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烽火浙西南>第三十三回 挺进师创办硝磺厂,卢子敬厂长担大任

第三十三回 挺进师创办硝磺厂,卢子敬厂长担大任

作品名称:烽火浙西南      作者:金龙      发布时间:2017-12-02 11:04:50      字数:4131

  这一天,在安岱后的松遂龙游击总指挥部内,副总指挥卢子敬正在阅读报纸。那是一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机关报《东南日报》,是他花钱叫人从松阳县城里买来的。自从陈凤生去了玉岩,坐镇工农苏维埃政府的大堂之后,坐守游击总指挥部的这一办公所在的,就成了卢子敬单身一人。为此,他将妻儿也从斗潭搬到了安岱后。
  他看得入了神,就连屋子里进来了人,也未曾察觉。
  来的人是地方工作团的团长杨干凡和浙西南军分区的征募主任陈丹山。见卢子敬只顾看报,而不理睬来人,陈丹山走到他的身边,一把夺下了他手中的报纸。
  卢子敬这才发现了来人,连忙起身相迎,说:“哪阵风把你们给吹来了?”
  杨干凡正要答话,陈丹山却指着手中的报纸,抢先跟卢子敬说:“像这种屁话连天的国民党的报纸,你却看得入了神,当心中了它的毒。”
  “我有防毒眼,其能奈我何?”卢子敬回答说,“敌人办的报纸也不是一无可取的,就看你怎么去阅读它了。”
  陈丹山听得如同在云雾里,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杨干凡。杨干凡却点了点头说:“粟、刘两位首长就经常看敌人办的报纸。”
  “对敌人的报纸,我们得反着来看。”卢子敬借题发挥说,“比如说,报纸上说国军打了胜仗,那就说明国军打了败仗;报纸上说赤匪到处流窜,那就说明我们站稳了脚跟;报纸上说物价平稳,那就说明物价上涨;报纸上说国府清廉,那就说明国府腐败。”
  “那你从这份报纸中,看出了什么?”陈丹山指着手中的报纸问道。
  卢子敬回答说:“我从中看到了我们根据地的巩固。”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卢子敬拿过陈丹山手中的报纸,在桌上摊开,指着其中的一条新闻说:“就是从这条消息中看出来的。”
  陈丹山看了一下,那条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刘粟共匪袭扰浙闽赣,浙西南民众大部分遭赤化》。
  见陈丹山正在仔细琢磨那篇新闻,卢子敬转向杨干凡,问道:“你们来找我,有什么要事吗?“
  杨干凡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把它交到了卢子敬的手里,说:“你先看看这个。”
  卢子敬看了下文件,那是挺进师师部下发的一份红头文件《关于创办硝磺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大致意思是:当前,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工作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武器尤其是弹药的供应严重滞后。光是靠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武器弹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有鉴于此,经挺进师师部研究,决定土法上马,创办硝磺厂,以解决日益增长的弹药荒的问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见卢子敬已将文件一目十行地看完,杨干凡这样问他。
  卢子敬略一思索,回答说:“挺进师师部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我们浙西南山区,有许多打猎用的火铳,使用的就是用土法制作的黑火药。创办硝磺厂,用土法生产黑火药,并在此基础上造出子弹和手榴弹,就能切实解决目前面临的弹药荒的问题。生产黑火药所用的原材料硝石、硫磺和木炭,在我们当地就可以采集。在原料的供应上,不会被卡脖子。”
  “要创办硝磺厂,你认为要在哪些关键问题上下功夫?”杨干凡又问。
  “就我个人的看法,认为首先要把好两个关。第一个是安全关。硝石和硫磺混在一起,很容易引起爆炸,所以,一定要把好安全生产关,切实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这里所讲的只是内部的安全,还有外部的安全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军工性质的硝磺厂,我们的敌人肯定也十分感兴趣,千方百计要摧毁它。因此,做好外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个是技术关。要设法收集到黑火药的配方,进行甄别和选择。”
  “如果让你来兼任这个厂的厂长,你觉得有把握将它办起来吗?”
  “这是你个人的看法,还是领导的意图?”卢子敬反问道。
  杨干凡却说:“这既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是领导的意图。刘、粟两位首长跟我谈起硝磺厂厂长人选问题时,我全力推荐了你。我的推荐理由是:第一,你有文化,是留学日本过的高级知识分子。第二,你懂管理,在我们共事以来的地方工作中,充分展示了你的管理才能。第三,你责任感很强,对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刘、粟两位首长认为我说的没错,于是我今天才找到你这里来了。”
  “既然领导们这样看重我,卢某人理当效力。”
  “给你三天的时间,你尽快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说完,杨干凡伸出手来,和卢子敬握手告别了。
  “你忙你的吧!我也不打扰你了。”陈丹山说着,跟在杨干凡后面也走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冥思苦想,在五易其稿的基础上,卢子敬终于将硝磺厂创办的方案拿出来了。方案在厂址选择、厂房建造、工人招聘、生产管理、后勤保障五个方面,均提出了一些设想。然后报师部审批。
  不到一个星期,方案的批复就下来了,随同批复一起的,还有一纸委任状。
  硝磺厂选址在玉岩西北角的一个山沟的底部,那是卢子敬用了三天的功夫,在大山深处寻访,经过多方比较以后定下来的。这里三面环山,而且都是悬崖绝壁。老百姓砍柴放牛,都很难来到这里。沟口宽仅五米,只要派人守住沟口,确实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效。
  “这个地方不错。子敬同志,你有好眼力。”看到卢子敬选的这个厂址,不轻易表扬人的粟裕,也对他伸出了大拇指。
  在厂址确定的同时,厂房的建设也在暗地里紧张进行着。先在谷底拓出足球场大小的一块空地,在这块空地上建起了一个生产区,包括硝石加工、硫磺加工、木炭加工、硝磺合成四个车间,原材料和成品两个仓库,再加一间办公室。还有一个生活区,包括一幢工人宿舍和一个食堂。所有建筑均采用土木结构。设备是三只将材料碾成细末的大碌碡。为了解决食堂的伙食供应问题,还在厂房的周围开垦出了一些田地,种上了粮食和蔬菜。要不是走到近旁,绝对没有人想到,这里会是一座兵工厂,而将它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工人招聘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由于这是绝密的军工单位,出于保密的需要,卢子敬挖空心思,终于想出了一个厂名“特种材料加工厂”。对外招收工人时,用的就是这个厂名。开出的工资是每人每月三块现大洋。需要招收工人及管理勤杂人员共五十名。
  工人等招聘到位后,卢子敬把他们秘密召集起来,与他们约法三章:吃住全在工厂,每月休假两天;与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儿,都不要说出自己的职业和工厂的地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生事故要追究责任。“实话跟你们说了吧!你们要加入的是硝磺厂,是挺进师后勤部下属的军工单位。硝磺是什么东西?就是硝石和硫磺。这两种东西合起来。再加上木炭的粉末,就可以生产出黑色的火药来。我们就是生产这种火药的。有了这些火药,挺进师就能生产出子弹和手榴弹,就可以多杀敌人,保卫我们的根据地,保卫工农苏维埃的胜利果实。所以,我们承担的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光荣自不待说,艰巨就体现在我和你们的约法三章上。如果有谁受不了这约束,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有要退出的吗?”
  听说可以退出,人群里有人蠢蠢欲动。但那每月三块现大洋的诱惑力实在大,使得他们有退出的心思,却迈不开退出的脚步。
  看大家都没有反应,卢子敬接着说:“既然大家都不想退出,那我们就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了。有福大家一起享,有难大家一起当。让我们同心同德,为办好硝磺厂,为挺进师的壮大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厂房建好,首批原材料采购到位后,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卢子敬带着手下的一帮人马,在夜里进驻了硝磺厂。没有鞭炮、没有剪彩,硝磺厂在默无声息中开工了。
  上班采用的是半工半农制,既半天用于制作硝磺,半天用于农业生产。起初,碾沫用的碌碡是用人工来推的,速度较慢,生产的效率不高。于是有人提议用耕牛来代替人工,刚好农业生产也需要耕牛。于是卢子敬派人从外面买来了三头耕牛。农忙时用于农业生产,农闲时用来拉碌碡。这一来,生产效率马上提高了许多。
  半工半农的上班制度,再加上三头耕牛的加入,使得本来就像小山村的硝磺厂,更像是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小山村了。
  终于,第一批成品出来了。
  令卢子敬想不到的是,这第一批成品上交后没几天,就被退回来了!理由是不符合质量标准。
  “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可是严格按比例来配方的呀!”卢子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叫来了主持配方的技术人员。
  这个技术人员是个老猎户,他原先打猎用的火药,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看在他有这方面的特长,卢子敬于是把他聘为技术员。
  “这产品被退回来了,说是质量不符合标准。你的配方没有问题吧?”卢子敬问道。
  “我就是按照原先制作火药的配方来操作的呀!”
  “能说一下配方的比例吗?”
  “硝石占75%,硫磺占10%,木炭占15%,这就是我的配方。而且,其他猎户也都是按这个比例来配方的。”
  “问题会不会出在这个配方的比例上呢?”卢子敬的脑筋活泛开了,“技术人员使用的配方比例,生产的是打猎用的火药。而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够制造子弹和手榴弹的火药。难道说,这两种火药,在配方的比例上有什么不同吗?”
  “火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人在制作火药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古代典籍中,肯定会有所记载。”想到这里,卢子敬马上找来了关于火药的古代典籍,经过仔细地研读比较,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除了那个猎户出身的技术人员提供的配方外,还有另外一种配方是硝石占83.3%,硫磺和木炭各占8.35%。
  “你用这个配方再试一下。”卢子敬将配方交到技术人员手中,这样交代他说。
  很快,根据新的配方的成品生产出来了。由于处在试验阶段,卢子敬要求他们只拿出一个样本来。
  样本交上去后,卢子敬焦急地等待着消息,每天都要走到沟口的保卫处那里,查询有关的消息。
  终于等到派出去送样本的人从山外回来了。“怎么样,这次合格了吗?”卢子敬迫不及待地问。
  “想来是合格了吧。”那人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折叠着的信件,把它交到了卢子敬的手里。
  那是一份产品的检验报告。当卢子敬看到检验结果后面写着的“合格”两个字时,不禁大叫了起来:“合格了!我们成功了!”
  由于前方急需大量的弹药来补充,上面给硝磺厂的任务也层层加码。卢子敬他们被迫暂时放弃了半工半农的上班制度,而改成了全工制,有时甚至要白天黑夜连轴转。对此,有些人想不通了。
  “不是说好不用上夜班的吗?怎么就变卦了呢?”
  “上夜班可以,得给我们开夜班的补贴费。”
  “当前的任务有点重,让大家上夜班,也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至于上夜班的补贴,我们会酌情考虑的。”卢子敬费了不少的口舌,终于将大家安抚下来了。
  人心暂时安抚下去,但生产方面的事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