两人合计不到三十斤的大米先买回来,然后每天装上一点大米,到学校去。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潇洒地到食堂买饭菜,但乔子坤哥俩因为家里弄不到粮票,无法到学校换成饭菜票,他们俩就走到河边,找到一处干净安静的地方,用家里带来的小铝锅架锅烧水煮点稀饭。最困难的是家里每个月的定量都不够吃到月底,月底这一周,一天就只能吃上一吨饭。如果在秋天,煤矿的山上有许多可以采摘的野果。
  采杨梅是矿山的孩子和学生们的最爱。杨梅每年在六月中下旬成熟,枫林矿有红杨梅、白杨梅、青杨梅,初夏的时候红果累累,实在是诱人。还有采酸枣,酸枣树一般都很高大,树冠婆娑,每年的秋天,生长在树上的果实,就会成熟自然脱落掉下来,因树身高大,等果实自然成熟的时候,孩子们就上树使劲的摇动,让成熟的果子跌落下来,捡着吃。酸枣剥皮后放进嘴里吃,味道酸溜溜的,不厚的果肉里藏有一个很大的核,这肉滑滑的,想大口咬食,不能,因为它粘着那核不脱,只能放在口里含着、吃着。
  还有采柿子,这是山柿子,也特别有意思。山柿子虽然没有种植的柿子红嫩多汁,个头也小,肉质较硬涩,但放在木屑中捂个十天半个月,味道就不错了。
  捡锥栗也是矿山的孩子们每年都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是毛栗,这个收获量最大。毛栗可以生吃,也可以煸炒后装进口袋随时食用,也是很方便的零食。
  还有就是钓鱼,钓鱼是孩子们感到最有趣味的活动了。七十年代的煤矿,要找到鱼线鱼钩都是困难的事情,贾志雄两兄弟的办法就是普通的线和大头钉来替代,一般也能凑合使用。贾志雄早早就不想再读书了,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要读书,费用虽然矿里有支助,但总体还是困难。乔子坤稍好一点,二哥仲坤初中毕业后已经参加了工作,依然是在井下干掘进。乔子坤虽然无心读书,但也一直混到了高中毕业。
  因为家庭经济和用度所迫,乔子坤和贾志雄相约,先是一起联系在附近的公路段为他们提供石子,这件事情还是一名叫车金安的公路段的子弟同学帮助联系的。他们借来了工具,与弟弟们一道,四个人利用整个暑假在公路边找石头,打成规定的小石子,由公路段的人员来量方后给点工钱。
  老话说“英雄不问出处”,贾志雄虽然他读的书少,其实原本他也是一个很勤奋的孩子。但自从他父亲——一个枫林矿采煤队长在井下因工牺牲后,他就再也无心读书。开始是成绩不好,接着就逃学,最后他干脆就连书也不读了,直接招工干了学徒。结果他学徒也干不下去,干脆就辞职去流浪了几年。几年后回来,妈妈改嫁了,把弟弟带走了,只有一个妹妹留在了矿山。他与妹妹相依为命,为了吃饱一点,他在食堂的餐桌上拾一点工人剩下的馒头等食品。工区有演电影的时候,乔子坤告诉贾志雄兄妹,留下来帮助打扫电影院,可以拾到一些孩子们丢下的还有包装的糖果,因为电影院黑暗,丢了往往就找不到了。因为当时虽然粮食紧张,但煤矿工人是五十五斤定量,而且有猪肉供应,所以煤矿工人的伙食还是不错的。他有时也同一个在公路段的同学一起,通过为公路段打工,如打石子,扫马路,慢慢的,也能赚到一点生活费。
  慢慢很多年过去了,贾志雄、乔子坤也都已经长大。但贾志雄他后来成为枫林矿区最有钱,也是最有办法的包工头之一。乔子坤则一直在矿井干采煤和掘进,后来到矿山救护队又干了几年,干的工作都是出生入死的事情。只是在中年以后,才有一个机会转岗当了机关政治处的宣传干事。两个人的生活和道路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贾志雄在矿井一个工区经营机制的内部承包转制中,承包了一个采区,后扩大到一个工区,当上承包工区的实际区长。因为是私人承包的工区,他每年都有惊人的收入,对他而言,赚钱真是容易。有的人说有几百万,有的说有千万,但都是传说而已,只有慢慢将他几十年象一代枭雄般的在枫林矿区掘起和发展却又如海潮般隐退的人生看完,你才知道他究竟赚了多少,又是怎么赚钱的和经营失败。一些国有矿井的管理人员都在其中参与了什么,又都做了什么。
  贾志雄的起步是从走私开始的。他听朋友说沿海的走私发财很容易,他就去了闽南打工,听说通过贾志雄参与沿海的走私狠发了一笔财。贾志雄的财路主要是通过在沿海的走私朋友手收购台湾的电子表,拿到矿上来卖,几元钱的进价,甚至是论斤称,但拿到矿上就卖到二十五元一个,还有布匹等。他通过走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