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1976,闪耀在唐山废墟上的红星>第一章夜半晃醒跑出屋,饭堂动员士气鼓

第一章夜半晃醒跑出屋,饭堂动员士气鼓

作品名称:1976,闪耀在唐山废墟上的红星      作者:马誉炜      发布时间:2018-07-28 19:57:01      字数:3918

  又到酷热如火的七月。42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降临在中国人民头上。这天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大地震。素有“煤都”、“钢都”、“瓷都”之誉的一座工业城市,顷刻间整体被夷为平地,变成一片片废墟。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华夏大地,东至辽宁省丹东地区,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江苏省扬州市,西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都有较强烈震感,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地震发生后,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北京军区,以及空军、海军、基建工程兵等部队,奉命迅速开赴震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唐山,那闪烁在废墟上的红星》的作者马誉炜,当时是刚刚入伍4个多月的新兵,即随所在北京军区38军114师341团部队,从当年的7月29日至11月底,参加历时4个月的唐山抗震救灾。他从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角度,比较翔实地记述了参加唐山抗震救灾我军官兵在那场灾难中的英勇行为,讴歌了那个年代广大军民在大震面前表现出的可贵精神。
  
  引子
  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多事之年。年初的1月8日,全国人民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辞世;4月初,北京发生震惊世界的所谓“4.5天安门事件”;7月6日,享有崇高威望的朱德委员长逝世;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特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病逝!我就是那年春上参军入伍的,3月7日,一个雪后的上午,跨入北京军区陆军第38军114师341团军营的大门。转眼40年过去,真如同毛主席在一首词里感慨的:“弹指一挥间”哪!
  1976年,无疑也是我人生履历中值得记录的一年,是我军旅生涯的起跑线。尤其是4个月的唐山抗震救灾的日子,更是我此生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2016年,是我从军40周年,从不到20岁的年轻小伙变成将满60岁的老人,也由一名涉世未深的新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不少亲友尤其是当年一起参加救灾的战友们都盼望我写点儿当年抗震救灾的文字。这方面的文字,以前写过,有散文,有诗歌。有一篇写抗震救灾初期到处找水的散文《水的故事》,约在2011年还在《光明日报》专题征文中获奖,为此唐山市委宣传部还曾奖励一部小数码相机呢!但总的看还是零零碎碎、挂一漏万的。有必要完整地将其记录下来,汇入生命的档案,更好地留存在记忆里,如果还能给他人也带来一些启迪、思考和兴趣,那就更是一件好事了。
  好在现在有微信公众号这样方便快捷的新媒体,可以随写随发,一旦“上架”,每日一篇的节奏,以及网友点击率、点赞留言的鼓励与督促,有利于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完。
  那就以“唐山,那闪烁在废墟上的红星”为题,开始我对唐山抗震救灾这段岁月的回顾……
  
  第一章夜半晃醒跑出屋饭堂动员士气鼓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入伍训练一般都是四个月左右。可我们这批兵,训了一个月,就匆匆下到老兵排了。为啥?只因为那年四月初,听说北京闹起“学潮”。其实,就是清明节前夕,北京各界为悼念周总理,纷纷涌向天安门广场,有的献花篮,有的发传单,有的作诗篇,有的张贴大字报,有的发表演说……记得当时最著名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人们借纪念总理,抒发对当时一种压抑的政治生态的不满,旨在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群众抗议运动,以致发展到局部骚乱。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叫吴德,他在天安门广场喊话,号召人们克制、冷静,不要被别有用心地人利用,但那喊话声很快被群众和学生的口号声淹没。
  一时间,北京危急!急需部队去维持秩序,那时起了一个名词叫“劝阻”。我们突然结束新兵训练,说的就是准备马上进京,执行劝阻任务。每个人发了一份《告大中学校学生书和执行“劝阻”任务须知》,其实就是上边定的宣传口径,明确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只能动口不动手,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和阻止群众聚集的行动。任务明确之后,我们就和老兵们一起,打好背包,整理好行囊,然后就集合到团里的大操场上,等待下达出发命令。可就这样苦苦等了两个整天,最后来通知说,北京的“学潮”平复了,解散回连队进行正常的训练。晚上,我们从广播里听到,中央将这次“4.5天安门事件”定为反革命行动,决定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华国锋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之后,就是经常要到团部的大礼堂里听报告,传达上级关于“4.5天安门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平息这次事件的意义,以及彻底清查与这次事件相联系的人和事的要求。记得当时凡是在那个时间段进京的都必须说清楚,在现场捡到的传单、诗词等一律收缴。
  就这样,我们提前结束了新兵训练,投入了正常训练之中。我从新兵排下到一排二班。排长是四川云阳人,叫潘廷孝,个子不高,脸白里透红,说着一口浓重的四川话。班长叫申三元,湖南省邵东县水东江人,1970年底入伍,个子也不高,眼睛大,脸白,眉毛很细,湖南口音重,经常穿着褪色袖口磨破了的旧军装。班长是初中生,入伍前在村里当会计,写得一手好字,他记的笔记和日记,我是经常看的。他对我有些偏爱,从不让我干那些苦力活,而是多给我安排出黑板报、写发言稿等活计。我高中毕业后,被乡里推荐参加县里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被县文化馆留下,主要任务是编辑出版(油印)《农民文学》双月刊。当兵后,部队喜欢“文化人”,新兵下连都抢着要我,我们班长就是通过走我新训时班长宗国胜的“后门”,把我抢到手的。在学校时,体育基本上和我不沾边,因此到部队后,摸爬滚打、单杠双杠这些科目,我都很难过关,但班长从来不批评我,总是耐心给我纠正动作,鼓励我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动作要领,赶上训练成绩。当时我的个头还不满1米8,但在新兵里算是个头高的,队列训练、站军姿这些,我都不怵头,动作也比较标准。记得有一次全营在一起跑步,正跑着,副营长叶青海突然下达立定的口令,部队立定后,叶副营长说:“训练了半天,我们不少兵连跑步摆臂都不会,我就看机枪一连这个排头的小伙子动作不错,下面让他给大家做一下示范!”他说的机枪一连就是我们连,那天的排头兵就是我,嘿,一不小心,还当了一次示范兵。人对自己历史上的荣誉都记得牢。就是这么一件小事,我一直记着,记着那位小个子、黑黑的叶副营长。听说他后来调到石家庄高级步校当教员,早已辞世了。那个阶段,我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写黑板报、当小值日、帮厨。反正,新兵,在连队没有闲着的时候。
  转眼到了流火的七月底,华北平原天气奇热,晚上一个排十几个人住在一个宿舍里,那时也没有什么电扇空调之类,再挂上部队那个年代配发的密不透风的小蚊帐,入睡难呀。一般是午夜后睡得最香。这天凌晨三点四十二分许,突然一阵晃动,惊醒了大概除我之外的所有人,全排、全连的官兵都迅疾跑出宿舍。我是被班长申三元叫醒,连拉带扯拽起来的。“地震啦!”“地震啦!”整个营区都在喊!有的说,听到像闷雷声,有的说看到外边一道火光,有的说听到木床嘎吱嘎吱响……我是啥也不知道,只是感激班长申三元,关键时刻“拉兄弟一把”,如果赶上房倒屋塌那样的情况,这无异于救命哪。人们纷纷议论着:不知震中在什么地方,恐怕这地震小不了啊!过了好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大家又回屋继续睡觉了。
  当天下午,我们就发现团部的吉普车来往频繁,不时还有运输汽车出库的声音。隐约听说天津以东地区有大地震了,师部那边部队都上去了……我们的心头不觉一震:该不会也让我们去救灾吧?如果真的有任务,我们一定要争取上。我所在的341团历来是38军的主力团,战争年代敢打敢拼,英勇善战,战绩突出。和平时期勇担重任,屡建功勋,出政绩、出干部。我所在的一营机枪一连,是有着天津战役“打得好、团结好、纪律好”荣誉称号的连队,和平时期优良传统仍在传承,是全团的先进连队。我入伍后,隔三差五被团政治处找去抄连队建设经验的材料,那时传统打字机尚不普及,文字材料都是靠手抄,用圆珠笔,放上复写纸,一次复印三四份。在这样的团队和连队当兵,荣誉感自然更强,总盼着有任务、夺红旗,争第一、争头功。晚饭后,连长、指导员到团部参加“紧急会议”,连队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炊事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已开始收拾野战炊事用具了。
  约在晚上十时左右,一阵紧急集合的哨音划破夜空。只听值星排长一声唤:全体带马扎、板凳,速到饭堂集合开会!说时迟,那时快。全连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完毕。那会儿,感觉饭堂里的气氛有点凝固,真是掉下一根针来也能听得见。连长侯传义是1962年入伍的老同志,用夹杂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明确任务:连队奉命明天早上六时,开赴冀东地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要求全体同志立即做好出发准备:司机班马上检修车辆,排除故障隐患,确保半路不抛锚;一二三排立即收拢在营区附近执行农副业生产、站岗执勤人员;副连长侯庆云负责确定留守人员,并管理好在连队休养的病号;副指导员李锁亮负责做好演唱组现场鼓动准备工作……尔后,我们连队指导员咸隆忠作简短动员,他是68年兵,山西太原人,他说话声音尖尖的,很是响亮:“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机枪一连的老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打得好、团结好、纪律好’的锦旗,不能在我们的手上掉下来,只能增光添彩,不能抹黑!谁英雄,谁狗熊,抗灾现场比一比,看一看,我希望大家都不要当怂包软蛋!都要以实际行动接受挑战和考验,困难再大,环境再苦,我们也没有二话!大家有没有信心?”“有!有!有!”全连官兵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应声喊声震天动地,像是要把饭堂的屋顶掀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