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高山岁月>第一章:勤奋的回报

第一章:勤奋的回报

作品名称:高山岁月      作者:王双贵      发布时间:2018-08-12 08:52:02      字数:9732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中国广褒的大地上,高高飘扬的第五个年头。这年的夏天,坐落在胶东半岛最东端的一个仅有三四百户人家的高落山村,忽然从村里传出一件令人振奋惊奇的事情:家境贫困的农民刘增奎的大小子刘孝文,竟在全村四五十名应届高小毕业生当中一枝独秀,首屈一指的考取了全县闻名的岛城中学。
  在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能考取中学,简直就好比过去的人,考中了状元一样的轰动。刘增奎这个在高落山大队群山比塞的凹耩地上,终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种了几辈子庄稼的农民后裔,做梦也没想到:在他这辈人家里居住的茅草屋中,竟能生出了一个脑瓜灵活、能读诗书的小状元……是方圆几十里的群山当中。在这样一个不大的村子里,发生了这样大的惊奇事情,消息就像在林海里穿行的疾风一样,很快传遍了高落山大队的各家各户。当村联办小学校的先生王世卿老师,领着暑假里一帮应届的高小毕业的同学,来到刘增奎的家里,送被岛城中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刘增奎家的大门口前面,己经站满了前来瞧热闹看究竟的左右邻居人群。并且,在所有邻居们的脸上,还全都表露着惊奇和羡慕的神色。但人多嘴杂,也难免有些议论纷纷说道:
  “哎,刘增奎家这么穷,怎么会出来这么个能读书的小状元……?”
  “这一准是积仁德起的作用!不知是刘增奎家里那辈子人积了仁德,现今把福星降到他的后裔身上!”
  “这还用说,这刘氏长支几辈子都是虽无书读,可仁慈温良,积德行善。这在咱们高落山村,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说这些还都是在镜里照着的不一定吧?小池里生不出大胖蟹子!就是他儿子能考取上去,他刘增奎家里也拿不出钱来,供他儿子去上学的费用……”
  “不管怎么说,人家总是考取了全村、甚至是联村第一名,人家孩子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光荣!……”
  王世卿老师领着一帮高小毕业的同学,来到刘增奎的院门口前的时候。看见刘孝文和他的父亲母亲还有爷爷,都正站在门口的石阶上,跟前来打听究竞的男女邻居在搭腔说着话。只听刘孝文年迈的爷爷,一遍一遍的在向邻居们笑着说道:
  “欢喜,欢喜!俺孙子考取了第一名,俺们咋个能不欢喜呢!……”正在这个时侯,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啊呀,你们看,是联小王世卿老师来啦!……”
  看光景的邻居们立刻闪出一条道儿来。这时,王世卿老师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和一帮同学们,兴冲冲地走到刘孝文的面前,把岛城中学装录取通知书的大红字信袋,交到刘孝文的手里,并高兴地笑着说道:
  “刘孝文同学,祝贺你……祝贺你考了岛城岛中学,这是我们高落山村全村高小成立的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次最大骄傲人物!”
  刘孝文双手从王老师手里接过录取通知书的信袋,又高兴,又激动地连声感谢说道:
  “谢谢你,王老师!都是您培养的好,我才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一直站在在旁边的父亲刘增奎,咧开嘴笑呵呵地对儿子说道:
  “孝文,快,赶快给王老师鞠个躬吧!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可不要忘了王老师对你谆谆教导的恩德!……”
  刘孝文听了羞得两颊通红,立刻打了个立正,腆地弯下腰去,向王世卿老先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
  “谢谢您,王老师。感谢老师您这么多年来的培养教育……”
  王世卿老师赶忙双手扶住刘孝文双肩说道:
  “孝文同学,不用了,不用了。现在不兴这一套。你记住我的话,以后你到了岛城中学,一定要继续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你的情况不一般,家庭贫困,却考了全村、乃至联村第--名,你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以后,你要用最好的学习成绩,来抱答你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
  王世卿老师说完,跟随来的一帮高小毕业的所有同学,一齐拥上前去,叽叽喳喳地你说我也说。小胖子刘孝筞,是刘孝文的同班最要好的朋友,只见他抢先上前对刘孝文说道:
  “孝文同学的事,我最知道。他是个最能刻苦读书的人!他们家人口多,地方挤,每天晚上,刘孝文就把小油灯端到驴栏里,复习功课。所以,我敢保证,以后到了岛城中学,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刘孝文定能更加发奋读书,努力上进的!……”
  “是呀,是呀!”性格活泼的同班女同学刘蕙兰,对刘孝文是天生的崇拜者。她尖着女高音说道:“我早就听说,刘孝文同学经常学着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学习方法。他这次考取了岛城中学,我从心眼里佩服他的勤奋努力!取得这样好的好成绩……”
  “别,别……大家不要这样夸赞我……”
  刘孝文听着同学们对他的夸赞,心中很感到歉愧。方圆型的脸上,一阵一阵变红。他的妈妈这长时间,一直在一旁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会儿也笑着对儿子说道:
  “文儿,同学们夸赞你,都是在为你高兴,也给同学们敬个礼谢谢吧!……”
  刘孝文听了,看着面前这些熟悉再熟悉的男女同学,真有点不好意思。但他还是红着脸听母亲的话,深深地给同学们鞠了一躬说道:“谢谢,谢谢同学们过来为我祝贺……”
  正在这个时候,站在门口外面的老邻居刘六婶,也高兴地起哄了。她是个身体微微发胖的年近四十岁的女人。她为人很厚道,又爱说爱笑。只见她扬着一只手,向刘增奎打招呼说道:
  “增奎老弟,叫孝文也给俺们这些老邻居也敬个礼吧!他就像俺们这些婶子、大叔亲眼看着长大的,亲侄儿一样。今天是他的大喜日子,也让俺们这些老邻居跟着高兴高兴!沾沾喜气……”
  “是呀,也让大伙儿跟着高兴高兴吧,沾沾喜气吧……”
  这是老邻居刘大德紧跑气促的声音。刘大得是刘孝文的父亲小时侯的好朋友、他接着向刘增奎说道:
  “咱们是常年隔门不隔心的老邻居。孝文这回能考取岛城中学,俺们都十分高兴。没听说么,‘近邻,近邻,这家的事牵着那家的心!’刘增奎转过脸望着刘孝文,笑着说道:
  “文儿,就给各位婶子、大叔也鞠个躬吧!这么多年,各位婶子、大叔,大爷、大娘,对咱们家可没少帮助。向他们鞠个躬,表示表示咱们家对大伙的感谢!”
  刘孝文听了父亲的话,又重新打着立正,朝着大门口上所有的男女邻居,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瞬时,大门口上的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气氛当中。欢快的在说一阵,笑一阵,大家都在为刘孝文能考取岛城中学这件大喜事,而感到由衷的兴奋和高兴。这时候,唯有刘孝文的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似得寻思:
  “哎呀,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让各位邻居及王老师,到屋里来坐坐呢……”女人就是心细。只见她忽然笑着向大家歉意的说道:“哎呀,各位大哥,大嫂,还有王老师,快到屋里去坐坐吧!我这就去生火,烧几碗开水给大家喝喝!……”
  谁知道,刘孝文的母亲这样一说,提起要烧开水给大家喝的事,站在人群里的刘六婶儿,忽然拍着巴掌喊起来说道:
  “哎哟,哎哟,大伙光顾高兴了,忘了日头都晒着头顶了!抱歉,抱歉,俺可得回去做晌午饭了!……”
  刘六婶儿这样说着,又是双手一抱拳,又是招手、又是欢笑地转身回家了……
  在场的众邻居,听刘六婶这么一说,好像突然发现太阳已到正南了似得。农村人干活体力重,夏天的晌午饭是耽误不得的。就这样,密密匝匝的人群,很快一会儿就都散去了。大门口上,只留下王老师和一帮同学们,到了这个时候,王老师想到了刘孝文家里很是贫困,便谦和地微笑着说道:
  “增奎大哥,今天咱们都很高兴,本应到你家里去坐一会儿。不过,天快晌午了,学校里还有些事情,这次我就不进屋去了,以后……留以后……”
  王老师说着转过身对刘孝文又嘱咐说道:“孝文,你一定记住我说的话!到了岛城中学,一定要更加勤奋学习,注意道德修养,听从老师的教导,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做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学生!……”
  刘孝文静静地聆听着王老师的谆谆叮嘱。等王老师把话说完了以后,他双手攥住王老师的手,诚恳而真挚地保证说道:
  “王老师,我一定记住你的教诲!更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关怀和培养!到了岛城中学,我一定把书念好!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对我的期望!……”
  刘孝文说着说着,两只眼晴开始有些湿润起来。王老师一见急忙扭转话题说道:
  “这我就放心了……”王老师微笑着说道:“等以后,你放假回来的时候,我再听你获得的喜信儿!……”
  王老师说完,就和刘孝文的一家人,致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领着一大帮子同学回学校里去了……刘孝文和父亲、爷爷回到屋里,他母亲早已把开水烧好了。做好的晌饭,也拾掇到小饭桌上。当她得知王老师领着同学回学校里去了的时候,刘孝文的妈妈很有些过意不去。嘴里念叨着说道:
  “王老师真是个好老师啊!他对每个学生都那么关心、爱护,简直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刘孝文的父亲接上去说道:“文儿呀,以后你若有了出息,可别忘了王老师啊!因为,王老师就跟父母一样,成年累月把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好人!真是好人呐……”
  刘孝文的父亲说出这么一句话以后,看着小饭桌上的饭菜,对老伴和孝文的爷爷说道:
  “吃饭吧。吃完了饭,我得去西山把那二亩棒棒锄一锄,地里有草了……”
  今天的晌饭,是熬豆角贴粑粑。本来是平常的饭菜。可今天一家八口人,老少三辈,却吃起来感觉到格外的有滋有味,特别喷香。
  刘增奎今天确实很高兴。自己家一个穷小子,考取了人人羡慕的岛城中学,而且有这么多邻居,前来表示祝贺。他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庄稼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无上的光荣。他一边吃着晌饭,一边忽然心血来潮对刘孝文说道:
  “文儿,把你的那录取通知书拿出来,再念念听听,看看那上面都是怎么写的……?”
  刘孝文像爱护珍宝一样,轻手从衣兜里拿出那个大红字的信袋,取出录取通知书,一字一句的念道:
  “录取通知书。刘孝文同学:经过考试和审核,你被我校录取为第三届新生。务于八月三十日,带足行李和十元钱人民币,准时来学校报到。岛城中学教导处。八月五曰。”
  “啊?还得带十元钱!……”刚才还心血来潮的刘增奎,刚吃进嘴里的一口饭还没有吞下去,竟像猴子吃了芥末一样,白瞪起眼来。他本来不识字,这时候两只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刘孝文手中的录取通知书,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文儿,再,你再仔细的念一遍……”
  刘孝文马上看出父亲沉重的心情。无可奈何,又将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内容,再一字一板的念了一遍。
  他刚把要折叠的通知书念完,这一回刘增奎算是听清楚了。却本来瞪大着的一双眼晴,即刻垂眯起来。眼眉毛中间促起了一个大疙瘩。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考取了岛城中学,还得拿去十元钱。十元钱,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他一个庄稼把子,平日花一分钱,都要掂量来掂量去的好几次。现在,他到哪里弄这十元钱啊?他一家八口人,只有三床棉被,哪里有行李给儿子拿出去用呢?他坐在小板凳上,停止了吃饭,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又急又愁。憋了好大一回儿,才叹出口粗气说道:
  “唉,这可怎么办呀?眼下春天过去,秋天没有到来,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哪里弄这十元钱呐?再说,孝文的行李……”
  刘孝文的爷爷坐在小饭桌旁,也停住了吃饭,一直在咕噜咕噜抽旱烟。这时,把烟袋窝往鞋跟上扣了两下,撅着胡子,向刘增奎说道:
  “事情轮到了头上,不用急,不用愁,慢慢想办法去解决嘛!孝文的行李,有办法。他奶奶去世的时候,留下一床八成新的棉被,只补了两个补丁,原是留给我送终的。这回把它拿出来,拆洗拆洗,翻一翻新,给寅儿拿去盖吧,我看是满行的……”
  刘孝文的妈妈,见公公把十多年留下来的私房棉被,拿给文儿上学去用,心里十分感激,便说道:
  “爹,真难为你了……你把那床棉被给了文儿,等以后,我慢慢攒着,再给你做一床新的……”
  刘增奎更感激老人的慈爱之心。他想:棉被是出门在外的主要行李,其它零星用品都好凑付。现在,就剩下钱的事情了。他想了想,向刘孝文的妈妈问道:
  “咱家里现在还有多少钱……?”
  “只有一块三角钱了……”刘孝文的妈妈很尴尬地说道:“还能差八块七角钱呢……”
  刘增奎紧锁着眉头,—边沉思,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八块七角钱,可怎么办呢?去借?去上哪儿去借呢……?”
  为钱的事情,刘孝文的妈妈也十分着急。不过她说:“那钱,就去借吧!等秋后大田里的庄稼收成了,卖些粮食就还上了。再说,我还能多给人家纺些棉花,到了年底,咱就再不用犯愁了……”
  刘增奎权衡着妻子的话,也只好照她说的办法去做了。他说:
  “钱的事情,就去借吧!东家没有去求西家,咱多跑些腿该可以吧……?”
  刘孝文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静静地倾听着父亲和母亲,为他上中学读书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操心商量合计着,每一句话都打动着他的心系。他暗暗打量着父亲结实的身子骨,已经微微显出有些驼背了。年纪不到四十岁的母亲,两鬓也隐隐挂出了根根银丝。他的心里,立刻涌起一阵阵恻隐之情想到:‘啊,可怜天下的父母心呐!’想到此,他默默地在心里说道:
  “父亲,母亲。你们太劳累了!辛辛苦苦养育了我十五年,这又供我去上中学,我何时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啊!……”
  这天中午,刘孝文的全家人,总算吃了一顿平平安安的响饭。吃完了晌饭,太阳有些偏西了。刘孝文的弟弟妹妹,都上学去了。爷爷到隔间炕上去歇息,妈妈收拾好碗筷,便对刘孝文的父亲说道:
  “你也到炕上少歇一会儿吧。这时候日头正热着,歇完了晌再去上山吧!……”
  刘增奎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说道:
  “不歇了。我得马上去西山锄那二亩棒棒!”刘增奎心里有心事,哪顾得去歇息。他接着说道:“我冒热早些去锄完,晚上早些回来,也好为文儿东家、西家的去借钱哪!”
  刘孝文听见父亲要冒着大热天到山上去锄地,就转身去到院子里,拿起一把锄头说道:
  “爹,我和你俩一块去锄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锄的快些!”
  刘增奎来到院子里,望着长得几乎和他一般高的儿子,心里的烦恼顿时飞到九宵云外。他拿过一把锄头,扛在肩上,向儿子说道:“也好,这几天就给爹打个帮手吧!以后,你上了中学就再也……”
  “爹,上了中学,等放假回来,我不是还能给你打帮手吗……?”刘孝文打断父亲的话,笑着说道。
  “哈哈哈!……”
  听了儿子的话,刘增奎好喜欢啊!他爽朗地笑着,向刘孝文挥了挥手,扬眉吐气地说道:
  “走,上阵还是得父子兵啊……!”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了八月三十曰。这一天,是刘孝文离开家乡,前往五十里外的岛城中学报到的日子。自从接到岛城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以来的这些日子,刘孝文的父母一直为刘孝文去上岛城中学的事情而日夜费心劳神。他的父亲,每天白天上山劳动,晚上吃完晚饭,就东家出,西家进的,向邻居借钱。那时的农民,大多没有积蓄。这家五角,那家三角,不知跑了多少腿,磨了多少口舌,总算借足了八块七角钱。他的母亲,除了忙活一家八口人的做饭、缝补等家务活以外,特地把爷爷给的那床棉被,重新拆洗,浆补一番。又给他做了一双黑色布帮的皮头单鞋和一双手工千针纳底的白线袜子。至于衣服,没有做新的。只是把两套旧裤褂,浆洗干净,补裰整齐。现穿一套,留下一套到学校以后好换洗着穿。他的爷爷,也没闲着。每天坐在小板凳上搓麻绳,用稻草一扎一扎给刘孝文打了一张铺帘子,给他拿去到中学里好当褥子铺。在今天早上交给他的时候,爷爷对他说道:
  “孙儿,咱家几辈子人都没有铺过褥子,睡坑席惯了。你出门在外可不行,这水稻草帘子,你就当褥子铺吧!稻草是绵绒绒的,又软乎、又隔寒。铺在身下面躺着舒坦……”
  今天,刘孝文就要起程了。母亲很早就起来烧火做饭。他的父亲起来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今天早上,要有很多同学来为儿子上学送行。他妈妈做好了早饭,找个大包袱,把那床翻新的棉被和几件衣服,包在一起,准备和爷爷打的那卷稻草帘子搭成担儿,让儿子挑着上路。一切准备妥当,全家人在一起吃完早饭,为他送行的同学们就来了。还是小胖子刘孝筞,领着头儿拥进院子里来的,没有进屋,就听到他用响亮的声音嚷嚷说道:
  “孝文呀,快出来看看!今天我们搬来个新鲜人儿,给你送行来啦!”
  “新鲜人儿……?”
  刘孝文听到喊声,急忙从屋子里走出来,向院子里瞧看。院子里都是熟悉又熟悉的同届高小毕业的男女同学,这里那还有什么新鲜人儿?这时候,快嘴快语的刘蕙兰,早就忍不住了,“叽叽”地笑着,把手往那帮女同学中间一指说道:
  “孝文同学呀,你往那儿看……!”
  刘孝文顺着刘蕙兰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发现在一帮女同学中间,站着一个比他低两个年级的小女同学。他的一双眼睛,忽然明亮起来,神情也有些异常激动。张着嘴,“哦哦”了两声说道:
  “原来是……惠玉同学呀!……”
  惠玉同学,也姓刘。一头油黑的短发,今天梳理得格外整齐。红扑扑的脸颊,挂着羞涩的微笑。她被一帮大女同学拥到前面,望着刘孝文,腼腆地说道:
  “孝文大哥哥……听说你考取了岛城中学,俺很高兴!今天,特地和大家一起来给你送行,祝你……以后学习进步!永远进步……”说完,她竟含羞地低下了头去。
  看到刘惠玉同学过来送行,确实使刘孝文的心情很是激动。因为他们的相识和友情,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开始的……
  那是在两年以前,刘孝文读初小四年级的时候,已经深秋了。有一天傍晚,放学以后,刘孝文和几个值日的同学,正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忽然外面刮起了大风,接着就下起了大雨。那风催着雨,越下越大。打得教室的门窗劈啪作响。其他几个同学害怕晚了回不去家,就都扔下笤帚跑走了。刘孝文是班上的卫生委员,他不能走。他得把教室打扫干净,才能回家。但是,等他把教室的卫生打扫完了,外面的雨下得跟瓢泼似的一样。那大风搅着雨水,在地面上打着旋转,发出一阵阵冷嗖嗖的唿啸。刘孝文推开教室的门,准备冒雨回家。但是,教室外面的院子里,积水己经有小腿深了。有小腿深的水,刘孝文也不害怕。他可以挽起裤褪趟过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从隔壁一个教室里,传来一阵幼弱的呼叫声:
  “妈呀!……我不能回家了……谁快来……帮帮我……呜呜呜……”
  刘孝文听了猛然间浑身紧张起来。他知道隔壁是二年级的教室。可是到这个时候,二年级的教室里,怎么还会有人呢?刘孝文心中有忽然一惊:
  “不好!二年级的小同学,一定是被这大风大雨堵在里面了!……”
  他心里一刹那间这样想着,即刻赤着双脚,跨出教室,冒着大雨,趟着院子里的积水,朝隔壁二年级教室的院子里奔了过去,隔壁二年级的院子已积满了很深的雨水。刘孝文趟过积水,推开教室的门,向里面一看,简直把他吓了一大跳。只见有一个浑身被雨水淋湿了的小姑娘,像一只落了水的小鸡一样,全身打着冷颤。蜷蛐在教后面的墙角。刘孝文赶紧弯下身去,双手把小姑娘拉起来。又着急,又怜悯地问道:
  “小同学,你……怎么都这时候了,还留在教室里……?”
  小姑娘见有人过来帮她,没说话竟先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道:
  “那几个值日生……都跑走了。我不敢……等把地扫完,就来了大雨……”
  刘孝文心中明白了。知道这个小姑娘也是今天的值日生,也是最后一个坚持把教室打扫完,才被大风大雨阻挡在这里了。刘孝文看看这二年级的教室,有好几处屋顶都在漏着雨水。再看看小姑娘的浑身都被雨水湿透的样子,立刻向她问道:
  “小同学,你是谁家的?我送你回家吧!”
  小姑娘慢慢挺起腰来。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刘孝文,嗫嗫喏喏地说道:
  “能行么?俺家住在村的大西头儿靠山脚的……那家……”
  “能行,能行……!”刘孝文说道:“我是男同学,我不怕雨!”
  小姑娘从窗口向外面的大风大雨看了看,立刻全身打个冷颤。蜡黄的脸上,透着犹豫。刘孝文这才发觉,小姑娘的身体很瘦弱。她有些怕冷。他寻思了一下,马上把身上唯有的一件衣裳脱下来,披在小姑娘身上,向她说道:
  “我们男同学不怕冷!你就披上我的衣裳吧,你可不要感冒了!”
  小姑娘被刘孝文的做法,深深的感动了。她看看刘孝文披在她身上的衣裳,再看看刘孝文光赤的脊梁,声音激动地说道:
  “大哥哥,你真好!……你是四年级的吧?你叫么名字……?”
  我是四年级的。我叫刘孝文。”
  “我是二年级的。我叫刘惠玉。”
  “那咱们就赶快走吧!……”
  刘孝文拉起小姑娘的手,刚往门外跨出一步,一阵连风搅雨,就迎面扑来。小姑娘骇然地偎到刘孝文的身后。刘孝文觉得不能再迟延了。于是,趴下身去,向小姑娘催促说道:
  “惠玉,赶快趴到我的身上,我背着你回家吧!……”
  面对着风搅雨,雨搅风,刘惠玉来不及多想,爬上了刘孝文的光脊梁,两只手牢牢地抱在刘孝文的胸前。刘孝文背着她,一步跨出教室的门,冒着大雨,趟过院子里的积水,大步向刘惠玉的家里奔去……。
  自那以后,刘孝文不但认识了刘惠玉,而且两人有了情意。虽然他们相差两个年级,但每到傍晚放学的时候,刘惠玉总是悄悄地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等着刘孝文出来,和他一起往回走。天长日久,刘惠玉知道了刘孝文家里很穷。刘孝文也知道了刘惠玉只有姊妹二人和父母过日子。家里的生活较为宽裕……
  今天,刘孝文就要离家起程,去上中学了。没想到刘惠玉会凑在他的同级同学当中,来为他送行。刘孝文望着站在一帮女同学中间的刘惠玉,仿佛她仍然是两年前,他光着脊梁,冒着大风大雨,背她回家的那个小姑娘。然而,当他仔细端详,小惠玉已经长大了。她初小毕了业,已升入了高小。虽然她还是留着一头短发,但她那微胖的,白里透红的粉嫩嫩的脸庞,己经显露出青春少女的风韵。刘孝文看着眼前的刘惠玉,心中不免涌起了一阵亲切的感觉。很想在这与她分别的时候,跟她多谈些什么。但是,碍于在这么多同学的面前,他抑住了自己心中激动的情怀,用温和的口气说道:
  “呵,惠玉!你也来了……”
  小胖子刘学策,对刘孝文与刘惠玉俩人之间的友好情谊,早就有所耳闻。这时候便故意卖弄玄虚的嚷嚷起来说道:
  “啊呀,孝文!你考上了中学,这么大的喜事,咋也不早些告诉人家惠玉?她可是生你的气咯!……”
  “不……不……我没有……”刘惠玉天真无邪地解释说道:“孝文大哥哥,俺不生气。这些天俺去了姥姥家。昨天傍晚才回来。俺是听俺妈妈说,你这回考了全村第一名,要去岛城念中学。俺本想昨天晚上就过来,但俺想……”
  刘惠玉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快言快语的刘蕙兰叽笑着打断说道:
  “啊呀,惠玉!你想念俺的老同学刘孝文,岂不知俺的老同学刘孝文更加想念你呀!等一会儿,你们俩个就说说悄悄话儿吧!……”
  “不是,不是……”刘蕙兰的话,刺激得刘惠玉一颗少女的心评评的直跳。她的微胖的脸颊,忽然泛起一片羞涩的红晕。她尴尬地从外衣口袋里,拿出一只用红绿色丝线织成的圆套套,递给大家看着说道:
  “昨天晚上俺没有来,是在家里织了这只钢笔套儿。俺要把这只钢笔套儿,送给孝文大哥哥。希望他用这只钢笔套儿装着他的钢笔,到中学里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掌握许多知识!……”
  刘惠玉拿出一只小小的钢笔套儿,立刻使在场的那一大帮同学既惊讶,又感动。谁也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刘惠玉,竟能做出这样一件使人感动的事情来。小胖子刘学策,立刻向刘惠玉夸赞起来说道:
  “真好,真好!惠玉同学,还是你想得周到!大家给她鼓鼓掌吧!……”
  “啪啪啪”
  在场的男女同学,都—齐向刘惠玉鼓起掌来。这时,快言快语的刘蕙兰,—边用力地鼓着掌,一边瞧着满脸羞红的刘惠玉,立刻挤眉弄眼地提议说道:
  “孝文老同学,赶快双手接着惠玉赠送给你的钢笔套儿吧!凭人家对你的这份感情,你也得向她连鞠两个躬吧……?”
  “真对,真对,得给惠玉同学鞠两个躬……!”
  站在院子里的所有同学,一齐嚷嚷着起哄起来说道。
  刘孝文被这些热情洋溢的同学们逗得心直发跳,神发慌,脸颊一发起烧来。只见他伸出双手,从刘惠玉手中接过那只钢笔套儿。然后感激地向她瞟了一眼,恭恭正正的鞠起躬来……
  “不要,俺不要!……”
  刘惠玉看见刘孝文真地向她鞠起躬来,害羞得—边叫嚷,一边躲到刘蕙兰的身后去。
  “哈哈哈!……”
  站在院子里的所有同学们,一齐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那笑声很响亮,很快乐……
  时间过得很快。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还是小胖子刘学策,发现时候不早了。便向刘孝文说道:
  “说归说,笑归笑,你该起程了。我们大家就欢送欢送你吧!”
  这时,站在屋门口的刘增奎,一边悄声吩咐刘孝文的母亲,到屋里去取大包袱和草帘子,一边向儿子刘孝文说道:
  “文儿,今天有这么多同学为你送行,我感到很高兴!听人说,老辈子进京赶考,要是有好多亲戚朋友都来送行,他就一定能考中!今天,你就应同学们这个吉利吧!到了中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有大进步!要对得起同军,我们刘家的祖宗……”
  刘孝文的母亲,很快把一个大包袱和一卷草帘子拿出来。刘孝文从父亲手中接过一只小扁担,将大包袱和草帘子搭配在小扁担两头,挑在肩上,在一帮同学的簇拥下,朝大门外走去。当他跨出大门口,挑着担儿颤悠悠地向前走出不远,再回过头看的时候,只见他的爷爷、爹爹、妈妈和全体为他送行的同学们,都在笑着向他招手,招手。他真想再向他们敬个礼,表示一下心中的感激情。可是,压在肩上的扁担,不能向他们鞠躬了。他只得频频地向他们挥手,在心里说道:
  “爷爷、爹爹、妈妈,同学们,还有惠玉,谢谢你们对我的友爱!谢谢对我的关怀!再见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