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命若青丝>二十四、节外生枝 二十五、征婚启事

二十四、节外生枝 二十五、征婚启事

作品名称:命若青丝      作者:木一爻      发布时间:2018-10-18 22:05:11      字数:5866

  二十四、节外生枝
  
  姐姐王乔红打电话过来,用山雀一样的尖嗓音说:碾了新小米,你要没时间回来,让杨五下了夜班给你送去。杨五就是那个和王乔红同居的煤矿工人。迫于村里人的口舌,姐姐决定半年后再领证。王乔艺见过一次杨五,较之于前姐夫的形容猥琐,这个钦定的后姐夫几乎让王乔艺不堪卒读,个子矮得大约能到王乔艺肩膀处,不知多大年龄了,满脸青春痘,笑的时候样子瘆人。说实话,王乔艺宁愿没米吃也不想见到他,忙推托:不用,不用。我最近就回去。
  王乔红不明所以,信了。叮嘱,那你回来拿吧。
  一个周日午后,念念用半张牛皮纸叠了只硕大的纸飞机,还用蜡笔给飞机涂上绿眼睛,红嘴唇,看上去不像飞机,倒像只大鸟了。念念举着大鸟嘴里喊着,飞呵,冲啊,兴冲冲地在屋里跑来跑去,纸飞机虽然不重,但从空中栽下来加上地球的吸引,两力相合就是不小的冲劲了。纸飞机旋到火台上方,飘落时打翻了王乔艺买来还没用过的一瓶酱油,酱油瓶从火台上倒翻在踩得坚实的地上,汩汩流出的液体浸湿了一大片,空气中立刻升腾起酱油起特有的清香,王乔艺忙动手扶起没有打碎的瓶子,只留下个瓶底儿了,她皱起眉责怪儿子,都快上小学了,整天飞呵冲的,就不能玩个别的。
  眼瞅着自己闯了祸,念念低头捏着纸飞机不敢吭声了,趁王乔艺收拾残局时,侧转身溜去隔壁魏大娘家。王乔艺拿起炉灰铲子铲了点炉灰,倒在撒了酱油的地上,才发现她穿的蓝棉布裤子右膝盖处有两块豆大的污迹,得换条……揭起紧挨床的木箱盖,从一只白洋布包袱里拿条灰裤子换了。正想把脱下的裤子和念念脏得看不清眉目的球鞋洗洗,却见玻璃窗外闪过一个穿墨绿色衣裤、个子中等偏低及肩头发上分左右各别只小黑发夹的女子,看样子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什么诗会的学员吗?文化馆办过几次创作培训班后,北城文教、生产资料公司、经贸系统等几个单位组织起诗社,社名为白鹿、晋风、丁香之类,莫不是某个诗社来找自己的?正思忖,响起了轻匀的敲门声,王乔艺忙拉开下半截是实木板、上半截钉了硬纸片的风门。
  那女子大大方方跨进屋里。大大的眼睛转了转,尔后看着王乔艺,自我介绍说叫麦叶,是北城师范三年级学生。
  王乔艺发现她开口说话露出来的牙齿不齐整,中间有颗门牙泛黑,看上去有些碍眼。让座,让喝水。麦叶摇了摇头,开门见山道:王老师,我知道您在文化馆办公室。我们学校有社会调查写论文作业。听说你们收集了不少傩舞资料,能让我查看一下吗?
  王乔艺略一迟缓,随即点了点头,应道:资料全在办公室,我们去办公室吧。
  谢谢王老师,添麻烦了。麦叶嘴上客气,语气却有种莫名的倨傲。
  没关系,又不是多远。王乔艺心想,这女孩子也够冒失的,星期天一般人都忙自家的事。如若不是住得近,谁还陪她跑外。
  两人一前一后从后院转到小阁宇前的石阶旁,碰上青梅搀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花发老太散步,王乔艺知道她是青梅妈妈,曾经是桃花沟的媳妇儿,在青梅不满四岁时,受不了在外工作的青梅父亲有了别的女人,一年半载回次家也不和她同房,遂结识了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卖糖葫芦男人进城,生下青梅弟弟马小非。
  老伴几年前过世了,青梅妈中过一次风,后患了老年痴呆症,腿脚也不方便。青梅妈妈家住隔条路的小巷,不远。但青梅从来没邀请王乔艺去过,应该是有什么不便吧?王乔艺笑着打了个招呼。心里奇怪这不年不节的,老人穿件大红底、上面洒满黄色团花的“唐装”。而青梅因为是星期天,又新婚不久,衣着极尽显怪、枣红色琵琶襟上衣,同色紧腿裤,戴黑色长舌帽。若这身装扮到了别人身上,一定整个儿不伦不类,不着调。可青梅不同,她怎么穿怎么戴都和她的另类人生相辅相成。
  进了办公室,王乔艺让麦叶坐在她的那张磨旧了的办公桌前,从铁皮文件柜里搬出一叠资料。麦叶把一缕乱发掩在耳后,认真翻起来,还从挎包里掏出个黑塑料皮笔记本不时记些什么。看着她轮廓分明的侧影,王乔艺总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空气中静得能听到纸页翻动声和麦叶铅笔划在笔记本上的“沙沙”声,好一会儿,直到青梅大大咧咧推门进来,看了一下慢条斯理整理报纸的王乔艺,然后跳坐到一张办公桌上,高声嚷:我妈过七十岁生日,她自己记不得了。
  王乔艺才明白青梅妈那副打扮原来是庆生。她停下手里的活看了看似乎专心做笔记的麦叶,视线转向青梅给她介绍说:师范学校的学生,要写论文,查傩舞资料。
  我知道。青梅摘掉黑色长舌帽,甩了甩齐肩短发,目光如炬:这不,把我妈送回家了,过来看看你们搞什么名堂。她盯着抬起头来看向她们的麦叶问:你前段不是来找过程正平老师吗?
  是呵,是。叫麦叶的年轻女孩立刻涨红了脸。
  王乔艺恍然。怪不得觉得面熟,远远看到过她背影的,不是说分手了吗?趁星期日来查资料是否有别的用意?程正平知道吗?一连串的疑问,王乔艺心里有些打鼓。
  对不起。麦叶涨红着脸垂下头,眼瞧着地面小声说:我过来是想了解“傩舞”方面的资料,毕业论文要求联系社会实际。傩舞不是要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有代表性。
  那你也用不着星期天来,谁家里没有事。青梅说话直通通的,毫不留情。明天上班过来吧。
  我不想……碰上程正平。
  你不是还找过他吗?碰上怕什么,熟人好办事。青梅语气中带点不屑。
  是……是这样。麦叶顿了顿,视线从青梅那边移到王乔艺身上,换种豁出去的口吻,道,程正平是我们上两届校友,我考进师范学校,正赶上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他是主持人,还唱了歌。我喜欢他,他也没拒绝,不过没答应过婚姻。这次寒假,他把我写给他的信都还了我,说以后不再联系。亲戚朋友都知道我们谈恋爱,这让我丢了面子,问了半天,有人和我说,他中意的是王老师。麦叶转眼瞟了瞟王乔艺,喃喃说道,我今天过来是顺便想见见王老师。
  这……和我。王乔艺想说,这和她没半毛钱关系。
  青梅抬了一下胳膊制止了她,扬眉冷眼抢着道:一看就知道你没安好心。女孩子要学会自重。程正平老师已经说了不会和你结婚。你还来做什么。王老师既没抢了你的男人,又没嫁你丈夫。你这不是让她难堪吗?别以为她人老实好欺负。大礼拜天的陪你查什么资料。要看资料,星期一上班时间再过来。边说着话,边上前把铺开在麦叶面前的一叠资料“啪”地合上,甩了甩短发不容协商放回了文件柜。陪老母亲溜达时的青梅还扎着垂肩辫子,一刻儿工夫就散开披肩成了短发,简直是百变魔女,王乔艺想。
  麦叶显然被这大大咧咧闯进门,衣着另类、脾气古怪程咬金一样的年轻女子震住了,她缓缓站起身来,转着铅笔,手足无措。办公室的空气立时变得紧张,划根火柴就能燃的程度……
  王乔艺想说几句开解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青梅一骗腿跳下桌子,一本正经地问王乔艺:念念呢?一会儿小礼堂彩排《猪八戒吃西瓜》,咱们带他去看吧,小孩子都喜欢热闹。赵幸福昨天买回一包无粮饼干,说是回忆年轻时的味道,我们好长时间都没吃了。赵幸福会烧高粱面和麦发酵饼子,比买的“无粮饼干”好吃,我带了几块给念念,这不,兜里呢。
  大概去魏大娘家玩了,闯了祸我数落他一通不高兴了。王乔艺说了儿子玩纸飞机把酱油瓶子带倒的事,语带遗憾道,也怪我,没拧紧瓶盖。她还在心疼那瓶酱油呢。
  小孩子家,又没个玩伴。你还要他怎样?够好了。青梅甩了甩头发,颇不以为然,纸飞机什么时候不能叠?快走吧,估计这个时间演员们刚化好妆。你没听说吧,“肥仔”王健客串猪八戒呢。原先让二毛演,二毛临时回老家给他爷爷奔丧去了,“肥仔”不太乐意。
  “肥仔”更像呢!王乔艺道。
  快走吧。青梅催促着同时也是下了逐客令,叫麦叶的女子张了张嘴,大概想说告辞的话,又怕遭呛,悄悄离去。青梅冲她高挑的背影翻了个眼:现在的女孩子真不要脸。那神情那语气好像她自己是古代人。
  王乔艺回家叫了念念,三人去看《猪八戒吃西瓜》。
  
  二十五、征婚启事
  
  周一大早晨会看见程正平,他戴着新配的黑色方框眼镜,有些怪怪的,感觉像是换了个人。他和她们坐一条长凳上,随意问:王老师,星期天忙什么了?
  陪儿子。
  我们一起看《猪八戒吃西瓜》了。青梅斜眼盯视程正平的眼镜,抢过话头:程老师,怎么戴上眼镜了?
  怎么,难看了?程正平摘掉眼睛,鼻梁上压出浅浅的印痕。
  像军统秘书。青梅又笑着道,眼珠子怎么变成灰的了。
  说我吗?青梅大姐可真会开玩笑,哪有人的眼珠是灰的?外国人还差不多。
  真的,不诳你。乔乔你看他的眼珠什么颜色?
  可不是。青梅这么一说,王乔艺看清楚了,怪不得觉得程正平像换了个人,没戴眼镜前,可没发现他的眼珠子特别。原本是灰的没注意呢,还是戴了眼镜变成灰的了?应该是前者吧,不然人的眼珠子怎么会变来变去呢?王乔艺陷入腻想的迷宫。程正平见两女子盯着他看,也有些不自在吧,重新把眼镜戴好。
  程老师没见过王健扮猪八戒吧,胖,肚子上又捆了个海绵球,再抱个大西瓜,晃着长耳朵,想起来就想笑。青梅话题一转解了窘。
  我没去看排练,怎么样?演得好不好?
  还不错的,总来是演给孩子和老人看的。王乔艺捏着半截铅笔答。
  程老师星期天干什么去了?青梅随口问,向王乔艺挤了挤眼。她大概想起那个叫麦叶的了,王乔艺不明所以,笑,没说什么。叫麦叶的女子是瞒着程正平来探虚实的。况且,王乔艺和程正平从来没有正面说起过情感婚姻方面的事。
  回老家了。基本上每周回老家陪母亲。程正平不知内情,双手搓了搓建议,枫叶红了,下个星期咱们去“神蝠山”看枫叶吧?
  两人还没作答,魏宗信迈着小碎步进了会议室,有些枯黄的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细汗,抖了抖长眉毛,嘴角出现两条深深的括弧,抱歉道:都到了呵,我晚了。王乔艺猜测他一定是蹲茅厕误了事。
  魏宗信老师常蹲在茅厕小声哼唱戏文,入戏深了,要不把自己当成徐延昭忠心劝主,要不就把自己当成诸葛亮演绎空城计,无论劝主还是摆阵都要蹲上好长时间,直到魏大娘嫌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喊他。才慢腾腾系好裤子,从剧中角色脱身。
  魏宗信坐定后稍微总结了一下一周工作,又老生常谈告诉大家,馆长还没康复,大家各司其职,把工作做好。北城文化馆朱东立四十出头,比魏宗信年轻十岁,半年前因胃病办了病休手续,其实馆里的人都听说了,他是想趁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的老丈人在位活动回省城。
  朱东立突然病休,临时抓了魏宗信老师主持工作。魏老师脾性好,况且就到退休的人了,也不管事,有任务碰个头,工作做了就行。大家已经习惯了魏宗信和风细雨的做派,觉得谁任馆长无所谓,工资照发就行。魏宗信环顾四周,见人都齐着,挑了挑眉毛对近期工作做了分工。
  整理“傩舞”资料,填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系列工作任务分到了王乔艺头上。
  会完后,程正平凑近王乔艺笑说:乔乔,咱们互助互爱吧,你得帮我个忙。
  什么忙?看我能否干得了。程正平一会儿叫乔姐,一会儿叫乔老师,真真假假的,王乔艺有时觉得怪有意思,有时又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随他去到他办公室。劈眼又见那幅“耕读岁月”的字画了,正想问问旁注的小字是什么。程正平极其认真地说:乔姐,给你写个“征婚启事”,有什么条件和要求?
  谁说我要“征婚”?王乔艺一下子急眼了,脸都变白了。
  乔姐,别急。算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原来《北城文化》要开个红娘栏,程正平让王乔艺和另外一位交了女朋友、相处两年多最终分手的男同事写征婚信息,可以用化名,带头丰富栏目。王乔艺略一思考,便明白了程正平的用意,或许他这是借机探虚实。那就索性以“红娘”作媒介,表明自己的态度吧。王乔艺答应了写“启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提起笔不假思索写下了:女,年过而立。身高1.62米,体重46公斤,容貌平常。不善与人交际。性格特点,不攀比,不喜欢喧哗热闹。丈夫意外身亡,留有一子,时年五岁。单身数年后年想找个伴儿成家,条件如下:
  本人没有同性恋倾向,要求对方必须是堂堂正正七尺男儿,年龄在30岁到37岁之间,有朝气有活力;不酗酒,不抽烟。
  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生病时不离左右,少说多做;
  附加条件,相信因果报应。
  写好送交程正平,他粗粗浏览了一遍,神情略带沮丧地说:乔姐,你这哪是征婚?到像是拒绝婚姻了。什么是“相信因果报应”?
  我就是拒绝婚姻,一个人过多好。不看谁的眼色,不用受谁的气。王乔艺和谁赌气似的答道。至于最后一句,她也解释不清,顺手写的。“因果报应”?或许世间的婚姻多是因果报应吧?说不准。“启事”是给程正平一个交代,她能感觉到他对她非同一般的关心,但王乔艺从来没想过婚姻。从噩梦中醒来,好长一段时间心如止水,对所有的男人都抱有成见,像兄弟姐妹那样相处还好,牵涉到情感,就觉得有阴谋,有欺骗。安安静静把儿子抚养成人,是最大的心愿。
  五年前的中秋节生了儿子,在娘家坐月子期间,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的姐姐几乎每天上门关照,那时候当兽医的前姐夫王成还在世,弄了几只猪蹄让给王乔艺煲汤喝。姐姐王乔红把大碗热气腾腾的黄豆炖猪蹄汤端给王乔艺,王乔艺喝得头上冒汗,腋下湿漉漉的,拿起枕边的毛巾揩汗,冷眼见姐姐有些泛黄的眼珠子盯着或是熟睡或是蹬着小腿的儿子念念看了又看,不用问,她知道姐姐准是在想:这孩子是谁的?是丈夫韩俊生的?还是他那个孪生弟弟韩英生的?单从眉眼上是看不出端倪的,因为孪生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连同床共枕都分不清谁是谁!
  可儿子到底是谁的?王乔艺曾经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好长时间。一天,她看着丈夫韩俊生和自己新婚时拍的那张黑白相片,两人的头靠得那么近,笑出一脸甜蜜。回忆当初拍照的情景,她穿的是一件鲜红色领子和袖口上镶了细白边的西式上衣,那是丈夫韩俊生卖了手表给她买的。他生前曾是那般爱她、护着她。儿子是自己生的,流着和韩家一脉相承的血,这便够了。
  日子流水般过得真快,转眼又一个中秋到了。王乔艺用了整个晚上的时间做油炸糕,黄米面是和姐姐要的,先用砂锅小火煮红豆,煮了两个多小时放了些许“糖精”和红糖,用三支筷子拧成豆沙,糕面打得半湿在蒸锅上一层层蒸熟了,倒在瓷盆里,双手握成拳蘸了水用力砸,翻来覆去砸出劲道来,再抓小团捏成扁圆的皮儿,里面包上煮好的豆沙,成形后放在油锅中炸,炸成焦黄状放盘子里。油炸糕做好留了几个让念念吃稀罕,乡俗称过生日吃糕会一年“高兴”。另外三十几个全趁热分开两份,一份送给了青梅夫妇,赵幸福用手捏了一口咬下去,嚼了几嚼连声道,好吃,好吃;另一份端到魏大娘家。魏大娘是魏宗信行军打仗住村时经人介绍认识后结为夫妻的,魏大娘生了魏朴山都快三十年了,还是不会做当地的饭食,她做的饭是“粗犷”型的,青菜整棵烧,豆腐划成拳头大小炖,装菜的盘碗都大一号。午餐多是面食,但无论切面、削面、揪面片都习惯把面和得很硬,吃起来费牙,腮帮子嚼到困乏,魏宗信说过多次,懒得说了。住在一起,走动得如家人,每隔些日子,王乔艺就做北城传统饭食莜面搓鱼、拿糕或是荞面摁疙瘩送过去,一是答谢魏大娘帮着带念念的辛苦,二是王乔艺渐渐喜欢上了做饭,专心做活儿时,因为专注反而心静了,不再脑子里过电影似的胡乱思想。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