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南京大屠杀>

作品名称:南京大屠杀      作者:清贫      发布时间:2018-05-05 15:09:37      字数:3765

  在新的一连长张俊涛身边的,又有一个老战士李志渠肚皮被打中。
  他一下身子抖动,张连长赶紧中断射击,把他抱住,以免他掉下缺口,被正在进攻的鬼子活活刺死,把李志渠放在身后过去靠墙的地上。在这里,有些被打伤打死的战士也放在城墙下。
  张连长把老兵李志渠放在地上,其身旁,有一个脸上有血、脸都发白,大睁着眼睛、肚皮上有几个弹孔,从肚皮里流出的血把其皮带染红的仰躺在地上已经死了的老兵;再过去还有些受伤的躺在地上的官兵。
  张连长把战士李志渠放在地上说:“你等一下,一会卫生员就来给你包扎。”
  然后,张连长把军衣包里的纱布拿出来,按在李志渠的肚皮上,为他止血。这样,就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过了几分钟,看到从李志渠的肚皮里流出来的血少了,还是急于去和战士们打鬼子的张连长觉得李志渠没有危险了。就说:“李志渠,你好好躺着。我打鬼子去了。”
  “连长,你去嘛。”
  然后,张连长把李志渠有血的双手放在他自己冒血少了的肚皮上,让其自己止血,他知道卫生员很快就来的。就起身往这面而来。
  这时,在缺口下面往外,还有鬼子在积极进攻。张连长看到在急急朝缺口里急攻的鬼子,很快攻上来,要不了几分钟快到缺口一半。
  此时,双方形成了对射,离最终近身的争夺要到了,那也是最关键的时刻。双方都最坚决,当然,鬼子不怕死,极力想攻破光华门,而带着全部南京平民的生存希望的国军更坚决,就像一座大山。
  不断有人被打死的状态在每一刻地进行。
  然后,人数众多的鬼子在前面不断被打死的情况在继续,后面的鬼子不断疯狂地攻上来,不愿意留下进攻时的空档。中国军队人数少,打向敌人的子弹火力弱了,就如大雨,先是雨点大,后来是稀疏,
  这一隐含着对只有一个营守卫的光华门的刘营长他们来说,是很糟糕的情势,并且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向鬼子开枪的张连长,对自己营长说:“营长,看来不好了!”
  正在向冲到大半缺口上的鬼子开枪的刘营长,侧脸问:“张连长,你指得是什么?”
  “鬼子要近了。而且,我们照这样打下去,优势在失去。”
  刘营长明白:张连长说的是我军的弹药、人力不足的问题在开始显示出来。
  “不要管他。我们绝对不能……”刘营长话还没有说完,几颗子弹急飞上来,击中他紧系着宽皮带的肚皮。
  “嗯……”
  刘营长发出一声低低的而短促的闷哼声,双手捂着肚皮,人晃动一下。
  “营长!”
  他身边的一个战士喊道,非常专注打鬼子的张连长听到了。就看到一个站在侧边的战士,扶着自己因肚皮受伤而痛的难受的、双手捂住自己肚皮的刘营长。
  这时,刘营长双手捂住紧系着宽皮带的肚皮,同时,几股血从他捂住肚皮的双手手指缝隙里涌流出来。看来,他的肚皮被多颗子弹打中,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他想道:老子就是死,也要让你们鬼子陪葬。有了这个主意,他看到身边靠墙,有一个炸药包。就喊道:“把炸药包拿来!”
  张连长就亲自把炸药包拿来。问:“营长,你要去炸鬼子?”
  “老子不能被鬼子白打。”
  “这,你还是不要去。”
  说完,张连长把炸药包拿给半躺在地上的、肚皮上一片血红红的刘营长。刘营长拿着炸药包,非常果断一拉,突然,没说一句留念的话,身子忽地往缺口外一扑,只看见他人滚下缺口去了。张连长看到:刘营长急急地朝已经攻到缺口一大半的、还要往前些的鬼子群里去了。他没有想道,刘营长会这样迅速,以致他还没有完全做出什么来阻止,刘营长就抢先抱着炸药包,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大量鬼子的死,来保住自己的部下。张连长十分吃惊!就当时来说,要阻止刘营长这一举止,显然迟了。
  看到自己刘营长几乎是急滚向,已经到了缺口一大半上些的在边向上面开枪,边冲近的鬼子。
  此时,在前面的多个鬼子注意力是上面的中国军人,看到刘营长抱着炸药包,急滚下来,都十分惊呆了!他们来不及或要搞明白些什么时,刘营长已经滚到他们的脚下,顿时,一声巨大的爆炸。
  那火红的光亮几乎在张连长和战士们所呆的缺口下边一闪,他几乎感到了逼近自己的火热温度,同时,离他们有40多米距离的斜斜的大半缺口上些,被一大片乌蓝色的浓烟夹着暗红的火光盖在里面。顿时,在几秒钟内,刘营长和大量的鬼子都被炸死……
  就在光华门,刘营长在肚皮被打成重伤的情况下,用炸药包和鬼子同为灰烬。在这次战斗后的两个小时,位于南京城正南的中华门,在下午14点多钟,被鬼子炮击后,中华门的坚固厚实的城墙靠近地面部位,被炸成了两个大洞。
  顿时,在城外准备攻击的、心急切的凶残鬼子看到了两个在灰烟中显得模糊的大洞,仿佛敞开在那里,等着他们进攻。一时间,攻城不再是一件事不可企及的事,对于鬼子来说,一起都变得轻而易举了。他们欣喜得不得了!守在中华门城墙上的中国国军战士、指挥官是不畏强暴鬼子的中国军人,他们留少数的人在城墙上,全部国军战士跑到了内城墙下,与鬼子进行了两场胆战心惊的猛烈的血拼!
  结果是鬼子被杀退了两次。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亲自指挥。谷寿夫非常豪迈地认为日本军队会轻而易举地杀死中国军人,因为,日军个个都有一身过硬的刺杀技术,唯一的遗憾是:他看不见在内城里的两军进行残忍白刃战的情景。此时,上去的一两百个鬼子只剩下二十多个脸上、肚皮、手、腿等受伤的、在流血的被英勇坚忍不拔的国军官兵杀得魂不附体,非常恐惧,面如土色的鬼子跑回来了。其中有一个中队长、圆脸的吓得脸青变黑的32岁的耕造英志非常不安地到了正等候战果的、外表温和内心如毒蛇的,一副非常光润长马脸的谷寿夫面前。据历史记载:谷寿夫参加过日俄战争。那时二十多岁的他作战非常厉害,他一看到被日军打败的俄军士兵就痛快得不得了;看到押在他面前的俄军战俘,直接说:“把他们全部处理掉。”
  他的意思是:让他部下把俄军战俘全部杀掉。
  马上,他的部下对站在面前的三十个俄军战俘端枪就射。
  但是,在惊心的枪声中,谷寿夫非常豪迈倨傲地扬起他光润发亮的长马脸,忽地,他意识到仅仅看见部下枪杀战俘是不够的。他还亲自拿出手枪,走到跟前几个俄国战俘的身边,抬枪就射,也不选择角度;他还抬起腿先把一个战俘踹倒在地,一步踏在其肚皮上,开枪了;一枪打中这个身材宽厚的俄军士兵的头,看到他死了,谷寿夫喊道:“哟西,以后你们(他对自己部下)就这样干。这不是最后一次,今后还有。”
  现在,已经55岁的谷寿夫,第一次参加了日俄战争,使他回味无穷;第二次参加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他要把中国搅得天翻地覆。是师团长的他非常清楚让自己部下去和中国军人血拼,他绝不去看这样的场面,但是,他要直接把自己意图让部下去完成。他明白两军白刃战,杀死对手或被对手刺死是公平的,双方的死亡是平等的。但是,他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惩处中国人,不管是军人和平民,无情地屠杀他们,而永远不会被报复不用忧心负责任,他这一思想正是跟西方列强学的。他把这一想法存在心里,等以后把南京城攻下,他就让部下这样干——杀光所有的中国军民,老少不论,连婴儿都要照杀不误。
  现在,在这样的思绪下,谷寿夫看到了中队长耕造一脸灰黑发抖地到他跟前。
  “师团长,支那军人太厉害了!”
  “那尼(日语:什么)?”
  “支那军人又一次把我们杀退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谷寿夫听了,一度鼓起了的杀气,如一个皮球哄地歇气了。他极度地震撼:大日本帝国最优秀的勇士,居然又被中国军人眼睁睁地杀退了!
  他一度对中国军人的蔑视被眼前的事实震撼了!他不肯承认中国军人的厉害,但是又感到十分的没有脸面。他感到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意志是无法摧毁的。他绝望了,差点想剖腹自尽。这个强势的、外强中干的小人为了要面子,就想道:我要演一场戏,以表明我在天皇的面前,哪怕只有一次没有战胜支那军人,我都要剖腹自尽。
  想到这里,他故意当着身边的人说:“这两次被支那军人打败了,我愧对天皇,无脸面对我们伟大的天皇陛下,我只有剖腹谢罪。”
  说完,谷寿夫把军衣脱了,敞开他肚皮,装起一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了鬼子和中国军人经过两场白刃战而失败的事实而一定要负责的样子,要用对天皇陛下剖腹自杀的气势让在场的人明白他是多么忠诚天皇!
  旁边的人都跑来喊道:“师团长,你千万不要这样,我们还要在你的领导下,打进支那首都城里去!”
  “别管我!”谷寿夫装腔作势、口是心非地喊道,还把拿刀的手挣扎一下,好像他的刀被人拿住不让他自杀似的,做出一副非要剖腹的模样。
  被部下拦住,他见好就收。他在心里想道:我怎么会为天皇,那个30多岁的裕仁,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公子哥自杀呢?真是笑话!哼,我这样拼死拼活地为大日本帝国征服支那以后还要征服亚洲,而他,天皇裕仁成天坐在皇宫里,只是动动嘴,说几句话,发几个指示,在那里坐享其成。他那个天皇的宝座让我坐还行。
  可是,谷寿夫做出了一种打败不了中国军人就愧对天皇的“效忠”样子,是做给自己部下看的。他想表明:他是最坚决地维护天皇的大东亚圣战的。看到部下都敬重他,他这张长马脸,脸色丰润得很!
  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生于1882年,1903年日本士兵学校步兵科毕业,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后来多次升官直到成为了第六师团长。这个在日俄战斗中,歹毒如蛇蝎的谷寿夫对自己的对手,只要是战俘的俄国军人,一律杀掉。他擅长鼓励先让部下杀战俘,自己还亲自杀。
  现在,他预先在心里默念道:先攻下南京中华门,到时,我会毫无留情地用这一强硬手段对付每一个中国军民,连婴儿都要亲自弄死。
  而想到目前中华门的战事,他才把这个念头压在心里,干好眼前的事最重要。这样,谷寿夫才看了看表命令:“过一个小时后,向支那军人发起白刃战。”
  “嗨。”他部下回答。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